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高龄巨星 >

第20章

高龄巨星-第20章

小说: 高龄巨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他便走到了李世信面前,握住了李世信的手。

    “老爷子,不瞒您说。我手头上马上又有一个年代剧要开拍。昨天见识了您的手艺后我兴奋的一宿没睡着觉。今天唐突,我把剧组里的道具师都带来了,劳烦您给我们讲讲年代剧的道具,也讲讲那个年代的事情。”

    李世信呵呵一笑。

    年代剧啊马上开拍啊

    成啊!

    他扬了扬两道白眉,摆了摆手:“导演谬赞了,在道具上其实我也就是一个不入门的半吊子,都是自己瞎琢磨出来的。”

    李世信刚说完,一个道具师就不乐意了:“老爷子,您这话说的可就气人了啊!您这瞎捉摸弄出来的物件,都惹得导演给我们一通骂,说我们办事不走心呢。”

    “是啊老爷子,昨晚上导演说完了我们之后,我特地看了一下您那些道具。没说的,活儿做的漂亮。做旧和一些漆面处理手法都绝了!要说您自学成才,嘿这话打死我都不信。”

    看着几个道具师一脸“这老头怎么这么不实在”的样子,李世信摇了摇头。

    从老人的记忆中搜索了一番,他悠悠道:“没跟你们说假话,我真没系统的学过道具制作。只是年轻那会儿在话剧团干过。那个时候条件艰苦,演出道具都得我们自己做。要真说什么师承的话当时我们话剧团离电影厂不远,没有演出的时候我们就过去溜达。那个时候厂里有个叫陈德明的道具师总让我们给他当劳力”

    “不是!等等会老爷子。”李世信还没说完,一个三十多岁的道具师突然一愣,“您刚才说谁?”

    “陈德明?”

    李世信眨了眨眼,“没错。”

    “冒犯问一句,是八一厂的那个?”

    李世信点了点头。

    “嘶!”那道具师吸了口冷气,本来松松垮垮的站姿不禁收了,在周围人疑惑的目光中,直接鞠了个九十度的大躬:“前辈,刚才我冒犯了。”

    他突然来了这么一下,周围所有人都一头雾水。

    一旁,一个年轻些的道具师不明所以,“师傅,老头说的谁啊?”

    “八一厂陈德明啊!前几年刚去世的那位原八一厂副厂长!咱们道具圈里的国宝啊!想不起来?我他妈平时跟你们说的东西你们都没往心里去啊!当初拍开国大典,导演组反复研究了影像资料,发现有一副血肉长城的壁画当时已经被毁了,但是当时开场的画面里,还必须有这幅画跟史实吻合突出时代背景。当时陈德明老先生二话不说,硬是靠着为数不多的影像资料,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把这幅四米的巨幅油画给还原出来了!后来电影拍完之后,这画直接被上级单位请走了。现在文博馆里挂着的血肉长城根本就不是原作,而是一个由咱们道具师创作出来的道具作品啊!”

    “嘶!”

    经他这么一提醒,众人想起来了。

    本来众人熬了一宿过来,心里多多少少都有点儿怨气,可是听到面前老头这一番渊源,一个个都站直了身体。

    李世信却风轻云淡的摆了摆手,“谈不上。当时陈德明就说过,道具师这个行当不讲师承,也没有前辈后进的说法。水平高低,靠的一个是头脑零活,一个是心灵手巧,一个是好学肯钻。要是再有的话,那就是用心不用心了。服装道具虽然都是幕后活儿,但是只要用心,你们就会发现,道具服装师的手艺,不亚于一个好演员的演技。”

    李世信这么说,周围一群道具师颇以为然。

    道具这门手艺,涉及到的知识体系太杂了;简单的手工要懂基础的物理化学,对于一些艺术型的道具,则要求道具师具备美术甚至是国学功底。而一些古代道具,甚至要求你会联动历史学和考古学资料。更别说,对于一些科幻类的道具,还得需要有过人的脑洞。

    可是相应的,道具在剧组中的地位也好,在国内影视行业中受到的关注度也好,都不怎么高。

    李世信这话,算是说到了他们心坎里去。

    可一旁的焦晨东却砸了砸嘴巴。

    老爷子说了半天,确实道理深刻、可是您倒是说说年代剧的事儿啊!

    他看重的,可不是李世信的道具手艺,而是对70年那个年代生活细节上的知识啊!

