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病骄女帝-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屹有不小的势力她自然知道,如果有司屹的介入,灾民们便能更快地恢复日常生活。
这个时候,不是赌气的时候。
“我一个时辰后出发,你要是想去就一起吧!”
“好。”
司屹露出个久违的答容。
虽然知道这个时候不是笑的时候,可是司屹还是忍不住。
……
一个时辰后
程元华将第一批粮食和药材送来了,他发现坐在公西月身边的司屹,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来做什么?”
司屹没有理会程元华的责问,只不出声。
公西月淡淡地说:“司公子收集了不少药材与我一起去灾区。”
只这一句话,程元华就说不出反对的话。
这个司屹,就会钻空子。
算了,多了司屹在公西月身边,安全也更有保障。
他可是知道司屹身边常年跟着不少武功超高的人保护他,那些人的武功比他还高。
于是,他对着公西月道:“我筹集了第二批粮食和药材就过来与你汇合。”
公西月点点头。
程元华还是忘不了叮嘱,“你如今的身体不好,切记以自己为重、一定不要勉强自己,要尽力而为。”
“我知道了。”公西月道:“我会保重自己的。”
在程元华恋恋不舍的目光护送下,公西月坐着马车出发了。与她同行的还有司屹及二十几车的粮食和药材。
她的丫环们都跟着出来了。
除了三七、细辛、白芷三个,木莲四人也都跟出来了,连平常跑腿的葛根和决明两个小厮也要跟着。
公西月想着,有她们帮着做些包扎伤口、熬粥煮饭的事情也是好的。
一行人及货物在几百名鲲鹏军的护送下往南而去。
……
**
同一时刻
皇宫乾宇殿
宇文煌看着刚刚收到的急报:川山县发生超级大地动,周围诸府县均受到波及,损伤严重,希望朝堂派人赈灾。
宇文煌将急报往地上一扔,“你们说该怎么处理?”
承国公兼丞相宋绍全出列。
“启禀陛下,川山县发生地动,朝堂自然应该出面赈灾,调集人手、粮食、药材前往南郑府救治。”
自宋圣兰生下死胎后,宇文煌看整个承国公府的人都不顺眼。
“承国公倒是说得轻巧,赈灾?拿什么赈?你承国公府出钱出粮?”
宋绍全神情肃穆,“承国公府愿尽绵薄之力。只是,承国公府财富有限,便是将所有家财全部变卖也解决不了问题。”
宇文煌阴沉不定地盯着宋绍全,大殿内其他人眼观鼻、鼻观心般默然不语。
良久,宇文煌才将盯着宋绍全的视线移开,“范尚书,如今国库尚有多少存银、多少存粮?”
户部尚书范祖松出列。
他低着头、眼睛看着地下。
“启禀陛下,国库尚有存银八十万两,存粮九十八万石,其中六十万石存于各洲、府县衙中,其余的集中在中原城的总仓。”
范祖松此话说完后,引起轩然大波。
多位官员不可置信地看向范祖松,“范尚书你是不是弄错了?怎么国库只有那么点银子?只有这么点粮食?”
范祖松还是面无表情地说道:“在下绝对没有计算错误,也没有贪污一分一毫,如果大家不相信的话可以核查户部的帐目。”
宇文煌没有说话,想来他早就知道国库的情况。
兵部尚书耿建光问:“范尚书,军队下半年的军晌和军粮还没发放吧?”
范祖松道:“正是,如今国库存银存粮有限,陛下如今还没有下旨发放下半年的军晌和军粮。”
第74章 不堪的朝庭
承国公宋绍全也没想到国库的情况如此糟糕,他急急地问道:“范尚书,那这银钱和粮食都去哪儿了?”
