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90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90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杨德昌对于建筑的理解还是稍微浅了一些,和欧阳辩这种大忽悠聊起来,只有被碾压的份。

    欧阳辩从风水学到地方水土人情聊起,说起气候水土对建筑风格的影响,又谈起经济对建筑的推进。

    还有屋主对居住建筑的追求,展现了屋主的文化品味,比如喜欢这种风格的杨德昌,明显就是士林作风,所以杨公应该时常手不释卷之类的论断等等。

    杨德昌第一次听到如此高深的言论,加上欧阳辩身上的光芒,杨德昌听得如痴如醉。

    在听到欧阳辩夸他的志趣高雅手不释卷的夸奖的时候,他一边心虚一边又高兴不已,能够得到欧阳辩这样天仙式人物的夸奖,的确让他飘飘然起来。

    欧阳辩看到杨德昌的神情,已经知道对方已经被自己折服了,他不由得笑了笑,后世的发展到巅峰的风水学在这个时代果然是挺好用的,他所知不过是看了一些作者的瞎几把扯的所谓风水知识而已。

    但这个时代的人还真的是吃这一套,尤其是杨德昌这样书读得不算多,但生意上做得很好的富豪,这样的人尤其信命。

    一通乱侃之后,双方的关系突飞猛进,杨德昌已经到了叫欧阳辩小老弟,欧阳辩叫杨昌盛老哥的程度了。

    欧阳辩个见闲聊差不多了,就进入了正题。

    “老哥,我这次来,实际上是有事情来请老哥帮忙的。”欧阳辩笑道。

    杨德昌笑道:“可是老弟央行吸纳存款的问题,没问题,老哥可以做主,一百万贯够不够,先放你那里两年,利息就按照最低的算就好了。”

    欧阳辩倒是对杨德昌刮目相看了,这老小儿这么有钱?

    要知道,他最近两个月小腿都跑断了,才跑到一千万贯,这杨德盛开口就是一百万贯,这也忒有钱了!

    欧阳辩压住心中的惊讶,笑道:“存款当然也是要吸纳的,不过老哥,这次来主要是谈合作。”

    杨德昌点点头:“小老弟您给说说。”

    欧阳辩笑道:“小弟接手央行,可谓是筚路蓝缕,经过几个月的辛苦,总算是让储备金达到三千万贯的额度了……”

    “多少?!”杨德昌瞪圆了眼珠子,震惊道。

    难怪他震惊,几个月的时间,就聚集起三千万贯的滔天财富,这可不是朝廷的旗号就能够做到的,朝廷一年的岁入才多少。

    欧阳辩微微笑道:“老哥没听错,是三千万贯,小弟还算是有几分薄面,虽然跑了两个月的时间着实辛苦,但有有点收获。”

    “服了服了,老哥算是服了!”杨德昌感慨道。

    他杨家在他手上达到巅峰,但这是他们杨氏四代努力的结果,他们在苏州深耕近百年,到了他这一代才算是爆发,但杨家的两大票号也不过积累了千万贯的资产而已。

    欧阳辩虽说借助朝廷旗号,但杨德昌自忖靠着自己的脸面,恐怕也没有办法拉到这么多的存款,最多也就千万存款顶天了。

    他不知道的是,实际上欧阳辩所拉到的存款其实也就一千多万贯而已,还有一千万贯是从农业银行拆借过来的,不过,这也算是欧阳辩的脸面借来的。

    靠实力借钱嘛!

 第四十九章 此行不虚

    无论是在官场还是生意场上,实力这个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东西,对于银行也好钱庄也好,模式先进与否,其实归根结底存款额才是实力的根本。

    当欧阳辩亮出存款三千万贯的时候,杨德昌就知道央行的势已经成了。

    央行背靠朝廷,有国家背书,现在存款至少是排行前三的钱庄,名誉和硬实力都是顶尖的,央行以后的发展已经是无可阻挡了。

    不过杨德昌也不敢阻挡,央行即便实力不行,那也是朝廷的钱庄。

    民不与官斗。

    这个准则是根植在所有商人的心中的。

    那些不遵循这个准则的商人,要么已经入土,要么牢底坐穿,反正没有什么好下场。

    杨德昌是个聪明人,所以今日他处处表现出善意,处处主动低头,并不是说他是欧阳辩的老迷弟,着实是欧阳辩身上的背景过于深厚罢了。

    先别说欧阳辩自身的身世背景,就说培养便身上负有的皇命,哪个商人敢轻视?