    “老前辈,这些理论上的东西我看他们都明白了,您能说说70年代的事儿吗?就像是”说着,焦晨东掏出了兜里那枚满是窟窿孔洞的顶针,“这种的。”

    李世信挑了挑眉头,“哎呦。这样的生活细节说起来可就多了。比如那个时候人们穿的衣服。现在影视剧上动不动就给一二十多岁的主角穿一个将校呢大衣,看着是挺精神,可那个时候那种衣服是一般人能穿的吗?就算是一些干部,也舍不得把将校呢真当常服穿啊!还有就说一些电视剧里出现的70年代标语,有些错误的太离谱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你展示的不到位,观众根本没办法带入到当时那个特殊的环境之中再比如”

    李世信絮絮叨叨的说着,焦晨东越听是眼睛越亮。

    干货!

    这才都是干货啊!

    这些东西放在电影里,那得是什么画面?

    李世信说一条,他就在速记本上记一条。直到集满了两页,正在兴致最高,已经能联想到这些年代元素参与到部分剧情中时。

    那头,李世信却突然戛然而止。

    一群人正听着来劲,他这一停,都感觉猫挠心一般的难受!

    “前辈,您继续说下去啊!这正关键呢!”

    李世信不理催促,只是呵呵一笑。

    “不行了,岁数大了记性不好,有些事儿前一刻还记着,后一刻就忘了。”

    “啧。”

    焦晨东一看,面前这老头眯着眼一个劲儿的笑,哪里像是忘了事儿的模样?

    “老爷子,要不然您歇会儿?”

    “歇一会儿也想不起来。”

    焦晨东急了,“那您怎么能想起来啊?”

    “咳咳。”李世信轻咳了一声,“导演,其实我不是道具师,我是一个演员。”

    此话一出,一旁的张硕一愣,随即咧嘴乐了。

    果然,在院子里所有人都不知道李世信想干什么的时候,李世信幽幽说道。

    “要是你能在新戏里给我安排个配角,我这一高兴啊,肯定就能想起来。要是您不安排,那妥了。我这没准儿就是老年痴呆,什么都想不起来喽。”

    “”

    焦晨东顿时石化。

    心里边儿又痒痒又想打人。

    这老头,哪儿学的套路啊!

    断章狗吧这是!

    院子里,百多号无戏可拍的群演攥紧了拳头。

    老爷子,这找戏演的套路,六啊!

    滴。

    李世信脑海中一声轻鸣。

    收到一波带有五体投地佩服的喝彩值,14302!

 第三十六章:调皮的乌鸦飞来飞去

    不仅是导演焦晨东凌乱在风中,就连那些在一旁看热闹的群演们都惊呆啦!

    蓉漂做的时间长了,什么稀奇古怪的找戏策略他们都见过;有提前打听好导演住址,过去凹造型,背台词,秀演技故意博眼球的。

    有堵在剧组门口举牌子称自己个是民间影帝,求给机会展示的。有靠着钞能力,夏天给剧组免费送饮料矿泉水,冬天给送暖宝宝保温杯赞助生活物资入组的。更有那直接半夜钻导嗯,反正千奇百怪,为了出头什么招都有。

    可论谁,也没见过李世信这样的啊!

    整个院子里的人,都被李世信神一样的断章技术给秀翻了。

    焦晨东有些尴尬,因为李世信跟他要的不是龙套,人家说明了配角。

    这个尺度就拿捏的很到位。

    不要主角不算为难你,可瞧着老头笑眯眯的样子,一个只有几句台词的龙套十几句台词的次要配角,怕是打发不了!

    “这个、前辈。您演过戏?”

    焦晨东也算是蓉店的老往来了,一年倒是要在这里呆上半年的时间。地皮熟人头自然就熟,经常在这边儿演戏的演员不说都认识,平时也接触的七七八八。

    特别像李世信这么大岁数的演员蓉店可不多,数来数去就那么一小撮,都在焦晨东心里呢。

    唯独李世信,他反反复复看了半天,没啥印象。

    面对焦晨东的问题,李世信点了点头,“当然演过。”

    焦晨东这才松了口首发

    这一次要拍的戏,剧本他已经跟公司争取了足足一年。

    剧情硬扎绝对没有问题,只要是找好演员,再在制作上保持水准,爆火不敢说,那得看气运。但是让他名气涨两个档,从三线导演顺利晋级二线,应该问题不大。

    所以在挑选演员上,焦晨东近一段时间来顶住了层层压力,将选角的主动权死死的攥在自己的手中。

    为的,就是挑一旁精兵强将,将新戏拍出彩儿来!

    此时,听说李世信演过戏,他放心了不少。

    “那老前辈,您都演过什么戏,什么角色,荧幕时间大约都多少?跟我说说,我看看给您安排一角儿。”

    呼了口气,在周围看热闹的群演一片羡艳的目光中,焦晨东对李世信说到。

    李世信呵呵一笑,伸出了一根手指:“演过一部戏,角色是乞丐,时长的话估计有三四秒?毕竟戏还没上映呢,我也不太清楚。”

    呱呱呱

    寂静的小区上空,一只乌鸦飞过。

    敢情你还是个龙套啊!

