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明疯王 >

第86章

大明疯王-第86章

小说: 大明疯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若愚闻言,不由冷哼道:“来人,去给杂家把奢杜辉砍了!”

    很快,便有一个番子拎着奢杜辉的头前来复命了。

    安位吓得,浑身直打冷战。

    这一直压得他抬不起头来的奢杜辉竟然就这么被宰了!

    刘若愚微微挥了挥手,随即问道:“安位,你可愿率众归顺朝廷?”

    我正没想造反啊!

    安位连连点头道:“我愿意,我愿意。”

    刘若愚由追问道:“你家世袭的宣慰使授印可还在?”

    安位连连摇头道:“不在了,早被安邦彦给夺去了。”

    刘若愚略微沉吟了一下,随即牛逼哄哄的道:“杂家可以上奏朝廷,给你再发套新授印,到时你可得通令水西各山寨和各支土司,让他们老老实实听候马千乘马大人差遣,不要再跟着安邦彦造反了。“

    安位忙不迭点头道:“多谢大人,到时候我一定通令各处,让他们都归顺朝廷。”

    刘若愚当即冷哼道:“朝廷?你是看朝廷鞭长莫及,管不到你们,是吧?”

    安位连忙改口道:“哦哦,我错了,我一定让他们都听马大人的。”

    这下应该差不多了吧?

    刘若愚瞟了马千乘一眼,见马千乘没什么反应,这才挥手令安位退下,随即便起身回去写奏折去了。

    他不但将安邦彦抢夺安位宣慰使授印一事上奏了,还将马千乘率军击败奢崇明十余大军,杀敌七万余,俘虏两万余并拿下水西一事一并奏了上去。

    同时,他还建议朝廷敦促五省总督闵梦得速速发兵,乘势收复贵阳府,一举平定西南叛乱。

    魏忠贤收到奏折,简直欣喜若狂。

    这下好了,西南的军功又够他侄子侄孙再晋一级了,这马千乘,可以啊!

    当然,马千乘是不要想加官进爵了,这些功劳,都是他侄子侄孙的。

    他也没空去管什么收复贵阳府的事,因为这会儿他正在密谋收拾帝师孙承宗呢。

    上次孙承宗率军冲到通州,可是把他吓了一大跳。

    这人也太危险了,必须得除掉!

    不过,人家是内阁大学士,又是蓟辽督师,还是帝师,想要除掉,可没那么容易,需得罗织一堆罪名才行。

    一开始,他还是用的老套路,让手下党羽不断上书污蔑孙承宗。

    说什么孙承宗谎报边军数量,冒领粮饷,采用堡垒推进战术,劳民伤财,谎报军功,任人唯亲等等。

    当然,这些捕风捉影的事并没有多大杀伤力,想让天启把自己的恩师给砍了,那是不可能的。

    偏偏这个时候,辽东又出事了。

    孙承宗手下部将马世龙立功心切,误信降将刘伯潱裕捎位髀持缀屠畛邢认∫荩峁位髀持缀屠畛邢戎屑粕硭溃被顾鹗Я怂陌儆嗳恕

    这下可不得了了,朝中阉党顿时群起而攻之,疯狂弹劾孙承宗,说得好像孙承宗是千古罪人一样。

    其实,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打仗本来就是尔虞我诈,计谋百出,你来我往,互有胜负。

    再说了,孙承宗足足操练了精兵十余万,收复了失地四百余里,功绩大了去了。

    这一次袭取耀州失败,那只是马世龙中计,损失了一点人马而已,并没有丢失一寸土地。

    如此小事,竟然被阉党说的好像天都被捅了一个窟窿一般严重。

    当初王化贞轻敌冒进,丢失重镇广宁,折损明军四五万在他们说来却又变成了无足挂齿的小事。

    阉党这双标,着实玩的溜。

    问题,天启竟然还信了,认为孙承宗真的不适合督师蓟辽了!

    结果,孙承宗无奈,只能主动请辞了。

    天启也没为难自己的恩师,他不但给孙承宗加特进光禄大夫,还赏赐蟒服、银币等财货,让其回家养老去了。

    孙承宗一去,魏忠贤顿时没了顾忌,很快,他便命手下党羽编了什么《东林点将录》,《天鉴录》什么的,将清流和东林统计了一番,准备挥舞屠刀,斩草除根了。

    至于罪名,很简单,随便找一个便成。

    很快,便有浙江税监李实上奏,说什么东林党横行乡里,贪赃枉法,激起民变!

    其实,民变就是李实本人激起的,因为他太贪了。

    他负责的是监收江南织户税赋,按朝廷的标准,那是二十税一,也就是每台织机按每月产出收二十分之一的税,大概就是五十文,也就是五厘左右。

    这点税收,织户还是可以承受的,因为一个月一台织机能织出大约三四匹布,按市价卖出去就是一两多一点,刨去人工的话,一个月的毛利还有三四百文左右。

    但是,李实上任之后却私自将税赋提到了每台织机每月五分银子,也就是五百文!

