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707章

宋朝败家子-第707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预备泼喜军调上来!”

    契丹和西夏的军事特色都是骑兵为本。本身是羌族分支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政权更是拥有了整个冷兵器时代最强的骑射兵种,泼喜军。

    西夏是双峰骆驼的主要产地,而泼喜军正是一支骆驼背上的劲旅。泼喜军还有一种功能强大的武器,装载在骆驼背上的小型抛石机——旋风炮。

    旋风炮,这是一种令所有敌人都感觉胆寒和恐惧的武器。“纵石如拳”是宋史对泼喜军的注解。两军阵前,高大敦实的双峰驼背立着一架架扭力抛石机,把鞍袋里拳头大小的石头不断的射击出去,无论是身着着厚重铁甲,还是胸前明光铠熠熠生辉的将军抑或仅仅是在母亲缝制的征衣里求得一丝慰藉的乡兵,都变得一样了。

    在飞驰的弹石间都没有了差异,粉身碎骨里明白了飞扬的含义,支离破碎间朦胧了望乡的泪眼。无数的敌人这样死在了乱石之下。人在旋风炮面前,就像是一面不再结实的鼓,一记沉闷的重击便超度了一缕亡魂。

    他们所发射出的石弹携带着诡异的能量,在呼啸的风声中能够击碎一切阻碍。无论是皮甲、环甲还是板甲,亦或是盾牌,在泼喜军密集如雨的石弹下,都化作了飞灰。

    如此神器,是仁多唆丁对耶律敌鲁古的最后一击。泼喜军上场,敌军必败无疑。

    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问题。一名手下来报:“回仁多将军,泼喜军、泼喜军被国相调走了。”

    ???

    震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愤怒,无法言喻的愤怒。如果此时的没藏讹庞在自己面前,仁多唆丁会毫不犹豫的将他一刀两断。

    在这个关键时刻,战场关乎于胜负的时刻。你在背后釜底抽薪,将这次凉州之战胜负决定权的泼喜军给调走了,没藏讹庞,你到底想干什么。

    “国相人呢!”仁多唆丁怒不可遏。

    “跟、跟着泼喜军一起、一起走了,说、说是回京固防。”

    仁多唆丁倒吸一口凉气,他终于明白了,这是米泽平故意的。自始至终,没藏讹庞压根就没想打赢这场凉州之战。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怕自己势力壮大,对他的政权构成威胁。

    没藏讹庞根本不在乎他们的大夏国,他在乎的,是自己的权利能不能得到保障。若是这次凉州之战自己打赢了,那么没藏讹庞就在朝中失去了话语权。

    “仁多将军,敌人开始反扑了,咱们的泼喜军呢!”

    “将军,泼喜军怎么还没上来,他们干什么吃的!”

    手下将士们一个个急红了眼,机会一闪而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不把握住这次机会将对方一举打垮,面对数万契丹铁骑,战场胜负是难以预料的。

    孙子兵法有云: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意即对撤退回国的敌军不要阻拦,对被包围的敌军留下逃走的缺口,对濒临绝境的敌军不要过分逼迫。

    而此时的契丹北路军已经被围困在凉州城,若是泼喜军上不来,敌人一旦绝地反击的拼死一战,战场胜负有可能瞬间逆袭。

    凡围战之道,须开一角,以示生路,使敌战不坚,则城可拔,军可破。如今这些契丹人已经被逼上绝境,一旦给了他们破釜沉舟的勇气,那么接下来战败的就有可能是西夏。

    尤其是这个时候你若是说泼喜军被调走了,对于原本高昂的士气来说,无异于是当头一棒。

    “仁多将军,下令啊!”一名刚从前线战场上下来的先锋大将,浑身血污的怒道。他们在前线迟迟得不到后续部队的驰援,再也忍耐不住的他从指挥位置撤下来,亲自拍马来找仁多唆丁,为什么还不让泼喜军上去。

    事已至此,仁多唆丁也只能仰天长叹一声:“泼喜军没了,被国相调走了。没藏讹庞,我与你此生不共戴天!”

    安静,外面杀声震天,仁多唆丁的指挥大营突然死一般的安静了下来。众人震惊的看着仁多唆丁,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谢谢投月票的朋友,谢谢。

 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突围

    釜底抽薪,没进攻的王牌主力,这仗还怎么打。士气最重要,若是前方的将士失去了士气,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溃败。

    仁多唆丁只感觉后背发凉,这次凉州之战没有败在敌人手上,而是败于内部的权力争斗。

    眼看着到手的胜利,就这么灰飞烟灭了。若是这一战能把契丹北路军击垮,那么至少接下来五到十年之内,契丹是不敢再来犯边。等着谅祚国王长大,那时候就可以和契丹一较雌雄了。

    泼喜军,是仁多唆丁捏在手里的最后王牌。他知道这一场仗不好打。数万的契丹北路军哪有那么容易击溃,不同于其他骑兵,泼喜军是一支驼背上的军队,人数虽然不多战斗力却爆表。

