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巨星-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顾不知所措盯着地上的戏服发呆的张硕,李世信利落的将自己第一幕的扮相上好,见时间已经差不多后,站起了身。
路过张硕身边的时候,他微微停下脚步。
“硕儿啊,人这一辈子,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只有你不想迈的坎。这个魔怔梗在心里一辈子,还是今天就消了它,好好想想吧。”
抬手看了看表,李世信补了一句。
“你有十五分钟。”
距离开场还剩十五分钟。
李世信从后台登到了舞台之上。
台下,自己的一群老粉已经在位置上坐好。吴明,张明荣,乔红,刘峰几个正在前排热热闹闹的聊着。
而除了自己的一百多号老粉之外,其他的座位也已经坐满。但是从台上望去,仍然有老人陆陆续续的进场,没有位置了,干脆寻了小马扎坐在了前排的过道上。
今天第一场,主要就是给剧场开个张亮个相,李世信本没对上座率报什么希望。
但是看到这般场面,说不高兴那是假的。
台下坐着的,那哪儿是一个个老人啊?
都是行走的喝彩值产出器啊!
见到李世信上台,负责照明的大个子指挥着几个兄弟,将剧场里面的主照明灯啪一声拉灭。
喧闹的剧场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台上。
对台下的观众们微微鞠了一躬,李世信起身笑道:“今天啊,是咱们悦动话剧团开场的第一天。创办这个剧场,其实完全是个意外。”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台下的一群老粉,以及张明荣老太太和坐在她身边的闺女王蔷,“作为一个上了岁数的人,我深知冬天对于老年朋友们的是个难捱的时期。为了让朋友们在严寒冬日,有个能找到乐子去处。”
“作为一个演员,我也希望能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朋友们传递化娱乐的乐趣。所以在这里啊,我希望每一位来到剧场的朋友。都能在这里看的舒心,看的愉快。也由衷的感谢,为了小剧场的创办付出良多的朋友们!”
“好!”
面对一阵热烈的掌声,李世信再次鞠躬。
待掌声平息之后,面对台下观众,他朗声正式宣布:“那么,请各位观众朋友们入座坐好。关闭或静音通讯设备,保持剧场安静。下面,我们悦动剧场的第一出戏,即将上演。“
“在此,需要特别鸣谢来到现场的张明荣老人及她的女儿王蔷女士。第一场戏唯有你,是我一生忘不掉的牵挂以二位的真实经历为素材改编。这出戏,也同样献给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年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随着第二波如潮的掌声,李世信退回幕后。
随着基础照明再次调暗,幕布缓缓拉开。
与此同时。
小剧场门外。
接到了举报前来查看情况的化局工作人员,也在十几个二楼租户的簇拥下,推开了剧场大门。
看到一片漆黑的剧场,打头的一个化局领导眉头一皱。
“谁是这剧场的负责人?”
门口,坐在小马扎上的三个小丫头一听询问,齐齐指了指台上。
“叔叔,就是那个老头!”
那领导顺着三人的手指看到台上,正在背一个小演员,缓缓走上台前的壮年汉子。愣了。
你娃怕是脑壳有问题。
哪有什么老头?
第一零三章:戏,即是人生。
在唯有你这出只有四幕的戏里,李世信扮演的父亲角色,跨度几十年的阶段。
为了体现出每一个阶段,父亲这个角色的状态,在化妆上面李世信用了心思。
现在上演的第一幕“后背上的放学路”,他是壮年期扮相。
一身红色的套头毛衣,里面趁着件白衬衫,再配合黑色假发,年龄看上去只有三十多岁。
化局的一群工作人员得知上台的演员实际年龄六十多岁,都不敢相信不论是从演员的步幅,走路姿态,再到能背着一个看样子得有一米六十左右的小演员这个体力,哪像是个六十五的人啊?
“领导,咱们就别管他多大岁数啦。我们的问题你们是不是给解决一下啊?”
听到身边租户们的催促,几个化局的工作人员摆了摆手。
身处蓉店这么个地方,做化产业管理,众人世面可见的多了。
蓉店这地方就是个由戏剧支撑起来的城市。没有上演许可证私自演出的,化局要是真想管,开车出去溜达一圈能抓出一大把。
所以说实在的,要不是今天接到了十几个举报电话同时举报这小剧场,他们都懒得管。
此时见到台上已经演上了,外加上对演员挺好奇,带头的一个化局领导摆了摆手:“等会儿的,差也不差这一时半刻,等他们演完了再说。”
说着,便和几个已经注意力被台上吸引的同事一起,站到了一旁。
台上。
李世信和安小小已经入了戏。
第一幕戏,说的是雨天父亲去接女儿放学。因为地上的积水很深,父亲背着女儿回家。在路上,父女之间的一番情感对话。
舞台经过了精心的布置;大幅的背景喷绘着雨天的学校街景。
虚化的背景之前,女儿撑着把雨伞,爬在父亲的背上。而父亲,则是艰难的在积水之中跋涉。
话剧舞台不是电影,电影里体现这种环境,直接一个洒水车加上实景就搞定。
但是舞台可没有这些条件。
那怎么办?
