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17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17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司可以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经营战略,统一开发和运用整体业;

    作为同一大型商业资本所有者拥有雄厚的实力,有利于同金融界、生产厂商打交道;

    在人才培养使用、新技术产品开发推广、信息和管理现代化方面,易于发挥整体优势;

    众多的成员店可深入消费腹地扩大销售。

    这些在策划书里面自然没有写出来,但王安石却看到了里面诸多可取之处。

    他看到的是管理、调配资源、集中力量、人才培养这些方面,着实让他茅塞顿开,书颇厚,但因为使用白话文,理解起来并不难。

    欧阳辩也不会写得过于深入,毕竟执行的是徐福,写得太过深入他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所以王安石很快就合上了册子,闭上眼睛似乎在思考。

    欧阳辩也不着急,拿出感兴趣的藏书,这看看那看看,一会拿个抹布擦一擦灰尘,一会重新泡个茶水,自娱自乐得很。

    良久之后,王安石睁开了眼睛,感慨道:“今日真的是学到了许多东西,真是太谢谢小和尚你了。”

    欧阳辩笑眯眯道:“那有什么,您别拿我这商业机密去开店和我竞争就好了。”

    王安石哑然失笑,他一个堂堂大宋高级官员,不至于和一个小孩子去抢生意,不过欧阳辩下一句话让他陷入了沉思。

    “……叔父,无论做官也好,做事也好,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使用,而人才的使用就是管理,所谓管理,便是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欧阳辩深深地看了王安石一眼。

    “……所以,无论是什么计划要执行,最重要的便是人。”

    王安石皱起了眉头,道理说起来倒是简单,从古至今,一个强盛的国家,没有不注重人才的,用人之术也在私下中颇为泛滥,但真正能够将人才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也大多是强盛的国家,这有什么好强调的。

    欧阳辩说了这些就不再深入了,专心致志的开始他的不务正业。

    王安石看着上上下下顽闹的欧阳辩,不由得有些凌乱,这个小和尚一拿出手便是这些惊世骇俗的东西,但看他现在的顽闹,又还真是个五六岁的稚童。

    “小和尚,这些东西是谁教你的?”

    王安石尝试问道,如果真是有人教,那么那个人必定是一个有着经天纬地之能的天才,说不定还能够见上一面。

    欧阳辩轻轻抿了一口刚刚泡出来香茗道:“叔父,试试这个茶,我托人从武夷山带来的山茶,虽然季节不太对,但喝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王安石试着喝了一口,的确是齿颊留香,然后听到欧阳辩说道:“在海洋的西方,有不少辉煌的文明,他们不秉持咱们的儒家文化,而是信奉所谓真主,他们不鄙夷商业,甚至商业是他们最推崇的东西,所以他们在这一块比我们要发达得多,我曾经买到一本书,就是类似的知识,我不过是触类旁通罢了。”

    王安石心中震惊,也就是说,这些东西虽然源之西方,但真正将之投入实用的是欧阳辩这个五岁的稚童,甚至还发展处自己的理念?

    神童有这么神的?

    这不叫神童,应该叫妖孽了吧?

 第三十六章 谁还不是扎心小能手

    对于欧阳辨来说,他并没有想要让王安石如何震惊之类的想法,这时候的人崇尚的是儒学,是思想上的开宗立派。

    至于这些商业上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只是奇技淫巧罢了,想要用这种东西来吸引王安石这种大宋的顶级精英,着实难了些。

    他今天拿出来,是因为王安石都上门来了,如果不给的话,王安石心中定然不太舒服,得罪一个未来权倾朝野的变法宰相……欧阳辨表示,他即便勒索自己的钱财也得倾囊相授啊!

    这东西不是他自己献过去的,王安石即便看了不喜,自己也可以推脱是一些小想法而已,这样不至于被王安石看低。

    王安石愿意看,那就给他看,这对欧阳辨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反正不过是拿来挣钱的手段而已,他所担忧的其实是对未来的影响。

    他拿出来的东西如果只是自己用用,那么即便有人效仿,也是民间之间的商业活动,但王安石这大佬可是要走上大宋政坛的,如果到时候王安石依据这些理论搞出来一些东西,用好了自然皆大欢喜,如果用错了,那么可是祸及天下的大祸事!

    不过欧阳辨掐指一算就放心了。

    从王安石变法开始,到北宋崩塌,其实也不过是短短六十年而已。

    而在变法期间,到两党党争,到后面的收拾残局,其实也占了北宋一朝的不少的时间,说实在的,其实之后也没有多少太平日子了,再坏也不过是朝纲崩坏,还能够坏到哪里去?

    所以欧阳辨这东西拿出来毫无心理负担,也并不太在意,但他着实不想参与到政治里面去。

    大宋能人这么多,他一个后世的小编辑,看了几本书,就敢大言救千疮百孔的宋朝?

