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年代文女配只想当咸鱼 >

第17章

年代文女配只想当咸鱼-第17章

小说: 年代文女配只想当咸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婶子是村里难得的抠唆人,也是她家人口多,男人又是个懒惰的,几个孩子常年吃不饱饭,出去小偷小摸被人抓到不止一次了。

    “你……呸……”赵婶子被说,心里气愤,朝着周凤娟吐了口口水,“你也不是好东西,给招娣介绍个瘸子,把侄女往火坑里推,和刘玉兰一丘之貉,都什么好得意的。”

    “放你娘的屁,看我撕不烂你臭嘴。”周凤娟听到这话还得了,原以为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却不想还有人拿那事说嘴,她真是恨啊……

    什么叫做好心当作驴肝肺,什么叫做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她这是白布掉进染缸里,洗不清了吗?

    两人瞬间扭打在了一起,刘玉兰见此,也不管人多欺负人少,让人看着笑话,上去就帮周凤娟,顿时两个人打一个,“我让你胡咧咧,我王家的事用得着你李家来指手画脚?再说你算是哪个牌面上的人,他李大龙都不敢和我这样说话,你算老几,用得着你来替招娣抱屈……”

    周围看戏的人都在劝着,却没有一个真正上前拉架的。

    主要是赵婶子平时就嘴欠,得罪的人不少,也没有喜欢和这种人来往。

    刘玉兰和周凤娟战斗力杠杠的,赵婶子被打得连连求饶,慌不择路跑了。

    众人见到了刘玉兰和周凤娟的战斗力,面面相窥后,讪讪而笑,各自散了。

    等大门口的人都离开,刘玉兰才整了整衣服,“家宝,帮忙把缝纫机抬回去吧。”

    几人合力把缝纫机搬进了堂屋,摆放在了角落。刘玉兰没把它搬进自己卧室,她舍下脸托她哥买缝纫机都是为了王盼娣,她也看出盼娣在这方面有天赋。既然是给她准备的,本当然该放她屋里,可惜后屋太阴暗了,不如就摆在堂屋,平时用起来亮堂些。

    王盼娣自从看到缝纫机脸上的笑和眼里的光就没没下去。此时也正盯着缝纫机看个不停。

    刘玉兰笑了笑道,“等你手好了就上手试试,等我哪天有空去镇上再买些布料回来,你给家里人一人做身衣服吧。”

    “妈……”王盼娣激动不已,看着刘玉兰惊喜加惊讶。

    刘玉兰看着自家三个儿女,心中有些堵涨,“唉……以前是妈着相了,以后不会了。”钱该省着用,但也不必太抠唆,该花的还是要花的。

    “对了,还有你那洗脸巾,唉……妈给你去拿。”这句话是对王苗苗说的,说完转身去了屋里,拿出了四块崭新的毛巾,给王苗苗和王盼娣一人两块。

    王苗苗心情有些激动地接过毛巾,“谢谢妈。”

    她适应不了家里人一起用一块毛巾的习惯,又不好意思问刘玉兰要新的,所以让王盼娣用穿不到的旧衣服做了三块小方巾,代替毛巾的用途。

    王盼娣也是欣喜之极,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太好了。看着妹妹手里和她一样多的毛巾,她笑得开怀,眼里溢出丝丝泪花,她妈……对她和妹妹一视同仁呢……

 第38章 38努力撮合去相看

    “妈,我的呢?怎么姐姐有,我没有,我也要。”王家宝看着两个姐姐手里拿着的毛巾,吃醋了,怎么可以差别对待呢……

    “你一个男孩子,那么讲究干嘛,一边去……”刘玉兰嫌弃地朝他挥挥手,转而对坐在一旁的周凤娟和周大姨道,“堂嫂,今个谢谢你了。周姨,快喝茶。”

    刚刚众人散去,周凤娟和周大姨没走,还一起帮着把缝纫机搬进了家。

    王苗苗机灵,赶紧请两人入座,还给两人倒了茶水。

    周大姨看着眼前机灵的小丫头,面露喜欢,已经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看有哪些个不错的小伙子配的上这丫头,好给他们牵媒呢。

    “这就是你家闺女儿子啊,哟哟,几年不见,都长这么大了,长得可真俊,真不错。玉兰,你好福气啊……”周大姨已经好几年没有来周凤娟家做客了,毕竟她是长辈,一般也是周凤娟逢年过节去看望她。

    这些年也时常听周凤娟闲聊时提起自家堂弟家的事,之前周凤娟对这个堂弟媳可没有什么好话,上次的事情后,却对她大为改观,这前后反差太大,也让周大姨心存了些疑虑。

    此时一见,提起的心顿时放下了,相由心生,周大姨终于认同了周凤娟的话。

    “嗨,小孩子家家的,还都不懂事呢,我啊,只要他们都好好的就好了。”刘玉兰谦虚着,知道周大姨肯定有事,所以打发几个孩子道,“你们该干嘛干嘛去,别杵在这里了,我和你们大妈,姨婆说会儿话。”

