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红楼长随 >

第202章

红楼长随-第202章

小说: 红楼长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探春、秦可卿、鸳鸯、玉钏见李桂自从起来,几乎停不下来,晚上可能还要忙活一阵子,毕竟一起多年,于是秦可卿亲自煮了碗参茶,又亲自给李桂端了过去。

    奋笔疾书之际,闻有暗香潜来,李桂不由得一拧首,先看到姜黄的汤汁,然后就看到如雪的皓腕,再然后看到秋水剪刀般的明眸……

    “我的妈呀,真是要了老命……”李桂心里不由得哀叹了一声。

    ……

    第二天一早,还未到巳时,宁陵县令刘广茂,宋城县令朱延喜、上元县令王先耀、下邑具令赵挺之、虞城县令水静、楚丘县令戴冠便聚集在了金陵府大堂。

    “李大人召集我等不知是不是为了摊丁入亩之事?”

    “肯定是的!”

    “此事却难。”

    “嗯,那是自然。”

    “咱们听李大人安排就是。”

    “对看李大人怎么说?”

    ……

    他们六个早已风闻了摊丁入亩之事,又因为李桂不在,坐下后便开始议论纷纷。

    而正当他们议论到高潮之时,门外传来一声轻咳……

    “刘大人好久不见。”

    “带大人一项可好。”

    ……

    带着詹光、卜固修、艾文山、干植云等人,李桂一边打着招呼,一边往大堂大案后走去。

    坐定后,李桂再次轻轻咳了一声,说道:“各位可能已经风闻了摊丁入亩之事。长话短说,今天召集各位来正是为了此事,承蒙皇上不弃,令桂在金陵主管摊丁入亩之事,并意欲让桂一开先河,并赐予桂先办后奏之权桂诚惶诚恐,然陛下之恩不可负也,然对此事来讲,以桂一人之力,欲成此事,实如登天,故此事还有赖于各位,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四三二章 挂冠

    老爷真是越来越会做官了,这又压又打的……”

    听着李桂的讲话,詹光和卜固修心里都不由的思忖着,同时心里也有些自傲,自傲自己的眼光与选择。

    而在这时李桂已经森然道:“为使摊丁入亩之事顺利推行,所以责任要明确,各县县令负有主要责任,如果迟办、推诿,甚至不办,桂丑话说在前头,想挂冠一走了之是不可能的,皇上给桂的临机处断之权,桂总是要用一用的,除非你现在挂冠……”

    “老爷的权术真是越来越纯熟了,这小鞭抽腚,他们几个只怕不好受……”

    李桂的森森厉声里,詹光和卜固修随意思索着。

    这么强的责任追究!六县县令知道李桂要来真的了,脸色齐齐大变。

    而在这时李桂已经继续说道:“此事之中,有过要罚,有功当然也要奖,故本官决定六县之中,谁推行最快,本官奖励两千两……”

    “这一棒槌一个甜枣的!两千两是不是少了点,这会得罪很多人,要不要提醒李大人……他搞了这么多银子,才漏这一点儿……”

    听到这里,宁陵县令刘广茂,宋城县令朱延喜、上元县令王先耀、下邑县令赵挺之、虞城县令水静、楚丘县令戴冠心里都不由的腹诽着,感觉与此事相比李桂给的枣子少了些。

    而就在这时虞城县令水静重重咳嗽了一声,打断了李桂的话。

    打断长官的话是官场之大忌!一般情况下下属是不会打断长官的话的……但有两种情况下属可能会这么做,一是有重大都急事;而是不跟着长官混了。

    虞城县令水静就是这种打算。他做这个决定其实也不是一时脑热,而是左挤右压的结果!

    他是北静王水溶的宗族,但却是典吏出身,乃是走了水静的路子才破格提拔为县令的,前几日水溶来信说要他不要配合李桂。

    水溶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是北静王府拥有大量土地,在摊丁入亩之下,意味着他将拿出大量的银子,所以他才会用这种间接的方式去反对李桂,暗中破坏这个政策。

    以他的性格和出身是不会走上前台振臂一呼的,他不敢。

    这是经济上的原因,是最现实的原因,第二个原因则是与李桂争宠,因为李桂的存在,他以前心里就有很大的被雍元帝冷落的感觉,现在雍元帝又剥夺了他的大半兵权,他的这种感觉更强烈了,他们清楚长此以往必无好事。

    但李桂要是把这事办砸了……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水溶也不会给李桂助力的。

    而最根本的原因则是思想上的,纵览千古,水溶也没发现哪一个帝王对自己的拥护者这么下手的,更没见过这样的帝王能做安稳的!

