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大家是如何看待这次战争的,再看看大唐的将士们远离国土之后的表现如何。
对这份计划书岳山是非常满意的。
李世民问道:“有没有什么意见?”
岳山摇头道:“我觉得挺好的,很稳。”
李世民不满的道:“你不觉的太稳了吗?”
岳山正色道:“稳点好,这是大唐和西方强敌的第一次交锋,意义重大。”
李世民眉头皱起,正应了那句话,道理都懂但我真的想在大劫到来之前大打一场。
岳山知道他的想法,说道:“未来掌握在大唐手里,战略上稳步推进最终的胜利会是我们,实在没必要冒险。”
“而且每一步冒险可能都要要用人命来填,与您的声誉不利啊。”
“万一要是引起国内保守势力的反弹,恐怕太子无法掌控局面,大唐就会失去应有的进取心。”
李世民陷入了思索,脸上露出挣扎的表情,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西征军从五万增加到十万,今年下半年往高昌和宁远移民十万户。”
岳山松了口气,五万和十万对大唐的国力和百万雄师来说差别不大。
对于已经打到山穷水尽的萨珊和阿拉伯两国而言,这十万就是生力军,能影响两国战局。
但又不足以决定两国国战的胜利,只会让两国旷日持久的战斗下去,给大唐更多的准备时间。
岳山道:“我没意见,不过倒是有个小建议,也算是弥补这份计划书的一个不足吧。”
李世民道:“什么建议?”
岳山道:“军医带的太少了,十万人劳师远征,至少要有一支五百人的军医队伍,还要有两千人的护理人员。这样才能让所有伤病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李世民道:“五百?两千?太多了吧。”
岳山道:“不多,远离家乡对远征将士来说会造成心灵上的空虚,如果生病受伤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会直接影响到全军士气,甚至会导致全军大崩溃。”
“这些医生不只是为了救治伤病,同时还为远征将士提供心灵上的慰藉,保持将士们的士气。”
“不只是这一次,以后所有的战争都应该准备足够的军医和护理队伍,有他们在军心就不会散。”
虽然无法完全理解他的话,但李世民也是名将,很清楚如何收买将士们的心。
去看望安抚受伤的士兵,甚至比直接发钱更能振奋士气收买人心。
原因很简单,就是利用了人的同理心。岳山的战地医院计划估计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他说道:“好,我会派人招募五百军医两千护理人员跟随远征军的。还有吗?”
岳山道:“水土不服的药要多准备一些,最好每一名士兵都准备一个月的剂量。”
这一点李世民倒是没有问为什么,南征北战他太了解大面积水土不服会带来什么后果了。
大唐的水土和西方的水土肯定不同,出现大面积水土不服在正常不过,多准备一些这方面的药材很有必要。
除了携带必要的药材,还会让每个将士都携带一袋家乡的土。
不是为了思乡,而是水土不服的时候捏一点泡水喝有奇效。
“你觉得谁适合担任西征将领?”李世民又问道。
岳山早就有了腹稿,当即说道:“适合统兵的将领太多了,跟随您打天下的将领随便挑一个出来都可以。”
“但劳师远征最怕身体出问题,我以为最好挑选两位正值当打之年的将领为帅。最好选两个为正副帅,以免其中一个出问题群龙无首。”
“至于选谁,圣人你自己拿注意就好,识人这方面我是不如您的。我只推荐几个随军的辅助人选。”
“远征军难免要和各方势力打交道,需要一个优秀的外交人员,王玄策可以担当此任。”
“此人胆略和计谋都是上上之选,又得裴矩裴公真传,是最适合的人选。”
“至于随军的将领,我建议把李孝逸、薛仁贵、裴行俭、王方翼、高侃这些人都带上。”
李世民惊讶的道:“为何要特别提起这些人?”