    “对了,今个在我家吃饭。”她又转头对王苗苗道,“多添几个菜,去吧……”

    “哎哟,不用,我们回家吃,不用忙活了。”周凤娟赶紧阻止。

    “好了,来都来了,就别客气了,一年到头能有几次。”刘玉兰拍拍她的手,表情真挚。

    她是诚心实意要留饭的,这几次的事情,她承了周凤娟不少的情,于情于理,今天的饭都要留。

    “好咧。”王苗苗拉着王盼娣去后厨,对王家宝勾勾手,让他跟上。

    王苗苗想着中午要做的菜,蔬菜有,上次买的肉也还有,都烧了吧。来客人,不能小气。

    鸡不能杀,给王招娣一只,家里就剩五只了,杀一只少一只,且还指着它们下蛋呢。

    想了下,目光烁烁看着王家宝。

    “你,你想干嘛……”王家宝被她看得有些毛毛的,结结巴巴问着。

    “家宝,想不想出去玩啊?”王苗苗诱惑。

    王家宝眼睛顿时亮了,“想啊……”

    “给你半个小时,你去吧。”王苗苗一派开明地态度,顺便提了个条件,“你如果能半个小时弄点鱼虾之类的回来,不拘多少,下午再让你出去玩一个小时。”

    “真的,我去了啊……”王家宝开心不已,急不可耐,一溜就从后门跑了。乡下男孩子,摸鱼掏鸟,必会技能啊。

    说是半小时,这家伙一出去就玩疯了,哪会记得时间,足足一个小时才拎着一个草网子回来。

    此时王苗苗饭菜早就烧好了,在烧也来不及,只能留着晚上添菜了。

    “半个小时,不一定弄得到东西的。”王盼娣知道她的意思了,可并不抱什么希望。

    “我知道啊。”王苗苗笑笑道,“有了锦上添花,没有也无碍,有肉呢,我再多放几个鸡蛋。”请客吃饭自然要弄好的,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们也没办法。“他一上午被我压着读书也累了,让他出去耍会,劳逸结合嘛……”

    王盼娣一听这话,笑了笑没再说什么,两人去后院摘菜,多摘几种,添个菜色了。

    堂屋里,周大姨也开门见山说了来意,把杨志刚的条件,他妈的态度又说了一遍。上次没打听清楚的,也说了个详细。

    “志刚是个好孩子,年纪是比盼娣大了些,但大了也好啊,会疼人。”周大姨受了方慈的托,尽心尽力地撮合着,说着好话,“他工作也好,整上武装部,妥妥吃公家饭的,还是个小领导,手下也有七八个人呢。”

    杨志刚条件好,刘玉兰当然知道,但她还是有顾虑,“杨家小子条件好,我自然知道。可是,毕竟之前说给招娣的,如今再说盼娣,我怕盼娣有想法,而且,你看招娣那事,村子里今天还有人拿来说嘴呢,唉……”

    “玉兰啊,盼娣有想法没想法,见过了再说呗,不相看一下怎么知道两人有没有缘分呢。”周凤娟眼中眸光闪了闪,她对于王盼娣和杨志刚的事很上心,也确实希望两人能成,那样,她就可以狠狠打村里那些三姑六婆的脸了。

    如果杨志刚和王盼娣成了,谁还敢说她周凤娟当初把杨志刚介绍给王招娣是存了坏心,是和刘玉兰一丘之貉坑害王招娣。

    杨志刚条件好,她王招娣不要是她自己多心多疑,没福气,丢了西瓜捡朱自成那个什么都没有的芝麻。

    刘玉兰总不会坑自己的亲闺女吧,杨志刚和王盼娣成了,那只能说明,当初她们本就是一心为了王招娣,不过,王招娣不领情罢了。

    “如果你不想村里人知道,那我们这样,就不在家里相看。我们去镇上,让他们来个偶遇,到时候再一起去国营饭店吃个饭。”周凤娟也考虑过好久才想出这个办法,“大姨,你觉得成吗?”

    “哎哟,这个方法好,神不知鬼不觉就相看了。”周大姨自然支持,笑道,“到时候,他们如果相看成了就再深入了解一下,不成就只当偶遇一起吃了个便饭嘛。玉兰,你觉得呢?”