范祖松依然低着头不看任何人,“自前年开始,各洲县的税赋就没有收足,去年只上缴了七成,今年迄今为止,上缴不足五成。”
说完这句,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去年陛下支用了三百万两银子修建祈福台,今年陛下又支用了二百万两银子修建洛府行宫。”
说完这句话范祖松不再多言。
这些话他早就想说了,只是不能私下说。如今借着众大臣质疑的机会说出来也让大家警醒一番,顺便也把他对皇帝的不满倾泄出来。
宇文煌不思朝政、只知道寻医问道、贪图享受,这样下去离亡国也不远了。
范祖松能当着这么多朝庭大臣的面说出这番话必然不假。
众大臣看向宇文煌,这下不要说了,就是要赈灾也要有银钱和米粮才行。
现在国库的存粮发完下半年的军粮就所剩无几,可明年的粮食要秋天才能收上来,明年上半年的军粮还不知道到哪里去筹集。
而现在国库的存银将将够发半年的军饷,明年上半年的军饷还不知道在哪里。
兵部尚书耿建光道:“启禀陛下,军队的粮晌不能少,否则引起将士哗变、军营动荡后果不堪设想。”
宇文煌阴沉着脸没有出声。
承国公宋绍全也跟着说:“现在首要的是要筹集粮食,不仅将士们需要、就是灾民也都需要。”
现在米价是十五文一斗,一石等于10斗,如果买一百万石需要十五万两银子。
国库的存银如果买了米粮后就不够发军饷了。
众大臣议论纷纷,最终还是决定先要筹集粮食,但各地方的税赋也要加紧催收。
宇文煌一直阴沉着脸没有出声。
这时,威远候沈宗庆出列,“启禀陛下,如今天下的商人有钱的不在少数,不如去向他们征集些银钱。”
宇文煌的脸色这才好看些,“威远候你有何良策?”
沈宗庆道:“当初大宇朝成立之初,永宁伯捐了半数家财,陛下赏赐他为永宁伯。现在也可以参照此标准,有捐银钱者,视其捐赠多少分别赏予不同的爵位或官位。”
宇文煌面色大霁,“好,威远候,此事就交由你去办。”
沈宗庆忙躬身:“微臣领旨。”
众大臣面面相觑,皇上不想着如何样提高国家税收、不想着解决面前的灾情,反倒对那些歪门斜道感兴趣。
可是宇文煌不管,作为丞相的宋绍全不能不管。
“陛下,那赈灾的事情如何处理?”
宇文煌脸色又阴了下来,“等威远候筹集到了银钱再说。”
“可是陛下,灾情不等人啊!”
宇文煌声音冷寒,“既然承国公如此体恤灾民,那赈灾的事情就全权交给承国公负责,不管你用何办法筹集钱粮,只要筹集到了就都运往灾区。”
宋绍全还想再说什么,宇文煌已宣布退朝。
宋绍全气得想将手里的玉板给摔了。这都什么事?不给人、不给钱,自己去哪想办法?
沈宗庆来到承国公面前,“听说你女婿永宁伯开了不少米铺,不如,你去和他借点粮食?”
承国公狠狠瞪了沈宗庆一眼,“奸佞小人。”然后袖子一甩、转身离去。
沈宗庆看着宋绍全的背影,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
宋绍全回到承国公府不久,就有下人来报,户部范尚书求见。
“有请。”
范祖松进来后两人相互见了礼。
承国公略微有些惊讶,“不知范尚书来我府上所谓何事?”
范祖松道:“还不是因为赈灾一事。承国公,有时我真的想摞挑子不干。你说这算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地动,皇上漠不关心,今天还问我要银子修缮因地动而不慎烧了的半座宫殿。”
承国公也是一肚子气,他完全能体会范祖松憋屈的心情。
等到范祖松发了一顿牢骚后,承国公问:“彥文到我府上不是为了发牢骚的吧?”
彥文是范祖松的字。
这一通牢骚后,承国公把范尚书当成了同伴,叫字是为了亲近。
范祖松也正了正神色,“国公爷,下官今天来是为了赈灾一事。虽说皇上不管,我们这些为臣子的人也不能袖手旁观啊!”
承国公道:“我是想管,可也得有能力管啊!无人无钱无粮,怎么管?”
范祖松道:“沈宗庆虽然是个小人,但他今天有一句话说对了。”
承国公有些诧异,“哪句话?”
“向你女婿借粮的话。”
虽然自己的庶女嫁给了姜纪良,承国公和姜纪良的关系并不密切,但乍一听到范祖松的话还是有些吃惊。
“你是说强行征粮?”
“不是强行征粮,我以户部的名义写张欠条给永宁伯,等户部有钱了再还给他。”
承国公默然不语。
虽说有户部的欠条,可这笔钱估计是没办法归还的了,这张欠条只是个遮羞布罢了。
可是,如今确实粮食短缺,有了永宁伯的粮食就能救助许多百姓。
良久,承国公才出声,“也罢,我就舔着这张老脸去和永宁伯说上一说。”
范祖松忙道:“这事哪能让国公独自出面,让下官和你一起去吧!”
承国公点点头。问道:“有了粮食,那人手呢?”
