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追杀作家 >

第62章

追杀作家-第62章

小说: 追杀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你先回。”

    “我看着你,等你回卧室了,我再回。”

    又是十五分钟。

    “真熬不住了,那我先去睡了。”

    “……”

    “段文?段文,你这是睡着了吗?”

    “……”

    “段文你不会吧,靠在门上就能睡着?”

    “呵呵,小陈姑娘,好久不见!”段文抬起了头,脸上露出姨母笑。

    “好吧,站着就睡着还变幻一个人格出来就挺出人意料的。阿姨好!阿姨晚安!”

    陈筱挤出微笑,连说自己困了,转身溜进了自己卧室。

    “嘿,这姑娘,又不是第一次见面了,怎么害羞起来了?”身后传来段文捏着嗓音的说话声。

    ……

    东古警局,陈筱的办公室。

    陈筱的眼前坐着一个年纪偏大的男子,叫江权,他就是当初办理封尸案和女童虐待案的警察之一,已经退休两年了,这一次是被专程召唤过来。

    因为江权当时负责全程跟进该案,算是掌握了所有该案的情况,将查案情况叙述了一遍,基本与陈筱和段文了解的一致。

    当时那杀人犯父亲和他那小三转正的妻子在高速路上遭遇了车祸,两人都不幸身亡。

    高速警方在调查期间通知了他们的儿子,经查明两人还有一个女儿,而这个女儿是男子跟前妻生的。

    本来警方也要通知这个前妻和女儿,但一查之下,发现两人的资料全是假的,前妻没有在外打工,女儿也没有外出读书。

    这起交通案件后来转到了当地警局的刑侦调查科,通过进一步深查,一个骇人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前妻的尸体在嫌疑犯家中老房的墙中被找到,已经剩下一堆白骨,且还并不完整,而那叫樊恬的嫌疑犯和前妻生的小女孩,则是连尸体都没找到。

    警方当时费了很大的劲儿,但因为时间过了太久了,后来只能通过种种迹象和痕迹,加上又和犯罪嫌疑人与小三生的儿子交谈过后,推测小女孩多半已经死亡,尸体不知去向。

    因为那个时候这个叫樊仁的孩子还很小,他比樊恬要小三岁多,一些记忆已经不清楚,他只记得自己的父亲经常殴打樊恬。

    最开始以为是樊恬自己不听话,但后来他发现妈妈也经常不给樊恬饭吃,而且还将她关禁闭,一关有时候就是一两天。

    再后来有一天,樊仁就再也没有见到这个只停留在儿时记忆中的姐姐。

 第127章 筒子楼

    与这叫江权的老警察谈过之后,段文和陈筱又查看了叶伦调取过来的当年这个案子的所有资料,包括视频。

    其中有一段视频是警方与樊家那孩子樊仁的对话。

    对话时间差不多有两个小时,警方的主谈人就是眼前这个江权,另外还有一名年轻点的警察在一旁记录。

    樊仁看上去还不到二十,脸颊很稚嫩,而那个时候他正在找工作。

    刚开始江权与樊仁唠了一些家常,等他不那么紧张了,才开始进入正题,询问了樊仁自身的情况,父母的情况,以及他本人所能记得的事。

    樊仁都一一回答了,不过这年轻人似乎嘴上不太利索,有点大舌头,有时候吐字不是太清楚。

    江权在问出某个问题之后,樊仁还要想一下才能回答出来,这倒并不是他故意这样,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只不过看上去很奇怪。

    不仅如此,段文和陈筱还通过这个视频发现,他有时候的回答明明一两句就可以说清楚,却非要说一大段话,意思也相同,但说了很多没用的废话。

    将视频按了暂停,陈筱诧异的扭头看向坐在一旁的江权。

    她虽然没有问什么,但江权见状后立刻反应过来她的疑惑,解释道:“哦,这孩子智力有缺陷,刚开始我也以为是他不擅于表达,但后来旁敲侧击过后,才发现他不仅表达不行、理解力也不行。后来找人给他做了一个智商测试,只有不到70的样子,误差应该不会很大。”

    “看出来了。”段文在一旁点头。

    陈筱继续按下视频播放键,众人再次保持安静。

    在这视频中,樊仁的口述其实在文字资料上提供的笔录中已经说明,以他的智商之所以会记得小时候关于这个姐姐的记忆,是因为他曾被父亲殴打姐姐樊恬时给吓哭过,这给当时的他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不过与对待樊恬不同,父亲很是疼爱樊仁这个儿子,从来没有对他动过手。

    而樊仁在自己母亲那里,更是得到了百般溺爱。

    后来江权问过之后,发现实在从这孩子嘴里问不出其他有用的信息,翻来覆去就只有他记得的那点事。

    关掉视频,陈筱问道:“这孩子现在情况怎么样?”

