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宫阙有贪欢 >

第23章

宫阙有贪欢-第23章

小说: 宫阙有贪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服局的宫女们在服色搭配上颇有一番见地,很快就将床上的衣料大致配出了十数种不同的搭配来,一名宫女行上前,恭请顾燕时移步镜前,对着镜子比划着试。

    柔软的绸缎披在身上,顾燕时看到那样的颜色,喜欢得难掩那份愉快。

    淡粉、杏黄、玉色。

    这些才是她喜欢的颜色呀。

    苏曜以手支颐,坐在那里看了她一会儿就又执起那本没读完的书,心不在焉地继续读下去。

    忽而听她道:“裙头这里……帮我绣一枝桃花枝好不好?上襦的领口掐个边,袖口绣一样的桃花。”

    他不禁再度抬眸看向她。

    她正认认真真地与那女官打着商量,说完自己的想法,又听女官的建议。

    他在此处恰能看到她的侧颊与脖颈,雪肌白皙若凝脂,唇角含着笑,眼中被欢快浸染,比平日更明亮了些。

    他不由自主地也笑起来。不再看书,品着茶欣赏小母妃。

    宫人们围着顾燕时前前后后忙了好一阵,终于定下了二十套衣裙的颜色,女官再度向苏曜回话:“陛下,已搭好了。奴婢们会尽快赶制,明日便可为静太妃先送来两身,余下的一一制好再陆续送来。”

    “嗯。”苏曜不咸不淡,事不关己的样子。

    “奴婢告退。”女官躬身,宫女们也已将衣料重新收拾齐整,跟在她后面一并告退离开。

    苏曜漠然目送她们离开,待她们尽数退出去,他目光一转,笑意重新浮起。

    顾燕时心里正开心,想象着新衣服的样子,嘴角止不住地上翘。

    她便这样心猿意马地走向他,走得很近了才突然回过神,笑容倏尔一僵,头低下去。

    她莫名的窘迫,他挑眉,伸手一拉,将她拢到膝头。

    她稍稍一缩,他的吻触上她的额角:“看来这般安排,母妃还算喜欢?”

    顾燕时局促地咬唇,踟蹰之间,双颊红起来。

    良久,她点点头:“嗯,多谢。”

    还挺客气。

    他松开揽住她的手,胳膊肘闲适地搁在榻桌上,支着头眯眼看她:“谢就完了?母妃得赏我啊。”

    又来。

    她想起他讨压岁钱的事,羽睫低下去,认认真真地思索起来。

    思索了好一会儿,她抬眼:“哀家给陛下做个香囊,好不好?”

    她又用了“哀家”,但和昨晚不太一样,听来拈腔拿调的,是在说笑。

    苏曜欣然:“行啊。”

    顾燕时点点头:“那陛下喜欢什么香料?若要用龙涎香,得让人给我送来一些。”

    “不用龙涎香。”他眼眸一转,再度伸手,一把将她揽进。

    两人一起栽倒在茶榻上,他翻身将她牵制住,探在她颈间,深深地吸了口气。

    “就用母妃素日用的这种。”

 陈宾(“我不算太医却是医者。。。)

    “这是……”她哑哑的; 小声,“这是桂花香,你用是不是不大好?”

    他反问:“为什么不大好?”

    顾燕时眉心皱起来:“没听说过皇帝用桂花香的。”

    “那更好了。”他又那样眯眼笑起来; 像只没正经的大狐狸,“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朕喜欢。”

    他又在胡说八道。

    顾燕时羽睫低了一低,不再搭话。苏曜无所顾忌地又在她额上落了一吻; 欲撑起身,被她揪住领口:“避子汤。”

    他身形稍滞,嘴角轻扯。

    还挺执着。

    “避子汤真的伤身; 朕没骗你。”他说。

    “伤身我也要喝。”顾燕时呢喃道; “不然……万一真有了; 怎么办?别人容不下的。给我一碗避子汤又不麻烦,你……你就算不在乎我的死活; 也还是……”

    苏曜眉心一跳:“怎么说得这么惨啊?”

    顾燕时噎声,不再说下去; 只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

    他抬手,捂住她的眼睛:“母妃弄得像朕欺负人一样。朕实则是想说,针灸比避子汤可靠。母妃若害怕,朕着人来为母妃针灸就好了。”

    顾燕时愣了愣; 把他的手拨开:“怎么不早说?”

    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他却偏卖关子!

    他漫不经心地勾笑:“母妃没问啊。”

    “嘁。”她将他一推,径自坐起身,踩上木屐,让人传膳。

    俄而有暗影在窗边一晃; 顾燕时背对窗户,未有察觉。

    苏曜目光凝住; 脸上笑意未改:“母妃慢用,朕先告退。”

    快走不送。

    顾燕时心里暗暗道,面上十分乖巧地点了点头。

    他行至门边忽而一定:“香囊几时能好?”

