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诸天最强大佬 >

第23章

诸天最强大佬-第23章

小说: 诸天最强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装订成册的书籍来,画卷反倒是保存的相对时间更长久一些后世上千年的成册典籍极其罕见,反倒是上千年历史的画卷并不少见。

    楚毅小心的将手中《易传》一册翻阅完毕,放之书架之上,然后伸手拿过另外一册《经说》。

    随着楚毅翻开扉页,识海之中气运祭坛微微震动,楚毅嘴角微微翘起,看来自己判断没错,但凡是由圣贤之亲笔所书汇聚其一生精髓之典籍,气运祭坛便可自其中汲取气运点。

    这世间存世之圣贤亲笔所书之典籍多吗?

    楚毅可以肯定,不多,但是不多并不代表没有啊!

    最关键的是,楚毅想到了一处地方,那么一个传承了数千年的圣人家族当中,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求票,收藏,还有打赏,有木有!】

    诸天最强大佬

 第四十七章 本督主是恶人吗

    手中书卷翻动,楚毅缓缓将经说当中的内容一一记下,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二程对于易经的注解,自有其独到之处。

    盏茶功夫,楚毅双目微微一闭,脑海之中经说的内容浮现心头,心中一动,心神沉入识海,通过气运祭坛,楚毅发现自己的气运这次暴涨了有四百点之多。

    不过是两本二程手书的典籍而已,竟然让楚毅轻松的获得了近一千点之多的气运点,这让楚毅心中泛起几分波澜。

    将最后一本《遗书》取下,果不其然,气运祭坛微微震动,楚毅没有急着去查看这一本典籍让他增加了多少气运点,而是先行翻阅典籍,将其中内容记下。

    一旁的杨慎这会儿正捧着《易传》看的如痴如醉,楚毅将手中《遗书》放下,目光向着四周看去。

    如果说先前他只是想要看看二程是否有传承留下,同时多吸收一些典籍当中所蕴含的精粹,用来平衡自己的心『性』。

    没想到的是在不经意之间,竟然让他发现了一个获得气运点的途径,而且这个途径很是行之有效,只要能够找到先贤手书的典籍就能够或多或少的收获一些气运点。

    嵩阳书院传承至今已然有上千年之久,如此漫长的时间当中,嵩阳书院曾经不止有一位先贤大儒在此间讲学,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手书典籍。

    可以说除了极少数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的千年大族,这天下间最可能找到先贤手书的地方就是嵩阳书院这样的天下知名的书院了。

    不远处的公孙翰这会儿却是不敢有什么异常的举动,唯恐会激怒了这位双手沾满了书院弟子鲜血的东厂督主。

    目光投向公孙翰,公孙翰不禁身子一僵,这会儿就听得楚毅道:“本督主若是没有记错的话,当年如司马光、朱熹等人就曾在嵩阳书院讲学,这书库当中可有他们昔日留下的手书典籍吗?”

    公孙翰张了张嘴,最后看了看被楚毅放在书架上的二程典籍,咬牙道:“几位大儒当年的确留有手书,不过如今尚在书院保存的也只有司马光先生所着《资治通鉴》第十三卷,朱熹圣人手书之《『性』礼精义》,李纲先生《论语详说》三卷。”

    楚毅不禁眼睛一亮,略带期待道:“哦,快快寻来,本督主倒是要拜读一二。”

    司马光,李纲那都是有名的大儒,二人所留下的手书,多少必然有气运点,至于说朱熹,此人号称集理学之大成者,至今在文人之中都犹如圣贤一般。

    只不过楚毅对他那一套“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很是不感兴趣,而且此人私德有亏,奈何此人学说正符合了某一部分人的需要,使之堂而皇之的被奉之为圣贤,千年之后,民智开化,此人声名极差,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楚毅倒也颇为好奇,做为当下影响力最大的儒家学派,理学一支的集大成者,其所留下的手书,到底能够为其贡献多少气运点!

    战战兢兢的公孙翰将几卷斑驳的典籍像是捧着无上珍宝一般小心翼翼的将之送到楚毅的面前。

    楚毅目光落在一册典籍上,只看上面遒劲有力的大字,不用说这便是李纲所手书之《论语详说》,取之在手,果然识海气运祭坛微微震动了一下。

    楚毅又取了司马光所遗留在书院的其中一卷《资治通鉴》,同样气运祭坛也有所反应。

    心神沉入识海查看了一番,这两册典籍给楚毅增加了近六百气运点。

    倒不是说司马光、李纲二人手书典籍差,谁让那资治通鉴不过是其中一卷罢了。

    以资治通鉴的影响力,如果说是司马光手书的完整的一套的话,楚毅几乎可以肯定,那一套完整的资治通鉴至少可以给他贡献成千上万之多的气运点。

    当楚毅将朱熹那一册《『性』礼精义》拿在手中翻看之时,气运祭坛震动,楚毅当即查看,一看之下,楚毅心中颇为感叹。

    只是一册『性』礼精义竟然使得他暴涨了三千气运点之多,虽有些惊讶,可是考虑到理学自朱熹大成之后数百年所造成的莫大的影响,只是朱熹诸多典籍当中一册,能够有三千气运点已经是相当惊人了。

