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朕绝不当仁宗 >

第90章

朕绝不当仁宗-第90章

小说: 朕绝不当仁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行。

    最主要的是唐末战乱不断,百姓心生疲倦,不愿意打仗,所以没有人会主动去当兵,为了保证兵源,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各朝纷纷对士兵刺字,甚至后周的开国皇帝太祖郭威身上也有刺青。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当兵脸上也是有刺青的,但是是可以去掉的,如果你打仗立了功,官越做越大,就是可以用药水去掉的,比如狄青后来官拜枢密使,宋仁宗就建议他将脸上的刺青给去掉。

    好男不打铁,好儿不当兵,这句话就是出自宋朝,赵祯早就想改掉这一恶习,因此借着这次军改,诏令曾经往后,无论犯人还是士兵都不用在脸上刺字,当然如果你自己主动愿意的话,也没有人会阻止你。

    。。。。。。

    崇政殿内,赵祯正在做着未来几年大宋军队的大致规划。

    大宋目前的军队组成主要有麒麟军团、青龙军团、玄武军团、白虎军团、朱雀军团、禁卫军团、厢兵组成。

    赵祯打算麒麟军团依旧维持3万人一军的建制不动,因为重甲骑兵军团受限于速度,说不定日后就会被淘汰。

    青龙军团原本有9万轻骑兵,三个军的建制,征伐党项损失了三万余人,眼下有了战马培育基地,赵祯打算在未来五年之内,将青龙军团扩充至六个军18万人。

    玄武军团原本有9万重甲步兵,三个军的建制,对士兵体格要求极高,因此暂时保持不动。

    白虎军团原本有12万轻步兵,四个军的建制,禁卫军团有9万人。

    除此外还有朱雀军团人数只有一军,三万人。

    赵祯将两者整编至一起,会同全国各地的驻军,统称白虎军团,配备少量骑兵。

    除此外各地还有厢兵。

    按照赵祯的计划,大宋目前一共有21路,河北路驻军五营,山西路驻军五营,陕西路驻军五营,甘肃路驻军十营,青海路驻军五营,一共三十营,九万人马,除此外其余诸路,每路驻军两营,共九万六千人,不算厢军,国防守备军总计十八万六千人。

    这样的话,驻扎在开封的军队大体上就有三十余万人,以大宋五千多万人口来养70万左右的军队,问题不大。

    “冗兵的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

    良久,赵祯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

    “启禀官家!张相公、王相公、吕相公、鲁相公,求见官家!”

    内侍张茂则走进来朝着赵祯躬身道。

    “宣!”

    赵祯心想,几位中书门下的大佬联袂而来,想必是出了大事了。

    “臣张知白!”

    “臣王曾!”

    “臣吕夷简!”

    “臣鲁宗道!”

    “拜见官家!”

    四人异口同声的拜道。

    “免礼,几位相公联袂而来,难不成朝中出了什么大事?”

    赵祯皱着眉头说道。

    张知白奏道:“官家,今有赵州百姓赵德宠来京告发赵州兵马监押曹汭(rui)醉酒后身穿黄衣,让人喊万岁,此事牵扯鲁国公曹利用,臣意见不能一致,望官家决断!”

    王曾出言道:“官家!曹汭乃鲁国公曹利用提拔的官员,现今曹汭违法,曹利用难辞其咎,臣请官家降罪于曹利用。”

    鲁宗道出言道:“官家先前曾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今曹汭胆大妄为,狂妄至极,当严惩。”

    吕夷简出言道:“官家!臣认为当前应该派人将曹汭缉拿,迅速查清此案,至于是否牵扯鲁国公,此时就下结论,未免有些操之过急!”

    赵祯想了一下说道:“这件事牵扯朝廷重臣,朕不能因一人之言就妄下结论,朕会锦衣卫去彻查,众卿先回去吧!”

    “臣等告退!”

    几人朝着赵祯行了一礼。

    赵祯将案子交给了锦衣卫,锦衣卫的办事效率是足够快的,不出几日就传来了奏报,赵祯也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曹汭是曹利用的侄子,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好色之徒,靠着裙带关系担任了赵州的都监。

    宋朝男子纳妾之风盛行,但即便姬妾成群,也很少有人会做出宠妾,冷落正妻的行为出来,因为正妻在宋朝不但享有财产继承权,而且还受律法保护,一个男子若是想把小妾给扶正,除非正妻死了,否则就是犯罪。

    事情的起因是曹汭宠幸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婢女,因此把家里搞得鸡飞狗跳,最后不得不把婢女送了出去,嫁给赵德宠作民妻。

    虽说婢女已经嫁作他人妇,但曹汭还是旧情难忘,恰好婢女的夫家距离衙门不远,院墙也破败不堪,因此曹汭便时常偷摸过去再续情缘,同这名婢女颠鸾凤,当然同时也会留下一些银钱之类的给婢女改善生活。

