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红楼长随 >

第153章

红楼长随-第153章

小说: 红楼长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少年心性,好奇心重。在腹诽的同时,他对什么封闭式又有些好奇。

    而这个时代的节奏是缓慢的,一切在慢慢进行中,不过贾府重整义学的事还是很快传出去了,对于这种事,不论高瞻远瞩者还是目光短浅者看法居然一致,那就是此策极妙,百年之策也。同时心里隐约都有一种预感,贾氏或将重生矣!

    而有的心机灵通者,听到信息后,想着自己愚顽的儿子,心里已开始打着小九九。当然这些人都是与贾政或李桂有亲戚的。

    当然这里面最渴望的可能就是李纨了,她望子成龙,以前一心一意教导贾兰,只是现在在大观园里管着事,所以才不得不对贾兰宽泛些,而现在李桂之策,却完全的解了他的后顾之忧。

    而过了十五,李桂的招贤榜贴在了西山书院的墙上,榜文洋洋洒洒,先是讲述教育的重要性,接着写贾府的现状以及束脩之事,最后却是重点:金不足贵,贤良难得,贾府育人之心切切,求贤若渴,不知天下饱学之士可敢开着,政扫席以待。

    事情做到这里,李桂清楚剩下的只有让时间来完成了。

    ……

    如此时光匆匆,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三月,因为距离结婚的日子进了,李府与贾府日渐忙虑了起来。

    不过结婚这种事情结婚的人倒是不忙碌,忙碌的都是周围的人,而王熙凤与詹光、卜固修都是处理这些事情的行家里手,因此李桂到成了甩手掌柜。

    而随着日期的临近,李府与贾府已是处处披红挂绿、张灯结彩……

    而到了三月十五日傍晚,傍晚,王夫人、邢夫人等照例去贾母房里省定,然后就把探春陪嫁的事给贾母说了一下,陪嫁是一个庄子,大观园里两间铺子。

    陪嫁的东西和迎春一样,但大家都是明眼人,都清楚探春对府里贡献大些……但贾政从大局出发认为不能厚此薄彼。

    而贾母虽然是风烛残年,但是脑袋还是清晰,对李桂与探春给府里做出的贡献心里却是明镜似的,因此闻言后,“唉”了一声,叹道:“委屈三丫头了!”

    她没有反对,因为她和贾政的心思一样,知道表面的平衡要维持,当然她心里已经决定暗中补偿些探春。

    这是老道的法子!

    随后贾母又向王夫人,问道:“都派了谁跟去?”

    派谁跟去其实就是陪嫁丫头的问题,而陪嫁丫头的数量与作用其实是有讲究的,在男尊女卑的背景下,一般陪嫁丫头中会设通房丫鬟一二名,作用是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二二章 婚事

    当然陪嫁的丫鬟也不紧紧只是通房丫头,一般还有掌管钏钗首饰的丫鬟,掌管衣物,侍候日常起居、梳洗的丫鬟。还有粗侍丫鬟。

    总而言之陪嫁丫鬟这种事是越是大户人家越多。

    而迎春年前结婚时是派了四个,但是李桂与赵玄阳不同,此时这种不同只要体现在家世上,毋庸置疑,李桂的家世与赵玄阳相比单薄了些,人丁不兴旺,因此从这方面考虑,王夫人是有意多派两个丫鬟去的,但是又有迎春成例在先!

    因此听了贾母的话,王夫人犹犹豫豫的说道:“回母亲,年前二丫头是跟去了四个,但你也知道的,他府里人少了些,我琢磨着是不是多跟去两个。”

    贾母闻言说道:“多两个少两个无所谓,只要能生养,开枝散叶即可,都派了谁去?”

    “侍书、小婵儿、我打算把我跟前的玉钏也让跟去,嗯,再在府里选两个粗壮些的。”王夫人回道。

    她已经听出贾母的话里隐约有不愿意多派人的意思。至于把玉钏送过去,则是她作为母亲的一点心意,当然也是有邢夫人成例在先。

    而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只要前面有例子,事情就好办了。

    贾母闻言却不再出声,随即王夫人与邢夫人等离去。

    王夫人与邢夫人等离去之后,贾母却躺在了榻上沉默不言,只是混浊都老眼偶尔会动一下,鸳鸯、琉璃、玻璃几个在贾母身边时间长了,都清楚贾母这是在想问题,一时间都莫不做声……

    ……

    第二天,三月十六,风和日丽,李桂刚刚起床后王仁、裘安便来访,而李桂正与他们谈话间,贾义匆匆跑了过来,说是沈正阳、周天演来访。

    而实际上再结婚这件事上,李桂一直缺少一个撑场子,主事之人……而以前李桂曾经想过去请沈正阳和周天演,只是没好意思开口,而现在沈正阳和周天演来了……这也就意味着机会来了!

