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败家子-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没钱,能给他们疫苗已经是人道主义了,还想免费?做梦呢吧。
你们想免费赠送,好啊。先问问那些马革裹尸、埋骨边疆的将士答不答应,他们用血换来的土地和平,不是让你们做救世主的!
群臣被怼的哑口无言理屈词穷,最终在石小凡的坚持下,朝廷答应给契丹和西夏送天花疫苗。
前提是,拿你们的牛羊来换。
最终,契丹送了五千头牛马,西夏送了两千头牛羊,朝廷这才派人将天花疫苗送了过去。
西夏的日子不好过,赵元昊如今是打也打不过、惹也惹不起大宋朝。可国内政局动荡,许多部族首领对赵元昊颇有怨言,这让他这个西夏王寝食难安。
主要是西夏打了几场仗都是大败而归,国内经济崩溃,经济单一,与宋朝榷场交易大量的财富流入宋境。
他们的货币都成了宋钱,本地西夏货币根本不认,只认宋朝铜钱和银子。
他们和契丹一样,经济命脉控制在了大宋手里。
可百姓饿呀,没办法,赵元昊只好继续派出使者,卑躬屈膝的要钱要粮。
答应,大宋朝一概答应。如今朝廷有的是粮食,可以赈济一下西夏百姓。
前提是这些粮食是借的,将来是要拿你的牛羊来还的。
经济上拖垮他们,将来不费一枪一刀,当西夏百姓和杨白劳一样打不起租子还不起账的时候,他们只能归顺大宋朝,连国都不要了。
到时候大宋要不要你这个破落户,还得看自己的心情。
第七百五十八章 援助粮食
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是一个没有边关战争的大宋朝。
甚至,二十万禁军调拨密州,看起来边防空虚的时候,赵元昊和耶律宗真也不敢有丝毫异动。因为他们清楚,惹了大宋会意味着什么。
就连唃厮啰,人家大宋朝送给他们几百条遂火枪,赵元昊也不敢去招惹了。
可是国内形势严峻,西夏经济面临崩溃,各部族首领对赵元昊的统制极为不满,政局动荡不安。
本来赵元昊是想开战,以引开国内部族注意力。等打仗得到好处以后,他的统治就稳固了。
谁知道周边势力都这么强悍,打也打不过。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赵元昊已经杀了两个部落首领了。他希望以自己的恐怖统治来使百姓臣服,殊不知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西夏政权暗流涌动,许多部落族长已经开始频频与宋示好,希望能够归顺大宋。不过宋廷方面暂时不想引起战争,对此也只是不置可否。
天花瘟疫已经被彻底控制住,朝廷终于可以松了口气。
垂拱殿早朝,石小凡最近突然勤快起来,居然好几天都跟着上起朝来了。
不过上朝归上朝,石小凡一般是不参与政务的。除非,除非有人脑残。
脑残之一的太常博士王宗道站出来上书了:“陛下,西夏使者来催,十万石粮食什么时候运抵西夏。据说,他们的百姓依然揭不开锅了。臣以为,应该多调派些马车,如今水稻大丰收,咱们应该尽快调拨,以彰显我天朝上国之恩德。”
“水稻是给他们吃的么。”角落里,石小凡懒洋洋的说了一句。
众人一愣,谁都听得出这败家子想惹事。这厮最近飘得很,整日又闲来无事,怕是又想要到朝堂上来寻乐子来了。
赵祯呵斥道:“朝堂之上,不得放肆!”
有官家撑腰,王宗道立刻觉得自己硬气了一些,他微怒道:“借粮给西夏,乃是朝廷决议。咱们既然已经答应了,岂可反悔,驸马爷在这朝堂之上阴阳怪气,是何道理。”
石小凡看都不看他一眼,先是傲慢至极的站了出来。对赵祯倒是不敢失了礼数,然后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陛下,粮食丰收,皆归于杂交水稻之功。然今年水稻增产,也多是归功于白渠修复,还有就是江南两浙。可这咱们大宋多山丘土岭,并不是所有土地都适合种植水稻。大多数百姓种植的那是些稷、黍、菽、麻,这些谷物粗糙难咽。咱们自己的百姓尚且吃不上白米饭,何故还要给西夏人这么多大米!”
“那你说该当如何,咱们既然已经答应借粮,若是食言而肥,威严何在!”王宗道被惹毛了,他不明白败家子为什么非要找自己的麻烦。这是朝堂,你想胡闹看官家收拾不收拾你。
赵祯没有收拾石小凡,因为他知道这败家子的手段,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
“驸马有何话不妨直说,朕也想听听。”
“陛下,这从白渠运粮到西夏,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十万石粮食,咱们最少得运送三十万石。因为路上还有自己吃的,一个来回送到西夏,运粮的百姓也得吃饭。三十万石粮食,真正运到西夏的也不过十余万石。若是这三十万石白花花的大米给了西夏人,臣心有不甘!”