岳山道:“因为这些都是一人可灭国的统帅之才,应该加以培养让他们了解和西方的战争。”
文唐
第837章 无题
岳山入宫后的第二天李世民就做了人事调整,李孝逸、薛仁贵、裴行俭、高侃被调入东宫任职。
然后李承乾去同安大长公主府探望自己的姑祖母,期间聊起家常,话题有意无意的就聊到了被她撵到乡下居住的王方翼母子俩。
李承乾就说这样做不好,虽然王方翼的父亲不是姑祖母所出,但也是王家的血脉,这样做会被人家说闲话的。
同安大长公主自然很在意自己在李承乾心目中的形象,毕竟他离皇位只有半步之遥,没人愿意在未来的皇帝面前失分。
所以她给自己找了个面子上过得去的理由解释这么做的原因,然后说会改善他们母子俩的生活的。
对于她的表态李承乾表示很赞赏,然后说要是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安置,他可以代为帮忙。
送到东宫去随便给个闲职,对外就说是姑祖母你找我求情才给他求来的职务,大家都会夸您仁慈贤惠云云。
同安大长公主也是经历过战乱的人,还曾经去窦建德那里‘做客’,什么风浪没见过。
哪还不知道这位皇侄孙是看中了王方翼,想把他要到东宫培养。
虽然不知道王方翼那一点值得太子亲自过来要人,但她知道这个面子自己不能不给,要不然会让自己很没面子。
她也是个很会做事儿的人,马上就展开了补救。
把王方翼母子俩接到京中,主动承认错误说以前受到小人蒙蔽对他们俩多有误会。
现在小人被揪出误会解除,以后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同安长公主也借着检查学问为由,详细考察了王方翼的学问。这一问不要紧,差点把她仅剩的几颗牙给吓掉。
用才华横溢已经不足以形容这个便宜孙子了,这就是将相之才啊。
难怪太子会亲自跑过来要人,自己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要不然她绝对不会做那个坏人。
不过还好,还有补救的机会。
之后对待母子俩就更加的亲近,还带着王方翼的母亲出访各个权贵之家,俨然一副把她当成亲儿媳妇对待的态度。
王方翼母子俩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还是乐于见到这种转变的,对同安长公主也变得亲近了不少。
然后在李承乾过府看望她的时候,同安长公主让王方翼作陪,还好一通赞扬。
还说虽然王方翼不是她所出,但视若亲孙子,和太子就是表兄弟关系,希望太子能照顾照顾他,把他留在身边任用。
李承乾也很配合自己的姑祖母,演戏就要演全套吗。就当场考问了他几个问题,王方翼对答如流。
即便早就从岳山那里知道了王方翼有统帅之才,亲自问过之后李承乾还是非常的惊讶和兴奋,当即就决定让他去东宫任职。
至于王方翼,犹如在做梦一般。
前几天他还和母亲在乡下过苦日子,突然就被苛刻的祖母接回来,现在又被送进东宫任职。
变化太快他都有些不敢接受。
不过不管怎么说,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不是吗,好好把握当下就可以了。
这里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又收获一个大才的李承乾难免多喝了几杯,然后……
同安大长公主就拉了一次皮条,把王方翼的堂妹送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见这位王姑娘生的花容月貌就没推辞,再说把她纳了还能靠姻亲拴住王方翼,何乐而不为。
他后宫里的妃子不多,除了武畅这位太子妃就只有一位太子嫔和四位低级的奉仪、良媛,再纳几个也不嫌多。
……
岳山听说李世民的操作后也不得不感慨,人做了亏心事就会从其他地方竭尽全力的弥补。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囚禁父亲心中有亏,对皇族好的过分。
李承乾这个太子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权力,现在又主动把年轻的人才送到东宫给他当底班。
越是有才的人想法就越多,如果这些人是李世民提拔任用的,将来李承乾用起来多少会有点不顺手。
把这些人弄到东宫,再由李承乾推荐出仕,他们就是太子的底班。将来李承乾登基,就可以放心的任用他们。
这固然有为国家传承考虑,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李世民想通过这么做,来弥补自己心中的亲情缺陷。
对待同安长公主也是如此,那是真当长辈在看待的。不光逢年过节有赏赐,时不时的还会去她府上看望。
现在李承乾想要王方翼,都要给她一个面子来演这样一出戏。
不过同安长公主也不是那种无脑昏聩之人,知道该怎么做。
否则,是姑祖母的面子重要,还是一个统帅之才重要,李承乾会用实际行动告诉她答案的。
当他听说同安长公主给把王方翼的堂妹送给李承乾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
他可是记得很清楚,王方翼有一个堂妹嫁给了李治,就是被武则天搞死的王皇后。
赶紧派人打听了一下,发现就是前世的王皇后。
当时他的心情有多复杂就别提了,这还真是……何等的卧槽啊。
话说回来这两位不会和历史上那样来一出宫斗吧?