    顾燕时想想:“三四日吧。”

    “好。”他颔首,“朕到时来取。”

    语毕他就出了门,御前宫人们连忙跟上。待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寿安宫,张庆生就示意宫人们都止了步。

    苏曜独自又行了一段,拐至无人的宫道上,黑影落下来。

    苏曜皱眉:“怎的找到欣云苑去了?”

    “旧都的案子,有眉目了。”林城垂首,探手从怀中摸出一本奏章,奉与苏曜,“与崇仁太子当年所用之药大致相同。”

    “‘大致’?”苏曜的目光定在他面上,林城点头:“是,陈宾已看过,说其中当有四味药有所变动。他能验出其中两味,另两味分量极微,暂且还不知是什么。”

    苏曜又问:“出处呢?”

    “已派人去查了。”林城道。

    苏曜颔首,有让他告退之意。

    林城却没动,抬眸看他,欲言又止。

    苏曜睃他一眼:“怎么了?”

    林城一喟,神色黯淡下去:“咱们前前后后查到这么多药,与崇仁太子所用相似的有十余种,如出一辙的却不曾见过。臣是怕……这些人已将那时的方子废弃,再也找不到一样的了。”

    “那有什么的?”苏曜笑一声,不解其意,“只要这些东西还在江湖上,能助我们摸到幕后主使,就可以了。”

    林城蓦地抬头:“可陛下怎么办?若旧方皆弃,解药多半也再难寻得,那陛下早晚……”

    视线一触,林城下意识地将后面的话噎了回去。

    他想得可怕,纵是好心,说出来却也嫌晦气。

    苏曜撇嘴,伸手勾住他的肩头,前行几步,停在墙下暗影里:“表弟啊。”

    林城神色紧绷。

    他淡声:“你这副瞻前顾后的样子,好烦人啊。”

    “……”林城满面的忧色立时垮了,神情僵硬地盯住地面。

    “听话啊,别瞎琢磨。”苏曜勾在他肩上的手拍了拍,“我就是那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不见棺材为什么要落泪?有提前哭丧的吗?”

    “……”林城一个字都不想应。

    苏曜:“听到没有?”

    “喔。”林城勉为其难地应了一个字。

    苏曜很满意,衔笑:“退下吧。”

    林城垂眸无话,苏曜不再理他,径自走出这条偏僻小道,回紫宸殿。

    。

    辰景宫,宫中的妃嫔们正晨省。

    说是“晨省”,其实不过是聚到一起说一说话。一则因宫中尚无皇后,贵妃虽行执掌六宫之权,却不爱摆什么架子;二则因现下的后宫总共也没几个人,事情亦不多,真弄出什么规矩肃穆的晨省,反倒有些可笑。

    这几日,前来晨省的又少了一位——张妙仪前些日子挨了杖责,现下还在安养。

    是以当下的正殿之中,除却贵妃与淑妃,就只剩了位采女周氏。

    这位周采女原是淑妃的陪嫁,早年淑妃想将她引荐给皇帝,皇帝无心多作理会,又不想拂淑妃的好意,就赐了这个位份给她。

    周采女几年来从未得过宠,从前谨慎乖巧的性子就一直维持到了今天,晨省时她也不太说话。

    加之贵妃与淑妃又不算多么和睦,张妙仪不在的这几天,晨省就成了三人各自品茶的时候,气氛总安静得让人尴尬。

    今日原也是如此。贵妃索然无味地品了小半盏茶,就想客客气气地送客了。

    不料尚服局恰好差了人来,禀奏了些寿安宫的事。

    太后下旨让静太妃做了些颜色鲜亮的衣裳。

    这算不得大事,长辈们的事她们也管不着。只是现下一应账目都要由贵妃过目,出了特殊的事情六尚局就都会来回一声。

    只是听到“静太妃”这个人,贵妃心下就忍不住笑了。

    ——张妙仪惨遭杖责,就是为着这个静太妃。

    她心下斟酌着,面上未露分毫。气定神闲地听尚服局的人回完话,等来者告退,她又抿了口茶:“太后平日总闷闷不乐,如今终于找到些乐子,可太好了。”

    她说这话时没看淑妃一眼,就仿佛一句寻常的感慨。

    但如料激起了淑妃的不忿:“好什么好……”淑妃切齿,低声。

    可也就只说了这么四个字,她便反应过来自己在和谁说话。美眸有意无意地扫了眼贵妃,就强自平复了神色,起身一福:“臣妾先告退了。”

    “去吧。”贵妃莞然而笑。淑妃低着眼转身,走得干脆利索。

    周采女见状自也不能再多留,亦起身施了一礼,就跟着淑妃走了。

    贵妃等她们走远,“扑哧”一声笑出来,笑得发髻上的步摇直颤。

    身边的掌事宫女林兰上前为她添茶,手上茶水添得虽稳,面上的困惑却愈发分明:“夫人怎的还笑……静太妃的事,宫里头早就有些传言了。虽说只是捕风捉影,可奴婢却怕无风不起浪。”

    “那关本宫什么事?”贵妃睨她一眼,端起茶盏抿了一口,“静太妃跟本宫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本宫管她忠不忠贞呢?能气着淑妃本宫倒高兴——你瞧她刚才的样子,脸都憋红了。”

    林兰秀眉蹙着:“静太妃自是不相干的人,可陛下呢?夫人当时一门心思要嫁给他,初时也还知要与淑妃夫人一争高下,如今真就不在意了?”

