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做个武侠梦 >

第91章

做个武侠梦-第91章

小说: 做个武侠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举族八旗族议,孝庄没有说话的份,照着中原王朝的思路来理解满清就是个笑话。

    女真也好,蒙古也好,什么时候族议有女人说话的份?女人是可以继承的,跟财货没有什么不同。

    为了保住康熙的帝位,孝庄就必须跟鳌拜妥协,这就是鳌拜的底牌。

    洪熙官在了解清楚之后顿时觉得可以利用,形势还不够乱,如果让爱新觉罗氏将水搅得再浑一些无疑会更好。

    韦小宝又有新任务了,海大富的病越来越重,为了保住台柱子,康熙终于给了韦小宝机会,让他出宫一趟去康亲王府上。

    实则是跟康亲王暗中联络,准备对付鳌拜。

    康亲王管着宫卫呢,虽然康熙的除奸计划不包含禁卫,可至少得康亲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行。

    而且拿下鳌拜之后的手尾也得康亲王经办,所以还需要提前打点。

    估计康熙也不会直说,而是点到即止,靠着双方的默契来行事。

    韦小宝的差事就更简单了,就是作为这个默契的标志去康亲王府上一趟。

    如果康亲王收下赏赐,就说明他纳了投名状,一旦事发鳌拜赢了,他是要吃瓜落的。

    真是瞌睡送枕头,韦小宝刚头痛不知从哪里下手呢,康熙就把路子给指出来了。

    康亲王,代善的孙子,正红旗的旗主,根正苗红的爱新觉罗氏,想要给皇族挑事,还有比康亲王更合适的人选吗?

    可还没等他出发呢,太后有召,韦小宝也只得跑一趟慈宁宫。

    假太后面沉如水,直直地盯着韦小宝看了好一会才开声:“建宁说你这个奴才很知趣,皇上说你很忠直却又不迂腐,小桂子,你说说看,哀家能信任你吗?”

    韦小宝不得不在肚子里鄙视苏荃,装什么老成呢,声音就不像,完全就是个年青妹子样。

    可他却毫不犹豫地扎了下去:“太后所命,奴才万死不辞。”

    “那就好,你把这本书给康亲王送过去,让他好生保管,别弄丢了。”

    假太后递出了一本正红镶金边的四十二章经,把韦小宝吓得汗毛倒竖。

    靠,假太后这是坑他呀。

    真的四十二章经已经被海大富盗走了,假太后这时拿出一本来,摆明就是假货。

    还真跟书里康亲王想的那样,弄丢了干脆搞本假的算球。

    要不是提前知道这一节,韦小宝怕是会被假太后坑死。

    估计苏荃也怀疑是海大富下的手,但没证据,所以她拿出一本假经书来,一箭双雕。

    她倒真是知机,懂得利用这个节骨眼来甩锅,正红旗的四十二章经本来就是从康亲王手里偷来的,现在送回去一本假货,康亲王百口莫辩。

    同时经书经韦小宝的手送出,如果康亲王真的翻起脸来她也可以推托,还能顺道试探一下海大富。

    可她想简单了,权柄是某个象征物能替代的吗?

    韦小宝敢打一万个赌,宝藏并不取决于四十二章经里的藏宝图,四十二章经只是一把钥匙,拿出它代表着在满清的阵营里有了瓜分的权利。

    现在假太后事急想让康亲王背锅,却正合韦小宝的意,有了这本太后御赐的假经书,说服康亲王不废吃灰之力,只需要点出这本经书的来路就行。

    是干吃饭的吗?八大宗亲,谁来坐那个位子康亲王是有发言权的,当初商议不定,将顺治推上皇位就有代善的份。

    甚至于韦小宝都怀疑康亲王丢书只是一出周瑜打黄盖式的蒋干盗书,演得鲜活一些罢了。

    康亲王地位超然,对皇位没念想,估计也不想参和争斗。

    可的势力大,必然要受两边的拉拢,不管答应不答应都会变得两头为难。

    所以他才故意让经书离开自己的视线:放在这,你们谁有本事谁拿走吧。

    反正代善一系下来,他们家的权势只要不造反是拿不走的。

    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韦小宝手上没迟疑,稳稳当当地接过了经书,还有力地回了一声:“喳!”

    他分明感觉到苏荃的呼吸都由屏住猛地放开,变得粗壮了些。

    在苏荃看来是把锅推出去了,当然放松,而在韦小宝看来是把机会接住了,悬着的心就落了地,就一个字,稳。

    康亲王比韦小宝还稳得住,康熙的御赐他大大方方地收下了,还拉着韦小宝不让走:“桂公公难得光临,今天一定要给老哥哥一个面子,走,咱们喝两杯去。”

    韦小宝却都没有却就不恭了,跟着康亲王一同进了府。

    康亲王在王府花园的水阁里设了宴,好家伙,一路把韦小宝看迷瞪了。

    即便是现代人的思维,进了这么个精美的大花园也让韦小宝目不暇接,亭台楼阁、奇石异花琳琅不断却无有重复,疑是走了入画中。

    还有一个大大的池塘,都快赶上半个公园里的人工湖了,微风拂过,水波不兴,徐徐袅袅,还有鸳鸯和鸣。

    不是人在画中游,而是住在了画里,太会享受了!