    楚毅将这一册『性』礼精义翻看过后,整个人沉『吟』良久,以楚毅之博学,自然能够看出这一册典籍所蕴含的思想。

    只可惜楚毅对其中之思想并不认同,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手中真气微微一吐,刹那之间,这一册对于诸读书人堪称圣物一般的《『性』礼精义》在楚毅手中化作飞灰。

    公孙翰见状神『色』大变,几乎是本能的向着楚毅扑上来,两眼通红癫狂一般大叫道:“阉人,你安敢毁先贤朱子之手书典籍,坏我儒家圣物,老夫与你拼了!”

    楚毅不禁轻叹,虽不愿意承认,可是理学对大明乃至后世满清影响力之大,非后世之人所能想象。

    有明一朝天下之文人奉朱熹为朱子,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及至满清,康熙更是赞之: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看着一副拼命架势的公孙翰,楚毅伸手向着其眉心一点,刹那之间,公孙翰身子一僵,脸上残留着癫狂与狰狞,身形轰然倒地。

    杨慎一脸的感慨,方才楚毅毁掉那一册《『性』礼精义》的一幕他的确看在眼中,做为读书人,虽然略有惋惜,却也没想到公孙翰竟然会反应那么激烈。

    杨慎此人家学渊源,博采众长,后来更是着书对朱熹大加批判,可见其并非理学的追随者。

    楚毅看向杨慎道:“用修是否认为楚某乃是心狠手辣,毁坏先贤典籍之恶人?”

    看了看公孙翰,再看看楚毅,杨慎叹道:“杀人者乃理学也,非督主也!”

    楚毅背着手,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华道:“堂堂天下知名的嵩阳书院却是为陈琦、公孙翰这样的人所把持,这诸多士子,又有几人可为陛下分忧,为万民谋福祉!”

    杨慎神『色』肃穆道:“督主对我辈读书人似有成见?”

    楚毅深深看了一眼颇有不服之『色』的杨慎,突然大笑,转身向着地下书库出口而去,同时道:“杨用修,他日你若为理学之信徒,本督主必杀你!”

    诧异的看着楚毅的背影,杨慎心中很是不解,看楚毅的反应,似乎对理学一脉的读书人颇有意见。

    杨慎却是不知,楚毅体内有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站在时光长河的下游,深知儒家理学一脉对华夏造成了何等的影响,若是他与楚毅调换一下的话,恐怕也会如楚毅一般。

    先前那名番子悄无声息的将公孙翰的尸体拖走。

    楚方见到楚毅自藏书阁走出,连忙迎上来道:“督主,可有什么收获吗?”

    楚毅微微点了点头道:“小方子,你等下带上几名书院的学正去那地下书库,给本督主翻找一下,但凡是先贤大儒亲笔手书之典籍,统统被本督主找出来。”

    诸天最强大佬

 第四十八章 只看谁更棋高一筹

    楚方肃然领命,这会儿楚毅道:“曹少钦呢?”

    楚方连忙道:“回督主话,曹公公这会儿正在书院广场处置那几名胆敢非议督主的书生呢!”

    楚毅不由的眉头一挑,他还真的有些好奇,曹少钦到底如何处置那几名读书人的,毕竟先前他已经将那几名读书人的眼睛给刺瞎了。

    摆了摆手,楚毅道:“你且去吧!本督主自己在书院走一走。”

    先前楚毅就曾感叹嵩阳书院依山傍水,所处之地,可谓山清水秀,风水上佳之宝地。

    立于书院之中眺望远处,乃是巍峨高耸的中岳嵩山,书院之中古树参天,清风拂过,隐隐有哗哗响声。

    如今已然夜幕降临,书院当中亮起了灯火,虽不至灯火通明,在这夜幕当中,倒也颇为亮堂。

    不知不觉之间,楚毅行至书院广场之所在,远远望去,广场之中几道身影颇为诡异。

    楚毅上前,而这会儿曹少钦还有几名档头也注意到了楚毅,连忙向着楚毅行礼道:“属下等见过督主。”

    微微颔首,目光向着先前他看到的那几道诡异的身影看了过去,一看之下,楚毅不禁微微一愣道:“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这广场之上,平整的地面竟然有几个人大半身子被埋在土里,自腰部以上『露』在地面之外,怎么看都有些古怪。

    楚毅能够认出,这几个大半身子被埋在土里的书生正是先前私底下非议他而被其刺瞎了眼睛的那几人,就是不知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曹少钦扫了那几名读书人一眼,向着楚毅道:“督主,属下觉得这几名读书人实在是太过可恶,督主不杀他们,乃是督主心怀仁慈,可是属下却是气不过,既然他们一个个自称是读书种子,那么咱家就将他们埋在土里,看他们这些读书种子会不会发芽,长成朝廷的栋梁之材。”

    楚毅听了那真的是一脸的愕然,看了看那几个读书人,再看曹少钦,楚毅不禁想问,人家自称读书种子,你就将其埋在土里希望其生根发芽,还有人生成乃是国之栋梁呢,难不成曹少钦还要将他们削成人棍不成!