范祖松道:“兵部尚书耿建光虽说人有些油滑,但对兵士还是有几分爱护之心的,以往从他手上经过的军饷他并未私吞留存。假若我以优先支付军饷为由向他借些兵想必他会答应的。”
兵部尚书分管各地驻军的粮草,军队的调动以及军队官员的任命。
见范祖松已有考量,承国公道:“那我们现在就去永宁伯府吧。”
……
永宁伯府
因着程元华购买粮食一事忙了一天,姜纪良也才回府不久,听说承国公和范尚书联袂来了府里,心下一咯噔,怕是没好事情。
自己这个岳父还是第一次来自己府里,就连超凡成亲他都没有亲自来。
姜纪良想了一下,拿了今天程元华和他签订的购买粮食协议收入袖中,方才迎了出去。
第75章 救治
待几人坐定后,姜纪良问道:“不知岳父大人和范尚书亲临所为何事?”
承国公和范尚书相互看了一眼,最后还是范尚书开的口。
“前几天南郑府川山县发生严重地动,许多百姓遭了灾,如今朝庭银钱和粮食都有短缺,因此想和你先借点粮食。
当然,不是白借,我会以户部的名义打张欠条给你,等朝庭银钱周转开来定当还你。”
姜纪良心下冷笑,果然没好事!户部的欠条能要到钱吗?哄谁呢?
但他面上一点都不显,而是微带点诚惶诚恐的表情说道:
“原本范尚书开了口、岳父大人又亲自来了,这点小事应该答应的,只是事有不凑巧……”
见姜纪良欲说不说的样子,范尚书问道:“什么事情不凑巧?”
姜纪良踌躇了一下,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来。
“原本我答应程将军不说与外人听的,既然是岳父大人那便不是外人,说了也无妨。
今天清晨,镇国大将军程将军找到我,说起地动之事,说要是先皇后还在的话,一定不会白白看着百姓受苦。
他向我购买二十万石粮食,分批次运去灾区,今天已运走了第一批。
他买了这二十万石粮食后,我的存粮已不够支撑正常周转,我正考虑要到哪里收购一些粮食才好。
这是购买协议。”
说完姜纪良将手中的纸递给承国公。
“只是程将军也说了,因为事出突然,他还要购买药材,手上一下子凑不出这么多银钱,所以只能先付我一半的银钱。
不过,他将他的镇国大将军府抵押给我,等他凑够了银钱再将镇国大将军府赎回。
我见他高义,便没让他抵押将军府,只说等他方便了再将银钱给我。”
姜纪良这番话自然是假的,他担心承国公见没了粮又开口和他借钱。
有了自己女儿的话,程元华付起钱来那是一个爽快,一文价钱都没还。
承国公接过纸张,果然是购买协议。
范尚书问道:“你说的镇国大将军可是程元华?”
姜纪良道:“正是。”
范尚书似是回想什么,半晌才说话:“程将军是先皇后最为信任之人,果然还是他念着先皇后。假若先皇后还在的话,她定然不会冷眼旁观。”
承国公咳了一下,范尚书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
姜纪良道:“程将军也说了,他手上的银钱还是先皇后给他的,用先皇后的银钱做先皇后想做的事情才算对得起她。
程将军今天买的粮食和药材已运走了一部分,再过两天他要亲自送第二批粮食和药材去灾区。”
姜纪良终是没将自己女儿出行的事情说出来。
别人知道问起来是一回事,自己主动说又是另一回事,还是不要多生事端。
没想到事情发展成这样,承国公和范祖松对看了一眼。
范祖松道:“既然这样,那就打扰永宁伯了。”
……
出了永宁伯府后,范祖松问:“国公爷,你看永宁伯说的话是真是假?”
承国公沉吟了一下,“程元华购买粮食一事是真,至于没有存粮和程元华还欠他粮款一事还有待考究。”
范祖松也是这么想的。
“罢了,我们本来也不是冲着永宁伯的钱来的,既然程将军已经买了粮食和药材南下,我们就给南郑府官员去信让他们尽量配合程将军吧!”
承国公想了想道:“此事我们就当不知吧!程元华那个人可不是软柿子,既然他出手了我们就不干预了。”
范祖松想想也是。
本来他们只是心系百姓,并不为所谓的名利。不管程元华目的是什么,只要百姓得利,名声是宇文煌的还是先皇后的又干他们什么事呢?
“还是国公爷你看得透啊!”
只可惜先皇后去得太早了!
这是留在范祖松心中的喟叹。
……
**
中洲宝白府
公西月一行人加速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