    他这其实还不算太过分,因为税监下地方捞钱基本就是这规矩,收税收十成,上缴朝廷一成!

    现在,按朝廷的税赋,每个月每台织机要上缴五十文,他自然要将税赋提到五百文,不然,他怎么贪那九成!

    问题,他这么搞,织户没法活了啊,一个月累死累活下来,不但赚不到一文钱,每台织机还得赔进去三四百文,谁受得了?

    于是乎,江南的织户气愤填膺之下,把税监衙门给围了,把李实和其手下党羽狠狠揍了一顿。

    这事,本就跟东林党没什么关系,但是,魏忠贤稍微一改,就变成东林党贪赃枉法,激起民变了!

    当皇帝的最怕什么?

    就是怕民变啊!

    天启被他这么一糊弄,也有点恼火了,当即便下旨,将贪赃枉法,激起民变的东林党人全抓起来。

    魏忠贤稍微动了动手脚,就变成了,皇上下旨,将所有东林党人全抓起来!

    于是乎,朝野上下顿时掀起一股腥风血雨,不但是东林党人就连清流都遭殃了,几乎全被魏忠贤抓进诏狱,折磨得死去活来。

    说到党争,东林党真是弱不禁疯。

    魏忠贤只是略施手段,随便疯狂了几把,他们便几近团灭!

 164 袁崇焕发完疯神经错乱

    魏忠贤开始屠杀清流和东林了,一时之间,朝野上下风声鹤唳,整个大明,到处都是锦衣卫缇骑。

    清流和东林这次是倒了血霉了,遇着魏忠贤这个不讲道理的地痞流氓。

    这次,任他们怎么会喊叫都没用了,因为满朝文武皆是魏忠贤的孝子贤孙,谁听他们喊叫?

    至于天启,深宫之中也全是魏忠贤的亲信,魏忠贤不想让天启知道的事情,天启压根就不可能知道。

    一场腥风血雨,万千清流尽除,天下大乱,近在眼前。

    朱器圾站在赤水码头附近的河岸旁,看着一拨又一拨的流民欢天喜地的从车轮舸上走下来,满怀希望的走向水西的崇山峻岭之中,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说实话,水西并非什么安居的乐土。

    这里自古就是蛮荒之地,流放囚犯的地方,能有多好?

    整个水西就没几块平地,几乎全是山林,这样的地方,本就不适合人居住。

    奈何,那些富饶之地,适合人居住的平原,都在现在这腐朽的朝廷掌控之中,都是贪官污吏捞油水的地方,他们能让这些流民去沾他们的油水吗?

    没办法,只能让这些流民先在山林里面委屈一下了。

    还好,水西已属于南方了,雨水十分充足,根本没受到西北旱情的影响,山林里面,载种红薯和土豆还是没问题的。

    要说这些流民,运气还算好的了,他们起码活着走到了郧阳,而且被他给收置了,活下去肯定是没问题的。

    留在西北的灾民就惨了,听说那边都已经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了。

    更为可怕的是,那些贪官污吏还在敲骨吸髓,拼命的剥削他们呢。

    唉,这该死的世道。

    朱器圾忍不住摇头叹息一声。

    他正在那感慨呢,马千乘突然拿着份公文走过来,愤愤不平道:“王爷,您看这如何是好?”

    看马千乘这表情就知道,这次怕又是什么都没捞到。

    朱器圾接过兵部公文一看,果然,又是口头嘉奖,没一点实质性的奖励。

    要知道,他们上报的可是马千乘击溃奢崇明十余万大军,杀敌七万余,俘虏两万余,而且还把安邦彦的老巢水西都拿下了。

    这已经算得上是天大的功勋了,理应加官进爵,好好嘉奖一番。

    结果,别说加官进爵了,兵部的公文上就连粮饷和军功奖励都只字未提,好像几万人马打仗压根就不需要粮饷一般。

    更为可气的是,公文最后还命马千乘挥军进攻贵阳,一举平定安奢之乱。

    我进攻你吗逼!

    朱器圾气得,直接把兵部公文撕了个粉碎,一把丢赤水河里。

    马千乘见状,不由目瞪口呆道:“王爷,您这,丢失公文可是重罪!”

    朱器圾没好气的道:“怕什么,丢了就丢了,就阉党那帮软蛋,欺负欺负东林那帮无用的书生还行,他们谁有种来收拾你这个兵强马壮的大土司。”

    好吧。

    马千乘无奈的道:“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办呢,要不要去进攻贵阳?”

    朱器圾冷哼道:“哼,进攻贵阳,给他魏忠贤捞取军功吗?我们拿下水西已经足够了,你就说伤亡惨重,粮饷奇缺,无力再战,他们要能把粮饷和军功奖励补齐,我们就去进攻贵阳。”

    怎么可能?

    朝廷欠他的粮饷和军功奖励都上千万两了!