    江权茫然的摇头,显然他退休后也没有再关注这件事。

    叶伦接过话道:“这两天我查了,樊仁目前就在东古市工作,因为没有上大学,他打的都是一些普通的零工,给餐馆洗碗端菜、酒店当门童、浴室做服务员。后来在澡堂子里滑到摔伤,伤到了后脑,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出院后浴室赔了一些钱,然后就把他给辞了。”

    “也就是说现在他无业?”段文道。

    “不是。”叶伦摇了摇头,“他出院后为了节约钱,就在一家私人医院的附属诊所里换药,一来二去加上人也挺勤快的,被开诊所的大夫、也是这家私人医院的主任看中,让他留下来打个下手,负责搬运输液瓶、打扫卫生和值班等工作。”

    “现在一直在那儿?”陈筱问。

    “嗯,一直都在,如果要问他话可以随时叫他过来。”叶伦点头。

    “暂时不用。”段文摆了摆手,“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直接去瞧瞧。”

    叶伦这小子的信息收集工作做的很不错,他们需要了解的信息基本都已经调查清楚,但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线索。

    当然,这些信息还需要进一步深挖查实,以防有被漏掉的重要部分。

    叶伦把江权送走后,很快回到了陈筱的办公室,一边收拾刚刚打开的资料,装进资料袋和资料箱,准备抱到证物科,一边听着段文和陈筱议论整个案件。

    听了一会儿,他有些诧异的抬头瞧了瞧陈筱,又看了一眼段文,再瞧一下陈筱。

    等他又要再看看段文时,被陈筱出声制止了。

    “叶伦,你收个东西,一直看来看去的,在看个什么劲儿?我和他脸上有脏东西还是什么?”

    叶伦有些错愕的摇头:“不是老大,我总觉这办公室里气氛不对,一点都不严肃,没有以前面对你时的那种压抑感,太轻松了。”

    话落,他挠了挠后脑勺,指着段文和陈筱道:“你……你们两个,说话……很古怪,哦,我知道了!”

    “知道什么?”段文问。

    “是你们的语气,我感觉你们说话比以前亲密了很多。”叶伦恍然大悟。

    段文:“那个……今天的太阳真刺眼啊!”

    陈筱:“呃,对,是挺圆的。”

    叶伦:“……”

    ……

    城东区的第三号筒子楼,是整个东古市保存不多的一幢老式居民建筑。

    这个楼已经有近七十年历史,如今依然有人居住,且多以中老年人为主。

    当然也住了一些在附近刚刚参加工作的小年轻,因为这幢楼的租金比起其他房屋、甚至是公寓房要便宜了太多。

    虽然房间面积小,但最多的也有个两室一厅,要是有两到三人一起合租的话,这点租金每月已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号筒子楼的建筑质量非常好,虽然每年都有质检单位来检测,但给出的意见是依然可以居住。

    陈友良和妻子潘凤来已经住在这里一辈子了,他们不舍得离开这里,也没有其他新家可以搬走。

    实际上,在这里和街坊邻居已经很熟络,两人活了大半辈子,都不想再换新的环境,重新花精力去结识新的邻居。

    退休多年,他们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规律,老头一早喝完粥会出去散步、下棋,去理疗,而潘凤来则是洗了碗后,去将一天的菜给买回来。

    这天按照惯例,陈友良喝了粥将碗一丢,手里拿着两颗保健球一边在掌心里旋转着,一边哼着歌往楼下走去。

    潘凤来收拾好碗筷,放进洗碗池里洗了起来。

    不多时,她放掉洗碗池里的水,准备再用清水清洗一遍。

    不过就在此时,那通向下水道的出水口残渣过滤网的地方传来了一阵咕噜噜的声音,就好像放掉的水被什么东西阻隔了一下,有些不通畅。

    潘凤来将过滤网拿起来看了看,什么阻碍物都没看见,她随即把所有碗清洗干净,擦掉水渍后转身准备出去。

    但却一眼看见洗碗池的旁边,一根黑色的长发静静地躺在那里。

    潘凤来微微一愣,她左右看了看,又摸了一下自己的头发。

    家里没有谁留这么长的头发,自己也一直都是齐耳短发,如果是陈友良带回来的也不可能,这长发是在厨房里,而那老头子从来不进厨房。

    她将这根漆黑长发用手指捻起来,发现长发的长度怕是有半米以上。

    带着好奇,潘凤来将头发扔进了厨房的垃圾篓里。

 第128章 头发(上)

