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31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31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情世故便是如此,多走动才会有感情,一年到头若是不走动,连亲兄弟的感情都会变得生疏起来。

    不过令他苦恼的是,这几个长辈对他的学业都相当重视,每次去都要考校一番。

    尤其是王安石和包拯这两位,每次都能够将欧阳辩问出一身冷汗来,以至于欧阳辩去串门之前都得像做好功课。

    不过最近因为着实忙了些,王安石交代的书还没有读完,被问了几句就卡壳了。

    王安石的脸色很不好看,还当场呵斥了几声,还好有小王堇出来救驾,不然得阵亡当场。

    欧阳辩从王安石家中出来,摇头叹气的又去了包拯府上。

    还好包拯似乎心情不错,欧阳辩问了一下,原来是宰相陈执中和梁适相继被罢相,文彦博和富弼入主中书省,吴奎知制诰。

    陈执中原本在历史上应该是拖到今年年中时候才会被罢相的,因为欧阳辩的出手,让他罢相的事情被提前,所以文彦博等人也提前入主中书省。

    包拯和文彦博都是天圣五年的进士,同年是非常重要的官场关系,两人又相互欣赏,所以关系非常不错,文彦博回来入主中书省,让包拯由衷的感觉到开心。

    欧阳辩心中一动,这样的话,离包拯出任开封府就不远了,自己的计划似乎是可以提前了。

    “最近在读些什么书啊?”包拯心情很好,但没忘关心欧阳辩的学业。

    欧阳辩有些汗颜,最近就只顾着规划沼泽地的蓝图了,书是半点也没有看。

    “最近事情比较多,已经有好些天没有看书了。”

    欧阳辩老老实实道。

    包拯顿时有些黑脸:“有什么事情比读书还重要的?”

    欧阳辩道:“包爷爷,陈州门外的那块沼泽地你有印象吗?”

    包拯皱起了眉头:“当然知道,那块地方藏污纳垢,实在是影响汴京的形象。”

    欧阳辩笑道:“我最近和开封府将这块沼泽地买了下来,准备营造一处景观,营造一个商业重地。”

    包拯有些不悦道:“又是经营这些事情,富国论已经成书,你没必要再把时间放在那上面,好好读书就是。”

    欧阳辩笑道:“包爷爷这就有所不知了,我之所以想要改造这块地,一来是因为这地方的确有碍观瞻,二来也想给咱大宋百姓造福。”

    包拯倒是提起了精神:“你说说看。”

    欧阳辩点点头:“富国论您是看过的,应该知道所谓的经济发展会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就业。”

    包拯点点头,这个道理没有什么问题。

    欧阳辩开始手舞足蹈起来:“这一次我打算投资四十五万贯营造一个商业中心……”

    包拯腾地站了起来:“等等,你说多少钱?”

    欧阳辩眨了眨大眼睛:“四十五万贯呐!”

    包拯瞳孔放大:“不是四五万贯?”

    欧阳辩笑道:“四五万贯能做什么,造个园子倒是可以,但要打造一个商业中心就差远了。”

    包拯倒吸了一口凉气。

    欧阳辩继续说道:“……怎么造福百姓,首先是营造商业中心的投资,采购木石等原材料、雇佣工匠这些,就可以让至少几万人受益。”

    包拯点点头,这是个很浅显的问题,富国论里面有说过这个事情,消费可以让很多人因此而受益。

    “……其次,商业中心建造起来,会有一大批的商家受益,商家在这里卖货,就要采购产品,产品当然来之手工制作者、农民这些,这样涵盖的人群何止几十万,不夸张的说,就这么一个商业中心,就足以让几十万人脱离贫困,您说,我这是不是造福百姓?”

    包拯点点头:“的确是这样,我以前怎么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呢,我甚至对商人都没有好感。”

    包拯有些懊恼。

    欧阳辩笑了笑道:“上千年来,读书人对商人都是抱有偏见的,其实咱们国朝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包拯释然道:“既然是造福百姓的事情,我自然不会阻止你,不过读书的事情还是得继续,你的成就不应该局限于此,我希望等你以后长大以后,能够去三司,这样你的才能才不会被浪费,对这个国家才是最好的。”

    欧阳辩摆摆手:“这个以后再说吧,不过现在也有一些问题。”

    包拯点头道:“你说说看,我看能不能帮你出出主意。”

    欧阳辩心下一喜,这才是他想要听到的。

    “这块沼泽地的形成,其实并非天然,而是人为因素的……”

    包拯哼了一声:“这个问题我早就注意到了,惠民河经过城内这一段,被诸多权贵占了,整条惠民河已经是半堵塞了,每次到了夏天,半个汴京都要被水淹,又何止那块沼泽地!”