    偷情这种事一旦有了,被发现是早晚的事情,赵德宠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头老百姓,看到自家妻子穿金戴银、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自然就会过问。

    于是夫妻二人大吵了一架,没想到婢女看不过,便告知了曹汭,结果曹汭这货竟然跑来替她撑腰。

    赵德宠一看官府的人他得罪不起啊,因此被带了绿帽子不说,还得备下酒宴好生款待。

    结果曹汭喝大了之后,竟然忘乎所以,身批一件黄衣,还让在场的众人大喊万岁。

    赵祯看了锦衣卫的奏报之后,也是不由得眉头直皱,他突然想起据宋史记载,曹利用确实是因为这件事惹怒了刘娥,最终被贬官罢职。

    。。。。。。。

    崇政殿内,赵祯正在批阅着劄子,而鲁国公曹利用正满头大汗的站在株连九族的。

    “鲁国公!你就没有什么话要对朕说吗?”

    赵祯放下手里的劄子,若有所指的看着曹利用。

    “官家!臣的侄子犯下谋逆之罪,实乃罪无可恕,臣身为其叔父,负有教导之责,臣不敢替谋逆之人求恩,但求官家看在臣为大宋立过功的份上,不要株连家眷!”

    曹利用诚惶诚恐地说道。

    赵祯看了一眼地上的曹利用,而后心想,正史上曹利用也是因为这事被罢官,逐出朝堂,其实这事和曹利用关系不大,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

    “嗯!既然曹国公求情,朕就应下了!”

    “来人!着中书起草:曹汭最大恶极,口出狂言,欲行谋逆之事,杖毙,但祸不及家人,罚钱十万贯,免其家人之责,其余附庸者抄没家产,贬谪至矿山为奴。至于鲁国公。。。。。”

    赵祯说着,起身走至曹利用身边,看了一眼颤巍巍的曹利用,说道:“传旨,鲁国公曹利用识人不察,念其功劳,罢枢密使、中书令,保留爵位,准其致仕!”

    “臣。。。。。。谢官家隆恩!”

    。。。。。。

    曹利用被罢免了枢密使之后,辅臣们相继上奏,请求赵祯任命新的枢密使,最终天圣五年,三月二十,宣政殿朝会,赵祯宣布:废除枢密院,权归兵部,兵部直辖于赵祯,成立军机处,遇战时由赵祯指定文臣武将参与军国大事。

    。。。。。。

 第170章 和亲

    天圣五年,四月十四日,乾元节。

    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外交使臣等进宫入宣政殿贺赵祯生辰。

    宣政殿内,赵祯身着衮服端坐在龙椅上,正听一名小黄门拿着礼单扯着嗓门大声念道:

    “河南路巡抚薛奎进贡,鸳鸯金玉佩一对!”

    “陕西路巡抚高若讷进贡,翡翠琉璃碗一对!”

    “甘肃路巡抚范仲淹进贡,颜真卿字画一副!”

    “江苏路巡抚庞籍进贡,夜明珠一颗!”

    “台湾路巡抚夏竦进贡,珊瑚十颗!”

    “四川路巡抚萧固进贡,大猫熊两只!”

    “。。。。。。。”

    以往赵祯过生日,各地转运使等官员上贡的东西非常多,赵祯怕扰民生,因此乾元节每三年对外举行一次,且各路只允许巡抚进献宝物,且只准进献一种。

    小黄门率先念得是大宋21路巡抚进贡的物品,而后打开下一份礼单大声念道。

    “辽国使者进贡,长白山参十八颗、貂皮十八件、鹿茸十八对,金、银饼各十八枚。”

    “大理国使者进贡,象牙十对、驯象一头,金、银饼各十八枚。”

    “占城国使者进贡,翡翠玉观音像一座。”

    “夏王李成嵬,进贡汗血宝马十匹,西域美女十八名。”

    “青唐候唃厮啰,进贡极品雪莲十八株。”

    。。。。。。

    赵祯看了一眼众使者,不由得眉头紧皱,因为交趾国没有派人来贺乾元节,非但如此,赵祯登基后,交趾国总共就进贡了一次贡品。

    小黄门念完礼单之后,辽国正使萧蕴出言道:“大宋皇帝陛下,南朝使者到我们北朝,座位班次极高,现今我朝使者来南朝,座位却在下,本使请求将座位升上!”

    赵祯并没有回话,而是看向了礼部尚书程琳。

    程琳出言道:“官家!各国座位班次是先帝定下的,岂能妄自更改!”

    辽国副使杜防又道:“大国之卿的位置相当于小国之卿,这行吗?”

    程琳回道:“南朝、北朝怎么会有大小的不同呢!”

    赵祯斟酌了一下,说道:“座位班次而已,都是小事!”

    程琳忙回道:“官家!今日为一班次,官家应允辽国,那么明日一城一池之纠是否还应允呢?”