    韦小宝都觉得自己变成了土老帽,游了大观园。

    (

 擒贼先擒王(下)

    谁让魏溯难对人文景观不感兴趣呢,他就没去过京城游览,不像严晶心一样门清。

    康亲王见了韦小宝的样子心里一动,堆起了笑脸:“桂公公喜欢这里吗?”

    废话,谁不喜欢呢,搁在后世就是个园林博物馆啊,还是不可能私人拥有那种。

    韦小宝油然点头,康亲王立即跟上:“小王有一处别业,有王府一半大小,精美不下于王府,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就送给桂公公?”

    韦小宝都侧目了,这么壕的吗?

    可不等他拒绝康亲王就飚上了:“桂公公不要见外,皇上手头不宽裕,我这里却有不少祖产,我跟皇上份属兄弟,花谁的钱不是花,正好桂公公帮我花点,就当是皇上赏赐给你的咯。”

    韦小宝笑眯眯地看了康亲王好几眼,这位浓眉大眼一表人才的亲王很高杆哟。

    康熙赏他一笔,他反手又送出了相当的资财给康熙的手下,将来不管哪一边得势都说得过去。

    虽然不免落下了口实,可也不能跟他过于计较,往韦小宝身上一推就行了。

    不论谁坐上位子,都得仰仗康亲王手里的实力,所以这点小口实无关大雅,厉害,大手笔,这才是有底气的样。

    没说的,韦小宝走程序,拉着康亲王斩鸡头烧黄纸。

    康亲王更热切,摆下香案立下那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康亲王是康熙的族兄,从辈份上讲没有不敬,韦小宝也不吃亏。

    当前用的是六十甲子的纪年法,同年同月同日死怕什么,晚上个六十年,一定将爱新觉罗氏子孙给照顾“好”。

    康亲王想让康熙的心腹帮忙背锅,韦小宝也乐得送人情。

    这道手续弄完,气氛就不一样了,韦小宝适时地从怀里掏出那本四十二章经递了过去,看看康亲王还稳得住不?

    “临出宫前太后让奴才将这本经书捎给老哥哥,太后吩咐让老哥哥看好了不要弄丢,装帧得如此精美的经书,再做出一份来可不容易。”

    康亲王面无表情地接过了四十二章经,不易啊,也就是二十啷当的年纪,能做得如此老到。

    可他的手却将他出卖了,康亲王的手背上青筋都爆出来了,他一定很激动。

    韦小宝见状又附送了一句:“以奴才看来,这本经书装帧得如此精美,怕不是太后在松竹斋下了血本,怎么看也得花了上千两银子,老哥哥可得感念太后的盛情。”

    康亲王有没有在肚子里麻麦批不知道,但韦小宝帮太后攒足了人情。

    可康亲王一转脸又恢复了灿烂的笑容,他也觉得很好,这本四十二章经帮他做了决定。

    “桂兄弟,你帮大哥好好想想,太后还说了什么?”

    韦小宝装作认真回忆的样,然后才大喘气:“太后给奴才差事之前还问了奴才值不值得信任,说是公主和皇上都很赏识奴才,太后才会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奴才办。”

    得,太后的眼药算是上齐了。

    但还得补上一点背景:“老哥哥,小弟其实在宫里跟的是尚膳监的海公公,也是海公公向皇上举荐的奴才。”

    韦小宝说出来,就是告诉康亲王,太后对他一点信任感都没有,也撇清了关系,太后和康亲王的事情跟韦小宝一点不相干。

    此外还点出了真经书已经由海大富之手到了康熙手上,不需要再玩捉放曹了。

    他分析海大富之所以着急拿到正红旗的经书,就是为了套牢康亲王,所以康亲王多半知道。

    康熙能不能斗赢鳌拜,康亲王太重要了,基本上可以代表大半的爱新觉罗氏的态度。

    可苏荃的骚操作和韦小宝的顺水推舟让海大富的算计全都落了空。

    虽然康亲王不会倒向鳌拜,可想让他在这一次角逐中为康熙出力是不可能了。

    不但不出力,康亲王还会带动爱新觉罗氏的很大一部分人出手限制康熙和鳌拜的争斗。

    韦小宝要的就是这个,帮鳌拜和康熙从热灶里多添些柴火,新的力量出现能让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因为谁都猜不透谁的立场,就像是黑漆漆的三岔口。

