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有贪欢-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燕时神色紧了紧,点头:“你说。”
“淑妃夫人病了。”玉骨轻声道; “也不知是什么缘故,突然高烧不退。还有就是……”
玉骨言及此处,打量了一眼她的神情:“早朝上又争起来了。徐御史说……陛下虽矢口否认,他却有人证。”
“什么人证?”顾燕时咬唇; “莫不是买通了宫人?”
“那倒没有。”玉骨摇头,“是徐御史的亲妹妹康徐氏,前阵子花朝也随驾去了万和林。康徐氏说……说她看见陛下与太妃前后脚进的澹荡楼……”
玉骨的声音越说越低,头也随着压下去,看都不敢看顾燕时一眼:“康徐氏是徐老丞相的女儿; 夫家乃永国公,门楣极高; 又有诰命在身。她出来说话,很有分量……”
顾燕时的呼吸滞了滞,心底的不安涌得又烈了一阵。
兰月见她脸色不好,忙斥玉骨:“说这些做什么!横竖也不是太妃能左右的,没的让人听了心烦,快退下!”
“诺……”玉骨有些委屈,低着头,福身告退。
顾燕时缓了一息,在玉骨退出门前向兰月道:“你别说她了。我若不知情,心里更害怕。”
“姑娘放宽心。”玉骨声音和软下来,轻轻一喟,“这么些日子了,奴婢瞧陛下心中也不是全然没有您,总要为您挡一挡的。”
顾燕时低着头,没说话。
她一点都没觉得苏曜心里有她。但兰月说得对,苏曜应是会为她挡一挡的,她可以放宽心。
因为,贵妃也这样说。
她不大信得过苏曜,却莫名觉得贵妃可靠。贵妃说他挡得住,听来也并非在诓她。
而若他能挡住朝堂纷争,她就可以安心筹谋自己的事情了。
顾燕时斟酌半晌,沉了口气:“兰月,我去见齐太嫔,你别跟着我了,我很快就回来。”
“好……”兰月应得有些迟疑,看一看她的神色,终是没有多言。
。
宣政殿里,朝臣们为了圣誉争得不可开交。
早朝硬生生拖到临近晌午才散,苏曜在群臣的恭送声中步出殿门,走向紫宸殿,姿态慵懒地打了个哈欠。
这帮腐儒,真没劲。
若不是贵妃不便到宣政殿,他大概立时便会让她来怼她爹。
苏曜心底揶揄着,无奈地咂着嘴。
烦心事太多,要让小母妃陪他用个膳才好。
这思绪刚在脑海中一过,余光却见一道黑影落在紫宸殿门前。苏曜心觉扫兴,面无表情地走上去,打量他两眼:“林城啊,都快午时了。”
林城一听便知他又想嘲笑他白日里穿夜行衣,却没心思说笑:“出事了。”
苏曜眉心一跳,笑意旋即散去。
他迈进殿门:“进来说。”
林城颔首,君臣二人先后入殿,宫人们皆尽退出。苏曜落座,林城一喟:“几日前在旧都抓了三个人,当是有些用的,臣便命他们将人押来京中。为稳妥起见,皆是分开押解。但头一个人一出城门便遭了暗杀;第二个押出来的派了足足两个百户所押送,途经倾山,又在山谷中遭了埋伏,两个百户所只剩了三个人。逃回来的人说,对方足有四五百人,且下手极为阴狠,招招致命。”
苏曜沉息:“还有一个呢?”
“尚在旧都。”林城道,“这是难得的线索,必要严审。但对方势力之大难以摸清,臣也不能为了押此一人,将整个无踪卫都派过去。”
“那就让旧都那边先审。”苏曜淡声,“他们如此不遗余力的灭口,可见这三人着实有用,先撬开他的嘴。”
“诺。”林城一揖,沉默了一会儿,又道,“此番是臣失职了。”
苏曜摇头:“按他们一贯的手段,本不会让你抓到活口,你能抓到已属不易,不必自责。”
林城没有理会这番安抚:“臣想再亲自去趟旧都。”
“不行。”苏曜淡声,下颌微抬,“你若将命搭上,这些事朕还能交给谁办?好好在京中待着。”
林城咬牙,无声地僵持了半晌,只得应下:“臣遵旨。”
语毕他便告退,苏曜倚向椅背,阖上眼睛,恍惚又听到皇长兄在说:“不是真要你报仇,是这样说对你好,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啧。
也不知皇长兄若在天有灵看到他在这样认认真真地报仇,会不会生气啊?
但生气又能怎样。
有本事他下凡来揍他,他倒巴不得。
苏曜咂一咂嘴,自顾自地笑。候立在外的宫人们见林城告退,就入了殿来,张庆生揖道:“陛下,贵妃夫人求见。”
苏曜无声地点了下头,张庆生身边的小宦官忙出去请贵妃进来。
贵妃入殿,福了福,苏曜直言:“听说了?”