    史书记载,泼喜军仅有二百有人。实际上,达七百之多。试想在战场上这七百人一字排开,利用装置在驼背上的旋风炮,利用碎石制敌,所过之处摧枯拉朽。

    因为你没有任何武器能挡得住这种强大的小型抛石机的威力,在攻城战上那种巨大抛石机依旧是每个士兵的噩梦,这旋风炮就是在驼背上改造的小型抛石机。

    “炮手三百人,号‘泼喜’,陡立旋风炮于真驼鞍,纵石如拳。”

    旋风炮装配在骆驼鞍上,可以发射拳头大的石头攻击对方,这实际是一种可以围绕炮轴随意调整方位来发射石头的小型的抛石炮,再加上骆驼可以按照要求来随意移动,使得旋风炮更加灵活机据转杠杆原理制造出来的,力长,力臂一端用绳索拉曳,重弹。

    一支50…    70门的旋风炮部队,可以射200…300发石弹。另外,旋风炮相比宋朝的投石机旋风炮更加灵活。宋的抛石机大多炮架置于地由步兵发射,机动转移速度比较慢。旋风炮可以任意调整射击方向发弹速度很快打击力强,宜守宜攻。

    本来这玩意儿一下子盖过去,区区北道行军的耶律敌鲁古何足道哉。谁知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国相没藏讹庞这个禽兽悄悄地把泼喜军给调走了,美其名曰京城固防。

    据手下来报,是京城出现了小股敌军。为策卫京师安全,保护国王及太后,国相没藏讹庞星夜兼程的带着泼喜军回京固防。

    这让仁多唆丁气炸了肺,手下各路大军闻言,也都是各自心中一寒。我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你们在背后捅刀子。

    凉州城的耶律敌鲁古也很快发现了事情不对劲:“拿镜子来!”

    镜子,乃是从大宋那边走私过来的望远镜。耶律敌鲁古拍马走上一个山坡,拿出望远镜一看,对面西夏大营已经出现散乱的现象。这是个机会,此时若是号令三军全线进攻,定然能冲破他们的封锁。

    这些人都是战场上的高手,虽然契丹已现颓势,实际上耶律敌鲁古手里也还攥着一张王牌。西夏这边错过了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机会,他耶律敌鲁古也不会错过。

    只见他拍马走下山坡,对着令旗手一指:“号令三军,西南角方向,全线进攻!杀,我带你们回家!”

    回家,被任何鼓舞士气的语言都重要。仅仅这两个字,就能让这群契丹热血男儿拼死突围。

    只要能回家,任何敌人都挡不住我的步伐。只要能回家,千山万水刀山火海我也要去踏。

    冲吧,拼尽全力的厮杀。

    瞬时,契丹铁骑就跟打了鸡血一般,疯狂的冲杀。没有主力的支援,泼喜军迟迟调不上来。再打下去还有什么意义,是这个朝廷让我们死了心,傻子才会替你们卖命。

    西夏开始溃逃,局势开始向着一边倒。一个逃兵能卷走十个、十个能卷走一百个。一百个后面,就是全部。

    有从军督战的,监督逃跑的士兵按逃兵处理。凡是逃兵,一概杀无赦。可督战队自己都开始跑,仁多唆丁这边开始一溃如沙。

    我们也曾勇敢过,可寒了三军将士的心,谁还替你拼命。耶律敌鲁古率领部下,他们终于冲出了凉州城。

    契丹北路军如泄闸的洪水,从西南角开始猛冲。耶律敌鲁古眼光很毒,早就看出西南角是西夏防守最薄弱之处。实际上这里是仁多唆丁故意留下的破绽,他原本的战略就是打开西南角,然后让泼喜军杀过来。

    谁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西夏大军开始溃散。当然契丹这边也不敢追击,耶律敌鲁古能做的,只是带着将士从太野谷方向冲出敌人包围,然后绕道贺兰山,再和中路军汇合。

    太野谷,在付出重大的伤亡之后,耶律斡里终于扫清了这里的障碍。三百弓箭手,只剩下八十人。他们搜遍了整个太野谷的每一个角落,直到再没有发现西夏冷箭手的踪迹。

    耶律敌鲁古并没有就这么轻易地放弃,既然西夏已经溃不成军了。不捞一把再走,岂不是白来了一趟。于是,他将凉州城那些官员家属还有赵元昊的嫔妃们裹挟进了自己的大军之中。

    这是战利品,是对西夏的挑衅,是对这次契丹出兵的战果收获。是以,他这次大军逃亡,也得把他们都带上,带回契丹。

    将来,可以拿这些人要挟。同时,也能向世人证明,他们这次出兵计划并没有失败,至少还有一些战利品的。

    契丹北路军冲破西南角的防线,准备从太野谷撤退。他们这么走了也就罢了,偏偏还俘虏了这么多人,这彻底惹毛了仁多唆丁。

    于是,仁多唆丁重整了残部,他挑选出三千铁骑,准备死死的咬住耶律敌鲁古的北路军,你们想逃岂能有那么容易。

    冲破了凉州防线,契丹将士急于回国,可后面被追上来的西夏骑兵死死咬住。甩不掉、冲不散。这让耶律敌鲁古颇为头疼,终于,他们抵达了太野谷。

    此时的大将耶律斡里已经在等候多时了,一见面,耶律敌鲁古甚是感动,他翻身下马,一拱手:“斡里,你们辛苦了。我会上报陛下,定然会重重赏赐与你们的。”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最累的兵种

