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绝不当仁宗-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墨染直勾勾地看着赵祯。
“前世我衷情于一个女人,但最终得到的却是无情的背叛,今生的我既然是大宋的皇帝,那么女人铁定不止一个,但我可以告诉你,你是我穿越后的第二个女人。”
赵祯回道。
“后宫佳丽三千,你又那么猛。。。。。。。年轻力壮,难道就没多碰几个吗?”
沈墨染追问道。
“一者,我眼下才十五,年纪太轻,不想就那么早有孩子,过渡的沉迷于男女之事也对身体发育不大好,二来有些事情暂时不方便跟你说。”
赵祯想了一下方才回道。
沈墨染并没有抓着此事不放,上一世,她如果和他在一起,那也是他的第二个女人,而这一世,想不到她还是他的第二个女人,看来一切都是命运。
“你真的想征服全世界吗?”
沈墨染伸出右手在赵祯的胸膛画圈圈。
“怎么!你刚才不是说什么征服全世界先从征服人家做起吗?怎么这么快就沉入女儿香中,不能自拔了啊?”
沈墨染的心里是复杂的,没矛盾的,她同所有女人一样,既希望自己的男人有强烈的事业心,同时又希望男人能顾家一点。
“只要征服了你!我就征服了全世界!所以我想问一句,你对我刚才的表现满意不?”
赵祯轻挑起她的下巴说道。
“满意个头!你就是个属驴子的!”
沈墨染将头埋在锦被里面,小声的说道。
“对了!我想问你一件事,你前世喜欢看穿越的不,或者是穿越的电视剧之类的!”
赵祯忽然想起了什么,忙问道。
沈墨染这才将头从被窝中露了出来,开口说道:“我前世虽然喜欢看书,但穿越的基本上没看过,不过穿越的电视剧倒是看过两部,一部是《穿越时空的爱恋》另一部是《步步惊心》。”
“奥!那什么,你穿越来就没带什么金手指,系统,外挂之类的东西吗?”
赵祯进而问道,要知道他刚穿越过来,可是有皇帝成长计划系统的,虽然眼下皇帝成长计划的人工智能消失不见了,但给他留下的金手指还是满满的,沈墨染既然也是穿越者,想来也应该会有金手指或者外挂之类的东西吧!
“系统什么的我确实没有,说道金手指,我好想对前世看过的书都记忆犹新,可以说都能一字不落的全部默写出来,想必这就是金手指了吧!”
沈墨染回道。
“那你前世都喜欢看什么书?军事的喜欢看吗?科技的看不看?如果你爱看,那朕征服世界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赵祯顿时欣喜若狂,好家伙虽然系统留给自己一堆福利,甚至还给了异能,但是都没沈墨染的超强记忆牛逼啊!
赵祯突然觉得飞机大炮,AK47,加特林在朝着他招手。
“军事科技之类的大概都是你们男人喜欢看的东西吧!我虽然·表面看起来强势,但卸下伪装之后也同别的女人差不多,在我的脑海中,除了商业之类的书,就是奢侈品,化妆品,衣服之类的杂志了。”
沈墨染的话无情的打破了赵祯的幻想。
赵祯顿时有些失望,心想看来还是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啊!
“对了!卫生巾已经发明出来,并销售了,销量如何?这个时代的女性接受吗?”
赵祯突然问道。
“大宋其实思想很开放的,妇女们接受新鲜东西的能力不比你们男人差,而且这东西比草木灰要好用多了,所以销量很是不错!已经有不少商人权贵找我商量代理权的事情了!”
沈墨染回道。
“这样就好,对了,我这些日子忙着给新军灌输军魂的事情,都没有对皇家商会的下一步目标做安排,真的是辛苦你了,若不是有你在,我都不知怎么办才好了。”
赵祯温柔的看着沈墨染。
“你能留下来继续帮我吗?”
赵祯满是祈求的说道。
“如果我依旧不愿意呢?”
沈墨染反问道。
赵祯忽然猛地坐了起来,眼睛瞪的大大的,看向她的眼神有着不舍,同时又流露出一种迷茫的姿态。
“如果你真的不愿意,我不会勉强你的!我会给你自由,但是我想说的是,大宋境内,你想去哪就去哪,但是我不能接受你嫁给另外的男人,这一点,我跟你坦言,我是真的做不到,只要有敢靠近你的男人,朕就是拼着这个皇帝不做,也会让他人头落地的!”
虽然沈墨染对赵祯很重要,但如果她真的下定决心要离去,那么赵祯只能任由她离去。
“怎么?不舍得我了?”
沈墨染看着失落的赵祯问道。
“嗯!真的不舍得你走!”