    央行,央行,中央银行,这个名字早就说明了一切,现在的央行虽然只是一个企业,但以后呢?

    谁也说不清。

    欧阳辩继续道:“……如今央行的储备金已经足够做一些事情了,也该履行央行的一些职责了。”

    杨德昌接话道:“还请小老弟明示。”

    欧阳辩笑道:“央行是中央之行,定位不应该是个地方钱庄,而是沟通天下财富的枢纽,为天下的钱庄票号所服务,为天下的商人所服务。

    老哥应该也知道,钱庄票号不事生产,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滋润,不过是因为世道纷乱而已,商路上土匪和乱军纵横,商人携带大量银两非常危险不便。

    而票号兑换的汇票即便被土匪所截,没有密记也不可能在票号中兑换到银子,这就是钱庄票号生存的根本原因。”

    杨德昌点点头,同意欧阳辩的观点。

    欧阳辩道:“老哥的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遍布两浙路各地商埠、码头,规模的确在大宋钱庄票号之中首屈一指,但在我眼中看来,其实还是地方性小银行罢了。”

    杨德昌眉头一掀:“小老弟的意思是?”

    欧阳辩盯着杨德昌的眼睛道:“老哥有没有将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开遍大宋十八路、二百五十四州府、一千二百多县的商埠、码头的想法?”

    杨德昌呼吸一滞,继而胸膛起伏,气息变得粗壮起来。

    想不想?

    太想了!

    但是就目前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条件来说,杨德昌认为他的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根本没有办法战胜广阔空间带来的困难。

    杨德昌苦笑道:“当然是想过的,但做不到啊。”

    欧阳辩笑了笑:“你做不到,但央行可以做到。”

    杨德昌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眼睛发亮。

    欧阳辩点点头:“没错,央行可以通过大宋朝的驿站系统进行信息沟通,这样无论是哪一路哪一州府甚至是县乡,只要是驿站触及的地方,央行的触觉就可以延伸到哪里,老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杨德昌激动道:“意味着只要央行想,央行就可以将支行开遍大宋朝的每一个角落!”

    欧阳辩笑道:“那么,老哥要不要加入到系统来?”

    杨德昌虽然激动,但这么大的生意,他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小老弟,这个合作是怎么个章程?”

    欧阳辩微微一笑,事情已经差不多成了。

    他详细解释道:“央行会将自身定位为天下各地钱庄的结算系统,各地钱庄都可以通过一个共同的协议加入进来,央行负责统筹结算,只收取少量的通道费,当然,这个通道费是要钱庄付出,你们钱庄和商人是怎么协定的费用央行不管。”

    杨昌盛点点头:“央行不需要入股各大钱庄?”

    欧阳辩明白杨昌盛的担忧,笑道:“放心,央行是为钱庄和商人服务的,只要将你们服务好,大宋的经济就会腾飞,挣钱不是央行的目的,大宋经济腾飞才是央行的职责。

    所以合作的钱庄不需要担心央行,央行也不是执法机构,从法理上来说,央行也是一个企业,不过是国有的罢了。”

    欧阳辩的话让杨德昌放下最后一点疑虑,欣然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一定会加入。”

    欧阳辩得到了杨德昌的承诺,笑得很开心,不过这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意罢了。

    所谓结算系统,就是一个结算枢纽。

    大宋钱庄票号很多,但大多都是地方性小银行,基本只在区域里面,商人只能在区域内经商,超出区域之外,就得冒险带着现金长途跋涉,在当今这种世道,和找死无疑。

    除非是跟着大商队一起出发,但做生意有时候讲究时效,大商队毕竟还是少,有时候等个几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这个时代的商人大多都是地域性的,除了国家资本,很少有跨越全国的大商人。

    如果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加入到央行的体系里面,那么客户从两浙路存款,通过央行结算,他到了京东路的任何一家加入央行的钱庄,凭借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开具的证明,就可以领取到自己的钱,或者直接用钱票结账。

    这样一来,相当于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将分号开遍整个大宋了。

    这的确是个好买卖。

    欧阳辩做事敞亮,将央行的标准结算协议亮出来给杨德昌看,杨德昌看过之后更加放心了。

    “老哥,央行要成为全国的结算机构,现在就要走出第一步,不是所有人都有老哥的眼光,所以……”

    杨德昌笑了笑:“需要一个先行者?”