    包拯有些愤怒,对几任开封知府颇有意见。

    欧阳辩叹息道:“现在问题就是这里了,开发其实技术问题不大,关键是容易被水淹,这个问题很大。

    如果要抬高地面,这个商业中心的成本就是个天价了,不然以前的那些人不可能放弃的。”

    包拯沉默了一会:“这样的话,你根本没法建的。”

    欧阳辩倒是洒脱一笑:“没事,我先规划着,然后去找蔡知府问问计,总不能他把这个麻烦扔给了我,他自己却不管的。”

    包拯摇摇头:“他要是敢管,早几年就管了,又怎么会拖到现在。”

    欧阳辩耸耸肩:“那就放着吧,实在不行,我就找人把垃圾给清理了,挖成鱼塘,种上莲藕,每年也有不少的产出,还给汴京造出一个十里莲塘的景色,也算是做了贡献。”

    包拯沉默以对。

 第68章 一夜鱼龙舞(一)

    对于欧阳辩来说,白日里拜访了长辈并不意味着他已经空闲了下来,晚间他还有事情要忙呢。

    上元节相对于中秋节,是一个更加大众的节日。

    中秋节讲究月圆人圆,更多的是私人一点的节日。

    而上元节是真正的全民的节日,上元节对于宋人的意义是全然不同的。

    上元节可能是宋人最喜欢的节日,没有之一。

    用后世的经典话术来形容便是——春天来了,冰河解冻,万物复苏,这是一个交…配的季节,这是一个荡漾季节。

    元宵更是女子们夜游的狂欢节。

    放灯期间,每当华灯初上,她们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

    爱美的女孩子们,戴上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金合、蝉貂袖、项帕,衣服一定要选择白色,因为在灯下月下白色是最为出彩的服色。

    夜市之上,观灯的女孩子,尽兴游赏,甚至彻夜不归,早晨归家后,虽然疲惫不堪,却舍不得小憩片刻,整理一下残妆,又与朋友游玩去了。

    真正热闹的地方或者时间,一定是女孩子扎堆的地点和时间。

    有女孩子在的地方,一定会热闹非凡,因为青年男子们,无不怀着邂逅艳…遇的心思。

    这些男孩子们,出门之前一定要再读一读【调光经】或者【爱女论】。

    所谓调光经爱女论,大约可以叫做“把妹秘诀”。

    “调光经”告诉男孩子,遇上了心仪的女孩子,当如何上前搭讪,如何博取对方好感,如何发展感情。

    诸如“屈身下气,俯就承迎”

    “先称她容貌无只,次答应殷勤第一”

    “少不得潘驴邓耍,离不得雪月风花”

    “才待相交,情便十分之切,未曾执手,泪先两道而垂”

    “讪语时,口要紧,刮涎处,脸须皮”

    “以言词为说客,凭色眼作梯媒”

    “赴幽会,多酬使婢,递消息,厚赆鸿鱼”

    “见人时佯佯不睬,没人处款款言词”。

    等等诸如此类的秘籍,可谓是宋朝的真把妹圣经,只是到底是谁套路谁就不得而知了。

    男孩子泡到妹子,总是洋洋得意和朋友们炫耀。

    孰不知女孩子窃喜的和姐妹们报喜:你们的经验真是好用,他真的被我逗弄了几下,就主动地来追求我了!

    不过这些和欧阳辩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不过碧珠倒是积极,从日暮时候,就开始画眉点唇,换上了新买的月白色衣服。

    今晚薛夫人也要出门游玩的,不过不需要碧珠陪伴,她可以自由活动。

    欧阳发几兄弟各有各的活动。

    欧阳发打算和同窗一起去游玩,他在薛氏学堂里也颇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窗,都是差不多和他一样的书呆子,但书呆子也有对爱情的渴望。

    宋人结婚早,孩子们情窦初开的时间比后世的要早多了,欧阳发虽然喜欢看书,但也不例外。

    更别说欧阳辩原本是自己收藏来做学术研究的爱情动作图,因为一时间没有留意,混到了送给欧阳发的杂书里面去了,成为了欧阳发的启蒙书籍了。

    欧阳奕心思单纯,不过今晚他也想去逛逛大相国寺的,怀里面揣着欧阳辩送他的银钱,夜幕刚上,才刚刚放下筷子,就冲出去了。

    他倒是情窦未开,但上元节会有许多商家推出新的摩喝乐,而且都是限量版,他怕去晚了就抢不到了。

    至于欧阳棐作为猫盟盟主,他今晚的职责颇重。

    猫盟和虎盟约定了斗灯。

    所谓斗灯,就是看谁能够拿着更多款式的灯,谁的灯看起来更加的酷炫,当然,不服气之下,还得有一番拳脚交加的友好交流。

    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上元节的约斗输了的话,很可能今年的运势都不会太好,这可不能忍,欧阳棐憋着一口气,要打一个开门红呢。

