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垂钓系统-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脚快的,一个月能拿六万多。”李昌明说道。
“你们厂的老板这么大方?”王明诚难以置信。
“我们厂的老板,也是你们公司的老板。”李昌明说道。
“你们厂的老板,也是我们公司的老板?”王明诚问道。
“你们公司的老板,是不是张雅欣和李昊?”李昌明笑道。
“嗯。”王明诚点了点头。
“李昊是我侄儿,药膏厂上班的,都是他的亲戚。”李昌明说道。
“原来是这样。”王明诚恍然若悟。
一个工厂的老板,给亲戚开高工资很正常。
“听说你们年底有分红?”李昌明问道。
“总监级别的,净利润百分之一。”王明诚也不隐瞒。
据财务部总监郝仁说,今年公司净利润两亿多。
总监每人可以得到净利润百分之一,算下来,每人都有两百多万。
至于老板是否遵守承诺,王明诚也没有把握。
“我们辛苦一年,还没有你们分红多。”李昌明心下羡慕。
“年底的时候,老板可能会给你们分红。”王明诚说道。
“现在的工资,我已经很满足了。”李昌明笑道。
测试了一下装好的摄像头,李昊心中还算满意。
虎山隧道、海边、江边,家家户户的门口,他都装了摄像头。
打着为了村里安全的口号,各家各户都很配合。
摄像头对着屋外,不会影响他们的隐私。
村里装上摄像头,小孩子也更安全不是?
东西掉了,查看一下监控,有利于寻找。
此时,村里的二十几个中年人,齐聚李昌健家。
“我打算把渔船卖了,买一艘钓鱼船。”李昌旺说道。
“我也准备把渔船卖了,换成钓鱼船。”李昌余附和道。
一个个昌字辈的人,都决定把渔船换成钓鱼船。
“那就都把渔船买了,一起去造船厂买船。”李昌健说道。
“钓鱼船太多,租船的人有限,要不,几家合伙买船?”李昌旺提议道。
“嗯,这样一来,可以买更好的钓鱼船,租船收入也更稳定。”李昌余附和道。
“村里六十八户人,不算昌全他们,还有六十七户人,先买九艘钓鱼船,要是买得太多,肯定会闲置不少。”李昌旺提议道。
众人商量一番后,李惜才、李惜和、李惜仁的直系,暂时只能购买三艘钓鱼船。
惜字辈的长辈,早就住在虎山上了。
李惜才、李惜和、李惜仁是三兄弟。
三人的直系后辈,分别得到三艘钓鱼船的购买名额,出资多少,回去自行商量。
在场的人都很清楚,要是不控制钓鱼船的数量,绝对会得不偿失。
至于李昊他们家,都被众人排除在外。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在李昊的药膏厂上班,每个月轻轻松松拿几万,再控制李昌全家里的钓鱼船数量,不被戳脊梁骨才怪!
不到三天时间,村里的渔船,就全部低价卖出去了。
又过了几天,李家村海边的码头,多了九艘崭新的远海钓鱼船。
单价两百零五万的远海钓鱼船,总价一千八百四十五万,平均下来,每家只出了二十几万。
有五个人在药膏厂上班的,也就一个多月的工资,甚至还没有一个月的工资。
周末的时候,战鱼公司的员工租船出海。
每人收费五百,一艘钓鱼船带十五人,去除各种成本,净赚四千多。
自己钓点鱼,还能多赚一些钱。
出海钓鱼的战鱼公司员工,要是运气不错,还能赚上一笔。
既能去波澜壮阔的大海看看,还有机会赚点钱,村里的租船业务如火如荼。
眼见钓鱼船不够,村里的人商量一番后,又去买了三艘钓鱼船。
战鱼公司的员工,想自己买船,村里也不阻止。
停在村里的码头,小船每小时收费两块,一个月就是一千四百多。
在战鱼公司上班,普通员工每个月基本工资一万五。
就算每周出海一次,一个月下来,也就两千块钱。
每次出海钓鱼,运气好的时候,不但能回本,还能赚一笔。
钓鱼、烤鱼、吹风、看海,甭提有多么惬意。
确认游乐场、停车场没有质量问题,李昊结清尾款。
去城里买了一些无毒无危险的玩具,往游乐场一丢,完美!
见村里有个免费的游乐场,战鱼公司的员工,周末也让孩子过来玩。
李昊没有禁止,给轮流看孩子的人,涨了五百块钱的工资。
小孩子的数量多了,工作量更大了,工资理应增加。
战鱼公司的员工,来自全国各地,把孩子带过来的少之又少。
“要不要弄个李家村幼儿园?李家村小学?”