“只是因为我跟你上了床吗?”
沈墨染直白的说道。
“不是!我就是单纯的不舍得你走而已!沈墨染,我想我是爱上你了!”
赵祯看着她的眼睛坦言道。
“你。。。。。。。”
赵祯刚想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却被沈墨染香甜的红唇吻上了。
“你知道吗?我并不喜欢当总裁,我只喜欢你!”
。。。。。。
第84章 一道奏疏
选秀结束后,紧接着迎来的就是贡举,大宋各路学子早已提前赶来开封,参加朝廷举办的贡举。
现今宋朝的制举每届的录取的人数是越来越多,已渐成冗官之势,但赵祯眼下并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解决宋朝的科举制度问题,也没有权力去和文官集团掰手腕。
天圣二年七月十八日,赵祯升坐崇政殿,赐进士安陆人宋郊、长州人叶清臣、吴县人郑戬等一百五十四人及第,四十六人同进士出身。
第二日又赐诸科一百九十六人及第,八十一人同出身。
宋郊与他的弟弟宋祁都因诗词歌赋而出名,礼部上的奏疏中将宋祁排在了第三名,而他的哥哥宋郊却在三甲之外,刘娥看了后,不想长幼无序,于是把宋郊提成了第一名,而宋祁成了第十名。
古诗“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出自宋祁之手,由于二人都是才华横溢,是故人们称他们为二宋,用大宋、小宋加以区别。
叶清臣的对策写得很好,很是得监考官御史中丞刘筠的赏识,因此名列第二。
郑戬事从杨亿,以善写诗文闻名,后又返回吴地。等到杨亿去世,其宾客弟子都四散离去,郑戬却兼程前往参加葬礼。
而杨亿个性耿介,崇尚气节。十一岁,宋太宗闻其名声,授秘书省正字。淳化年间,赐进士出身,历任著作佐郎、知制诰、翰林学士、户部郎中、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宰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去世,时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赵祯看了郑戬的文章,很是欣赏,按照他的意思郑戬当拔头筹,刘娥一番运作之下,只能屈居第三。
这些十年寒窗苦读的考生最终一榜惊天下,成为人中龙凤,更有甚者被榜下捉婿,可谓是双喜临门,正因了宋真宗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话了。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三日后,赵祯赐张环、吕宗简进士及第,这二人才华一般,参加朝廷的贡举却未通过,之所以进士及第靠的是强大的后台。
张环是宰相王钦若的女婿,吕宗简是参知政事吕夷简的弟弟。
崇明殿内,朝臣们正在同刘娥商议政事,而赵祯正在延福宫的小湖上面的亭子中看金鱼戏耍游玩。
从沈墨染那里回来之后,他本来是信心十足的,但刘娥一连串的操作打的他是措手不及,刘娥许是知道了什么,选了如儒臣马宗元为龙图阁直学士入宫教授赵祯经学,而赵祯原本宽裕的时间也被安排的很是窘迫,以至于他都找不到出宫的机会。
“启禀官家!大娘娘传官家即刻去崇明殿!”
内侍罗崇勋来到赵祯身边恭敬的说道。
赵祯转身看了他一眼,一股掺杂着香水却又很刺鼻的气味传来,眼下这个二十来岁的内侍就是刘娥的新宠,至于宠到哪一步,赵祯不想去猜。
赵祯没有耽搁而是随着罗崇勋来到了崇明殿,刘娥之所以喊自己来,八成是出了大事了。
当赵祯来到崇明殿的时候,看到几位大臣正在争论不休。
“臣等见过!官家!”
大臣们见赵祯来了,赶忙放下争执,朝着赵祯行礼道。
“大娘娘!不知发生了何事?”
赵祯朝着帘子后面的刘娥行了一礼。
“官家先入座吧!来人把劄子拿给官家瞧上一瞧!”
刘娥示意道。
赵祯落座后,接过内侍递来的劄子翻看了起来。
这份劄子是钦差大臣李迪上的,李迪同户部官员经过大半年的查询,方才将天下百姓所欠的赋税给查清楚了,而这其中除了穷苦百姓和富商所欠的赋税之外,欠朝廷赋税最多的尽然是寺庙!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久远,说法也不一,有的认为是战国,有的认为是秦朝,但更多的都是认为是汉明帝时期传入的。
不得不说佛教宣扬的思想对于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唐朝更是有十三僧人救唐王的故事流传,而且玄奘西天取经的事迹也被人所宣扬,所以佛教在唐朝得到了兴盛,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和尚的,在唐朝当和尚必须有度牒才行,因为经过隋末战乱,人口大为减少,如果都出家当了和尚,那么土地谁来耕种呢?