    欧阳修也早早地换上了衣服,今晚他得去宣德楼上欣赏灯会、观看民间艺人的各色表演,今晚皇帝会带着后妃,以及朝中一些大佬一起赏灯。

    薛夫人帮欧阳修整理衣服,欧阳修奇怪地问道:“怎么不见小和尚人,他说想和我一起去宣德楼赏灯的啊,平日里他应该都会来催我的,今日怎么见不到人了。”

    薛夫人低着头整理欧阳修的腰带:“哦,我看到姐夫和徐福过来了,然后小和尚跟着走了,临了叫我和你说一声。”

    欧阳修点点头,心里有些难过。

    以前在颍州的时候,幺儿喜欢跟着他去各种诗会,那时候他还觉得儿子在身边玩不开。

    可现在欧阳辩有了自己的生活,他反而觉得有些心里不太好受了。

    今晚的澄园一片灯火辉煌,但并没有对外营业,今晚的澄园主人自己举办了一个澄园诗会,只是这个诗会倒是有些奇特,因为被邀请的人大多有一个特点——非富即贵!

    比如说汴京酒楼行业的魁首樊楼的范老板,比如玉仙楼的背后金主池老板,以及诸多行业龙头背后的势力。

    宋朝的商人大多有官方背景,或者干脆就是某个大人物的白手套,替家族管理生意罢了。

    所以即便是生意人,但大多也是一些文化素养颇高的人,因为在这个读书人的国度里,想要想要接触到上层社会,就必须积极的靠拢。

    据欧阳辩所知,汴京竟然有一种奇异的培训班,有专门的老夫子开班授课,针对的就是这些想要和读书人扯上关系的生意人,教他们如何和读书人交流沟通。

    当然,这只适用于不是读书人出身的富一代,富二代们从小就是读书人,不需要培训。

    樊楼范老板年纪倒是不大,一身的文雅气,想来也曾是个读书人,他衣着得体但并不华丽,但若是有识货的人仔细一看,定要被暗藏的富贵气给惊到。

    范老板不是富二代,而是富n代,樊楼在太祖时候就已经是汴京最好的酒楼了,到了范老板这一代,已经是八十年的时间了。

    不过他今晚却被澄园给惊到了。

 第69章 范老板的吃惊

    今晚的澄园灯火辉煌,这倒是没什么。

    因为今晚的整个汴京城处处灯火辉煌人流如织。

    范老板吃惊地是,澄园处处彰显出和汴京不一致的气质。

    这是一种温婉的气质。

    樊楼是汴京的富丽堂皇气质,而澄园这里面积宽广,来到了这里,不像是上酒楼消费,反而像是来到了一处世外桃源一般。

    小桥流水人家,绿竹腊梅处处,处处都是一股子读书人的清高气质。

    这对读书人是致命的吸引力。

    怪不得澄园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名扬汴京城呢。

    范老板有些感慨。

    范老板今晚不在自家的樊楼坐镇,也是处于对澄园的幕后老板颇感兴趣的原因。

    澄园的老板对外宣称是张家酒楼的老板张奇。

    但很多人都知道,这澄园和欧阳家脱不了干系。

    而且据说这澄园是那位写出水调歌头的欧阳四公子所有。

    而这位欧阳四公子,才刚刚六岁而已。

    宋人对神童的接受度很高,但神童毕竟稀缺无比。

    宋以来神童也不过区区几位而已,而欧阳家的这个神童,比之前的那些神童还要神异得多。

    一般的神童可能几岁会背诵一些诗书就很了不起了,再了不起就是写一些通畅的儿童诗。

    而欧阳家这位却一上来就是据说是观看欧阳家三公子和邻人的小孩子顽闹时候所作。

    一首叫据说是答开封府小官王启年提问破阵子词时候所作。

    对,没错,丑奴儿和破阵子都是这位叫王启年的开封府小官流传出来的。

    这就是范老板愿意来澄园的原因。

    对于范老板来说,澄园虽然在城外,并没有和樊楼形成直接竞争关系,但终究还是竞争对手。

    如果是其他的竞争对手邀请,他是不会去的,但欧阳辩的邀请就不一样了。

    不说欧阳辩自身有三首实力超群的词作,就是他的身份,也让他不太敢拒绝。

    那可是欧阳修的儿子耶。

    欧阳修在当今文坛可是扛把子的存在,已经有人隐隐将他称为大宋文宗。

    在大宋这个尊崇读书人的国度里,这意味着欧阳修就是食物链顶端的生物。

    更别说欧阳修进了修史馆,那可是被称为宰相储备的所在。

    欧阳大学士以后可是有极大可能走上宰相岗位的人,这样的人能得罪吗?

    当然不可以啊。

    范老板家经营汴京这么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