    焦晨东连同剧组的道具们差点没闪掉了下巴!

    片刻的无语之后,焦晨东嘴角抽抽着,轻咳了一声,“那个前辈啊。不然这样你看好不好;等我新戏开拍了,您呢来我剧组里做个指导,就负责指导服装和道具组。然后要是戏里头有什么出彩的额非主要角色,我给您安排安排,您看怎么样?”

    “嘶?”李世信听罢,吸了口凉气,捂着脑袋就将身子挂在一旁的张颖身上,“闺女,我叫什么名字来着?我我怎么突然就忘了?”

    “”

    您老演技太浮夸了吧!

    别说焦晨东看不下去,一旁的道具师们都看不下去了。

    焦晨东见李世信不依不饶倚老卖老,借着自己肚子里有干货在这卡自己脖子,心里是火冒三丈,面上却还得如浴春风。

    “哈哈、老爷子,您就别为难我了。您看啊,您这就演过一部戏,还是个龙套。我就是想给您机会,您也接不住啊!再说了,您这以前演龙套的,注册的是临时演员证吧?我们配角都是需要签正式合同的,可不是临时合同,您这资格这它都过不去不是?”

    焦晨东这么一说,周围被李世信扎了半天心的群演们舒服了。

    切、

    懂道具怎么样?

    资历老怎么样?

    操作骚又能怎么样?

    说到底,不还是跟我们一样是临时演员,只能演个龙套嘛!

    躺在张颖怀里的李世信皱了皱眉头。

    忘了这茬,这倒是个问题啊。

    可正在这时,突然从小区门口进来了台电动车。骑车那人见到小广场这边一群人,直接就骑了过来。

    “请问,李世信老同志是住这个小区里吧?”

    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李世信抬起了头,也不顾刚才他还“健忘”着,便对那人招了招手:“这儿呢!”

    有人应答,骑电动车的人紧忙分开人群走了进来,见到李世信打量了一番,从挎包里掏出了一个牛皮纸的文件袋就递了过来。

    “老爷子,我们领导特地让我给您送过来的。”

    领导?

    特地?

    听到这两个关键词,李世信眉头一皱:“小伙子,你哪个单位?”

    “工会的啊。”带着头盔的小年轻呲牙一笑,见李世信似乎是有事在身的样子,也没过多套话,“老爷子行啊,我还是头一回见我们领导对个演员证这么上心,老爷子,门路不小啊!”

    说完,小伙骑着电动车扔下了句恭喜和回见,一溜烟跑了。

    李世信狐疑的打开文件夹,将里面的东西掏出来一看乐了。

    他直接就将手中的证件拍到了焦晨东手中,“导演,你看这是啥?!”

    捧着手中那绿色的小本本,看着里面方方正正的“特约演员”四个大字和蓉店演员工会的钢印,焦晨东再一次凌乱在风中。

    焦晨东真想抽自己一嘴巴。

    拿什么演员证卡他呀?

    撞人怀里去了嘛这不是?

    自己的路,被自己走死了哇!

    呱呱呱

    此时小区上空,又一只调皮的乌鸦欢快的飞过。

    焦晨东是真拿李世信没了辄。

    他佩服李世信的道具制作功底,更需要把生活细节记得这么清楚还对道具有深刻见地的能人来为自己的新戏加码。

    这么说吧,李世信服道能力,在焦晨东心里是王者。

    可做为演员,只演过一部戏一个三秒镜头龙套的李世信,无疑是倔强青铜啊!

    焦晨东真是一百个不乐意答应李世信。

    可他没辙啊!

    将新剧里面的角色思衬了半天之后,焦晨东给李世信留了个电话说过两天让他去试镜后,便催促着李世信继续刚才的讲解。

    可李世信仍然没有继续下去。

    笑话!

    现在合同还没签呢,休想让老夫再往出倒干货!

    想套老夫的阅历和人生经验啊?

    合同拿来再说!

    等老夫进了组,有的是时间现场指导你们。

    待焦晨东等人无奈的走后,李世信便被众人簇拥着回到了家中。

    这一上午的时间,李世信可把小区里那些群演给眼气坏了。

    不说别的,就说这个演员证吧。

    在蓉店这个生态圈里,不说明星,就说基层演员,那三六九等也是分的明明白白。具体的,就体现在这个演员证上了;

    按照蓉店剧组的标准工资情况,没有演员证的群演是50块钱一天,或者跟组当勤杂工,偶尔演龙套是两千块钱一个月。

    而有演员证的临演,因为工会光环加持享受工薪政策保障,那就是100块钱一天。或者条件出众应对特殊要求,比如李世信进末路剧组那天,剧组要的一米八以上演洋鬼子的,就能拿150块钱。

    这些,属于食物链底层的群演。

    而食物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