因此唐王朝一反面宣扬佛教的好处,另一方面又对佛教加以限制。
赵祯看完了奏疏,朝着底下的大臣问道:“朕记得太祖立国时,不是有明文律法规定寺庙、道观不得买田,怎么到了如今,佛寺、道观反而欠下朝廷多年的赋税呢?”
底下的大臣么似乎心有灵犀一样,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刘娥。
“咳咳咳!这事怨哀家,当初先帝驾崩,哀家赏赐荆门军玉泉山景德院白银三千两,让他们买田,哀家是好意,想让他们日夜为先帝祈福,去没想到其它寺庙见此纷纷购买田地,才成今日之祸!”
刘娥淡淡地说道。
赵祯并没有计较刘娥当初的举措造成如今的局面,而是直接问道:“众卿对此事都有何看法?又该如何处置?”
王钦若出言道:“官家!据前往调查的户部官员上奏说:这些寺庙之所以拖欠朝廷的赋税,是因为他们一年当中数次施粥与百姓,因而才拖欠朝廷的赋税!”
王曾出言道:“官家!寺庙购买土地破坏了祖制,臣以为应该将天下所有寺庙的土地都收归国有,或者分发给穷苦百姓!祖制不可违!”
王曾的话倒是很直接,言下之意是刘娥破坏了祖制。
刘娥即便心中对王曾恨得是牙痒痒的,但也不敢当场发作,毕竟这苦果是她当初的妇人之仁造成的。
赵祯见此方才说道:“大娘娘!自古以来,僧人虽不从事生产,但每年我朝对寺庙的赏赐不可不谓之丰厚,他们不用辛苦劳作,却仍然是衣食无忧,而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打坐念经!现如今,寺庙竟公然违抗朝廷政令购买田地,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一旦如此的话,寺庙就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那么寺庙就会扩招,僧人会增加,每多一名僧人,田地间就少一名农夫,朝廷的税收也会因此而减一分,还望大娘娘以大宋江山社稷为重,务必取缔此事。”
。。。。。。。
第85章 承担
崇明殿内,赵祯的话落后,刘娥的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悦的神色,她之所以让人把赵祯喊来,是想着赵祯能够明白她的苦心,毕竟她的初衷也是出于好意,可没想到赵祯非但没能体会她的意思,反而同王曾等人是一样的看法。
此时的刘娥不由得有些进退维谷,犹犹豫豫。
参知政事吕夷简见此出言道:“官家有所不知,这些寺庙经常施粥于附近百姓,因而不少得不少百姓推崇,臣担心若贸然收回寺庙的田地,一个不好只怕民心易动!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朝廷免去天下寺庙的田税,向天下彰显官家仁爱之心。”
吕夷简最是会察言观色,今儿个几人将太后弄得下不了台,本来太后喊官家来也是为了有一个台阶下,现在可倒好,问题不但没解决,似乎愈演愈烈了。
“吕参政之言,恕我王曾不敢苟同,若朝廷免去寺庙的赋税,想必寺庙购买田地的情况会愈演愈烈,演变至最后,一向清心寡欲,不染凡尘俗世的佛门弟子就会成为这天下最大的地主,我王曾虽不信佛,但也知道若佛祖他老家知道定然不会容这等佛门弟子在人世!”
王钦若对于此事采取明哲保身的措施,不发表意见,一切唯刘娥马首是瞻,但王曾这个次相自然就不干了,太后又如何,不过是一个女人而已,犯了错就是犯了错。
副枢密使张知白出言道:“太后,官家,依臣之见朝廷可下诏免去天下寺庙所欠的赋税,但寺庙买田地一事必须命令禁止,臣认为他们多少钱买的,朝廷多少钱收回来就行。”
“嗯!这个法子好!一来朝廷免去寺庙所欠的税收,就已经是向天下寺庙僧人彰显仁爱,二来由朝廷出资收购寺庙的田地,并不是直接没收,想必那些僧人也说不出什么来,更何况这是维护祖制。如此恩威并施,这件事得以善终!”
张知白被称为一代贤相,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的提议赵祯很是赞成。
“当初大娘娘赏赐给荆门军玉泉山景德院寺庙三千两银子是想让僧人给先帝祈福,朕才是方才想起,当初大娘娘是跟朕说起过此事的,朕清晰的记得,大娘娘当时嘱咐中使说是香火钱,没想到中使竟然传达下去之后竟然演变成了买地钱,中使是否从中贪污克扣或者擅自更改朕的诏令,朕定会查清楚取的!”
事实上,刘娥根本没跟他提起此事,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将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好让刘娥有台阶下,至于事后调查结果,推给雷允恭这个死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