考虑一番后,李昊决定先建李家村幼儿园和李家村小学。
往后再建李家村初中,李家村高中,李家村大学。
“材料研究所,机械研究所,一并建了。”
学校需要绿化吗?不需要!村里的学校,需要什么绿化?
篮球场、足球场?去海边跑步打拳不好吗?
“算了,一步到位,先把房子建起来。”
以修建学校的名义,李昊去了趟镇上,办了相关手续。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占地一亩,学生又不多,微型学校就够了,材料研究所、机械研究所分别占地两亩。”
第六十九章、提供合金配方
旭东冶炼厂,会议室。
“卫东,人都到齐了,可以说了吧?”刘有义笑道。
旭东冶炼厂总共有四个股东,张卫东持股百分之六十。
刘有义持股百分之十,陈键锋和吴大海分别持股百分之十五。
“老刘、老陈、老吴,你们觉得冶炼厂值多少钱?”张卫东问道。
“土地价值两亿左右,加上设备和建筑,大概三亿五千万。”刘有义想了想后道。
旭东冶炼厂占地面积两百亩,土地使用期还有三十年。
二十年前的工业用地,基本上没用多少钱。
时至今日,三江城的工业用地,使用年限五十年,每亩两百万左右。
“卫东,有什么事不妨直说。”刘有义笑道。
“你们不是想撤资吗?我按照总价三亿五千万的价格,收购你们手里的股份,怎么样?”张卫东笑着问道。
“不出意外,冶炼厂明年年底就会关停,你为什么要买我们的股份?”刘有义不答反问,如今这种情况,对方不卖反买,他心中惊奇不已。
“我那个女婿,想入股冶炼厂。”张卫东应付自如。
“你知道冶炼厂的情况,他会不知道?”陈键锋问道。
“我那女婿的弟弟,是江河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的在校生或许是想培养他的弟弟。”张卫东一本正经的说道。
“花一亿多培养他弟弟?”吴大海半信半疑。
“我那女婿不缺钱。”张卫东笑道。
“冶炼厂每年净利润五百万左右,我持股百分之十,每年利润五十万,从现在干到明年年底”刘有义说道。
冶炼厂关停,官方会给一些补贴。
“总资产以三亿五千万算,额外给你们四百万,如何?”张卫东提议道。
“行。”刘有义点了点头,冶炼厂对他而言,已经变得如同鸡肋。相处这么多年,对方开出的价格也很合理,他不想贪得无厌。
“没问题。”陈键锋和吴大海点头应下。
不算股份价值,持股百分之十的刘有义,可以得到一百万,持股百分之十五的陈键锋和吴大海,都能得到一百五十万。
签了合同付了钱,张卫东笑道:“老刘、老吴、老陈,我们去喝两杯。”
“正有此意。”吴大海点了点头。
冶炼厂的股份卖了,怎么也得吃一顿散伙饭。
此时的李昊,正在给黑玉药膏厂的人开会。
之前整个李家村,只有一个黑玉药膏厂,厂里的工人,也都是他的亲戚。
而今李家村多了一个战鱼公司,很多事都得处理一下。
每一个身份信息,两年之内限购三罐黑玉风湿膏。
要想多买黑玉风湿膏,就得来李家村的工厂。
三罐以下,每罐一千,三罐以上,每罐三千。
除了澳岛、湾岛、港岛,炎黄国其他地方包邮。
即使三罐以上的,单罐售价三千,也有不少客户。
三千炎黄币,折算成米金,也就五百左右。
把黑玉风湿膏运到国外,一罐卖三千米金都没问题。
外用药物的上市流程很简单,远不及内服药物繁琐。
玄黄星的风湿患者大约八亿人,月产七百万罐,不算新增的风湿患者,现有风湿患者的需求量,就能让黑玉风湿膏生产九年多了。
一旦黑玉风湿膏的配方泄露出去,李昊的损失不可估量。
给黑玉药膏厂的员工开了会,李昊来到战鱼公司。
战鱼公司的员工,未经他的允许,私自去药膏厂,一律开除。
至于开除要赔钱?意图盗取药膏厂的配方,没让警察来抓人都算好的了。
有人不信邪?到处都是摄像头,还有飞天猪盯着,除非会遁地、隐身、瞬移,否则,休想悄无声息的进入黑玉药膏厂。
黑玉风湿膏的配方,除了李昊知道外,也就李昌全清楚。
制作黑玉风湿膏的十几种药材,哪种药材用了多少,魏颖都不知道。
制作药膏的车间,与包装药膏的车间,不是同一个车间。
战鱼公司没搬过来的时候,黑玉风湿膏的配方,泄露出去的概率很低。
