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131章

宋朝败家子-第131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皇后对这个败家子的评价倒是非常中肯,这家伙除了混蛋了些,其他都做的很好。

    这也是他的可爱之处,石小凡越是败家子王八蛋,赵祯对他越是放心。一个毫无礼义廉耻,到处惹是生非的家伙,谁会跟这么个玩意儿结党营私。

    再说他心怀异心的事了,这种王八蛋式的人物,谁会跟他造反,除非不怕身负千古骂名。

    还有就是,他若是真有野心,就不会让自己知道他研制出火药的事了。

    想到这里,赵祯点了点头:“这小子确实是个可用之才,可以不能太过娇纵,不然他还不知道会闯下多少祸端。”

    曹皇后微微一笑:“只要陛下不放纵他,他翻不了天。还有就是,他对嫕儿……”

    一说起赵嫕,赵祯又不高兴起来:“朕是真不喜欢这小子和嫕儿在一起,可是嫕儿偏偏就看中了这么个家伙。”

    赵嫕,鬼知道她怎么会看上这个败家子。赵祯有点想不明白,石小凡吊儿郎当的这混蛋有什么好。赵嫕从小乖巧懂事,和败家子性格完全迥异。

    曹皇后也很惊奇,不止是赵嫕,她们家那个曹小梅也是,为了败家子不惜与家族翻脸。这败家子,对付女人还真是一把老手。

    “陛下,既然这百姓苛捐杂税繁多是石小凡告诉您的,你何不把他召进宫,问他有何良策能解决赋税繁重的问题呢。”

    曹皇后这么一说,赵祯心中一动:“来人!”

    陈琳躬身走了进来:“陛下,您有何吩咐?”

    “去把石监事叫来,朕找他有事要谈。”

    败家子已经成了宫里的常客,陈琳应声而出。

    石小凡刚回到家,石元孙冷这着脸教训开了:“凡儿,你知不知道你在西山惹了多大的祸。你为百姓谋福我不反对,可你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让陛下轻徭薄赋,你这样岂不是将所有人都得罪了个遍么!”

    石小凡“切”了一声,满不在乎的道:“怕什么,我还怕那些王八蛋?老爹我告诉你,朝廷上这么多臣子,别看他们一个个装的多么清高,其实屁股底下每一个干净的。不减赋,大宋早晚得出事。”

    石元孙一听这话,慌忙躲闪着眼神:“什,什么叫屁股都不干净,官、官家总不能一棍子把所有人都打死吧。”

    知子莫若父,同样的知父莫若子。一看石元孙这德行,石小凡心中猜了个不离十:“老爹,你告诉我,你是不是也偷税漏税了?”

    石元孙还想抵赖:“你怎么这么凭空污人清白,谁、谁偷税漏税了。”

    “我告诉你啊老爹,你趁早跟我说实话,不然等官家追究下来我可保不住你。”

    石元孙吃了一吓,嗫嚅了半天才道:“那、那个我把咱家五百多倾地给,给那个少报了些,衙门记录是、是三百顷。还有咱家那些铺子,也都都少缴了不少税。”

    石小凡终于抓着老爹把柄了,当下高兴的大叫:“哎哟石善良,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石善良,原来你也干这种事。”

    石元孙,字善良。

 第二百九十四章 剥皮实草

    被败家子这么一顿抢白,石元孙老脸通红:“我还不是为了你,多攒些钱好将来给你寻一门亲事。”

    石小凡不屑的“哼”了一声:“得了吧老爹,咱家缺这点钱么?”

    石元孙感觉老脸没地方搁了,尤其是他一直在儿子面前标榜自己多么清正廉明,现在被啪啪打脸了。

    “那,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把这钱都交上去吧。”

    石小凡眼睛一瞪:“交啊,必须得交。咱这些年欠了多少税,该向朝廷缴纳多少,全部都得交上。我告诉你啊老爹,这次官家可是会来真的。要是谁做出头鸟被官家抓了典型,会死的很难看的!”

    被败家子这么一吓,石元孙加倍害怕了:“那,那你快去交啊,凡儿啊,爹以后再也不敢占这些便宜了。官家,官家真的会严查么?”

    “你没看西山官家那样子么,杀人的!搞不好哪个狗官咔嚓一刀就会被砍了头。不过老爹你安心啦,官家还欠我七十多万贯钱,查到谁也不会查到咱们爷俩头上的。”

    “哦,”石元孙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不过他猛然惊醒了:“啥!多,多,多少?”