    “王大哥且做,我去去就来。”随后李桂向抱了抱拳,与裘安一起迎了过去。

    ”两位先生能来,桂正有一事相求……”寒暄完毕,李桂笑道。

    “是为陪客尔?”周天演也笑道。

    历经人世春秋,他们自然清楚李桂现在需要什么。而已两人的威望,以后凡来贵宾无不肃然。

    这事后话,而就这样,这一天李桂在迎来送往,各种杂事中度过。

    同样的荣国府也是如此,贾政虽然不喜俗事,但也不得不与各种杂事打交道,不过他并不心烦。

    而整个荣国府相对平静的则是贾母的两间小屋,傍晚时分,王夫人与邢夫人等走后,贾母突然对鸳鸯说道:“鸳鸯你多大了?十九了吧!”

    “是的,老祖宗。”不知贾母为何无缘无故冒出这一句,鸳鸯疑惑的回道。

    ”唉,年纪也大了。”贾母叹了句。

    在这个十三四岁即可结婚的年代,二八是妙龄的年代,十九岁的年龄确实大了。

    不过鸳鸯与琉璃等人听到这话后却更加疑惑了,一双双美目瞧向了贾母。

    而这时贾母叹道:“回头你跟三丫头一起过去吧!”

    鸳鸯真没想到贾母会让她跟着探春一起过去……她深知贾母实际上极为看中她,倚仗她,甚至在贾赦想强娶她时,贾母就站在了她这边,而自从贾赦强娶事件之后,对于婚姻,鸳鸯也已死心!

    “啊!”

    因此贾母的话虽然苍老低微,但落在她耳里却直如一道春雷直接炸在了她的耳边,她不由的叫出了声。

    随即她酒匆匆说道:“老祖宗,我不去,我要在你身边。”

    鸳鸯的话倒也并非虚言,以前在贾赦强娶她之时,她就说过这样的话,心里也存了这样的念头,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和贾母感情好的缘故。

    而贾母闻言叹了口气,说道:“傻孩子,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

    说着贾母对着琉璃几个挥了挥手。琉璃等会意,鱼贯而出……

    在屋里只剩下鸳鸯一人后,贾母再次叹了口气,说道:“丫头,我也舍不得你,我就实话给你说了,你也是个清楚人,你是知道的,咱们府里要不是李桂操持,只怕是早就完了,而以后这府里还得仰仗他,我让你过去,一是你也得有个安身之处了,另外也是让他以后多记得府里的香火情,毕竟政儿年纪也大了……”

    一口气说道这里,贾母咳嗦了一声,鸳鸯给她饮了茶之后,贾母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做事是个牢靠的……你也知道我的心事,我觉得宝玉的事只怕还要落在他身上,他和宝玉有嫌隙,以后三丫头劝不了时,你过去了,也好和缓和缓。唉,你去把三丫头叫来。”

    鸳鸯闻言才清楚贾母让自己跟过去还有这么多的用意……而对于李桂,不可否认的是纵然她以前心如死灰,也是对李桂极为欣赏的,而现她禁闭的心扉被贾母敲开了……

    而贾母所说的话又是百年之托,她不好,也不能拒绝!

    不过这样的话毕竟让人伤感,她和贾母感情由深,闻言眼圈不由的红了,随即轻轻的“嗯”了一声,往探春的旧宅而去。

    此时探春早已从秋爽斋搬了回来,手头的事情也早已转交给李纨。

    ……

    鸳鸯到时,探春正在屋子里观看着嫁衣,行礼后鸳鸯故作平常道:“三小姐,老祖宗让你过去一趟。”

    “鸳鸯姐,老祖宗叫我什么事?”

    闻言探春一如既往的向鸳鸯打探着小道消息,在鸳鸯的有意掩饰下,探春并没有察觉鸳鸯的异常。

    “老祖宗没说,估计是三小姐要出嫁了,老祖宗要交代交代你。”鸳鸯回道。

    这是正常之事,也在常理常情之中。“嗯。”随即探春轻轻点了点头,跟随鸳鸯而去。

    ……

    到了贾母的两间小屋,行礼后,贾母向探春招了招手,探春会意,做到了贾母的身边。

    而贾母却缓慢的拉过探春的手,看着探春感慨的说道:“一下子就长大了,这都该出嫁了。”

    这句话由贾母苍老的声音说出来,探春心头一下子充满了时光匆匆,世事沧桑,往事不可追……

    心头莫明的伤感,探春不由的轻轻的叫了声:“老祖宗……”说话之间眼圈蓦然红了。

    而贾母缓缓的摩挲了几下探春的手之后,才缓缓的说道:“三丫头,你为府里出力我是知道的,李桂为府里做那么多事,我也是知道的,你俩这么做,我也不能太亏了你们,你是知道的,我有些体己,现在给你一些,你和鸳鸯知道就行了。”

 第三二三章 夫人

    苍老慈祥的声音里充满了偏心,充满了宠爱,充满了人间至亲的温暖……

    探春敏感的心像是碰火的油,“蓬”的一下点燃!心里热乎乎的,但偏偏里面由参杂着离别的伤感。

    ”老祖宗,我……不……”

