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绝不当仁宗-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知白朝着王曾说道:“王参政此言差矣,须知礼记成书与西汉时期,距今近千年,究竟是哪种意思,除了当初编写本书的戴圣人之外,无人知晓,自西汉至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两句话往往都是被单独拿出来说得,今日官家追本溯源,将这两句话放回原文中来解释,怎能是曲解呢?”
张知白转而朝着赵祯拜道:“官家今日之言,令臣茅塞顿开,我辈读书人岂能读死书,需得活学活用才行!”
张知白的话落之后,底下的大臣们一时之间也是议论纷纷,国子监的书生们也是被当今官家的一番言论给震惊了。
王曾和鲁宗道相视一眼,没有再说话。
文官集团想要维持自己的利益是不假,但也需要有理有据才行,而如今他们仰仗的圣人之言,显然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的弹劾了。
曹利用出言道:“即便如官家所言,但臣依旧认为范仲淹的处罚过重了,理应追求其过失!”
赵祯笑道:“范仲淹的处罚重不重,我们要看事实,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来人!把东西抬上来!”
赵祯一声令下,早有禁卫抬进来一口口硕大的箱子。
赵祯看了一眼地上的几口大箱子,朝着众人说道:“这是范仲淹抄没涉案官员的房产、地契、以及被处死官员的认罪书,众卿不妨都看一看,这是什么?是贪污,是徇私枉法,是搜刮民脂民膏!”
曹利用出言道:“官家!在朝为官者,其家眷也有擅长经商之道,有些许家财也是正常的。”
“曹枢密之言不无道理,然则卿可知,范仲淹的劄子都说了什么吗?”
赵祯问道。
“臣不知!”
曹利用忙回道。
赵祯见此起身走至箱子面前,而后打开最前方的一只,从里面拿出一本小册子,看了一眼众人,方才说道:“这本册子里面记载了范仲淹抄没的所有贪官污吏的赃款,朕给卿们大致念上一念。”
赵祯打开小册子,而后大声念道:“解州知州钱为观家中搜查出金银珠宝古玩玉器等折合钱近2000万贯,解州通判毛求文家中搜出金银珠宝玉器等折合钱800余万贯。。。。。。。”
赵祯一字一句的念着,而底下的大臣们也是触目惊心,曹利用更是额头上都冒出了汗,心想钱钱为观这家伙竟然不声不响的贪污了那么多,而送给自己的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实在是可恨至极啊!
赵祯念完之后,底下的大臣们鸦雀无声,赵祯继而又拿起一本小册子,说道:“这本小册子里记载了解州被处死的官员所有的罪证,如果仅仅是贪污的话,归还赃款之后,朕还可以饶恕他们,但朕希望在场的文武大臣、皇亲国戚都给朕看清楚了,他们不仅仅是贪污受贿这一点,这些被处死的官员同时还犯有强奸、杀人、霸占他人妻女,强买强卖等恶行,哪一条哪一款不是罪行累累,朕实在是找不出理由给他们开脱啊!”
一直没有说有说话的楚王赵元俨忽然说道:“官家!这些官员不思报效朝廷,反而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他们不配为读书人,臣认为范仲淹杀得好!”
“臣附议!”
“臣附议!”
勋贵和皇族们见此纷纷出言拜道。
文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低下头,一声不吭,保持沉默。
刑部郎中燕肃忽然上奏说:“官家,唐太宗时,曾经诏令,凡叛死刑者,地方要审核三次,而后再由京师审核五次,方才执行死刑,贞观四年判决死刑的只有29人,开元25年,判决死刑的也只有58人,经唐末战乱至我大宋立国至今,人口没有唐初时多,然而天圣三年,判决死刑的却有2436人,比唐几乎多至百倍,且京师死刑只有一次复查的机会,是故臣希望恢复唐制,天下死罪都要经过一次复查上奏方才能执行,且如今涉案官员已被严惩,官家何不宽恕他们的家人,彰显官家仁爱之风!”
赵祯想了一下方才说道:“自古以来,刑法有高低、情节有严重之分,而有些司法官员为了躲避责任,一律用死刑来处理,却有不妥之处,朕会则刑部成立监察司,专门负责全国重大案件审核和复查。
至于犯官们的家眷看似无辜,但他们却享受着犯官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带来的锦衣玉食,甚至有家眷借此大肆敛财者,按照我朝连坐法,她们知情不报,实乃重罪,不当宽恕!”
“官家英明!”