    水静虽然不清楚这些原因,但有此他感到了上层斗争的激烈。

    而现在李桂又举着鞭子,拿着甜枣的驱赶他们,他又深知虞城情况,有许多他得罪不起的人,说不定一下子就当了炮灰,所以他才萌生去意。

    而李桂没想到水静会突然打断他的话!他本能的感觉到不妙……但微微顿了一下,冷静了一下之后,李桂还是淡定的说道:“水大人有何事?”

    水静此时心里已经想好了托词,闻言起身拱手说道:“回大人,下官有话就直说了,闻大人言,下官深知此事乃极重大之事,作为下属,静本应该鞍前马后,为朝廷、为大人效犬马之劳,但静年迈,精力已衰,对此事静不敢托大人后腿,也不敢素餐尸位,好在大人体恤下属,刚才曾言可早挂冠。静不得不如此,还望大人恩准。”

    说着水静缓缓的把手伸向了头顶的乌纱,心里也很是有些不舍。

    而随着水静的话音,刘广茂、朱延喜等其余五县县令都不由自主的望向了李桂,同时心中思忖:“这就吓跑了一个,这临阵脱逃,也不知李大人会不会信守刚才的诺言……这事确实难办,硬碰一个个大爷!不如我也挂冠,待这事过了,再寻找门子复出……”

    想到这里刘广茂、朱延喜几个心里都有些意动。

    而李桂刚才说挂冠既不是顺口一说,也走不是威胁,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必要!他认为与其这些人占着位置不出力,还不如让他们让出位置。

    但这并不是放他们走,要是一有压力这些人就跑路了,那这摊丁入亩还推行个屁!

    “你想的也太好了!”

    水静的言辞虽然公谦,但却不能不让李桂心生怒意,虽然他清楚水静的背景,但是此时他也不能顾忌,因此闻言李桂微微沉思了一下,就说道:“水大人不愿素餐尸位,高风亮节,让人佩服。也罢,桂就成全水大人之名,干主事你且把水大人带下去,和水大人谈一谈,让他清清白白而来,清清白白而去。”

    在大虞朝,知府是有些司法权利的,当然历朝历代都有,即使县令也有。

    而众人都没想到李桂回来这招!这么迅急,这么变现,这么无所顾忌,一时间都呆了,大堂里一阵沉默。

    不过干植云反应很快,随即两步就挎到了水静的面前,职业习惯性的伸手把水静的肩膀一按,一抓,随后说道:“水大人跟我走吧!”

    “这,这,这……李大人……”

    水静此时才反应了过来,他万万没想到挂冠之前还要有这番待遇,也没有想到李桂与水静之间的争斗会这么白赤化,李桂居然这么不在乎水静的面子,一时间语无伦次。

    李桂挥了挥手——他清楚水静来这么一出,虽然被他强硬处理,但是还会有不好的影响,心情有些糟糕,他已经懒的在理水静了。

    而当水静被拖走之后,李桂看了看刘广茂、朱延喜等人,然后淡淡的说道:“各位大人,你们还有想挂冠者否?有就提出来。”

    作为一县之长,在这个升官即发财的世代,刘广茂、朱延喜几个哪有一个屁股干净的!闻声个个噤若寒蝉,随后纷纷说道:“此事义不容退,我等愿效犬马之劳。”

 第四三三章 后遗

    有了这番表态,后面的事情就变的顺利了,随后李桂吩咐了各县城成立普查办,业务与府衙稽查组对接,尽快推进土地普查的等事情,并讲了重点,以及实际操作方法,要当地的里正以及大家族的管事配合配合,土地的实际亩数一定要清楚。

    里正与大家族村子的管事相当于后世的村长,对庄子的田产数当然清清楚楚。

    如此讲完之后,时间已经到中午了,李桂设宴勉励……除了卜固修、詹光、干植云、修洪宝这几个李桂的铁杆,这场盛宴,其余的几个人都不舒服。

    盛宴罢,回到府衙,李桂就招来了吏房主事薛启湘,他是李桂新提拔的,原来的主事在年前,因为老迈退了。之所以提拔他,是因为这人从薛宝钗那里算起,应该叫他姑父,这人嘴巴很甜,又走了薛蟠的门子,李桂也需要自己的嫡杆,所以就提拔了他。

    随后李桂和薛启湘商议起虞城代任县令之事,按照规矩,一县之令去后,暂时的权利空缺一般由县丞承接,要是再没有县丞,那就由县尉承接,李桂并不想破坏这个规矩,向薛启湘打听了一下,知道虞城县丞候方是个官迷,于是让薛启湘发文,让虞城县丞候方过来。

    薛启湘去后,厉猛又过来禀告午时三刻铁鹞子已经问斩。铁鹞子不死,就有逃跑的可能,会成为隐患,因此听到这个消息李桂轻轻喘了一口气。

    厉猛去后,李桂便关上了房门,磨起了墨……

    他要把摊丁入亩的情况再向雍元帝汇报一下,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水静的撂挑子,这是以前没细致考虑到的,是一个疏忽,当然这个疏忽有着环境与封建思想惯性的缘故,毕竟这是个君命不可违的年代,谁知竟可以推!

