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对突厥的战事就要取得最终胜利,他不想节外生枝。
但这个计划毕竟是岳山一力主张的,他又有些犹豫,万一是个重要棋子呢。
所以他问道:“翠岚有什么意见”
岳山也知道大家的想法,早就想到了应对的办法,闻言回道:“新马岛上有金银铜矿,尤其是银矿含量巨大。如果充分开发,每年能产金银数十万贯。”x
说完他故意停顿了一会儿给大家消化的时间。
果不其然,所有人都楞了一下,然后
“敢问清水候,这些矿能开采多少年”长孙无忌抢先问道。
“开个几十年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水师还在另外一座岛屿上发现了一座更大的银矿,估测能开采数百年,每年能开采金银百万贯。”
“嘶”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那一瞬间室温似乎都高了两三度。
“咳咳金银不金银的无所谓,就是我们身为宗主国不能对藩属国的灾难置之不理,我以为当登岛保护虾夷人。”一直没有开口的李靖果断的道。
“我附议,身为宗主国我大唐有义务维护藩属国的安危。”秦琼也罕见的出声道。
然后军方的一众将领纷纷跳出来支持。
文官都比较要面子,实在没办法做到食言而肥,但也都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李世民。
如果换成两年前你说岛上有银矿有就有呗,银子又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
但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新式货币发行银子也正式成为法定货币,地位无限拔高,一年几十万贯金银足够大唐出兵侵占了。
即便是在迂腐的人也不会站出来反对。
更何况旁边还有一座储量更大的银矿。年产百万贯金银,能持续开挖数百年x
要知道,岳山没有出现之前大唐的岁入也才三四百万贯,这么一对比就知道这些金银对大唐来说是多么重要了。
虽然现在经过岳山一系列的改革大唐岁入超过了千万贯,但没有人嫌钱多。更何况眼前这一批大臣都是过过苦日子的,知道钱珍贵。
李世民脸上也难掩喜色,郑重的问道:“此消息当真”
“当真。”岳山肯定的点点头,然后又道:“倭国人野心勃勃一直不甘于当我大唐的藩属,前朝就曾经递交国书以日出之国天子自居。”
“我大唐建立以来他们也数次遣使以天子自居,并自称日出之国。正所谓国无二主天无二子,圣人才是唯一的天子天命所归,倭国君主居然想并列为天子,不臣之心显露无疑。”
“如果我大唐不防早晚会引起祸端,甚至会引起其他藩属国的误会。所以我大唐必须要给予他们以必要的打击,警示他人。”
“臣附议,倭国之人久有不臣之心必须予以严惩。”陈叔达赶紧站出来说道。
“必须要给倭国人以惩罚,警示他国。”萧瑀也出声道。
“臣附议”其他文臣也赶紧说道。
我们同意登陆新马岛不是为了钱,是为了震慑倭国。至于开挖金银矿,那都是顺带的,顺带的。
“好,既然众卿都同意,我这就传旨给棣州水师,让他们出兵新马岛。一来组织叛乱还新马岛以和平安宁,二来震慑倭国。”李世民拍板道。
“圣人圣明。”群臣一起道。
岳山也跟着一起喊道。对于这个结果他一点都不奇怪,君是开国之君,臣是开国之臣,大家都很务实。很明白什么东西都没有真金白银来的重要。
而恰好新马岛上就有品味不错的金银矿,一年开采个数十万贯不是问题。再加上别的资源,每年能为大唐贡献五六十万贯的收入。
至于敲打倭国,只是给大家一个表面的理由罢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出有名,无缘无故登陆新马岛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才有了挑拨离间然后让虾夷人写求救书。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ickdividdiv
562 东胜神州
远在万里之外的海面上,一直大船正在渐渐的往下沉,几艘小船往来不停的把这艘船上的人员物资转移到周围的大船上去。huanjian
“优先转移人员,物资能拿的拿,拿不了的就扔掉。”孙福才站在船舷上拿着铁皮卷成的喇叭扯着嗓子吆喝道。
“船马上就要沉了,别特娘的墨迹了行不行,赶紧把人转移走。”
“二狗子说你呢,你拿破褥子还要它干啥赶紧扔掉,回来劳资给你换新的。”
“还有你那个谁,一口破缸赶紧给劳资扔了。”x
大家都在忙着转运物资根本就没功夫理他,争分夺秒之下终于在大船沉没之前完成了转移工作,孙福才这才松了口气。
“真特娘的”孙福才擦了把汗嘴里骂骂咧咧的,也不知道在骂谁。
时间已经进入四月份在大唐正是晚春初夏,可在这见鬼的白令海峡居然还处在严冬。撒泡尿都要用木棍不停的敲,要不然就能给冻住。
按照岳山给他的地图,这道海峡的宽度只有不到两百里,用不了两天就能跨越海洋来到东胜神州,可是谁也没想到这里的冬天是如此的漫长。