“听说了。”贵妃神情冷淡,“倒没想到,姑母也变得和父亲一样笨了,真是近墨者黑。”
苏曜失笑,贵妃又说:“臣妾会即刻放出消息,让京中尽知那日原是臣妾邀静太妃去澹荡楼中小坐,陛下不知情,才先静太妃一步去寻臣妾去了。姑母到得太晚,未曾见到臣妾最先进楼。”
他们是一家人,她这样说,会令家中尴尬,在旁人眼中却会极为可信。
“有劳了。”苏曜颔首,沉了沉,“你若觉得难做,朕也可以……”
“没什么难做的。”贵妃冷笑,“臣妾从前只觉父亲为人愚钝,不宜为官,却没想过他如今连这等草菅人命的事都能做得出来。这事若不给他个教训,臣妾对不住祖父。”
苏曜淡笑:“那便麻烦你了。”言毕他就起身往外走,经过贵妃身侧,随口告诉她,“朕去见见静母妃,贵妃……”
“陛下别去了。”贵妃黛眉微挑,“静太妃今日去辰景宫,特意嘱咐臣妾转告陛下,无论此事结果如何,这阵子她都该避嫌,不见陛下为好。”
话音未落,苏曜眸光一凛。
贵妃恰好捕捉到这一缕凛色,打量着他,语气中添了点看热闹的味道:“臣妾瞧着,怕不是陛下惹静太妃不高兴了?”
有吗?
苏曜锁眉。
贵妃笑吟吟福身:“臣妾告退。”语毕无片刻停留,就往外退去。
苏曜踌躇了一下,轻哂:“传膳。”又吩咐,“命御膳房备几道牛乳糕点,傍晚送来,朕有用。”
“诺。”张庆生欠身,即去传话。
。
午后,太妃太嫔们大多年纪大些,用过午膳多要歇息。这个时辰的寿安宫便格外安静,偶有脚步声匆匆行过,显得格外分明。
“你说的是当真的?”恪太嫔走进齐太嫔的屋子,人未到声先至。齐太嫔闻声抬了下头,示意宫人们退下,轻轻一叹:“我也吓着了。这丫头平日乖巧温柔,真看不出有这等魄力。”
“那你什么打算?”恪太嫔眉心紧拧,“若不帮她,不免结怨。可若帮她……这帮了她便是不结怨,这人也用不上了呀!”
齐太嫔点着头,笑了笑:“还是帮吧。”
恪太嫔一滞。
“你我命苦,她又何尝不是?她们这些后进宫的小丫头在先帝那儿遭过什么罪,你也是听说过的。如今好不容易熬到先帝没了,又要在陛下身边提心吊胆,若换做是我,也会想另谋生路。”
“你说得都对,可我们的事……”恪太嫔眼眶一红,“陛下那边……”
“会有出路的。”齐太嫔神情淡泊,低下头,声音也轻了些许,“我倒在想,若她这条路走成了,我们来日或许也可如法炮制,寻个由头避出去。”
恪太嫔一愕:“你……当真的?”
“有什么不好?”齐太嫔反问,“吾心安处是故乡。与其这样求人留我们一条命,不如自己谋一条生路。从前是我们想得窄了,亏得静太妃年轻,主意多。”
恪太嫔哑然,几度的欲言又止。她终是没再说什么,安静在二人间蔓延开来,若从半开的窗望进去,倒也不失为一幅恬淡安然的画卷。
数丈之外,顾燕时坐在欣云苑中的茶榻上,第一次自己看起了日常开销的账簿。
为着今后,她打算好好攒一攒钱,再将能变卖的东西变卖一些,让手头多些积蓄。
账簿数字繁多,让人头疼。她一读就读到了晚上,连晚膳都没心思用。
如此一直到了天色全黑,兰月终是怕她饿着睡下要不舒服,亲自端了宵夜进来劝她:“姑娘多少吃些吧,看账也不急这一时。”
“好。”顾燕时舒气,搁下账册,下意识地望了眼天色。
——这一望,她却看见窗外月门处人影一晃。
顾燕时心弦顿时提起,忙凑到窗边去细看。果见几名御前宫人正进院子来,是圣驾要到了。
贵妃没帮她带话?还是苏曜连贵妃的劝都不肯听?