只能通过背景布向观众传达一个车大致的环境,其余的一切,都需要演员靠自己的演技,将环境,人物等等的要素传递给观众!
李世信怎么传达的?
仅仅是高高挽起裤脚,走路的时候拖着腿,似乎每一步都有阻力。
台上没有水,但是论谁看着,父亲这个角色,此时都是在艰难的涉水而行!
就这么两个细节,角色所处的环境,清晰而传神的表达给了所有的现场观众。
经过李世信的调教,安小小也不是吃素的通过紧紧握着手中的雨伞,加上一些雨伞不受控制的左右摆动动作。将雨天风大的环境,直接烘托了出来。
父女二人,就这么“在风雨交加”的环境里,走到了观众们的面前,开始了台词对话;
“爸爸,你累了吧?看你,都出汗了。放我下来我自己走吧。”
父亲颠了颠意欲挣脱下地的女儿,道:“你别乱动,雨水太凉,冰着了你怎么办?”
“我都这么大的姑娘了,你还背着我回家,同学看到会笑话的!”
“扯淡!你就是再大也是爸爸的闺女。在爸爸这,你就算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儿女,你也还是个小姑娘崽子。趴好了!”
“呀!爸爸,打雷了,我好害!”
“傻闺女,别怕,爸爸在。“
“爸爸,以后只要打雷下雨,你可得过来接我放学,不然我怕!”
“好,好,爸爸记下了。”
“不管工作多忙,你都要过来接我。你可不能忘!”
“嗯,放心吧,爸爸忘不了。”
父女之间的台词对话除了父亲开始时霸道的不让女儿下地之外,大多是女儿亦喜亦嗔的跟父亲诉说着学校和家庭里的一些琐事,跟父亲展望着未来。
第一幕的切入其实很平淡,但是在场的观众,却在不知不觉间,被风雨中父女二人流露出来的温情所笼罩。
随着幕布的拉下,第一幕结束。
李世信赶紧带着安小小回到了后台换装准备下一场。
“快一点,五分钟时间。小小抓紧!”
“好的李老师!没问题!”
回到后台,李世信直接接外衣脱掉,换上道具西装。顺便,瞥了瞥早已站在一旁的张硕。
“决定好了?”
摘下代表壮年形象的纯黑色头套,换上代表着中年形象的灰色头套,李世信大声问到。
看着忙忙活活的李世信,张硕恨恨一咬牙。
“最后一次,这一次我要是演砸了。从此之后,我”
三下五除二将自己的扮相收拾利落,李世信敲了敲张硕,在他已经穿好的西装戏服上别上了一朵新郎花,笑着敲了板栗过去。
“臭小子,有我在。你演不砸!”
第二幕,开始。
一副婚礼的场景展现在了观众们的面前。
随着幕布拉开,眼角有了皱纹,身子也微微驼了下去的父亲端坐在凳子上。
“恭喜啊老李,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从此往后,你也是有儿子的人啦!”
面对上前道贺的宾客,父亲的笑容有些复杂:“嗨、我倒是希望啊,我们家小小永远也嫁不出去,陪在我身边。”
“这混蛋想法!哪有闺女不嫁人的?老李啊,你怕不是养了二十多年的白菜今天送出去,心里不舒服了吧?”
“去你的!先去坐,看我一会儿酒桌上怎么收拾你!”
在与宾客的笑闹之中,身着新衣,头上簪花的女儿和很明显紧张得要死的女婿,走到了他的身前。
“”
“”
两个男人之间,产生了十几秒的对视。
尴尬的沉默中,父亲重重的哼了一声,“你愣着干嘛?舍不得给老子敬一杯酒,叫一声爸吗?”