    不能怪韦小宝,谁让满清这帮子人将中原大地当成了他们利益的私斗场呢,为了那把椅子,他们一点也不管顾会将场子砸烂。

    既然如此,韦小宝也不介意在他们打斗的场子里埋钉子,扎不死他们。

    苏荃的立场韦小宝通过假经书判断出来了,她既害怕豪格将她送人,又害怕豪格将她“用了”失去地位,说到底,还是以自保为上,又兼顾博尔济吉特氏的利益。

    康亲王和大部分的爱新觉罗氏的立场就是只顾种他们的“铁杆庄稼”,只要满清还能趴在中原大地上吸血就行。

    鳌拜则是原本听命于豪格,但随着实力爆增渐渐有了骄纵之心。

    苏荃的画像送到鳌拜府上后,鳌拜还真派人打听了,洪熙官进京后从白塔寺那里得到了消息,鳌拜问及过密宗的大欢喜法,说明他心动了。

    可让他马上取而代之鳌拜又不敢,这也是鳌拜坐以待毙的原因。

    而豪格呢,明明有着足够的力量,却没有足够的担当,对皇位恋栈不去,却又不肯光明正大地表明立场,只在私底下玩一些不入流的阴损勾当。

    而一直没下场的孝庄既想保住自己的子孙能把持皇位,又想着能让博尔济吉特部能有超然的地位,就是个什么都想要又什么都舍不得的贪婪老太太。

    把握住了这些人的心态,韦小宝才真正抓住了该“擒拿”的目标——满清贵族的私心。

    洪熙官又去见了葛尔丹,开门见山:“京城这里的事情你别掺和了。”

    葛尔丹愣住了,大老远的跑来,别说捞好处了,看热闹也得看啊,不然就白跑一趟了。

    可洪熙官一直以来都有机杼别出,让葛尔丹养成了听完话的习惯,他耐下心来等下文。

    洪熙官没卖关子,直接支使起葛尔丹来:“你去山西五台山,顺治在那里出家,想办法逼他传消息回京城求援,调走一部分人马。”

    葛尔丹脸色一喜:“顺治没死?”

    洪熙官点头:“活得好好的,可想这么脱身可不行,他身上流着爱新觉罗氏的血液,洗不脱。”

    (

 捉奸要拿双(上)

    葛尔丹顿时知道该怎么做了,他连连点头,脸上喜色都浮了出来。

    顺治发出求援的消息,最先收到的不是京城,而是大同口外的蒙古部族。

    洪熙官猜测顺治躲到五台山出家应该也考虑了这一点,清凉寺处在蒙古和满清势力的包围中,安全有保障。

    而洪熙官利用的也是这点,将博尔济吉特部引出去,由准噶尔部伏击他们,然后趁虚而入,可以向喀尔喀部腹地推进。

    这一波操作得好,喀尔喀部得好好地喝一壶,准噶尔部又能扩张地盘了。

    既然博尔济吉特部给孝庄、康熙、豪格撑腰,那么打击它就能挖空清廷的脚跟,让他们虚浮些。

    等毛东珠回到京城,顺治出事她不能不管,康熙呢?孝庄呢,如此就将他们的精力牵扯走了。

    别看顺治已经无法左右朝局,但他仍然是一枚很重要的棋子,至少能影响到一些满清贵族的立场。

    一旦顺治假死脱身的消息传扬出来,这边都快打出狗脑子了,然后外面突然多了一个有资格入场啊,嘿嘿,乱成一锅粥。

    如果顺治被人控制住了,外围的人就有了入场的资格,这才是令康熙和豪格头大的隐患。

    甚至于豪格都会比康熙更怕顺治的出现,老子不会分薄儿子的势力,但弟弟能影响哥哥的地位,至不济也能摊薄豪格一系的力量。

    只用顺治这一枚弃子就能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这么大的便宜哪占去?

    也不能好处都让准噶尔部占了,洪熙官还有分派:“你们准噶尔部要做好准备前出西北向罗刹人施压,将他们逼往东北,这一次我会援助你们部分开销,通过贸易来结算。”

    给了葛尔丹吃肉,同时也让他付出相应的代价,把罗刹人挤到满清头上去。

    老巢被抄,又能将满清的力量抽走,再加上三藩的不安稳,洪熙官的谋划接近于成熟,只等他们大打出手,到时就可以引兵回中原摘瓜。

    这是大方向,还有小细节得解决,等康熙对鳌拜动手时,如何能将假太后引来并惊动宫卫呢,这个问题可让韦小宝伤脑筋。

    他有许多设想,比如下药,又比如催眠,可让假太后、鳌拜中招不易,还得好好谋划。

    好在韦小宝有了帮康熙筹备的便利,可以夹带些私货,可具体的思路还是不够清晰,也没有足够的把握。

    时间就这么像便秘一样一节节地过去了,双儿和沐剑屏终于进了京。

    这一日,韦小宝借口设计鳌拜要采办物品,向康熙请了令出宫,他得去跟洪熙官接个头。

    顺便借卖东西的时间完成双儿与沐剑屏的交接,韦小宝打算带着她们混进皇宫假扮成宫女,这样他就多两个帮手。

    相准的目标当然是建宁,这个莽货公主也分不清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