见此,燕肃忙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赵祯看一眼默不作声的群臣又说道:“解州官员贪污成风,祸害黎民百姓,朕识人不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下诏免去解州百姓三年田赋,楚王、周王、德康郡王、安康郡王等听信留言扰得太后不安,特此罚奉一年,回家闭门思过。国子监众书生不明就里,听信犯官片面之词就前往朱雀门奏请,罚闭门思过三日,罚抄《孟子》一百遍。”
三条政令下完之后,赵祯又说道:“朕记得《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因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是故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士大夫乎?”
王曾出言道:“官家莫不是想废除太祖定下的优待文人的祖制?”
赵祯笑道:“我朝优待文人的祖制,朕不会废除,但需要做一些补充,士大夫们的优待不变,但凡是涉及命案的,一律严惩不待,此外着中书起草,诏令钦差大臣范仲淹为解州知州,通力配合皇家商会改革解盐一事!”
张知白见此事已经画上一个句号,便出言道:“官家!臣请问官家是否废除恩荫制度?”
文臣们顿时来了精神,虽然官家没有处置范仲淹,还因此大发雷霆,改变了刑不上士大夫的说法,但只要自己不做违法的事情,不去草菅人命,那么也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不由得长松了一口气。
但恩荫带来的可是惠及子孙的利益,他们轻易是不会放弃的。
王曾出言道:“官家官家朝廷近些年来的恩荫确实有些泛滥,但恩荫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大臣们尽心竭力的为朝政出谋划策,是故臣认为恩荫不当废除!”
鲁宗道也出言道:“臣附议!”
吕夷简出言道:“官家!既然恩荫制度泛滥造成如今冗官之害,那就稍微改动一下恩荫的制度,减少恩荫的机会即可,废除还是不可行的!”
。。。。。。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句的说着,总而言之,赞成废除恩荫的官员为0,赞成改革的有一大半,赞成不变动的有一半。
赵祯也很清楚恩荫对大宋官员们意味着什么,恩荫废除是不可能的,但改革一下还是可以的。
赵祯出言道:“是否废除恩荫制度,朕这些日子在太祖太宗以及先帝灵位面前虔心斋戒,颇有感触,我大宋之所以立国,靠的就是文臣们出谋划策,武将们的英勇杀敌,因此朕决定不废除恩荫制度。”
见此在场的大臣们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还好官家没有坚持到底,若不然他们的利益将进一步被损害。
“但是!适当的改革一下还是必须的,毕竟朝廷不养闲人!因此朕决定取消圣节荫补和大礼荫补保留致仕荫补和遗表萌补,但做一下改动。”
赵祯淡淡的说道。
鲁宗道出言道:“不知官家作何改动!”
赵祯出言道:“以往我朝遗表萌补的官员太多,如今削减至一半,接受致仕荫补和遗表萌补的子弟都需要参加朝廷的考核,考核不过的人,保留官职三年,俸禄减半,三年之后再不过,取消恩荫。”
曹利用出言道:“官家!此举是不是有些不妥?”
赵祯回道:“哪里不妥?朕之所以这么做为的是在场的大臣们回家后好好督促自家的子弟勤奋向学,终取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也省得他们只知道斗鸡遛狗,不学无术,把众卿家好不容易积攒的家财给败光。”
赵祯说着又曾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而后看着满朝大臣说道:“朕这里还有一本小册子,是范仲淹搜查钱为观府上偶然发现的,上面详细地记载了钱为官十余年间贿赂在朝官员的钱财!”
五月的天,并不热,但底下不少大臣此时额头却已经是直冒冷汗,更有甚者吓得已经是摇摇欲坠,仿佛看到了吵架流放的场面。
大臣们的表情都落入了赵祯的眼里,但他没有打算深究此事,话音一转,笑着说道:“但朕认为这本册子是伪造的,是犯官钱为官想要栽赃陷害朝中大臣的。”
“来人取火盆来!”
两名内侍抬来一个火盆后,赵祯没有丝毫犹豫就把小册子扔到了火盆中,看着小册子被烧成灰烬,在场的大臣们大臣们顿时松了一口气。
“官家圣明!”
一声接着一声的跪拜声响彻宣政殿。
水至清则无鱼,赵祯看了一眼身后的龙椅,方才明白,他的帝王之路才刚刚开始而已。
第144章 刘娥的卖好
“儿子给大娘娘请安!”
慈元殿内,赵祯恭敬地向刘娥行了一礼。
“官家坐!香儿,给官家倒杯红茶!”
刘娥示意道。
侍候在一旁的王香儿赶忙给赵祯
但眼睛却是瞥向了侍候在一旁的王香儿。
时值初夏,原本飘逸的长发早已换成了一个简单的妇人髻,脸庞娇俏迷人,她上身只披着一袭薄薄的白色丝袍,里面是一件粉色抹胸,下身则是一条淡蓝色细罗裙,绝美曲线,丰润体态,透着一股子撩人心扉的成熟风韵。
“官家!请用茶!”
