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女配只想当咸鱼-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玉兰吧啦吧啦一段话,都不带换气的,把王招娣说得脸红耳赤。
“没有,我……”她眼里泛起了一抹泪花,“爸,我先去上工了。”说着,她转身跑了。
王招娣一边擦着眼角泪花,一边揉着自己的肚子。
她其实没有在张家吃早饭,毕竟这个年景,谁家也不容易,大家都是缩衣节食的过日子。二姨对她好,她也不能让二姨难做。
能让她晚上睡个好觉,她已经很感激了。
只是,她昨天晚上没有吃,现在得想办法搞点吃的才行,不让怕是撑不到中午。
她记得后村坟地那边有棵野杏树,这个月份果子肯定是成熟了,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被人全都摘光,唉……只希望能有几个漏网之鱼让她填饱肚子。
王招娣拍拍屁股跑了,留下刘玉兰一肚子火气还没有发完,气得她把舀子往盆里重重一扔,“哐当……”以此来发泄她的不满。
“看看,看看,现在是一点都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刘玉兰对着王保兴数落着,“她把苗苗打得那么严重,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这就是你的好闺女。”
王保兴听得厌烦,但看到小女儿头上狰狞的伤口,心中也有些心疼了,对于大女儿刚刚表现出的委屈也忘了,“苗苗,还疼吗?玉兰,你去镇上买点麦乳精吧,给她补补。”
小女儿长得很像年轻时候的妻子,她那时的模样就是他刻在心上的朱砂痣。所以,他对很像妻子的小女儿也多了一分疼爱。
刘玉兰听了微微皱眉,又看了眼小女儿额头的伤口,到底心疼女儿胜过心疼花钱,同意了,“知道了。”
自从经历过那些年没钱的日子,她就把钱看得非常重,平时除了吃,对于生活上其他物资,她都是能抠就抠,能省就省。
把钱牢牢抓在手里,就怕哪天要用钱时拿不出来,那样的悲苦无助,她不想再经历第二次。再来一次,她没有信心还有命能撑下去。
王苗苗听到这世父母的对话有些感动,只不过,“爸,妈,麦乳精就算了,太贵,我身体已经好了,用不着补。不过,我想去镇上卫生院看看,有没有去疤膏,我这额头的伤口有些深,估计要留疤痕了。”
“哎哟,这个倒真是大事。女孩子留了疤可是一辈子的事,将来说人家也会有影响。”刘玉兰想了想正色道,“吃过早饭,我带你去镇上卫生院看看……”
“好……”王苗苗想起书中,原身没在意伤口,只顾着嘴馋,一个人霸占了一桶麦乳精,还沾沾自喜着。
唉,真是个傻丫头!
求推荐求评论求收藏。
新书开坑请多多支持哟,爱你们,么么哒……????????????
第6章 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吃过早饭,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
现在村里还是实行集体劳动,算公分,秋收分粮,年底分钱。
如今家里四个劳动力,分的米粮不少,生活其实还算过得不错。
而原身和王家宝如今十五,正在乡镇上的红星中学上初二。
乡镇就叫红星镇,离他们上黄村,走路要一个小时。
家里没有自行车,一家人只能走路过去。
“苗苗,家宝,刘姨……”正当他们想关门出去时,路口一个小姑娘拎着一个网袋过来了。
“小花啊,来找苗苗吗?”刘玉兰也不是对谁都尖酸刻薄的,此时,她就满脸和蔼,笑容满面。
当然,主要还是她看到了小花拎着的网袋里是鸡蛋,她恍然想起,昨个李家三叔说要拿鸡蛋过来的。
“嗯,爷爷让我带鸡蛋给苗苗补身子。”李小花和王苗苗同年,是同学,关系不好不坏,“哎哟,苗苗,你头上的伤怎么这么严重啊,这要留疤可就难看了……”
语气中带着点隐秘的幸灾乐祸,刘玉兰和王家宝都没听出来,可王苗苗是什么人啊,驰骋商场十来年,最会察言观色,小丫头道行还太浅了。
“嗯,是有些深了,唉……大姐下手没个轻重,可疼死我了……”王苗苗面带委屈,此时正好有几个上工的邻居路过,看到王苗苗的伤口,听到她的话,也不由露出唏嘘的神色,外加同情的话语,“哎哟,还真是的,可别破相了啊……”
王苗苗虽然不会主动报复王招娣,但也不能吃这哑巴亏。
在村子里,因为王招娣若有似无的装委屈装柔弱,基本所有人都在指责刘玉兰的刻薄。
可王招娣就真的无辜吗?别人不知真相不知道,她可是从书中得知,女主就不是省油的灯,从小就惯会装腔,刘玉兰在她那,并没有讨到多少便宜。
弄得如今,她在村里恶名昭彰。
女主毕竟是女主,不能正面跟她硬碰硬,找她麻烦。
王苗苗也怕会被反噬,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了。
当然,阴谋也不能搞,被女主揭穿的可能很大,那就作茧自缚,得不偿失了。
但可以找些细微的,不起眼的小处,慢慢筹谋着,最主要是把她妈刘玉兰的名声挽回来。