    或许女儿真是水做的骨肉,闻言蓦然间探春鼻头一段,语不成句,泪水却倏然而下。

    ”好孩子,拿着吧,我也没有几天了!留着也没用,我给你二哥也留了些……唉,你二哥是个不通时务的人,要是以后回来了,有什么事,你让李桂多照顾下,鸳鸯也跟你过去吧,这男子啊,在外方面见多了,难免三心二意,多个人也好牵住他,好孩子,我知道你是伶俐的,但也再要多个心眼,这后宅啊没有规矩不行……”

    贾母淳淳教导……

    实际上贾母做这么多,说这么多,她的心情也是很复杂的,但总儿言之,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是她说这些话、做这些事的心里背景。

    而她说这些话、做这些事的目的其实也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作为一个长辈对后辈的关怀,只是她这关怀有多有少罢了!

    其实世上的父母大概也都不能对子女一碗水端平,所以才嚷嚷着要一碗水端平。

    而对于贾母的教导,特别是这好像是生离死别的教导,探春心里暖着、酸着,红着眼圈频频点头。

    至于贾母让鸳鸯跟过去,她心里根本没什么意见,因为时代就是这样,习俗就是这样。相反从中她感受最多的却是贾母对她的重视、疼爱之心。

    ……

    李桂并不知道这些事,实际上迎来送往的他忙昏了头,根本没时间去想探春的陪嫁事宜,当然更不会去算计这些。

    ……

    三月十八,这天却是个响晴天,一大早,李桂府里的唢呐铙钹便“呜哩哇啦、咣咣呛呛”的响了起来,而后裘安、裘良、俞图?赵沐阳、刘三山、李明仪等同窗、同年、同科纷纷来贺,随后清江记、四海记各家掌柜、宫里裘世安、夏秉忠等各级管事派来的太监也纷纷到来。

    而后丁贯九、刘正德也派来了人,最后忠礼王也让人抬着两盒子贺礼来贺。

    随着忠礼王两个朱漆大盒子的到来,整个场面达到了高潮……

    而在已时,锣鼓炮竹声中,李桂一身艳亮的红锦服,胸前红绣球,骑着披红戴彩的枣红马,绕着荣国府的高墙,到了荣国府的正门……锣鼓喧天之中,探春一身红嫁衣头戴红盖头,在鸳鸯与玉钏的搀扶下钻进了八抬大轿……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在沈正阳的高喊声中,探春备搀扶着进入了新房,而后鼓乐声起,宴席开始……随后李桂开始敬酒。

    而此等场合众人自然尽欢,随着时间的流逝,推杯问盏之间,当李桂来敬酒时,不胜酒力的,有的已经微醺了。

    而世人醉酒的时间大抵与心情有关,而易醉的心情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兴奋时,酒不醉人人自醉,一种是酒入愁肠,不知不觉而醉。

    薛蟠的心情却是有一种,看着眼前热闹熙熙的场面,想着薛宝钗刚刚行单影孤而去——因为薛蟠结婚,薛宝钗短暂都回来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回金陵了。

    如此对比,薛蟠顿时心中不是滋味,而且越想越不是滋味,他又是放纵的性子,狠狠饮了几杯之后,酒气上头,他不仅放声大哭。

    这样的场合这等行径!同桌王仁大惊,急忙搀扶起薛蟠……

    众人有些莫名其妙,不过随后薛蟠的嘶吼声就从大门出传了过来:“我可怜的妹妹……”

    在座的大多都是知道薛宝钗的事情的,也听闻过李桂救薛宝钗都事情,闻声顿时省悟。

    而这种糟七糟八的事,世人向来都是在背后八卦,在表面都是佯装不知的,更何况谁也不愿意被薛蟠破坏了饮酒的心情,因此随后众客便互相会心一笑,举起来酒杯。

    ……

    金乌西沉,卯兔东升,李桂府邸里一盏盏红灯亮了起来,摇曳在春风里,灯火划过一张张醉颜……

    李桂的新房里烛光也亮着,照亮了红嫁衣、红盖头、红纱帐、红锦衾,照亮了桌头、柜角的红囍。

    “鸳鸯姐,什么时辰了?”清脆的声音从红盖头下传了出来。

    “戌时三刻了。”鸳鸯看了下陪嫁的西洋钟,回道。

    随即又问道:“三小姐是否饿了?”

    “有些。”

    “这里有糕点,你先垫些。”

    ……

    而探春刚刚吃完两块糕点,脚步声就从门外传了过来,探春的身子不由一紧。

    带着些醉意,推开贴着“青龙归,彩凤至”对联的房门,李桂仿佛进入了一片红的世界。这样的颜色让他莫明的感到心暖……

    看着床沿一袭红衣的探春,不知为何与探春交往的点点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