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红楼长随 >

第167章

红楼长随-第167章

小说: 红楼长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心里也不由心生感慨,感慨时光变人。

    不过这两个毕竟是对权势看清的人,因此引发李桂贵气的官身并没有引发她俩什么特别的感觉,当然这也与他俩的出身有关,毕竟以她俩的出身,可以说是看惯了高官权贵。

    不过时过境迁,星移事变,贾宝玉对于李桂的比较之心也早已不存在了——这份比较之心应当是在他与林黛玉逃走的那一刻完全烟消云散的,毕竟这意味着两人走上了不同的路,没有了比较的意义。

    相反的此时贾宝玉心里对李桂是有些感激之情的!

    贾宝玉不是傻子,相反他是有些慧根的,而他也已非年少轻狂时……过往种种不谈,就以李桂帮助荣国府还上欠款而言,就够他感激的了!感激他对荣国府的照顾。

    而这不仅是他,甚至是林黛玉,天下人都知道这应该是他贾宝玉的事!

    因此对于李桂的见礼,贾宝玉抱拳回了一下,然后淡然的说道:“你不用客气,屋里谈吧!”

    他虽然感激李桂,但他的性子在那里,而且又自持身份,是不会当面对李桂说些感激的话的!

    迎门是一个青山流水的影墙,拐过影墙是一个窄窄的,曲折的墙砖小道,小道的两侧是梅、菊等普通的花卉,沿墙则是轻轻的矮竹,西北侧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几个不规则的石头,高低错落的摆放在池塘的周围……

    “人的生活习惯管然难以改变啊!这东奔西藏的还不忘寄情山水,也不知他俩在山水上寄的是什么情?”

    见此,沿着曲道,李桂的心情也变的复杂了起来。

    落座,金钏递上茶水之后,李桂呷了杯茶之后,就直接问道:“二哥,打算如何?”

    这样的亲戚,这样的关系,根本不用虚套!

    而贾宝玉却没有直接回答李桂的话,而是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问道:“老祖宗和我娘怎么样,身体是否安康?我爹爹……怎样?”

    从贾宝玉的这句话里李桂倒是听出了些牵肠挂肚,“你还知道问候,为何不暗中传个信?”心中微微抱怨着,李桂回道:“老祖宗、伯父和夫人一切安好,只是老祖宗毕竟是风烛残年,只怕时日不多。”

    闻声,林黛玉眼圈蓦然一红,眼泪掉了小来,玉初本来被林黛玉揽在膝下,手里拿着鸳鸯送的酥糕,幼小的心灵却本能的感觉到了场面的压抑,大眼睛一会瞧瞧贾宝玉,一会瞧瞧李桂……

    听到林黛玉的轻涕声,她急忙转过了小小的身子,“娘你别哭,哭了就不乖了。”说着贾玉初抬起了细细的手臂。

    “倒是个伶俐的丫头!”见此李桂心里念叨了句。

    而这时贾宝玉再次长长叹了一声,然后说道:“是我不孝啊!后庭你以为我该如何?”

    李桂没想到这个问题贾宝玉居然会求教于他!而且“后庭”喊的那么气壮,这分明是摆了“二哥”的架子!

    而实际上对于贾宝玉之事,李桂是不想多过问的,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一是这毕竟是麻烦事;第二是他以为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才智应当能处理这些事。所以对于贾宝玉这件事的态度,李桂是打着随贾宝玉的主意的,他只要告诉贾府诸人贾宝玉活的好好的,连娃儿都生下了就好!

    当然对于贾宝玉是否该回去,李桂心里是有一个调子的,那就是贾宝玉不该回去。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私奔不合封建礼法,回去当初的圈子也不会再容纳他,相反会耻笑他、排斥他,让贾府再次蒙羞。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李桂认为贾宝玉回去真的不如不回去。

    另一个原因是贾政,贾宝玉与林黛玉的行为本质上是冲击封建礼法的,而贾政却是封建礼法的卫道士,因此现在他们父子之间实际上处在矛盾最尖锐的时刻。

    贾宝玉回去,贾政会怎样……虽然李桂也认为虎毒不食子,但后世还有一句话,意识形态的斗争往往是你死我活的!

    其实这句话在贾政与贾宝玉父子间早有印证,《红楼梦》里贾政就亲自抡起了棒子,高喊着要打死他这个将来要弑君弑父的逆子,当时对小厮的吩咐是:“堵起嘴来,着实打死!”

    因此李桂认为贾宝玉回去,贾政盛怒之下真有打死他的可能,纵有王夫人等护着,伤残却可能难免!