    西山赚了钱,赚了很多很多钱。可是至于赚了多少,石元孙心里是没个数的。

    石小凡留了个心眼,西山的账就连刘德旺都不甚了然。可是没想到,赵祯却很清楚,这让石小凡想起来就寒毛直竖。

    别看赵祯表面上平静如水,实际上这个皇帝厉害得紧,京城遍布他的眼线。西山这么严密的事,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这让石小凡想起来就肝颤。

    “七十万啊,老爹你还不知道吧,咱家现在赚大发了。”想起这七十万贯石小凡又开始肉疼:“不过这钱怕是打水漂了,官家压根就没想还我的意思。”

    石元孙是被吓得不轻:“儿啊,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咱家要这么多钱干什么,这可是富可敌国啊。你听爹爹的话,该咱们赚的咱们就赚。不该咱们赚的,不可多贪啊!”

    “老爹你放心吧,这些钱不止全是玻璃厂赚的,还有石炭。你知道石炭吧,那是我和官家合伙的,官家里面也有股份。你儿子的钱就是官家的钱,官家的钱、官家的钱还是官家的钱。”

    石元孙一听,这才放下心来:“这就对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官家的钱你是万万动不得,咱们的钱官家想要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这话石小凡赞同,他点点头:“放心吧老爹,孩儿我自有分寸。”

    “小公爷,陈内侍来了。”来福进来传话道。

    陈琳走了进来,一拱手:“石监事,官家有请。”

    石小凡摊摊手,对石元孙说道:“老爹,我先入宫了,回头把咱家欠的税赶紧去补上。”

    石元孙“哦”了一声,看来这败家子早就知道赵祯会找他,头也不回的跟着陈琳去了。

    望着石小凡的背影,石元孙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这孩子比自己聪明多了,可伴君如伴虎,就怕有朝一日聪明反被聪明误。

    石小凡入宫的时候,路过文德殿有些吃惊:“不是去文德殿?”

    陈琳笑了笑:“陛下在皇后娘娘那儿。”

    石小凡“哦”了一声,心道,不知道赵嫕在不在。

    可到了仁明殿,并没有发现赵嫕的影子,石小凡心中略有一丝小小的失落。

    “臣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娘。”石小凡施了一礼。

    大宋朝就是好,不用见了皇帝动不动就下跪,不是重大场合,行了礼便是。

    赵祯“嗯”了一声:“坐下吧。”

    败家子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了下来:“陛下找臣来,是想问问如何处理减轻赋税的事吧?”

    赵祯和曹皇后对望了一眼,曹皇后轻轻一笑:“正是,我听陛下说石监事研制出来了火药,你可是为我朝廷立了一份泼天大功啊。”

    石小凡慌忙回礼:“臣不敢居功,都是陛下关照的好。”

    这败家子,居然难得的谦虚起来了,赵祯问道:“你可有办法?”

    “剥皮实草。”石小凡说道。

    赵祯一愣:“什么?”

    根据佛教传说,“剥皮楦草”是地狱当中对罪大恶极的灵魂施行的酷刑。为打击,整顿吏治,明朝朱元璋将此刑运用到现实中。

    剥皮实草,此刑罚在《大明律》中并无规定,但是,朱元璋创设了这一刑罚,并以法律《大诰》的形式加以推广。

    此刑罚的适用范围是贪腐官员,将剥下的人皮制成鼓或者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门门口或者当地土地庙的门口,用以警告继任官员,切勿贪赃枉法。

    “就是将那些贪赃枉法的王八蛋狗官,扒了他们的皮,里面填上稻草挂在衙门口让世人看看,这就是贪赃枉法的结果。”

    赵祯一听,和曹皇后二人都是吓了一跳,曹皇后又惊又怒:“世间怎有如此惨绝人寰的酷刑,这不是让陛下背负一个暴君的骂名么。”

    石小凡却不同意:“陛下,娘娘,此罚虽说是残酷。可那些无辜的百姓呢,有多少家庭因为这些狗官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以臣之见,剥皮实草都是轻的。”

    败家子如此言语过激,是因为当年牟县一行,石小凡着实恨极了这些狗官。要知道,一个狗官祸害的可是一方百姓。

    赵祯是个仁君,他自然也不同意这种酷刑:“不行,此刑太过泯灭人性,朕不会同意。”

    石小凡大概也觉得有点过了,他想了想道:“陛下必须广开言论之自由,尤其是那些太学生。若有德才兼具者,理应破格提拔。让他们充任抚谕使,各地衙门成立稽查司,凡是有百姓举报的贪官污吏,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同时朝廷还需布告天下,凡是除朝廷规定的税收以外,任何私加赋税的,斩立决!同时,还地与民,那些非正常手段获取土地的地主,必须无条件还地与百姓,否则抄家灭族。还有,贪污的狗官不剥皮实草也行,但他们的狗头必须悬挂城墙以儆效尤。”

    这次石小凡提的这些建议还靠谱一些,赵祯和曹皇后听了纷纷点头。至于如何实施,还需另行商榷。

 第二百九十五章 变天

    若想反腐,不止是石小凡简单这么说几句算完。这事要统筹全局,否则极易引起反弹。

    尤其那些保守实力,他们会给赵祯带来很大压力,改革成功与否,是要看赵祯毅力了。

    改革,很大方面归咎于皇帝的决心,看他能否顶住压力。

    “陛下,范仲淹、韩琦、富弼、杜衍等人求见。”

    这些人一来,石小凡心中一喜,看来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要提前拉开序幕。

    赵祯一愣:“他们来干什么?”