“爸”
“臭小子,今天当着这么多客人的面,我有话要跟你说。你别吭声,听我说。”
父亲寒着脸瞪了眼女婿,随即便将目光放在了女儿身上。
伸出手,他做了一个捧着猫儿般的手势:“小小刚生下来的时候,就这么大。当时在产房,我就想着这是我的闺女。一辈子,我要让她平安幸福。”
“我亲眼看着她从猫儿一般大,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长到我膝盖这么高,长到大腿这么高,腰这么高,胸口窝这么高二十四年,我含辛茹苦,没让她受过半点委屈,长成这么个亭亭玉立的姑娘。现在,我我把她交给你啦。”
“小子啊,你记住了。但凡我闺女跟你受了半点委屈,老子只要还能动,肯定绕不得你!”
“闺女啊,你也记住。从现在开始他就是你的丈夫,他将陪伴你走完余生。但是不要忘了爸爸还在!我将用我的余生,继续爱你,呵护你。”
”我们知道了,爸!“
”还有、结婚之后常回来看看。”
“我们记住了,爸!”
随着女儿和女婿的一声应答,舞台上灯光随之变化。
舞台的一半,灯光渐渐暗去。父亲独自坐在椅子上,似乎他的时间停滞住了。
舞台的另一半,灯光则打了高亮。夫妻二人通过上班道别,女儿给丈夫整理领带,一起吃晚饭,以及道具婴儿等一连串繁杂的动作,仿佛时间加快了流动。
两个场景,偶尔有交集。
女儿女婿来匆匆去匆匆,大部分的时候,父亲都在望着手边的电话发呆。
动与静的对比,明与暗的交映。
将女儿婚后,女儿和父亲两个家庭的生活状态,一下子就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一面是孤独寂寥。
一面是欣欣向荣。
看到第二幕末尾,昏暗的半边舞台上,那仿佛正在加速老去的父亲。
台下的观众忍不住了。
那个明明坐在椅子上没有动,但是在女儿加了速的生活下,正在颓萎下去的父亲,让在场许许多多的老人观众不经意间掉下了眼泪。
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
第一零四章:时间偷走青丝,却留住一个你(为盟主年年十八的我贺!)
话剧的本质,是讲故事。
故事的本身有好有坏。
而且并非所有的好故事都能被精彩的讲出来。
话剧舞台要把一个故事讲好,首先剧本的内核要硬,想要传递的思想要坚挺,再就是演员的演绎功底和各种舞台细节要扎实!
显然,现在的李世信,用灯光,分镜式的舞台表现,将一个平凡的故事,演绎出了精彩,将故事所想表达出来的情绪,全美的传递给了观众。
随着第二幕的结束,全场掌声如潮!
所有人,都被舞台上女儿婚后成家立业,父亲在生活中的孤独和寂寥所打动。
“好!”
后排,前来执法的化局一行人,忍不住喝了声彩!
“切、好什么呀?”
“我怎么没看出来哪里好,台词都没几句,好无聊。”
看到一群大人轰然叫好,陈依依和苏叁叁小嘴一撇、
“孩子,不能这么说话!”
一旁,化局前来执法的领队孙国威狠狠的拍了几下巴掌后,趁着第二幕结束幕间的功夫,对两个小姑娘笑道:“话剧是要用心看的!好和坏,完全就在细节之中。我给你们举个例子茶馆知道吧?”
“虽然这部老舍名作,在国内国际的话剧舞台上演绎了不下上千次,但是公认最经典,也最打动人心的,还是红旗话剧团当初公演的第一版。
那么多版本的茶馆,剧本都是一样的,可为啥说红旗团的最经典?
就说茶馆里有一场戏,是茶馆里老农民卖闺女。
大部分的版本中,这一幕茶馆的茶客们看到老农卖闺女,都是一脸同情。但是当时的红旗话剧团演出版本里,茶馆内所有茶客,看到人卖闺女,脸上都在窃喜。
很多人就挑毛病,说演员的情绪不对呀,看见别人卖女儿,台上演员怎么还偷着乐啊?
但是真正懂话剧,真读懂了茶馆的人,才知道这个细节,已经决定了红旗团的水平达到了殿堂级!
在旧社会卖儿卖女天天有,没谁会有那么多同情。人们只会窃喜他穷的把自己女儿都卖了,我还没有呢,爷们儿过的比他强!
一个舞台和演员细节表现,直接展现时代。这就是功力啊!”
陈依依和苏叁叁也是学过茶馆课的,听到身边的叔叔这么说,砸了咂嘴:“叔叔,你说这么多,跟现在的有什么关系?”
“关系可大了!”
孙国威呵呵一笑,指了指台上:“刚才这一幕,演员的情感渐变,父亲这个角色从婚礼现场的不舍,担心,到婚礼后的孤寂和演员通过表情动作体现出来的衰老过程。情绪传达的稳,准,恰当!演员的功力有火候!”
“再说舞台这个灯光的调度,几个小道具的应用,没有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