    “不在意了。”贵妃口吻轻快,“陛下很好,但他的心不在本宫这儿,于本宫而言就一钱不值。昔年一争是为对得起自己,但既然争不过嘛……”她复又饮茶,“本宫这衣食无忧的日子也没什么不好,何必跟他计较呢?”

    “夫人倒豁达。”林兰摇摇头,“可您也该为家里想想,主君现下……”

    “我为家里想?笑话。”贵妃拧眉看着林兰,一副看傻子的模样,“祖父自本宫记事起就是丞相,那时家中没半个人在宫里侍君,他老人家凭的全是真才实学。如今本宫再如何不得宠,也还是宫里的贵妃呢。父亲仍仕途不顺,那是他自己才学欠佳,可怪不到本宫头上。”

    林兰一听,不吭声了,只在心下慨叹贵妃夫人的脾气秉性真是像极了故去的徐老丞相。

    这也是老丞相这辈子最得意的事。他直到临咽气前都还在说,当了那么多年丞相都没教出这么个孙女让他满意。

    。

    欣云苑,顾燕时一边穿针引线一边发怔,心不在焉间指尖一痛,她回神定睛,见到一颗小小的红血珠冒出来,皱皱眉头,就先不再做了。

    她不懂,她为什么会提出给他做香囊。

    他让尚服局来给她做衣服,她的确很喜欢。她也嫌弃那些老气的颜色,想穿得鲜亮一些。

    可是……可是她明明讨厌他呀。

    她对他避之不及,多看他一眼都心惊胆战,大是不该与他有这么多牵扯。

    今天提出那样的主意的时候,她是不是疯了?

    她苦恼地思索着,手上随意将刚绣没几针的绸缎叠了叠收起来。正想另找些事来打发时间,兰月进了屋:“姑娘,有位太医来了,说是奉陛下之命,来为姑娘施针。”

    顾燕时神情一凝,知是为避子的事,静静地点了头。

    兰月便折出去,不多时,请进一位六十上下的老者。

    针灸不免触及肌肤,顾燕时原以为苏曜会让医女来,听闻是太医时便有些讶异。眼下再见到此人,更难免露出迟疑:“……您是太医?”她问。

    对方没穿官服,一袭土色的裋褐在身,身姿佝偻,白发苍苍,实在不像太医的样子。

    见顾燕时发问,老者笑了声:“我不算太医,却是医者。太妃叫我陈宾便是。”

    “陈大夫。”顾燕时客气地颔首,心觉找这样一位医者过来许是不想太医院走露风声,安然接受。

    陈宾放下随身带来的药箱,上前为她搭脉。她挽起衣袖,静等不过两息,陈宾就皱了下眉,二话不说便又拎起药箱,要走。

    “陈大夫?”顾燕时怔然。

    陈宾挥手:“太妃放心吧,没怀孕,不必施针。”

 香囊(是只火红的大狐狸眯着狭。。。)

    顾燕时与兰月相视一望; 兰月在陈宾离开前先一步挡了上去:“陈大夫!”

    她温言软语地与陈宾解释:“我们太妃……不是身怀有孕才请您施针,是因为一些缘故生怕自己有孕才请您来。”

    “我知道。”陈宾笑一声,“你只说; 太妃是已行过房了,还是尚未行房; 却欲防患于未然?”

    这话问得二人的双颊都倏然红透了。顾燕时死死低下头,兰月亦窘迫了好一阵; 终是不得不照实说:“已……已行过房的。”

    “那不就是了。”陈宾理所当然的口吻,“她行了房,怕自己有孕; 才找我来。我告诉她未曾有孕; 还施什么针?”

    说完他就又要走; 兰月双臂一伸,再行将他挡住:“大夫!”

    兰月哑了哑; 急忙与他说明:“大夫有所不知,我们太妃行房……也就是、就是这几日的事; 不是先帝在世的时候,亦不是两三个月前。便是会有孕,此时也该是把不出来的。大夫您费费心,还是为太妃施了针吧; 求个稳妥。”

    陈宾闻言,仍含着笑,花白的眉头挑了一挑:“不是我有所不知,是你不知。这脉旁人把不出来,我把得出。”言毕再行提步; “走了。你们若还不放心,找陛下吧。”

    “大夫……”兰月还想再求; 被顾燕时唤住:“兰月。”

    兰月看向她,她无声地摇头。

    素来最懂她心思的兰月这回没看懂她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