    李桂估计这也是贾宝玉不敢给府里透气的原因,怕贾政顺藤摸瓜……

    而这个建议李桂可以说,也可以不说。但细细思索了一下,如果贾宝玉真的回去了,真的出了事,府里难免又是鸡飞狗跳的,而这样他后院肯定不得安宁,他后院不安宁也就相当于他不安宁。

    因此只是微微一思索李桂就理清了里面的厉害关系,因此直接回道:“回二哥,以伯父那般脾气,我认为你还是不回去的好,这其中的利弊关系,我想二哥应当明白的很,如果二哥想念老祖宗和夫人,我认为你可以暗中取信让老祖宗和夫人过来,说句没有外人的话,老祖宗年纪已经大了,也是落叶归根之时,二哥以为如何?”

    李桂的方法其实贾宝玉想过,但是这个方法让贾母和王夫人过来,又把贾政撇在一边,在这个时代是十分不孝的!

    而他原来和林黛玉私奔本就是无礼,现在又要不孝,只是想想他心里就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所以他才游移

    但是这话由李桂说出来却又不同,李桂这样说,他可以对外宣称是听从李桂的意见,这样就极大的减轻了他心里的负担。

    而且李桂这样说,让他以后在贾政面前也有了托词,如果以后贾政追责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就可以说是李桂让他这么做的……

    想到这里贾宝玉轻轻点了点头,脸上带着轻微的微笑笑道:“如此甚好,就依你之计。”

    而金钏和茜雪本来就不愿回去,也不愿贾宝玉回去,闻言虽然心里还有些小小的遗憾——王夫人可能会来。

    但是她们也是明白事理的人,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方法了,因此两个脸上都是禁不住露出了笑意。

    即使鸳鸯与玉钏也是如此!这事虽然与他们没多大的关系,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谁也不想陷入麻烦事中,而很明显贾宝玉要是出了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她们自知也消停不了!

    至于林黛玉,她和贾宝玉的心情实际上是一样的……

 第三五三章 两京

    “上菜。”随后贾宝玉吩咐道。

    ……

    可能是因为早有准备,菜肴很多,但精致却算不上,不过甜甜酸酸的却很有江南的风味。

    席间李桂、贾宝玉对过往之事闭口不谈,只是谈论该具体如何操作把贾宝玉的消息暗暗传过去这事。

    而对于这事,李桂与贾宝玉很容易达成意那就是贾宝玉写一封书信给探春,让探春具体操作这件事,先让探春给贾母与王夫人传话,让她们过来,而如果被贾政知晓的话,自会有贾母出面。

    当然为保险计,李桂也要写两封信,一封给探春,一封请探春转交给贾政。给贾政的信当然是为了劝慰贾政不要大动肝火。

    两人边饮边谈……贾玉初偎依在贾宝玉的身边,一会儿瞧瞧李桂,一会儿瞧瞧桌子,林黛玉在旁边喊了几次她也不过去,而贾宝玉也没让贾玉初过去。

    李桂可以感觉到贾宝玉对贾玉初的溺爱,他也感觉到小丫头很是可爱,看着贾玉初漆黑如墨的大眼,心里念叨着也不知凤儿能不能给我生个女儿,然后顺手给贾玉初叨了一片片的薄薄的胭脂鹅片。

    ……

    李桂与贾宝玉宴饮的同时,金陵城太白楼里,青江记的掌柜张诚也正宴请着四海记掌柜刘广之,福瑞祥掌柜杨千里、四庆堂掌柜张福田等十余人。

    他之所以宴请这些人乃是奉薛宝钗之命,传达李桂要开发杨柳庙的消息的。

    “实不相瞒,今天请诸位来乃是为了一笔大生意,诸位应当知道现今知府李桂之事,那大观园被他稍微一拨弄,如今日进斗金……”

    这事四庆堂掌柜的最清楚,因为四庆堂背后的东家是丁贯九,是参与了大观园的股份的,更是得到实际好处的。

    而张福田的性子比较急躁,听张诚话里有话,便插话道:“张大哥你有话直说就是,别拐弯抹角的!”

    张诚闻言也不以为意,只是“嘿嘿”一笑,紧接着便说道:“李大人昨天找到了我家小姐,说要开发杨柳庙一代,需要大量银子,说我家清江记在金陵商界有些影响力,所以请我家小姐出面传话,这不我不就是为这个事来的吗?”

    “当真?”