白渠离着西夏稍近,当地供给粮食,可是粮草规模过大,地方承受不了,那就要从其他地方调派粮食到这里支援。粮食在很远的仓库里怎么办?
所以这时就要征发劳役,牲畜,长途运输粮食,而劳役,牲畜吃的粮食草料也都是要算国家的,运的粮食边走边吃,这都要算到粮食的运输成本中。路上吃了两成,那运输成本就是剩下粮食的四分之一,吃了一半,那粮食价值就翻了一倍,吃的只剩一成了,那价值就10倍于初始。这些成本都要国家来承担,如果国力跟不上,很难承受。
说是给西夏十万石粮食赈灾,可是动用的人力物力至少需要三十万石粮食,这其中有二十万石粮食是被运输成本给吃了。这一切,都因古代运输缓慢,仅靠人力畜力。
王宗道一听大怒:“驸马爷,古往今来那里运粮不是如此。咱们既然答应了给十万石粮食,就得做好三十万石的准备,既然驸马不同意,当初西夏使者来求粮的时候何不早说!”
“王宗道,你个老王”石小凡看了赵祯一眼,后面‘八蛋’两个字生生咽了回去:“我说不给了么,你在这叽叽歪歪啰里啰嗦的蹦跶什么,你信不信我发飙。”
“你!”王宗道还真怕这败家子突然暴走,在朝堂之上揍自己一顿。反正人家是官家身边红人,还有个疾疯病的护身符。他虽然不敢再争辩,却气的脸红脖子粗。
“石小凡,不得无礼!”还好,赵祯并没有袒护这个败家子,而是厉声呵斥起来。
让石小凡来上朝,赵祯是着实有些头疼的。每次他一开口必然鸡飞狗跳,王宗道又被气着了。
“臣的意思是十万石粮食可以给,但不能给他们大米。东京城郊区周边有的是稷、黍、菽、麻这些糙米,咱们就把这些东西给西夏,把大百米留给自己百姓吃岂不快哉。”
此言一出,群臣登时哄笑起来,王宗道更是看傻子一样看着石小凡:“驸马爷的意思是,从东京城调拨粟米到西夏?”
石小凡点点头:“对啊,为何不能如此呢。”
众人一听又是哈哈大笑起来,王宗道气急反笑:“我还以为驸马爷有什么高见,原来是消遣老夫来了。从白渠调拨粮食尚且需要三十万石,若是从东京城调拨,岂不需要五十万石么!这还不算动用十万民夫,骡马牲畜,驸马爷,您没发烧吧?”
“没有,我清醒得很,若是要我说,咱们从东京城给西夏调拨十万石粟米。且到了西夏还剩下十万石,路上一石粮食不会损耗,王博士,你以为如何?”
“哈哈哈驸马爷,你是说,您插上翅膀飞过去么?”
石小凡摇了摇头:”非也,只有你王博士这种榆木脑袋才会想插翅膀飞过去,我有火车,仅需五到七日便可送到兰州。”
第七百五十九章 用钢铁修路
火车?
就是败家子说的,一路冒着白烟,呜呜响着不需人力,一路风驰电擎的家伙。
石小凡还是多说了,快的话,三日就能到达兰州榷场。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据,搬山移海啊这是。
十万石粟米,五到七日从东京城就能发到兰州。而且运输十万石,送过去还是十万石,还没有损耗。
要知道,从东京城运五十万石粮食,到达兰州剩下十万石就不错了。火车,真的就有这么神奇么。
众人似乎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宋,将来的大宋朝会成什么样,怕是想都不敢去想。
败家子,神人也!
赵祯却是皱了皱眉头:“据朕所知,延安府一带并未通车,铁轨尚未铺就,如何运输?”
石小凡微微一笑:“征集民夫啊陛下,咱们是给西夏运送粮食,他们不该出点力啊。”
此言一出,群臣大哗。满朝文武震惊的看着石小凡,好可怕的计谋!
对啊,可以让西夏人给帮着修铁路啊。
修铁路,这是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朝廷动用了半壁江山之力,征集民夫、铺垫石子。遇山铺路遇水搭桥,一根根铁轨就是这么靠人力畜力往前延伸着。
可是从兰州到延安府一段路,尚且没有铺就。西夏既然想要粮食,那就让赵元昊征集西夏民夫,让西夏人修铁路。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人力畜力,还能节省财政支出。
赵祯一听登时大喜:“好!朕即刻颁旨,朝廷可以送西夏二十万石粮食。前提是,让赵元昊派人修路。而且,只要他们能贯穿延安府,这二十万石粮食酒等于朕送给他们的!”