    不过有句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这些读书人或许算不得什么恶人,但是这些人有时候比之恶人还要恐怖百倍。

    区区恶人最多为恶一方,能够祸害百人已然是人之大恶,然而这些人行事,一旦昧了良心,所害岂止百人,亿万人都要遭其荼毒。

    看楚毅一脸平静,曹少钦不禁向着楚毅道:“督主,是不是属下做的有些过了!”

    今日之事,遮掩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楚毅能够狠下心去,屠灭了整个书院,甚至追上去将做为知情人的登封知县乃至那些府衙衙役都给灭了口。

    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嵩阳书院之血案,必然惊动天下,这一点楚毅在选择痛下杀手的时候心中便已经有所预料。

    如果说连这一点都想不到的话,楚毅也不可能坐稳这东厂督主之位,此时听了曹少钦的话,楚毅轻笑道:“天塌下来自有本督主顶着,再说了,此事闹大了,对我等未必就没有好处啊。”

    曹少钦等人看楚毅嘴角那一丝神秘的笑意不禁有些『迷』『惑』不解,怎么看这一次书院血案都是对楚毅极为不利,搞不好就是丢官送命的下场,可是看自己督主那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原本心中的那点担心,自然是烟消云散。

    书院之中,一间宽敞,充斥着墨香气息的房间当中,楚毅正站在一张书架前看着上面一排的书卷。

    这是书院院判陈琦的住处,这会儿一道身影正伏在书桌前,书桌上,一张张的书信摆放整齐。

    差不多一个时辰左右,楚毅已经看过近十册书卷,这会儿原本在书桌前伏案誊抄书信的东厂领班太监起身向着楚毅道:“督主,一切妥当,保管任何人都看不出一丝破绽。”

    这人乃是东厂老人了,乃是几名领班之一,这一次被楚毅随行带出东厂,此人有着一手绝活便是仿人笔迹,经其之手所仿之笔迹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纵然是被仿者本人都未必能够分辨清楚哪一个是自己所写,哪一个是被仿造出来的。

    既然在书院制造了血案,自然要想办法收场,虽然说楚毅对相当一部分文人不是很满意,可是他也很清楚,这大明天下传至朱厚照已非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之时可比。

    上百年过去,开国之初曾被朱元璋、朱棣父子压制的文官集团如今已然成长为一头庞然大物,这一头庞然大物盘根错节盘踞于大明身上,可以说及至此时,纵然太祖复生,只怕也难以撼动势力庞大的文官集团。

    土木堡一役,原本文官、武将勋贵、宦官,三足鼎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原本尚且可以同文官、宦官鼎足而立的武将勋贵集团遭受了灭顶之灾,以英国公张辅为首诸多武将勋贵战死,自此文官势力一举压倒勋贵,可以说自土木堡之变后,朝中武将勋贵集团几无发言权,沦落至堂堂三品武将须得向七品文官行礼的荒唐境地。

    嵩阳书院血案一旦爆发开来,必将蒙受来自文官集团的疯狂反扑,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楚毅第一次出手的时候才留有几分余地,只是赐下那几名读书人的眼睛。

    哪怕是闹大了,楚毅也丝毫无惧。

    然而楚毅明显低估了以陈琦为首的这些文人对他宦官身份的在意程度,或者说陈琦在得知他的身份之后,想要搞出一场大风暴来。

    准确的说,陈琦想要针对的并非是他,而是朝中一手遮天的刘瑾。

    刘瑾独掌大权,自然是触动了朝堂文官集团的利益,一股针对刘瑾的暗流正在涌动,恰恰楚毅来到嵩阳书院,被陈琦选做了对付刘瑾的突破口。

    毕竟在文官集团眼中,楚毅同刘瑾都是宦官一党,没有什么区别,谁让楚毅执掌东厂,恶名在外呢。

    只可惜陈琦低估了楚毅,虽然他想要搞出一个天下震动的大新闻的目的达成了,但是却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行至书桌之前,楚毅将一封封伪造出来的书信看了一遍,再同陈琦以往的书信做了对比,可以说就是一模一样,若非亲眼所见,楚毅都无法相信这些书信九cd是为造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