    赵祯顿时醒悟了过来,认为程琳说得对,今日准许辽国小的要求,必然会引导他们提出更大的要求,不可取。

    赵祯想了一下说道:“听闻贵国萧太后在时,贵国皇帝对萧太后恭顺有嘉,但有诏令,无不遵从。我朝班次未列,皆乃先帝所定,朕身为人子,理应尽孝,岂能随意更改!”

    萧蕴又出言道:“大宋皇帝陛下在上,本使此次前来除了向陛下恭贺乾元节,还奉我朝陛下之命,替太子求娶宋朝卫国长公主赵敏儿,为表诚意,本使特带来黄金万两做聘礼!”

    杜防又道:“古有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今我朝特求娶贵国公主,以结秦晋之好!”

    在场的文武大臣不由得倒吸一口气,倒不是感觉这万两黄金多,而是辽国竟然想和亲,求娶大宋公主。

    辽使话刚落,赵祯的眼中就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寒光。

    强悍如汉武大帝,为了利益也是把公主刘细君嫁给了乌孙王,英明如唐太宗为了利益,也是把公主嫁到了吐蕃、吐谷浑等。

    但宋朝,即便再是积贫积弱,外交无能,终两宋三百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亲。

    辽使的话刚落,宰相张知白就出言道:“官家!我朝太祖以武立国,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从未有过和亲之举,本朝岂能开先例,故臣不赞同公主出嫁辽国!”

    副相王曾出言道:“官家!宋辽两国交好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互派使者常驻,开放榷场,互相裁减边军等等,唯独嫁娶公主,恕臣不敢苟同!”

    参知政事吕夷简出言道:“辽国太子年不过十岁,还是个孩子,我朝公主年已十六,相差太大,不可取,臣不赞同!”

    “臣附议!”

    “臣附议!”

    。。。。。。

    赵祯没有想到,平日里经常怼他的辅臣们,在和亲问题上,态度竟然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明里暗里都不赞成和亲。

    宋朝重文抑武,士大夫们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不得不说,文人的傲骨居历朝历代之最。

    宋朝士大夫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态度是:外求谋和,内严守备,待机消灭之,主张以物质厌其欲,反对和亲、割地等认为有辱国格的事情。

    赵祯心里当然是不赞成和亲的,但眼下不能贸然回绝辽国的请求,因为大宋眼下要做的事情很多,党项羌族问题要妥善处理,还要修路,总而言之,赵祯的计划是近几年主要是针对内政,这个时候同辽国交恶有些得不偿失。

    赵祯思忖一会儿,方才说道:“辽国和我大宋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皆不同,北方人至南方生活,最多是身体出现短暂的不适而已,而南方人至北方生活,很有可能就会丢了性命。

    朕的妹妹卫国公主,自幼体弱多病,朕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易才从鬼门关那里把她给抢救过来,虽以长成,但身体一直不是太好,因此一直在城外道观修身养性。

    非是朕不顾及两国关系,然则朕若将妹妹嫁给贵国太子,以妹妹的柔弱身体,只怕连贵国的第一个冬天都熬不过来,若到了那时,朕痛失妹妹,势必会怪到贵国头上,到时两国关系恶化,难免刀兵相见,想必也不是贵国皇帝所愿意看到的吧!”

    “我朝求娶贵国公主,自然是为了两国永久要好的关系,又岂会故意使得两国交恶呢?”

    萧蕴忙着急的回道。

    辽圣宗耶律隆绪今年五十好几了,而他的长子耶律宗真不过才十岁,也就是说辽圣宗四十多岁才有了儿子,之所以会这么晚才有儿子,跟其母萧太后摄政不无关系。

    这倒是和赵祯前期太后刘娥摄政大径相同,有一个大权独揽的母亲在,不管在什么方面都不敢放得太开了。

    耶律隆绪已经到了晚年,而自己的儿子还没有长大,反观宋朝,已经在赵祯的带领下焕然一新,还一举收复了灵州等地。

    所以耶律隆绪要为他的儿子铺路,联姻定下基调,同大宋世代交好,也就有了这次求娶卫国公主之行。

 第171章 嫁公主和娶公主

    赵祯来自后世,是断然无法接受和亲的,若是他重生为一名大臣,遇到和亲,即便有生命危险,也是要争上一争的,眼下贵为大宋皇帝,更不可能同意和亲了。

    因为历史上凡是和亲的女人,结果往往都不怎么好。

    汉高祖刘邦被围白马,是故开启汉朝几百年的和亲之举,但起先都是以宫女出嫁匈奴单于,后汉景帝刘启以亲生女儿,南宫宫主嫁匈奴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死后,其弟伊稚斜夺取了单于之位,并且霸占了嫂子南宫公主。最终汉武帝派兵同匈奴交战,还杀死了南宫公主的儿子,武帝的亲外甥。

    这一段赵祯是在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