他们从棣州出发用时五个月到达此地,可到达之后才发现整个海面都结了冰根本就无法行船。
找当地土著打听才知道,冰期要到来年四月份才能结束。
说起来这也是岳山的失误,他怎么都没想到白令海峡有长达半年的结冰期,否则也不会让孙福才夏天出发。
从大唐去东胜神州最好的时间节点就是冬季出发,到白令海峡的时候恰好冰期结束可以穿越海峡。
到达对岸后抓紧时间办事儿,还能敢在十月份结冰前横渡海峡返回大唐。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失误除了岳山提供信息有误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路径不熟悉。
他给的地图只能指出大致的方向,并没有具体的路线,孙福才这一路全都是摸索着前进。
而且他一行人还有个任务是探索出一条安全的路线,所以这一路走的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原本只需要两个月的路程足足走了四五个月,恰好赶上冰期到来。要是路线熟悉完全有充足的时间横渡海峡,也就没有那么多事儿了。
不过他们此行是大唐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目的明确的远航,花费更多时间在探索路线上是值得的。
不过孙福才一行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行动代表着什么,面对结冰的海峡他们烦躁不已。
无奈之下孙福才下令原地休息。
在修整的时候他们还顺便征服了几个当地的部落都说古代的海洋冒险者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都有着另一重身份海盗。
这话其实一点都不假。
在枯燥的海洋上航行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时间一长所有的道德规矩都成了笑话,最后剩下的只有人类的本能。
酒和性就成了最好的麻醉剂。x
酒在哪里都是稀缺的东西很难获取,性就成了大家唯一的选择。征服那些土著部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奴隶和女人。
奴隶用来使唤,女人用来发泄欲望。
对此孙福才并没有阻止,他很清楚自己阻止不了要不是因为他是个阉人,也会和大家做出一样的选择。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追求,那就是青史留名。
因为在皇宫伺候过皇后,他的眼界超过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深知道把良种拿回来是多大的功绩。
正是这个伟大的追求,支持者他在枯燥的海洋上日复一日的航行。
所以只要手下的这些人不造反,只要不耽误他取回良种,不管他们做什么他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规矩什么的,等以后在说吧。
在这期间他也没有闲着,四处收集情报,对这里的情况作了大致的了解,还对之前的海航记录做了整理。
比如都有哪些势力统治范围多大;哪些地方适合停泊可以作为歇脚周转的地方;哪条路线可以作为主路线,哪条路线可以作为备用路线等等。
这一等就到了四月份,结冰期终于结束,海面上的冰雪开始融化,孙福才这才带着人横渡海峡。
不过天气依然寒冷,最危险的还是水里的浮冰,为了安全他们的航速非常慢,还专门派出了十几艘小船在周围排除危险。x
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一块不大不小的冰块被海浪卷起砸在一艘大船上,船体被咋了一个水缸大小的窟窿。
如果是夏季,如果水温没有那么低,孙福才肯定会尝试修补。
可是没有如果。
天太冷水太凉,抢救这艘船很可能会让很多人生病。在船上生病的后果他再清楚不过了,陆地上很普通的小病在船上都能要人命。
出发的时候船员加上士兵一千两百人,现在只剩下不到一千人,其余人都死在了路上。
所以他果断下令放弃这艘船,甚至连携带的物资都可以不要,只要把人转移到别的船上就可以了。
他们船队拥有十艘长度在六十米往上的大船,最大的一艘长九十米宽五十五米,放弃一艘船问题也不大。
不过一艘船的沉默怎么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儿,让大家的情绪有些低落,不过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
没多久,瞭望台上传来惊喜的声音:
“吼快看,快看,陆地,前边有陆地。”
正在船舱内写记录的孙福才直接把笔一扔就往外跑,出来后发现甲板上已经占满了人。
他挤到船头掏出千里眼往东方看去,映入眼睑的是一片漫长的海岸线。