同村的人,沾亲带故,就算知道配方值钱,也不好动手。
李家村之外的人,一进入李家村,就会被村里的人发现。
陌生人进村,就像秃驴头上的虱子,一眼就能看出来。
给八个部门的负责人,开了十几分钟的会,李昊转身离去。
周六下午,五点半,海棠别墅区十八号楼。
“爸,这是我朋友研制出来的配方。”李昊将资料递了过去。
“这么好的性能?”张卫东半信半疑。
“先做点样品,检测一下性能。”李昊说道。
“这种合金做出来,可以直接用于航母,保密太难了。”张卫东皱了皱眉头。
“把机器设备改造一下,就不用担心泄密了。”李昊笑道。
“怎么改造机器设备?”张卫东愣了愣神。
“比如,温度显示器的程序改了,实际九百度,显示九百五十度,机器运转的显示速度改一下”李昊笑着说道。
“这主意好。”张卫东笑了起来,机器设备上面做点手脚,再提升一下安保措施,配方泄密的可能性就小了。
“爸,你看这样行不行,给冶炼厂的员工放假,我亲自修改。”李昊说道。
“你会?”张卫东问道。
“我自学过编程。”李昊笑道。
“也好。”张卫东点了点头。
第二天上午,旭东冶炼厂带薪放假。
李昊进入冶炼厂,拆下一个个显示器。
回到家里,接上电线数据线,让飞天猪修改程序。
温度显示上调百分之三,速度显示下调百分之五
不到一天时间,拆回来那些配件的程序都被改了一遍。
将零件装回相应的设备,测试一番后,运转自如。
“红外测温枪,也得改一下,仓库里的配件,程序也改了。”
前后用了五天,冶炼厂的显示器、红外测温枪,其程序都换了一遍。
加装几十个高清摄像头,让飞天猪接管冶炼厂的网络。
“爸,已经弄好了,以后按照这份工艺生产。”李昊拿出一份资料。
“我招了八十个退伍军人,把厂里原来的保安,全部替换了。”张卫东笑道。
“厂里之前那些保安,你都辞退了?”李昊问道。
“愿意干的,留在车间,不愿意干的,就让他们走了。”张卫东说道。
新型合金关系重大,退伍军人当保安,有利于保密。
正常情况下,九成九的人,都知道感恩。
刚从军队退役的军人,纪律性、正义感都远超普通人。
只要工资开高一点,几乎不用担心退役军人背叛。
“生产这种合金,冶炼厂肯定不会被关停。”李昊笑道。
“技术含量高、污染排放小、规模大的工厂,三者居其一,就能正常营业。”张卫东点了点头。
次日,冶炼厂的员工回到岗位,生产了一些样品。
张卫东亲自检测一番,顿时如释重负,心中又惊又喜。
看了看检测结果,李昊驾车返回李家村。
有新型合金撑着,旭东冶炼厂的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
第七十章、回收炼气鱼
考虑到新材料配方的保密问题,张卫东将厂里的检测程序改了一下,测温枪之类的检测工具,一律由保安看管,每次检测由保安陪同。
对外宣称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如此一来,厂里的人哪知道真实原因。
人有勤快的,也有偷懒的。
负责的质检人员,还会按照规定抽检生产出来的产品。
不负责的质检人员,本来一天抽检十次,他一天只抽检两次,没有检测的那八次,凭自己的想象,填写合格数据。
质量出了事也有话说,他那是抽检,不是全检。
愿意承担责任的,终归只占少数,推卸责任是很多人无师自通的本事。
工资计件,产量上去了,质量嘛,就很难说了。
比如按照工艺,需要保持某个温度一个小时,为了多做多得,时间减少十分钟,几次剩下来的时间,又能多做一批产品。
为了保证质量,张卫东让人制定了时间流程。
某个时间段,产品应该在什么地方从原材料到成品,需要多长时间。
时间不对,写明原因,出了问题,有据可查。
搞定厂里的事,张卫东带着样品,来到东南造船厂。
东南造船厂是炎黄国最大的舰船厂,主要生产各种战舰。
“老同学,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周远航笑着走了出来。
“我那厂生产出一种优质合金”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