    张诚话音刚落,四海记掌柜的刘广之便一瞪眼说道。

    四海记是忠智王的钱庄,在全国各地广有分号,而李桂操作大观园的事情刘广之自然知道,也知道忠智王对没能投资大观园之事有些遗憾。

    当时的情况是忠礼王与忠信王、忠义王逐鹿未分,李桂此举当时就有战队忠礼王之嫌,而忠智王实际上不愿意参合夺嫡之事,又和忠信王私教甚好,所以才没投资大观园。

    但是对于一个喜欢行商的人来说,有银子不赚,而且在商界内可能还会落下个没有眼光的名声,因此对于没能投资大观园之事,忠智王心里是有些遗憾的。

    而作为忠智王最倚重、最信任的大掌柜的,刘广之自然知道这件事。

    而现在机会又现,忠智王有机会弥补心中遗憾,所以刘广之不仅微微有些激动。

    “自然是真的!刘大哥还信不过张某。”张诚笑道。

    “李大人可说需要多少银子?怎么个入股法?”随即刘广之匆匆问道。

    “李大人说约需二三百万两银子,怎么入股法还没说。实不相瞒,我感觉李大人找我家小姐,可能是对银子没谱,所以先让我统计有多少有投资意愿的。几位哥哥,我实话实说,李大人之能你们都是知道的,这可是个赚银子的好机会。而且李大人还说了先联络京师有分号的商家,固然是李大人怕金陵商家不相信他,但对咱们来说,岂不正是一个大好机会,各位哥哥你们说是不是。”

    “是极,是极。”

    “张兄弟,给我家商号先报上名。”

    “我家商号也报上。李大人何时招呼我等。”

    “李大人没说,不过以他的行事,我估计很快。”

    “张兄弟,借一步说话……”

    ……

    商家对于商机的反应是敏锐的,随后众人引论纷纷起来,总体都觉得李桂这样做一定能成事,原因无他,江南自古繁华!

    ……

    宴饮过后,众掌柜的各自匆匆回了各家商号,然后匆匆给各自的东家写信,然后各有各路,送走了八百里加急的快信。

    ……

    而在众掌柜的给各自东家写信的同时,李桂也从九曲村回道了府衙的后宅,随即他也走进了书房。

    他有很多事要交代探春,不仅仅是贾宝玉的事,还有自家的事,他感觉现在他已经基本安顿好了,探春完全可以趁机过来。

    他有一种预感,贾母和王夫人一定会过来!

    ……

    李桂这里写信暂且不提,而到傍晚十分,莫愁湖畔,“叮咚叮咚”一道美妙的琴声突然从一座深宅里传出。

    琴声曼妙、缠绵,竟是世人从没听过的新调,因此一下子吸引住了行路的路人。

    众人寻声远远望去,只见深宅的高楼处影影绰绰有一个白衣女子坐在窗边,虽然距离太远,看不清楚,但是不知为何,路人心里都感觉这远处的女子一定倾国倾城!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的几回闻。”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啊!”

    “不知此女子为谁?”

    ……

    一曲过后,路过的士子、好事之徒议论了起来。

    ……

    三天后李桂傍晚,李桂刚从府堂回到后宅,就见莺儿正在堂中与鸳鸯、玉钏说笑着。

    而见李桂过来,她们三个急忙起身行礼,李桂随意摆了下手,然后对莺儿笑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有什么事?”

    说话时李桂的语调轻松、甚至带着些调侃,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他与莺儿是旧识,说话随意些无妨。

    另一个则是莺儿那日的私自来访,令李桂对莺儿的机智刮目相看,所以话语中亲近了些。

    而莺儿闻言也清楚李桂话里的含义,是说那天她私自拜访的事给李桂出了难题,而这也是她的得意之笔,又见李桂语调轻松,禁不住先是掩唇“咯咯”一笑,然后才说道:“我家小姐请你过去一趟。”

 第三五四章 乱了

    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你家小姐给你说是什么事吗?”

    转到屏风后,李桂一边在鸳鸯的服侍下换衣,一边问道。

    莺儿是知道薛宝钗喊李桂过去的原因,但闻言她粼粼闪光的眼睛眨了一眨,然后很果断的说道:“没有……”

    说到这里可能是心虚的缘故,莺儿叽叽喳喳道:“我正在铺子里和春红玩儿,香菱姐就过来了,说小姐找我,然后我就过来了。”

    李桂没有在意,洗漱了一下之后,也没到鸳鸯和玉钏,便喊了邓会,一起往清江记而去。

    ……

    可能是初次和李桂同乘一车,莺儿虽然机灵活泼,但是因为女儿的本性,初时她却很是拘束,不仅一语不发,而且紧靠着马车座椅的角落,双手交叠放在腹上。

    对于这个真正的女大十八变的小丫头,李桂本来想调笑她一下的,但是看她拘束的样子,于是撩开了车帘,把脸投向了车窗外。

    而莺儿的性子毕竟是活泼的,如此拘束了一阵子,见李桂正襟危坐,拘束稍减,原来机灵活泼的性子也就恢复了。

    而此时莺儿对于穿针引线是不遗余力的,因此随后莺儿眨了眨眼,向李桂说道:“李大人,我想问你的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你说吧。”李桂随意说道,放下了窗帘。

    “这个……”

    莺儿窝了下袖口,随即又猛的抬起了螓首,鼓起勇气继续说道:“李大人你觉得我家小姐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