王香儿沏好一杯茶放倒赵祯身前的桌上,而后身子微微一伏,粉色抹胸包裹下的那对饱满挺翘就如同含苞待放的荷花一样直直的映入了赵祯的眼前。
一股邪火自丹田涌入喉咙,赵祯不由得苦干舌燥,忙端起茶水一饮而尽。
“再给朕倒一杯!”
许是感受到某人火热的目标,王香儿拎起茶壶的手多少有些颤抖,但眼前这个男人的命令,她不敢不听从,忙端起茶壶俯下身子倒起茶来。
她此时身体呈现出一个弧线、丝毫没有注意她已经将身体最诱人的部分展现在赵祯面前。
“啪~”
赵祯忽然没忍住在那丰润的翘臀上拍了一下。
“哗啦~”
王香儿吃了一记,受了惊,身子不稳,直接栽倒在赵祯的怀里,茶壶滚落在桌上,撞击了茶杯发出了响动。
但好在是凉茶,若是热茶只怕二人都得被烫伤。
温香软玉在怀,这久违的温暖让赵祯舍不得松开双手。
“怎么了?香儿?”
刘娥听声问道。
王香儿见此赶忙挣脱赵祯的怀抱,而后惊恐地跪在地上,大声的说道:“奴家不小心打翻了茶壶,还望官家恕罪!”
刘娥回道:“官家万金之躯,你怎么不小心一点呢?罚你~”
刘娥话未说完,赵祯就抢先说道:“大娘娘!不要紧,是朕方才喝的急,不小心洒了一些在地上,因此才导致王氏脚滑,以至于失礼,再者说了凉茶而已,没什么大碍。”
刘娥这才松了一口气,转而说道:“既然如此,你就下去照顾年儿吧!哀家同官家说会儿话!”
“是太后!”
王香儿见此忙将茶壶收拾好,而后朝着刘娥和赵祯行了一礼,方才离去,而赵祯的双眼却一直在注视着她离去的背影。
刘娥忽然说道:“官家!哀家这近两月打理的朝政可有不妥之处?”
赵祯这才转过头来回道:“大娘娘处事公允,朝政打理的事无巨细,儿子无议。”
刘娥这才笑道:“那就好!哀家老了,精力不胜从前,而且眼睛还看不着,唯恐朝政出什么差池,有负官家的嘱托!对了,官家兰香有了身孕,官家可知?”
赵祯不由得一愣,而后忙说道:“朕昨日只顾着看劄子了,兰香怀孕一事,朕也是刚刚得知,大娘娘放心,朕已经叮嘱过宫人们刘婕妤的起居生活要仔细照料了。”
刘娥又道:“只是可惜目前宫内只有两名妃子有孕在身,是皇子还是皇女也不好说,官家没有兄弟,为大宋皇室繁衍的重任,官家还需努力才行!”
刘娥觉得十几名美女侍寝,就只有一人命中,这概率有点低,所以方才有所言。
实际上赵祯出宫之前,虽然连续三晚夜夜笙歌,临幸了十余名妃子宫女,但实际上在赵祯的有心之下,他只在三个人身上播了种,所以只有一个怀孕也不足为奇。
“大娘娘!朕还年轻,且子女的事情还得看天意!”
赵祯忙回道。
“官家这说得是什么话?再好的田也得播种才行,若不然即便再是风调雨顺,也是长不出来庄稼的,官家说哀家说得可对?”
刘娥笑着问道。
“额~大娘娘所言甚是,儿子定当努力!”
赵祯忙回道。
“对了官家!哀家听闻解州一案,范仲淹杀了不少涉案的臣子,此事可是官家授意还是范仲淹个人私自做主张呢?”
唠完家常,刘娥方才问起此事。
“回大娘娘,是儿臣授意范仲淹这么做的!”
赵祯并不想大臣给自己背黑锅,所以同刘娥是坦言相告。
“官家!此举是不是有违祖制了?”
刘娥皱着眉头问道。
赵祯忙回道:“大娘娘,有些事情朕当着大臣的面不好讲,今日朕就同大娘娘讲一讲,朕在解州看到的事和遭遇的危难!”
。。。。。。
慈元殿内,赵祯一五一十的将解州发生的事讲给了刘娥听,当刘娥听到赵祯被钱为观追杀不得不躲进尼姑庵的时候,也是不由得心惊胆战,直到赵祯讲完之后,刘娥方才说道:“杀得好!这样贪污受贿,草菅人命,公然谋反的官员绝不能姑息,官家做得很好!杀伐果断,这大宋的江山交到官家的手里,哀家放心了!”
刘娥又道:“官家心思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