不过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更有心机手段的武则天是太子妃。她的儿子李象‘承天命所生’,表现优异深的大家的喜爱。
可以说只要她不自己作死几乎就是立于不败之地。
这位王皇后家教非常好,性格温柔大方得体,并不是那种善争善妒的女子。
以武畅的为人,十有八九会先拉拢王皇后,发现她没有其她想法之后就会‘姐妹情深’共同对付那些有野心的人。
退一万步说,李承乾可不是李治,长孙无垢还活着。这俩要是真敢闹,想必冷宫会多两位跪宾的。
最不满的可能就是还没出生就被搞没的李治了,不知道他听说了这件事情会是什么心情。
除此之外李世民没就在没有做什么大动作,有资格担任西征统帅的将领都没有任何的调动。
这只有一个原因,李世民自己也没有确定让谁担当此大任。
关于西征的计划也没有任何信息泄露出去。
岳山知道没有消息泄露出去不代表李世民什么都没做,估计这会儿正和朝中的核心重臣密切交流。
而且他还通过医学院了解到一个信息,朝廷正囤积金疮、伤寒痢疾、水土不服等类型的药材。
别人或许不会在意,他心中清楚,西征战略物资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
……
皇宫,勤政殿。
被商界视为活财神的皇商行大掌柜金如山,正弓着腰谦卑的和面前的中年女子汇报工作,哪还有一点‘活财神’的气度。
“如山呐,你在皇商行任职多久了?”长孙无垢聊家常似的问道。
“回娘娘,我最早蒙娘娘赏识掌管琉璃馆,后来代您打理皇商行,算起来已有二十五年。”金如山的腰弯的更低,回答的也更小心。
他很清楚一个道理,当上面的人突然和你聊一些不知所云的话题的时候。并不是上面的人有问题,而是你马上就要有问题了。
“掌管皇商行,每天经手的钱财数以百万贯计,户部尚书都不如你啊。”长孙无垢夸道。
金如山额头冒出一层细汗,腰都快要挨着地了。
“娘娘说笑了,我不过是替您打理皇商行的家奴而已,岂敢和部堂比较。”
长孙无垢关切的道:“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出这么多汗。”
金如山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谢娘娘挂碍,最近偶感伤害身子有些虚,过几日就好了。”
长孙无垢道:“那就好,年龄大了身子骨就大不如前,最近我也总感觉胸闷气短,比不得当年了。”
金如山心中念头千转,年龄大了?身子骨不行了?这是暗示我应该交权了吗?
不对,他马上又否认了。皇商行不同于朝廷,朝廷任免官职还需要个理由,皇商行是一家商行,用谁不用谁还不是娘娘一句话。
她想让自己走直接说就行了,没必要绕圈子,那么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属下年过花甲确实是老了,娘娘风采依然可不敢言老。”
“呵呵,不用安慰我,人都会老的,这一老啊就总是回忆当年。我记得还是申国公把你举荐给我,那时你刚刚经商不慎被骗光了家财。”长孙无垢笑道。
“是啊,多亏了申国公,这个恩情属下终生难以偿还。”金如山感激的道。
“你确实应该好好回报他。一眨眼就是二十五年,当初皇商行还只有几家门面,现在已经变成了能影响大唐的庞然大物。”长孙无垢感慨的道:
“你也从当初的破产商人变成现在坐拥三百万家财的活财神,咱们……”
“噗通。”她的话还没说完,金如山就直接跪在地上,惶恐的道:“娘娘饶命。”
长孙无垢淡淡的道:“好好的说话,你这是做什么,起来。”
金如山更加的惊恐,道:“属……属下……对不起娘娘,属下辜负了娘娘的信任。请看在我这么多年勤勤恳恳的份上,饶命啊。”
长孙无垢冷笑一声道:“现在知道怕了?”
金如山不敢说话,只是磕头。
“说说这些年你都做了些什么,看看和我查出来的有没有区别。不要存侥幸心理,但凡有一件对不上,后果你心里清楚。”长孙无垢道。
金如山知道她并没有掌握自己的全部罪状,但正如她所说的那样,自己也不知道她掌握了多少。
万一自己隐瞒的那一件她又恰好知道……这种事情是绝对会出现的。
所以他不敢隐瞒,把自己这些年做过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部交代了。
其实金如山的手还算是干净的,并没有大肆侵吞皇商行的财产。
最大的问题有三点:
一是最初的时候用赊账的方式把皇商行的货交给自己的兄弟,卖出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