    将长发扔掉后,潘凤来也就没有往心里去,她猜测可能是自己的衣服从外面粘来了这根头发,直到刚刚洗碗的时候才掉落。

    收拾好后,潘凤来关了门离开,在楼道上下楼时,正好碰见邻居也在下楼。

    他们住在三楼,这邻居是两个在一起合租的女孩,刚刚参加工作不久,青春洋溢,打扮也较为时尚,平时出门回家都是一起同行。

    “阿姨好!要上街啊?”其中一名长发女孩微笑着跟潘凤来打了声招呼。

    潘凤来道:“嗯,去买点菜,你们要菜不?我顺便帮你们带点回来。”

    “不用了,阿姨,我们很少在家里吃。”那长发女孩笑嘻嘻道,一甩长发,挥了挥手,和同伴先下了楼。

    潘凤来在后面一手扶着楼梯栏杆,慢慢地下着,突然间她看了看那长发女孩的背影,目光凝聚在那一头长发上。

    如果隔壁邻居的长发掉落,被自己或者老陈带了几根回家,也不是不可能。

    潘凤来很快将这件事抛在了脑后,去菜市场买了菜回来,在路上又和熟识的人聊了一会儿,等回来时已经快到中午饭时间。

    通常情况下,中午的这顿很简单,两老都是煮点面条或者粉条,用肉沫或者昨天剩的饭菜就着吃了。

    到了晚上那顿才会煮饭并做个两菜一汤。

    潘凤来回来时,陈友良依旧没到家,不过陈友良平时回来的也很准时,大概还有十分钟左右就会准时回家。

    潘凤来将买来的菜放在鞋柜旁,蹲下身换鞋,刚刚换好拖鞋直起身来时,忽然就见鞋柜的上面有好几根黑色长发静静地躺在那里。

    她一愣,伸手把这些长发抓起来,发现与刚才自己在厨房看到的竟然一模一样,不仅是发质,就连长度似乎都一样,这几根头发虽然是弯曲的,但拉伸后很长很长。

    潘凤来吃惊的在屋里寻找起来,但除了这几根长发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异常。

    她努力回忆了一下,实在记不得自己出门之前,这鞋柜上有没有这几根长发,因为当时并没有注意。

    想了想,她没有立刻扔掉长发,而是收了起来。

    不多时陈友良背着手回了家,潘凤来立刻把头发拿了出来,道:“我今天在屋里看到了好几根这样的长发,是怎么回事儿?厨房有,刚刚鞋柜上也有。”

    陈友良有些惊讶,捻过长发看了看,随即摇头:“没见过。”

    他仔细回忆了一下:“是不是出去的时候,不小心带回来的。”

    “这长发的长度完全一样,不像是带回来的啊,能从哪儿带回来?”潘凤来一脸狐疑。

    “管它的,扔了就行了,面条煮好没?”陈友良问。

    “马上好了。”潘凤来顺手将长发扔进了沙发旁的垃圾篓里,往厨房走去。

    吃了饭,睡了个午觉,下午陈友良去中医所扎针灸。

    潘凤来则是去要点买了一些长期服用的药,然后就在楼下邻居家聊天。

    到了下班时分回来后,正好看见隔壁那两个合租的年轻姑娘下班回家,不过看那样子,她们换了一身衣服后还要出去赴约。

    潘凤来站在邻居门口,开口问道:“姑娘,不好意思我问一下,你这几天是不是在走廊外洗头发?”

    “没有啊!”那长发姑娘刚刚把包放下,闻言走了过来,“怎么呢?”

    “哦,我家里今天应该是被风吹进去了好几根长头发,我就想着是不是你在走廊外洗头。”潘凤来笑道。

    长发姑娘道:“我不在家洗,都是在理发店洗,顺便还能做个护理。”

    话落,她笑了起来,把长发捋了捋:“而且我发质很好,很少掉头发的。”

    “是不是大爷带回……”身后那短发妹子忽然将头凑了过来,笑嘻嘻的道。

    不过话还没说完,已经被这长发姑娘制止:“晓玲,你乱说什么呢?”

    潘凤来倒是很和气,笑容不减:“我已经问过他了,他也不知道。”

    回到家里,潘凤来又将家里检查了一遍,没有再见到什么长头发。

    到了晚上差不多九点半时,老俩口已经准备睡觉,陈友良刚刚上床,就听潘凤来发出一声惊呼。

    他听声音是从卫生间里传出来的,立刻喊道:“凤来,发生什么事了?”

    潘凤来道:“你快过来,快过来看!”

    陈友良立刻下床撒好拖鞋跑去,就见潘凤来站在卫生间里,指着便池的下水道。

    目光往下水道投去,只见一团黑色毛发堵在那里,情形诡异。

    潘凤来没有动作,陈友良返身去拿了一根勾火炉的铁棍过来,将这团毛发全部勾起,放在地上。

    粗略一瞧,怕是有百来根长发,因为基本都有半米长,所以看起来很多,湿漉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