已经是资深航海家的他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种海岸线绝对不是海岛所能拥有的,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东胜神州到了。
狂喜再也按捺不住,他大声呼道:“兄弟们,东胜神州到了,我们到了。”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ickdividdiv
563 牝鸡化雄
t;tentgt;
时间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六月,恰好是北方粮食作物收割的季节,岳山趁着这几天比较清闲也陪着家人到自家地里转悠了一圈。
“今年的粮食生长的还不错吗。”看着地里饱满的豆荚,岳山欣喜的道。
古人的主要粮食作物从来都不是小麦和水稻之类的,这两种农作物一直到解放后才成为主食。
原因很简单,小麦是产量低,水稻对农田的要求太高。
那时候的主食是各种豆类,等到红薯和土豆传入中国,主食又变成豆类、红薯、土豆。
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国家大力推广各种肥料,口感更好营养更丰富的小麦和水稻才成为主食。
唐朝时期豆类依然是主食,只有达官贵人才吃小麦,水稻吃的人就更少了。
说起农作物,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土豆马铃薯,毕竟太高产了,说美洲是天赐之地。
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另外一种更加神奇的作物,黄豆。
为什么说黄豆神奇呢?根瘤菌。根瘤菌能够固氮,恢复土地肥力。所有就有一个传说,种植大豆能养地。
种植大豆能不能养地不知道,但固氮是真的。在没有积肥手段的古代,种植大豆确实延长的耕地的使用寿命,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土地肥力。
而且大豆影响丰富,主要是蛋白质含量超高,有植物肉之称,恰恰中国古代大豆一直都是主食。
从这个角度讲,大豆真的是上天赐给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要是没有蝗虫会更好。说起来有一半都是你的功劳,那个沤肥确实很管用,用了肥料后每亩地都能多产三五斗。”岳老四背着手走在前面,说道。
“今年的蝗虫应该没有去年那么严重了吧?”岳山明知故问的道。
去年动员全民灭蝗,今年有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雨,蝗虫的数量虽然比平常年份还是要多一些,但已经没有去年那么严重了。
相信过了今年,这一轮蝗灾就会被彻底消灭。
“没有没有,今年要是还那么严重,百姓可还怎么活。感谢圣人啊,一力主张灭蝗,还用粮食换蝗虫。去年那么一抓,蝗虫可不就少了吗。”说起抓蝗虫,岳老四顿时来了兴趣,滔滔不绝的道:
“你可不知道,全家老少一起出来抓蝗虫。去年一天就能抓几筐,换好几斗粮食。”
“后来大家才发现,这蝗虫就是一块肉啊,吃了照样长身体。虽然蝗虫很难吃,但总比饿肚子强。这家伙还能治夜盲症,听说药馆一个大子一小包,太坑人了。”
对于药馆高价卖蝗虫粉,岳老四打心眼里鄙夷。
“自从知道这玩意卖的这么贵,大家伙儿就不想着卖了了。换的粮食够吃了之后,抓的蝗虫都自己留下,晒干磨成粉添加到粮食里面一起做饭吃。”
“今年还没开春大家就都盼星星盼月亮等着蝗虫生出来前几天为了抓蝗虫隔壁村子还打了一架。”
“为了抓蝗虫打架?怎么回事?”岳山连忙问道。
“那两个村中间有一条河,河堤是共管的大家都去那里抓蝗虫。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有人想歪点子偷偷跑到对面田里抓蝗虫,结果就打起来了。”岳老四道。
这岳山都有些哭笑不得了。
居然因为这事儿打架,也是没谁了。
蝗虫是大灾,去年大家都巴不得全国人民都到自家地里抓蝗虫。今年反过来了,蝗虫反而变成了宝贝。谁敢来自家地里抓,那就是虎口夺食。
说话间一行人就到了地头,看着地里的庄稼岳老四非常的骄傲。
他岳老四别的本事没有,种庄稼绝对是十里八村的一把好手。
可是很快他的脸就黑了下来,原来是地里有一群小孩子在抓蝗虫,只听他大喝道:
“你们一群小兔崽子,不知道豆子要熟了吗,你们这一趟把豆荚都弄炸了,豆子都丢了啊。你们这些小兔崽子,真是气死我了。”
这群小孩一见主家过来,拔腿就跑,站的老远岳山都能听到噼里啪啦的豆荚炸裂声,把岳老四给气的直跳脚。
“四翁别生气,我们给你家抓蝗虫呢,省的蝗虫吃你家的庄稼。”这时有一个小孩回头喊了一句。
“你你”把岳老四气的差点晕厥过去,但有实在拿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