    别闹了。

    大宋不缺人才,反而坏在人才上面,在这段时间里面,大宋朝能人辈出,造就了一个煌煌大世。

    但也正因为人才太多,因此朝堂之上陷入党争,文武之间又不对付。

    在对外战争上面,文武两方相互扯后腿,文官集团之间又党争不休,十分力气能够发挥出三四分就算是不错了。

    自己上去大宋朝堂上呼风唤雨,指挥一大票的顶级精英们共同为了国家兴亡而努力?

    呵呵。

    欧阳辨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的话,当什么编辑,去写历史穿越不是更好?

    总而言之,欧阳辨是决计不肯去参与那趟浑水的,谁爱去谁去!

    自己做做生意,调戏调戏碧珠姐,等稍微长大之后,娶个如花似玉的表妹,到时候借助父亲的影响力,谋个有钱又有闲又不担责任的闲差,悠哉悠哉的过日子,享受大宋有钱人的悠闲生活……咦,想想都觉得激动呢!

    在欧阳辨想心思的时候,王安石也在思考,两人各干各的事情,时间竟然过得飞快。

    等王安石回过神来,一看欧阳辨干的混账事,顿时气得七窍生烟。

    ——欧阳辨竟然拿着一卷澄心堂纸在练字!

    好吧,那字虽然看起来也挺不错,风格也迥异现时的各种书法风格,但是,那可是澄心堂纸耶!

    他难道不知道这澄心堂纸到底有多么珍贵吗?

    欧阳辨看着面前扭曲着脸孔的王安石,顿时大为惊讶:“叔父,您这是怎么啦?”

    王安石痛心疾首的指着澄心堂纸:“你这纸是从你父亲那里偷来的吗?”

    欧阳辨不悦道:“瞧您这话说的,读书人的事情能叫偷吗,不就拿点纸而已嘛,而且我父亲的就是我的,我拿点我父亲的东西能叫偷吗?”

    王安石不经意间往旁边一看,旁边有不少被随意丢弃的澄心堂纸,他忍不住痛苦的捂住了心房。

    造孽啊,这么珍贵的东西,竟然被当成了练笔纸张,要知道谁能够得到哪怕一方的澄心堂纸,都能够和朋友们炫耀个半个月的时间,在欧阳辨这里,竟然被当成了练笔纸!

    王安石怒道:“你可知这是什么纸?”

    欧阳辨诧异道:“澄心堂纸啊,这纸倒是不错,不滲不漏,写起来阻尼感……哦,写起来感觉不滑也不糙,的确是练笔的好纸。”

    王安石一脸的心塞,但下一刻竟然有些幸灾乐祸起来:“嘿,你父亲回来,若是发现他的澄心堂纸被你糟蹋了,恐怕你要挨揍了。”

    欧阳辨顿时一种日了狗的感觉:我将商业秘密给了你,你竟然对我要挨打的事情幸灾乐祸?

    好吧,既然要相互扎心,来而不往非礼也。

    欧阳辨露出童真的笑容:“没事,这纸我给他买的,买了足足有三刀,虽然贵是贵了点,但看他还挺开心的。”

    王安石双眼差点暴出:三刀?!

    澄心堂纸的计量单位难道不是以张来计算的吗,甚至时候用刀来计算的?

    看到王安石的神情,欧阳辨笑了笑道:“造纸而已,又不是什么难的技术,澄心堂纸之所以难求,不是产不出来,而是囤积居奇的手段罢了。

    哦,也就是所谓的饥饿营销……哦,你不明白无所谓。

    反正就是,他们实际上可以生产很多,但只拿出小部分来卖,这就导致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价格和逼格就都全上去了。

    我能够买到的原因耶简单,就是找到徽州人,让他们介绍一下当地的名流,然后疏通一下,找到产纸的人家,钱给够了,承诺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自家用用。

    你也知道,我父欧阳修,也是有些薄名的,风雅的事情,谈钱……哦,钱还是要谈的,足足……嗯,三百贯!”

    欧阳辨一脸的心疼,这院子才花了多少钱。

    王安石一脸的震惊,一时间他都不知道自己在震惊什么了,反正觉得好厉害的样子,下一瞬间他顿时有些羞耻感——我怎么会被一个稚童给镇住了?

    他将欧阳辨所说的话仔细回想了一下,脸上不自觉露出惊诧之情,无论是什么饥饿营销还是什么供不应求,以及找门路买纸,还是三百贯……嘶!

    三百贯啊!

    别看宋朝的高级官员薪资待遇高,但花销也高啊,一年到头但凡能够存下来几十贯钱,那都是绝对是省吃俭用的老扣了。

    王安石只是一个低中级官员而已,名气虽高,但官位着实很低,他家里算是官宦之后,虽然算是殷实,但几十贯上百贯的钱要一时间拿出来买澄心堂纸这样的奢侈品,还是得一想再想才行。

    扎心!