尖脑袋里兀,这厮回到兴庆府,告知了赵元昊宋廷的要求。
“大王,喜事,喜事啊!”尖脑袋里兀在王廷喜不自胜的说道。
赵元昊正在被国内政局弄得焦头烂额,听到尖脑袋里兀带回来这个好消息,脸上也现出了喜色:“怎么,宋朝皇帝十万石粮食有着落了?”
“不是,宋廷说给咱们二十万石粮食,而且,送的。”
赵元昊吓了一跳:“什、什么,送的。”
“是的大王,宋廷皇帝跟臣说了,朝廷免费送给咱二三十万石粮食。条件是,咱们派人给他们修建铁路。”
“铁路,什么铁路?”赵元昊一脸懵逼。
听说过土路、大路还有羊肠小道猴子路,没听说过这世上居然还有铁路,难道说这路,是用铁扑出来的?
“大王,这宋廷那边着实奇怪。臣从东京城来的时候就发现,他们沿路从东京城用钢铁铺路,一直铺到了晋州。这着实令人费解,大王您说这他们为什么要用这么多钢铁铺路呢。”
还真是用钢铁铺就的铁路啊,赵元昊倒吸一口凉气。
钢铁啊,从东京城一直铺到晋州,大宋这是多有钱。
钢铁都是历来军器用品,边关榷场一度禁止走私铁器。契丹和西夏禁止马匹入宋境,大宋禁止铁器硝石给契丹和西夏。
伴随着宋廷的崛起,铁器时代在军事战争中已经不显得那么重要的。契丹和西夏的牛马大量通过榷场贸易给了大宋,同时大宋也放开铁器贸易。
这些契丹和西夏人终于不用为一只铁锅而发愁了,以前他们都是连一只铁锅都用不起。
如今随着两国贸易的往来,一只山羊就能换一口铁锅。铁锅不再是稀有物品,他们也不必冒着风险去边境抢掠宋人了。
因为宋朝军队有了更加强大的武器遂火枪,盾牌甲胄在遂火枪面前都是不堪一击,历年来,边关一直都是和平安定的局面。
“你没打听到,他们用钢铁铺路,修建这种铁路是为何?”赵元昊满脸不解的问道。
这个尖脑袋里兀还真就给打听出来了,他一拱手道:“大王,听说他们是要做出来一种叫火车的东西。这种火车不用人推,不用马拉,只要将石炭扔进火炉里。这火炉就能让火车跑起来,而且速度惊人不知疲倦。只要石炭不断,火车就能奔跑不熄。”
赵元昊是越听越惊,火车虽然是个什么东西他不知道。可是据东京城的细作来报,宋朝造出一种在海上吃石炭的巨船。
据说那巨船比这兴庆府的大殿还要大十倍,那巨船就是吃石炭的。
世界上竟然还有如此怪物,它们吃了石炭便力大无穷。幸亏这宋人只是让火车拉东西,若是他们把火车拉到战场上去。这火车吃了石炭刀枪不入,有谁还是敌手。
赵元昊不明白,他以为这火车是个钢铁怪物。和骡子牛马一样,吃了东西就是活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好事。宋朝皇帝居然白白送给自己二十万石粮食,有了粮食,可以大大解决国内政治危机。
“里兀,你确信宋廷是免费赠送二十万石粮食,没有诓骗咱们么。”这个好事来的太突然,赵元昊还是不敢相信。
二十万石粮食啊,就是让自己调拨民夫帮着修路这么简单?宋廷居然会有这么好心么。
征集民夫修路对于赵元昊来说小菜一碟,西夏是全民皆兵制。在国内征集民夫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对于他们来说,修路能换二十万石粮食,是极为划算的一件事。
重要的是,修建铁路的民夫吃住用度由宋朝出钱,而且民夫还有饷银。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赵元昊心中激动起来。
“千真万确,大王请看,这是宋朝皇帝给您的诏书。”说着尖脑袋里兀将诏书拿了出来。
赵元昊接过来一看,果真是宋廷皇帝的官方诏书。这上面清晰的盖着皇帝玉玺,还有门下省、枢密院各部衙门的官印。
诏书和尖脑袋里兀说的如出一辙,宋朝半年后免费赠送二十万石粮食。只要求西夏帮着修建兰州到延安府的铁路,这条铁路是宋夏之间的经济血脉,连接着两国友谊的桥梁。
铁路的修建,可以使得两国贸易更加繁荣昌盛。大宋朝向往和平,只要西夏遵守盟约,两国愿修万世之好。
这份诏书是布告天下的,赵元昊知道宋廷不会耍赖。因为宋朝皇帝重视自己的颜面,皇帝的面子比什么都重要。
他们既然答应送二十万石粮食,那定然不会失信于天下而惹人笑柄的。
有了粮食,而且还不用还钱,世上哪有这种好事。
于是,赵元昊开始征集民夫,专门为大宋朝修建铁路。
第七百六十章 试车
这边,赵元昊开始征国内民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