她来不及细想,匆匆踩上鞋:“快,帮我把窗子闩上!”她急切地吩咐兰月,自己趔趄着跑向房门,将门紧紧关阖。
如此过了约莫小半刻,苏曜走进欣云苑,抬眸就看到一扇扇紧阖的窗上隐约透出的木栓影子。
他并不意外,轻轻啧了声,步入堂屋,立在卧房门前:“母妃。”
他一唤。
顾燕时不自觉地攥紧了兰月的手,扬音:“哀家睡下了。”
“这么早?”他声音含着笑,“正好,朕今日也想早些睡。”
“那你……你回紫宸殿睡!”顾燕时一壁回他的话,一壁却鬼使神差地走向了房门。她心里涌起一股情绪,极为奇怪地让她贴在了门上,仿佛是不甘心地想离他近一点,又仿佛是怕他强行破门而入,便想将门盯住。
一时之间,她辨不明自己的心思。一股委屈却翻上来,令她声音哽咽:“朝中骂得那样难听,陛下不该来见我。”
隔着门,她听到他轻哂:“母妃理会那些闲言碎语做什么?”
“你何苦总来招惹哀家!”她忽而喊起来,短短几个字里,似有万千情绪倾泻而出。但也只这样一句,她的语气就又弱了下去,透出道不尽的懊恼与忿忿,“哀家……哀家这太妃当得好好的,不该与陛下有这么多纠葛,日后……”她狠狠一咬下唇,“我们都不要再见了。”
门外,苏曜眉心一跳。
他不自禁地窒息一瞬,几分难辨的慌乱在心底如墨汁入水般散开。
但他很快摒开了这份古怪,戏谑之意重新酝酿起来。
他沉了沉:“真的?”
“真的。”她重重点头,笃然的口吻不知是在劝他还是在劝自己,甜糯的声音透出了股说不出的坚定,“本就不该如此,不如悬崖勒马,对不对?”
“很对。”他语气温和,竟赞同了她的说法。
顾燕时一怔,明明看不到他,却偏生想到他该是在悠然点头。
又听他说:“朕原也是来道别的。特意带了份牛乳糕给母妃,就当道别的礼了。”
……呸!
顾燕时险些将这个字啐出来。
同样的办法他已用过一次,还想次次得逞?
卑鄙无耻,倒会做美梦!
谋划(“臣妾明白多谢太后”。。。)
顾燕时稳住心神; 从门前退开两步,便离门外的他也远了。
她生硬道:“哀家断不会开门的,陛下请回吧。若陛下愿意等在外面; 也自便。”
语毕,她带着三分决绝转身走向床榻。
兰月心惊肉跳地望着她:“姑娘?”
顾燕时不做理会; 坐到床边揭开被子,安然躺下; 闭上眼睛。
门外,苏曜眉心略微蹙了一下。
眼前所见似与上一次并无什么不同,他却嗅到了一丝说不出的异样。
他无声地长缓了一息; 定一定神; 坐到几步外的椅子上去静等。
少顷; 门声轻轻一响。
苏曜侧首,是兰月走了出来。
兰月见他还在就慌了神; 轻轻一栗,倏然跪倒:“陛下……”
苏曜没有理她; 视线微移,透过门上的绢纸看到小母妃的身影。
她是来闩门的。
他看到她将木闩放好,就转身往里走去。
“母妃?”他一唤,但她没停; 像没听见他的话一样,身影很快就瞧不见了。
苏曜心头忽而有些乱。
他站起身,再度走到门前,睇了眼兰月:“退下。”
兰月如蒙大赦,磕了个头; 匆匆告退。
苏曜沉了沉:“母妃真生气了?”
顾燕时不做理会,平静地走回床边; 躺了回去。
“是朕昨日吓到你了?”他又问。
她盖上被子,翻了个身。
“是朕不好。”他说。
顾燕时平心静气地闭上眼睛,心神无半分动摇。
说来也怪,上次他这样守在外面的时候,她明明又慌又乱。一会儿怕他不快,一会儿又觉得他贵为天子,她断不能真让他一直在外面待着,最后只得不情不愿地去开了门。
可今日,她心如止水。
她觉得,他愿意在外面待着,就由着他好了。他若生怒,也随他的意。
他能如何呢?
左不过就是杀了她。
而她若一直留在他身边,早晚也是难逃一死的。或死于朝臣之手,或死于他的喜怒无常。
她宁可赌一把,铤而走险不再见他,直到从他身边离开。
顾燕时这般想着,思绪渐渐发沉,令她缓缓坠进梦乡。
不知过了多久,她恍惚里似乎听到宫人的恭送声,也不及多想什么,就睡得沉了。
往后几日,苏曜没有再来找她。
朝中的纷争犹在继续,但因贵妃所言,朝堂上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先前群臣激愤,偶有行事谨慎并未表态的,也在默不作声地看皇家的笑话。现下因为贵妃,许多人开始看徐家的笑话了。
——徐家家主义愤填膺地参奏静太妃,嫁出去的妹妹出来帮腔。末了澹荡楼一事竟是同出于徐家的贵妃邀静太妃说话,陛下不过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她们,真是好大一场笑话。
众说纷纭间,隐忍多日的太傅姜高懿终于也忍不住,在又一日的早朝上语出刻薄,话里话外质疑徐同与贵妃故意设套陷害天子,吓得徐同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