    马千乘小心的道:“我们真不搭理他们吗?九千岁魏公公可是那种睚眦必报的人,他想让我们去帮他捞取军功,我们不去,他怕是会想办法报复啊!”

    朱器圾不由翻白眼道:“都跟你说了,他们只敢收拾文臣,统兵大将,尤其像你这种土司,他们不敢动的。而且,辽东马上就会有一场天大的功勋送给他,到时候,他哪里还有理你。”

    辽东?

    帝师孙承宗不都被逼的辞职返乡养老去了吗?

    这会儿辽东估计都乱成一锅粥了,还有谁能建什么天大的功勋呢?

    马千乘哪里能想得到,辽东还有个疯到敢违抗军令的袁崇焕!

    帝师孙承宗被逼辞职之后,魏忠贤便派自己的亲信高第接替了蓟辽督师之职。

    他估计也想自己的亲信能建功立业,帮他长长脸,可惜,阉党真是帮软蛋,他们也就能欺负朝中的清流和东林,让他们去跟建奴对阵,他们压根就没这个胆。

    高第上任之后立马下令,命辽东所有军民全部撤回关内,以山海关之险,来抵御建奴!

    他是想着躲山海关里面混日子呢。

    毕竟,山海关乃是天下第一关,出了名的易守难攻,而且,这会儿辽东军都已经发展到十余万了,从数量上来说并不比建奴差。

    十余万大军守着天下第一关,建奴敢来攻打吗?

    他哪里能想得到,现在的朝廷根本就无力负担这十余万大军的粮饷,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屯田种地养活自己呢。

    十余万大军守着个山海关,吃什么?

    吃砖头吗?

    再说了,建奴如果真的冲过来,他高第敢与之对敌吗?

    恐怕,一看到建奴他便会被吓得落荒而逃,主帅跑路,山海关能不能守住还是个问题呢。

    这种荒唐的命令传下来,时任辽东按察使的袁崇焕顿时气得七窍生烟。

    开什么玩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宁锦防线就这么拱手送给建奴?

    没了关宁锦防线缓冲,山海关能守住?

    要说这家伙也够疯狂,发起疯来,那也是不管不顾的主。

    他直接来了个违抗军令,率军守着宁远,就是不撤退!

    可惜,辽东也就他这个疯子敢违抗军令,锦州一线的文臣武将皆不敢。

    于是乎,锦州的军民开始撤退了,好不容易收复的四百余里河山又这么拱手送给了建奴。

    努尔哈赤听闻孙承宗被逼辞呈,新来的高第又是个软蛋,当即毫不犹豫的挥军直扑关宁锦防线。

    袁崇焕闻讯,当即写下血书,与宁远城中的满桂、祖大寿、何可纲等将士盟誓,誓死守卫宁远,死战不退!

    努尔哈赤与明军交战这么些年,也就浑河一战遇到了戚家军和白杆兵这样的硬茬子。

    那次,戚家军和白杆兵都在野外,而且他们还有沈阳城中的火炮支援,所以他大获全胜。

    这次就不一样了,换成他们在野外了,袁崇焕这帮硬茬都在宁远城里呢,而且,宁远城里正好有孙承宗命人铸造的火炮。

    努尔哈赤连续挥军进攻了两天,八旗将士被火炮给轰得损失惨重,宁远城却是岿然不动,无奈之下,他只能撤军了。

    更为巧合的是,努尔哈赤回去之后不久便死了。

    这一下,大明朝堂简直一片欢腾,与建奴交战这么久,终于大胜了一回,而且,奴酋努尔哈赤都被干掉了,原来,建奴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宁远大捷着实令人鼓舞,可惜,功劳全是魏忠贤的,或者说魏忠贤那些侄子侄孙的,袁崇焕也就得了个辽东巡抚之职,品级还是原来的品级,一级都没升。

    这时候,袁崇焕还没反应过来,因为他正趁努尔哈赤败退之机带人修复被建奴捣毁的锦州城呢。

    锦州城刚修复,皇太极又率建奴大军卷土重来,双方又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

    结果,皇太极也拿装备了火炮的宁远和锦州没办法,损失惨重之下,他也只能挥军撤退了。

    这一下,大明朝堂又是一片欢腾,建奴,不过如此,接连大胜之下,有人甚至鼓吹要收复辽东了。

    可惜,宁锦大捷的功劳也全是魏忠贤那些侄子侄孙的,袁崇焕就得了个兵部右侍郎的虚衔。

    他本就是正三品的辽东按察使,兵部右侍郎也只是正三品而已,有多大区别?

    也就是说,他拼死拼活连续获得两场大捷,等于白干了!

    再看看魏忠贤的侄子侄孙。

    魏良卿因辽东军功进封太师,宁国公。

    魏良栋因辽东军功进封太子太保,东安侯。

    魏鹏翼因辽东军功进封太子少师,安平伯。

    朝中那些魏忠贤的孝子贤孙更是使劲吹嘘,什么只有九千岁能救大明,只有魏公公能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