    冲出凉州城包围圈的契丹北路军将士,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兴奋莫名,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只是,队尾还有西夏追兵尾随。不过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终于能够回家了。

    太野谷的西夏冷箭手已经被扫清,大军可以放心的经过。此处黄沙漫漫,风沙侵袭着茫茫荒漠,这个太野谷倒是个适合队伍短暂休整的地方。

    西夏已经溃败,短时间内是无法再组织有效的大规模进攻的。前面还有很多路要走,他们必须节省体力,只能在此短暂的休息。

    “行军都统,此地不宜久留。咱们休整完了还得赶路,估计陛下的大军还在兴庆府北城门,咱们大概走两天就能和他们汇合了。”耶律斡里说道。

    耶律敌鲁古,北道行军的行军都统。他也知道,太野谷虽然位置不错,但不是久留之地,可将士们酣战了一天,急需休整。

    看着互相偎依在一起,或者瘫坐在地的将士,耶律敌鲁古叹了口气:“让将士们在此休整一晚吧。外面风沙慢慢无处驻扎,只有这荒谷尚可暂避。我会在外围布好警戒,一有危险及时示警,放心吧。”

    都统坚持,耶律斡里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况且他自己,也已经精疲力尽了。

    将士们在太野谷原地休息安营扎寨,随军伙夫们开始埋锅造饭。其实从战略角度上来说,他们大营窝在这荒谷里那简直是找死。

    可西夏主力已经溃散,仁多唆丁无论如何是绝对组不出来一支大军再来攻击的。再者,太野谷这个地方的地形甚是古怪,即便是遇到西夏大军,他们也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反击。

    还有就是,太野谷外围都已经布置好了警戒,一有危险他们就会及时预警。耶律敌鲁古很是谨慎,警戒队伍中他都布置了明暗哨。

    外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有敌人来犯就会及时发现的。

    明哨,说白了就是炮灰。威慑力远大于战斗力,预警机制最有用的还是暗哨。

    一般敌人来攻,尤其是夜袭的时候,最先倒霉的都是站在明处的哨岗也就是明哨。这个时候,躲在暗处的暗哨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敌人不知道暗哨的所在位置,他们结果了明哨的时候就会被暗哨发现。这个时候暗哨可以及时预警,使得阵营内的将士及时的做出反应。

    不同于南路军萧慧的麻痹大意,耶律敌鲁古下令,所有将士武器不得离身,上厕所你也得给我抱着。战马必须离自己不超过三十步的距离,是以军中的将士们都时刻警惕着。

    大宋不得杀牛,杀牛是犯法的。契丹和西夏则不然,他们有着大量的牲畜。牛羊马匹,除了战马是战略物资之外,牛羊都是他们的肉食。

    士兵们携带的干粮,居然还有一些牛羊肉肉干。因为是就地休整,大家伙儿终于能吃一顿热乎的饭。炊事兵们收集起将士们随身携带的肉干,用铁锅混合了军粮中的粟米,熬制着一锅锅的粟米肉粥。

    肉干大多都是士兵们自带的,粟米源自于大宋方面的援助,有一些是通过官方榷场交易换取的。整个军营内,顿时肉香扑鼻起来。

    其实在随军中,最苦最累的是炊事兵。他们负责着军中伙食,好在白天行军或者打仗的时候,将士们啃干粮。晚上休整或者露营,他们就得埋锅做饭。

    很多人以为,武将只要能打几个胜仗,就能称得上军事家,其实大谬不然。一个真正卓越的军事家,精通用兵之道仅仅是其中之一,此外还必须在练兵、治军、器械改进、军事理论研究、战略战术创新升级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建树,才算一个优秀的军事家。

    古代的炊事兵不用上阵厮杀,却没有几个人愿意干。原因之一是炊事兵工作繁重,非常熬人累人。古代普通士兵仅仅在作战时辛苦打拼,但和平时期则比较轻松。而炊事兵无论战时平时,每天都要承担百十人的饮食操办,一刻不得清闲。

    长途行军跋涉时,炊事兵更是劳累不堪。士兵们只需要携带自己的武器即可,但炊事兵每人则要背负“铁尖扁担一条,铜锅二口,水桶二只,椰瓢一个”,此外还要轮流推送装载厨具和粮食的车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