    对于李桂而言,没想到这点,则是因为他还是第一次从全盘处理这样的事,即使来自后世,他也没有经验。

    当然这事毕竟是新鲜事,现在谁都没有经验。

    而这个漏洞实际上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要修补这个漏洞,则需要雍元帝亲自出马,命令吏部暂时冻结官员的退仕,升迁等事宜,另外还要严厉官员退仕的审查机制。

    这个时代的官员退仕机制是模糊不清的,也可以说是没有。

    李桂知道这会得罪人,但事到临头不上奏又不行,因为他清楚他要是不上奏,也会有人上奏,只不过回说他乱行不法。

    当然他相信,以雍元帝的才智一定会看出这退仕审核机制的妙处,然后对大臣说他又出其策。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其实李桂当时这么办水静就想到了,但不这么办,人大概不会跑光,也会有各种推脱,然后他这摊丁入亩之事大概也就黄了!

    而第二点则是让雍元帝再敲打、约束一下水溶,从水静的做法中他隐约感觉到苗头不太对,敲打水溶可以敲山震虎。

    ……

    写完密折,也已是傍晚十分了……暮色苍茫中,李桂往后宅走去,树影婆娑中,不知为何他突然心生孤独……

    ……

    而于此同时,经过一下午的发酵,水静被审查的事情也在金陵的官场与士绅间传开了……十里秦淮河,胭脂金粉地,推杯问盏之间,官员、士绅谈论着李桂处置水静的事情,有的说李桂很辣,有的说李桂乱行,有的为水静鸣不平,有的至交好友聚在一起由此谈论摊丁入亩的事情……

    总而言之,由此事他们看到了李桂凌厉的手段,但是也看出了推行摊丁入亩的难度,这让他们精神大震。

    水静的挂冠实际上还是对推行摊丁入亩之事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

    烛影摇红,三杯两盏之后,李桂便躺在了床上,唤过了玉钏……敲打之际,或许是疲惫的缘故,李桂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

    第二天辰时,李桂便在大堂召集了詹光、卜固修、艾文山、修洪宝,厉猛、课税大使甘凉,以及课税司、兵房、刑房诸多书办开了会。

    这些人已经被分成了六组,只要作用是稽查与指导。现在这六个组下去有点早,但李桂认为这样做能起到督促指导的作用。

    吩咐完毕之后,李桂稍微放了心,随后往官房而去——这个时候已经是巳时了,他昨天让薛启湘传书侯方,就是让侯方巳时过来。

    到了书房之后,李桂喝了口茶,同时心里估计着薛启湘应该快把侯方带过来了,谁知一杯茶都快品完了,薛启湘倒是过来了,不过他身边却没有什么人!

    “那侯方呢?”

    薛启湘行完礼后,李桂直接问道。

    “回大人,不知为何,没见他来,属下已经派人去查看了。”薛启湘急忙说道。

    不知为何,李桂心里再一次升起了一股不妙的感觉……

    ……

    而果然到了下午,薛启湘匆匆来报,候方一家人都不见了……

    虽然隐隐之中已经感到这样的结果,但听到这个结果,李桂还是又惊又怒——这都吓跑了两个官员,这对推行摊丁入亩绝对不利!

    随即李桂赶紧招来了厉猛,然后下了海捕文书,捉拿候方,同时让厉猛贴出告示——李桂这么大费周章,主要是想抵消候方逃跑带来的影响。

    但虞城的事总归需要个人去主持,看薛启湘尚还伶俐、懂礼,于是李桂说道:“你可愿意去虞城做代令,回头我上报……”

    李桂本来想说的是上报朝廷给他落实,去掉“代”字,谁知李桂刚刚说道这里,薛启湘就“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说道:“姑丈,你就饶了侄儿吧,虞城那地你不知道,南有虞山,北临清河,山青水秀,妥妥的水田地,朝廷之王公大臣在那里几乎都有庄子、田产,这些人打个喷嚏,侄儿也受不了,还望姑丈……”

    这样不架场子,薛启湘的哀求声里,李桂暗怒,但对他又不好撵鸭子强上架,上架了没这个本领,只怕夜不行,于是淡淡的说道:“你且去吧。”

    薛启湘诺诺而去……随后李桂喝了杯茶,强忍着不快,沉思了起来……

 第四三四章 层层

    还是那句话,如果虞城没有人做官,李桂认为这对摊丁入亩的影响更大!

    李桂有心自己代理,但转而一想这样做,反而会失去了回环的余地。

    再次想了想,李桂把让随班的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