    刘玉兰想了想终于还是点头了,她见过杨志刚两次,对他印象挺好的,小伙子人正气有礼貌,除了脚跛,真挑不出毛病来。

    她也不逼王盼娣,相看了,如果她不满意,就拉倒呗。再说周大姨和周凤娟这么积极,她真不好一口回绝了。

    “行吧。那我们就定在下个星期天十点在镇上供销社碰头。”刘玉兰给出了具体时间,下个星期天估计盼娣的手也应该好了。

 第39章 39心中疑虑拆信看

    中午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送走周大姨和周凤娟,刘玉兰什么也没说,看了一眼角落里的缝纫机,回房拆看之前收到的信件。

    拆开信,取出一张信纸和一张汇款单,上面的金额正是她上次寄出去的。

    刘玉兰捏着汇款单的手指有些发紧,她快速看完信中内容,心中冷哼:果然如此。

    她看到那台半新不旧的缝纫机就感觉到不对了。那缝纫机台面上用钢笔涂鸦的三个歪歪扭扭的字“缝纫机”,看着就熟悉。

    她写信给大哥,让他帮着买台缝纫机,这是这些年她第一次麻烦他办事,他自然尽心。花了几天时间,总算让他找关系买了一台上海牌缝纫机。

    他在信中说,缝纫机已经让她大嫂帮忙寄过来了。

    他说,给他钱就是和他生分,钱寄还给她,让她不要见外。

    他说,有空带着孩子们去J市看看他。

    刘玉兰眼眶微红,慢慢把信纸折了起来塞回信封里。看着手里一百八十的汇票叹了口气。

    她就知道大哥估计不愿意收她钱,可不就被退回来了。

    至于缝纫机,看来就是大嫂换了,把她家旧的寄了过来。只不知道大哥什么时候会发现,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因为这事再次吵架。

    “玉兰?”王保兴在房门口看了她一会,见她收起信后却在发呆,忍不住唤了她一声。

    “嗯?”刘玉兰回声,转头看了他一眼,“进来啊,站在门口干嘛。”

    说着她找了纸笔开始写起了简单的回信:已经收到缝纫机,为此表示感谢,让他保重身体,最后表示等两个孩子考上高中,会带着孩子们去看望他……

    她没有提送来的缝纫机是旧的这事,毕竟是白给的,而且,她其实也不希望她大哥和大嫂为了她再次闹矛盾。

    刘玉兰在写信,王保兴却在坐立不安。

    信写完了,刘玉兰站起身看到他神情纠结的样子,不解问道,“怎么了?”

    “我……那个堂屋的缝纫机?”其实他更想问的是,那封信……

    刘玉兰平静的解释,“那是我写信给我哥,让他帮我买的,可他没收我钱,钱又退了回来。我看盼娣缝补手艺不错,想让她学学自己做衣服,以后……总没坏处。”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以后再说吧。

    王保兴七上八下的心平复了一些,语气却很低落,“哦,是大舅哥啊……”他和玉兰结婚这么久,却从没见过两个舅哥,为数不多次的她去J市,也从来不带孩子们和他……

    “嗯。”刘玉兰不知在想什么,也没有关心在意他的语气,只交代了一句,“你快休息吧,下午还要上工。我现在去一趟镇上,给盼娣买些布料做身新衣服。”

    “哦,好的。”对于家里的事,王保兴从来听她的,也没问为什么,只关心道,“路上当心,不用太赶,你的活我会帮着干好的。”

    “知道了。”刘玉兰已经取出存放家用票据和零钱的盒子,拿了一些票据和足够的钱,带着汇款单和新写的信走了。

    王保兴听着外面的说话声,关门声,脚步声,渐渐没有声音后,叹了口气躺下睡觉了。

    刘玉兰要出门,王苗苗一听立即拉着她的手撒娇道,“妈,我也想去,我想去镇上书店看看……”

    “这大中午的,很热啊。”刘玉兰心疼地理了理她的刘海,看着她额头的伤口就心纠,再看她眼中的祈求,“行,去吧,路上可别叫苦叫累啊……”

    “谢谢妈,我不会的。”王苗苗高兴保证。周虎提出去书店,她就心动了,但不想和他一起去。现在有机会,她当然想去看看。

    六月中旬的天已经很热了,尤其是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光线直射的人眼睛都睁不开。

    王苗苗头上一顶草帽,身上穿了那件紫色碎花连衣裙,脚上一双已经磨得很旧的千层底布鞋。

    乡下地方,泥土路被炽热的太阳光烘烤着,走在上面都感觉到了烫脚。

    “热吗?叫你不听话……”刘玉兰看了看女儿被晒得红彤彤的小脸,心疼不已,取下自己头上的草帽给她扇起了风。

    王苗苗心中顿时涌出一股热流,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妈,你别忙,我不热,你快把帽子戴上,当心晒伤了。”

    王苗苗帮着刘玉兰重新戴上帽子,思绪不由自主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心中又有些低落与愧疚。

    她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外省工作,没听父母的话,后来与父母的关系渐渐疏远了。

    她一心想着拼命工作赚钱升职,能在大城市买上房子,落户在那里。而父母却一直让她回家相亲结婚。

    开始,她还经常打电话回去,可没说两句话,双方就会争吵,次数多了,渐渐电话也少了,甚至最后几年,逢年过节也只顾着加班工作,没有回去看望他们。

    如今想来,她那一辈子汲汲营营,有什么意思,苦了自己也负了家人。

    她是家中独女,她走了,父母不知该怎么伤心,以后老了……唉……王苗苗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