不急,她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找机会……
“嗯,我带她去镇上卫生院看看,估计要留疤了,不知道能不能看好,唉……”刘玉兰听在心里,也发愁啊。
“快去吧,这可拖不得,小姑娘家家,脸蛋可得养好了。”村子里也不是人人都是恶人,有时候大家只是随波逐流而已。
鸡蛋被刘玉兰不客气收下了,李小花看着还回来,空空如也的网袋子,心里很是不舍。
这可是他们家的鸡蛋,唉,都怪招娣表姐,还学会动手打人了。
能耐了?不装相了?哼……
其实,有些人还是能够看出某人一些本质的。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已。如今,一朝利益被撬动,可不就埋下了一丝恶意了。
她和王招娣只是隔房表姐妹,要说亲情真没多少。而且,因为李三福时不时接济王招娣,李家小辈并不多待见她。
“谢谢小花了,你回家也帮我好好谢谢李爷爷。”王苗苗看出了她的不舍,又点了把火,“唉,我爸妈当时都说不要鸡蛋了。可惜,李爷爷固执得很,硬说大姐是李家人,她闯祸了,李家有责任帮她善后呢……”
李小花听了更加生气了,腹诽道:什么李家人,她姓王,好吧!爷爷真是越老越糊涂了。
为什么要挑拨李小花?因为上黄村基本上有王,李,张三大姓氏的村民组成,他们几代人,各自又相互结亲,关系复杂得很,真算起来,家家都沾亲带故的。
就像王招娣的母亲李金凤嫁给了王保兴,她二姨李银凤嫁到张家张荣发。
这样,李家和王家张家就都有了亲眷关系。
王苗苗觉得,如今村里那些说她妈苛待继女的风声,可能还是这些亲近的亲眷传出去的,毕竟不是亲近的人,谁会一直盯着别人家的鸡毛蒜皮啊。
而且,一开始,刘玉兰确实没有打骂过王招娣,最多不理睬她,喂饱了饭后,直接系在八仙桌桌角,把她锁在家里。
可农忙的时候,谁家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她的婆婆不愿意帮忙带孩子,她又要忙着下地干活还债,当生计都不能满足的时候,谁还能在乎那么多……
当初的流言蜚语从哪来,这么久过去了,也无从追究。只说现代,她觉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要在王招娣和那些亲戚之间埋下一丝嫌隙,时间长了,总会有些效果……
王苗苗看火候差不多了,随意又换了个话题,“哎哟,小花,你身上好香啊,擦什么了啊?”
小姑娘毕竟年纪不好,又有爱美之心,很快心思就被转移走了。
“香吧,我妈给我买的雅霜,镇上供销社最新出来的面霜。用起来可比百雀羚和蛤蜊油好太多了。”李小花沾沾自喜,得意极了。
王苗苗也很捧场,眼露羡慕道,“真的啊,味道确实很好闻,小花,你妈对你可真好。”
说完这句话,她就觉得有些不对了,她妈可在后面跟着呢,可别乱想啊……
她心思一转又补了一句,“我妈对我也好,今天早上还说要给我买麦乳精补补身子呢。我好说歹说,她才同意不买了。我们真幸福,都有一位好妈妈……”
“哎哟,你干嘛不要啊?麦乳精可是很好喝的。”李小花却抓不住重点,只为了麦乳精可惜。
“我都长大了,懂事了,怎么还能像小时候那样贪嘴。”王苗苗趁机立新人设,之前好吃懒做的形象实在太差,她需要慢慢改变。
长大懂事了,倒也是个不错的借口。
“哟,苗苗,不错嘛……”李小花对于王苗苗说词的真实性,并不在意,或者也不相信,嘴上说着不错,语气中却带着调侃怀疑的意味。
王苗苗笑笑,李小花相不相信并不重要,她只要身后跟着的刘玉兰,心里有一丝丝触动,就可以了。
第7章 7熟悉环境逛乡镇
农村通往乡镇的道路并不好走,乡间多是坑坑洼洼的土路,直到后半段靠近乡镇的大路才是用沙子或是煤渣混着石子铺成的石子路。
有着王苗苗时不时地恭维,逗得李小花心花怒放,一路过去,倒是相当和谐,笑声不断。
她们之前的关系,因为王招娣,并不是太好,这一路走下来,李小花倒是真有几分喜欢王苗苗,已经把她当成可以交往的小姐妹了。
刘玉兰跟在她们身后,听到小女儿说她是个好妈妈,心里真的比吃了蜜还甜。
这个小女儿真的没白疼,如今长大了,懂事了,都会想着为她考虑了。
果然是她生的,像她,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姑娘。
如今再看自家闺女的装着,和李家姑娘的装着一比,突然感觉有些寒酸了。
她已经节省惯了,虽然在吃食上,并没有亏待孩子,但在其他方面,委实不是个大方的。
闺女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却没有穿过几身新衣服,刘玉兰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路想了很多……
几人脚步不慢,很快进了红星镇上,在路口分道而行。王家宝和李小花两人去上学,刘玉兰带着王苗苗去医院。
王苗苗笑容灿烂地朝两人挥手道别,“记得帮我和吴老师请假哟,还有,把作业和笔记给我带回来啊……”
“知道了……”李小花率先接下了这个任务,也是因为她和王苗苗在一个班,而王家宝在隔壁班,她来帮忙比较方便。如今她和苗苗是小姐妹了,这点小事自然要帮忙哒!