    欧阳辩笑得很开心,和聪明人讲话就是愉快。

    全国钱庄票号那么多,也并不是每个钱庄主都能够像杨德昌这么有眼光,当然欧阳辩找杨德昌,是因为杨德昌的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是天下最有名的票号,杨德昌加入是具有标杆性意义的。

    别的钱庄看到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都加入了,自然也能够放心的加入。

    所谓千金市马骨,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就是这马骨。

    结算协议没有规定什么义务权利,只是在里面规定了一旦发生结算,所产生的费用以及双方应该联合制定特定的密码,不涉及到更多的东西。

    这让杨德昌非常放心,所以大胆地签了下来。

    欧阳辩笑得很开心,此行来苏州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杨德昌也很开心,因为这是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突破上限的机会,虽然这个结算协议对于所有的钱庄都是公平公正的,但很多事情不能这么单纯的看待。

    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是两浙路最大的票号,而两浙路是大宋朝除了京东路最富裕的路。

    可以说全国经济中,北方以京东路为中心,南方则是以两浙路为中心。

    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占据了南方的经济中心,先天起点就比其他的票号要高得多。

    有了央行这个加速器,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急剧膨胀的机会到了!

    所以杨德昌很开心,非要请欧阳辩吃饭,欧阳辩推辞不过,只能留下来吃了个便饭,杨德昌还想和欧阳辩继续聊聊,但欧阳辩已经没有时间了,他得赶回去部署工作了。

    有了杨德昌这份协议,他就可以将手下一百多号骨干给撒出去,先把天下的大小钱庄票号都给拉进这个系统里面来,另外,支行分行的事情也该筹办起来了。

    央行虽然不算机关机构,但毕竟是央企,欧阳辩是因公出差,可以住在苏州的驿站里面。

    站长是迎来送往的人精,看到公函之后,便知道这位是新科状元,是官家面前的红人,便使劲浑身解数来讨好,给欧阳辩单独安排了一个院子。

    欧阳辩便在院子里面办公。

    此次来得可不止欧阳辩一人,除了留了一些人坐镇总行,其他的人都带了过来。

    这一次在苏州开设两浙路央行支行,这些人都要亲身参与其中,参与到支行的开办里面来,这样以后的支行开办,就不用欧阳辩一一到场,这一次是欧阳辩带着他们来体验。

    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接下来欧阳辩带着这帮人从和苏州府交接、买房买地作为支行办公地点、修建地下钱库、装修对外营业厅、沟通当地钱庄票号、在当地招聘人员、培训人员等等事情,欧阳辩都带着他们一一体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一家支行筹办过程中所要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式。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人才的培养机制才刚刚建立起来,一时间肯定没有独当一面的人才,所有的人才都得自己亲手培养,所以这个过程必不可少。

    这个事情颇为辛苦,但效果是显着的。

    有了这个亲身参与其中的经历,是用多少课堂上的讲解都代替不了的。

    意外的收获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百多号原本是进士或者同进士的同年或者之前的前辈,都被欧阳辩的能力给折服了。

    欧阳辩展现出来的老练和成熟、处理问题的手段之精妙让人惊叹让人钦佩。

 第五十章 弹指一挥间

    人多力量大。

    欧阳辩坐镇苏州,主管两浙路分行的建设,在和苏州府谈妥买地买房的事情之后,他就将所有的人都撒出去。

    这些人是去和当地的钱庄谈合作去了,这些进士、同进士出身的央行职员,拿着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与央行签订的结算协议,去说服两浙路其他的大大小小的钱庄。

    效果是非常显着的,有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作为示范,其他的小钱庄票号都非常放心,实际上这些金融的从业者,就没有一个是傻的,他们既看到了机会,也看到了风险。

    机会当然是通过央行形成的金融系统,他们的小钱庄票号可以通过央行的系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实现对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的弯道超车。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如果这次和央行合作好了,他们是有机会超越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的,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虽然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但机会是平等的。

    所以他们非常积极地和央行靠拢,甚至有些小钱庄票号愿意出让部分股份,获得央行对他们的支持。

    但欧阳辩并没有接受。

    这是他坚守的一条红线。

    央行不能开这个口子,一旦他放开央行吞并其他小钱庄的限制,接下来央行就会变成张开血盆大口的怪兽,疯狂的吞噬整个大宋的金融。

    当然这种做法短期内可以让央行急剧膨胀,但金融怪兽的胃口是会越来越大的,所以欧阳辩在没有把握的时候,他坚决不会放开口子。

    关于危机,这些小钱庄票号也看得非常清楚。

    央行的下场,可以预见的是,大宋的金融市场即将整合成一个系统,他们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加入系统,其他的钱庄票号却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勾连整个大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