    石小凡微微一笑:“陛下,若论治国臣是一窍不通。陛下若想知道怎么解决如何富民强国,不妨听听他们的意见。”

    赵祯看了他一眼:“你休想要偷懒,跟我一起去文德殿。”

    石小凡伸了伸舌头,他是原本打算不去插手的。对于改革,他只提些建议就好了,至于怎么实施,这种令人头大的事他才不想去管。

    可赵祯不想放过他,这败家子既然知道这么多,必须由他来出面。

    一到文德殿,范仲淹等人就急不可耐的献了一份奏疏。

    赵祯打开一看:“这是你们写的?”

    范仲淹施了一礼:“陛下,石监事西山一行敢于向陛下谏言,臣等均感高兴。这是臣等几人一起写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疏》,还请陛下过目。”

    赵祯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脸显喜色,他把奏疏给了石小凡:”你看看。”

    石小凡接过来一看,只见这奏疏上写着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十项改革措施,果然这就是庆历新政的原文。

    石小凡看完交给了赵祯:“陛下,臣想说的是,这奏疏没错,可陛下有错。”

    赵祯一听大惊:“什么意思。”

    “陛下,范仲淹此奏疏以整顿吏治为中心,其绝大部分措施皆针对吏治,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藉以达到节省钱财的目的。然而这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陛下您有决心持之以恒的将这些改革措施执行下去么?”

    赵祯一听大怒:“朕怎么不能,这些官员中饱私囊,个个都该杀!”

    赵祯现在是有改革决心的,可他未必以后就会有。大宋朝自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和大将们兼并土地。

    当时的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人民的负担沉重。全国的居民有主户和客户之分。

    纳税户除按规定的数量纳税,还有“支移”和“折变”等负担。税收五花八门,在两税之外,还有丁口赋、各种杂变之税、徭役和差役。这是赋税之外的又一项沉重的负担。

    这些不去改变,大宋朝永远无法摆脱积贫积弱的局面。

    石小凡知道赵祯决心,可现在如此,将来未必。

    “陛下,朝廷如今养着雄兵百万之巨,却为何战斗力如此之差?”石小凡又问。

    一句话噎的赵祯哑口无言,赵祯时期的兵员最高达一百四十万之多,可依旧屡战屡败。这么多士兵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赵祯有些心虚:“咱们将士不如蛮夷铁骑,自然越多越好。”

    石小凡摇了摇头:“然汉武唐宗,他们手里的兵并不多,为何使得北方铁骑闻风丧胆?”

    赵祯一愣,登时无话可说:“那依你之见呢,以你火器之利裁军减员?”

    石小凡点点头:“正是,兵贵精不贵多,能打的,两万铁骑平漠北。不能打的,百万雄兵也、也这个不行。”

    看赵祯阴沉的脸色,石小凡不敢再嘲讽下去。

    但显然赵祯已经被说动,韩琦趁机又道:“陛下,石监事所言非虚,臣等这十策迫在眉睫,还请陛下三思。”

    赵祯尚未回答,石小凡却对范仲淹说道:“老范,你这些想法是好的。可一定要切记,不可盲目,一定要循序渐进。要知道药效过猛,则更为伤身。”

    赵祯心头一震,这正是他所担心的,改革是好的,谁不想改革。可一旦弄不好,就会满盘皆输弄得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赵祯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和军事危机,是要富国强兵。而庆历新政却恰恰触犯了这些百官集团的利益。

    要改革这些封建官僚体制,说起来容易,然而要真正做起来却似难于上青天。

    大宋朝,官僚地主阶级在官员丧失世袭爵位和封户特权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世守禄位”,又参照唐制,制订扩大了中、高级官员荫补亲属的“恩荫”制度。通过恩荫,每年有一大批中、高级官员的子弟获得低级官衔或差遣。

    且朝廷恩荫,不仅极广而且极滥,每遇大礼,“臣僚之家及皇亲、母后外族皆奏荐,略无定数,多至一二十人,少不下五七人”,并“不限才愚,尽居禄位”。

    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