王苗苗对自己这一路上的表现很满意,看吧,把小姑娘拿下了,“谢谢小花,你真好。”
王家宝看着两人不说话了,转身就走,一路上被她们叽叽喳喳吵得头疼。果真是,女孩子的嘴能比上一百只鸭子。
王苗苗这一路除了攻略李小花,也从她那里打听到了不少学校的事。
如今初中只有两年,而离中考不过还有二十来天了,一个月都没有,她立刻有了紧迫感。
如今这个社会,不读书就得回家种田。比起回家面朝黄土背朝天,自然要上学。
听李小花语气中的意思,原身的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偏上,这可不过啊,如今的升学率比较低,学习不拔尖怎么上高中,不上高中就得回家干农活……绝对不可以。
看来这二十几天,她要回家恶补了。对于学习,还是初中的知识,她还是有信心的。
进了红星镇,王苗苗眼睛就不够看了,一路而过,东南西北,路口的标识,经过哪些店铺,她都一一记在心里。
一般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大概都会如此吧。
红星卫生院和红星供销社比邻而建,都是红砖砌成的二层小楼,墙上还有一条条白底红色大字的标语,“办好卫生院,造福农民群众”“待病人如亲人,试生命为神圣”……
其实一路过来,靠近路边的房子上,这种大字随处可见,也是一种世代的特色了。
刘玉兰带着王苗苗进去,熟门熟路找到医生办公室,排个队,很快就轮到了她们。
医生一看王苗苗伤口,也说养不好会留疤。刘玉兰听了,心疼极了,不由对王招娣更加厌恶,怨恨上了几分。
配了一些消炎消肿的药。至于去疤膏,没有!
想想也是,就是在现代,想要完全消除疤痕,不靠激光修复,光靠去疤膏也是实现不了的吧。反正她没听说过,有哪种牌子的去疤膏,有这么神奇。
走出卫生院,刘玉兰有些怏怏。
王苗苗见了心中一暖,对于真心疼爱她的人,虽然她还不能完全把她当成亲生母亲,经过短暂的相处,还是处出了一些感情。
人都是这般吧,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以心换心,才是真正的感情。
“妈,你别担心,只是一点疤痕,我把刘海放下,遮一下就看不到了。”王苗苗安慰着刘玉兰,她嘴上这么说,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既然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何必为此再纠。自个注意点,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伤口在额头,不是脸蛋上,已经是万幸了。
刘玉兰听了,伸手摸了摸她的鬓发,叹气道,“真是个傻丫头,行了,我们去供销社,妈给你扯点布,做身新衣服,都是大姑娘了……”
刘玉兰知道自家闺女心大,她啊,除了好吃懒做,其他方面都挺好打发的。只是,小丫头现在还不懂外貌对于一个女人的重要性。唉……算了,她只能在其他地方补偿她了。
王苗苗是不知道刘玉兰的心理,不然肯定会吐槽:好吃懒做啊,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已经是极差的评价了吧。
“真的?妈,你真好……”王苗苗眉开眼笑,拉着刘玉兰的手臂撒娇卖萌。
新衣服啊,哪个女人不爱美。她身上这身真的穿得丑死了,能有新衣服穿,怎么能让她不乐呵呢……
走进供销社,王苗苗眼睛都看不过来,靠着墙一面,四周都是高高的柜子,东西分文别类整齐摆放。售货员站在玻璃柜台后面,招呼着来买东西的顾客,生意火热。
里面有些小挤,毕竟整个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