    王安石感觉到心好痛,然后……好羡慕!

 第三十七章 振聩发聋

    欧阳辩看到王安石的脸色变幻,心里顿时平衡了。

    ——果然扎心什么的,聊钱聊收入聊结婚是最好的。

    不过也不能过于刺激这位未来的大佬,被怀恨在心就不值当了。

    欧阳辩指了指澄心堂纸道:“叔,要不,您上手谢谢试试?”

    王安石心动了(暗搓搓的搓手):“可以吗?”

    欧阳辩笑道:“当然可以,叔父的墨宝我可想留一份呢。”

    王安石倒不客气,甚至有些急迫:“那行,你让开吧,这纸给你用真的是太糟蹋了。”

    欧阳辩:“……”

    您听听,这像是人话吗?

    欧阳辩站在王安石身边,看着这位未来的大佬仔细的铺好纸张,抹平上面的褶皱,用镇纸仔细压住,伸手拿笔的时候又惊咦了一声:“宣州毛笔、歙州墨、端砚……嘶,字写得不怎样,这排面倒是齐全!”

    王安石一脸的便秘。

    欧阳辩笑道:“不仅如此哦,毛笔不仅是宣州的,还是宣州诸葛氏所出,墨不仅是歙州所出,还是歙州李氏所出。

    至于砚台嘛,原本是歙州砚,但想着墨是歙州的,我想着干脆就用端砚好了。

    ……嗯,还有用的这桌子,海南黄花梨木定制,足够宽广,只要不是特别大的字幅,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因为本身重量足够大,所以也不虞有摇晃的可能,绝对是书家最爱的配置!”

    真是个狗大户啊!

    王安石刚刚酝酿好的情绪差点破功,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在纸上下笔。

    欧阳辩见王安石写字,他就不做声了,安静的站在了一边,看着王安石写字。

    王安石鄙夷欧阳辩的书法,但欧阳辩也在鄙夷王安石的书法。

    迅疾潦草,势如风雨。

    这话听起来颇有气势,但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写字快,很潦草。

    和你我写字是不是很像?

    王安石的字结构还是不错的,但笔画不怎么修饰,看起来就有些潦草了。

    欧阳辩一边看一边撇嘴。

    这拗相公在文学上成就不小,名列“唐宋八大家”。

    在诗学上也能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当然在书法上,也独具一格,人称“疾书”。

    但在这个所谓‘疾书’在欧阳辩眼里看来,还真的不咋地——嗯,这可能是王安石嫌弃他书法造成的逆反心理。

    王安石一挥而就,然后依依不舍的将笔放回去,一回头看到欧阳辩在撇嘴。

    不过王安石倒没有生气,他用好笔好墨好纸好砚写了一副他自认为的好字,心情大好,对欧阳辩的顽皮行为倒是有些顺眼起来了,笑道:“怎么,嫌弃我的书法不好看?总比你的狗爬字要好看的吧?”

    欧阳辩呵呵一笑,你是不是飘了,就你这笔书法也敢嘲笑我?

    “叔,来来,我写一手你给指点一下。”

    说着欧阳辩铺纸,王安石劝道:“要不还是换普通纸吧,这澄心堂纸虽然你有渠道可以买到,但也太贵了,用来练笔不值得,用普通的纸也是一样的。”

    欧阳辩摆摆手:“不差钱不差钱。”

    王安石:“……”

    心好塞。

    欧阳辩这段时间虽然总跟个废人一般躺在院子里,但该读的书该练的字还是逃不过去的。

    既然逃不过去,还不如好好学习个技能,书法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重要的,算是个门面工程嘛。

    不说别的,就说写诗词装……哦,友好交流的时候,明明是一首绝世诗词,偏偏用狗爬一般的字写出来,你说多膈应人?

    欧阳辩也知道自己的优劣势,几十年的硬笔书法下来,结构骨架那绝对是好的,但笔画的掌控却是比较缺乏的,这些日子熟悉下来,倒是掌握得还不错,但还是稍微有些稚嫩。

    但欧阳辩倒也有一个取巧的法子。

    他取巧的法子就是模仿瘦金体。

    瘦金体摒弃了书法里藏锋的要求,释放了字里的锋芒,让这种锋芒,以飘逸洒脱的姿态挺劲而出。

    而他缺乏的笔画修饰,却可以大程度的藏拙,瘦金体要求高的是结构骨架,至于笔画其实还是比较好掌握的,尤其是有几十年硬笔书底的欧阳辩来说更是如此。

    学习瘦金体对欧阳辩来说事半功倍,这段时间熟悉了毛笔之后,他就着手在练瘦金体了,虽然还没有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