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贞观-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无睡意的周天只好穿上皮裘再裹上被子,就这样靠着火盆熬了半夜。
天刚亮周天就哆嗦着手打开了房门,屋内炭盆燃烧的烟火熏得他有些头晕。
毕竟这里不是长安,木炭也不是极好的硬木炭,就这木炭还是做为火药原料的储备。
屋外雪还在下着,只是没有那么大了,房顶上、、干枯的树梢上……
全部都被染的雪白一片,还好风已经停了。
使劲跺了跺脚踏着三寸厚的积雪,周天往牛进达的住处走去。
老牛虽说是大当弥道行军总管,松州大都督,可他的都督府也比周天住的地方好不哪去。
老牛和他一样,也是后半夜被冻的睡不着。
他一见周天来就急道:“跃渊,没想到松州今年冷得那么快,你那些部曲庄丁在吐蕃境内……”
“大都督,无妨,他们临行前末将已经交代了如何防寒取暖,现在只是担心雪天补寄困难。”
到了松州没两天,周天的部曲庄丁就悄然进入吐蕃境内,开始了试验性的高原适应性训练。
除了让叶四狗带了十人留在城里听候周天差遣外,许大昌不仅带走剩下的几十人,还带着老牛的五十个亲兵。
老牛望着有些越下越大的雪道:“应该早些来松州,若是提前一月来就好了……”
周天也有些担心。
“不如末将让叶四狗带人去寻他们回来?”
“也好,不过他们现在在何处?如何又能寻到?”
周天笑了笑道:“大都督不必担心这个,只需让叶四狗沿着入吐蕃地界后的大概地方放火箭就是,若是许大昌他们听见火箭响声会回应……”
两人商议完后,周天只留下两人,叶四狗带着八名庄丁加上老牛的十位亲兵顶着雪去寻找许大昌他们。
雪下了,火炕自然更难阴干,周天只好让人赶紧烧起来,用炕火烤干火炕,至于会不会影响牢固问题,现在根本顾不得,只要不漏烟就好。
周天和老牛这些有独立住处的将官们有火炕,普通将士只能用简单的火地龙。
还好做火地龙很容易,再加上人多力量大,没到晚上所有的营房都冒气了烟。
大唐时期的松州处于今天的四川阿坝附近,在那时候植被没有被大量破坏,满山都是树木,根本就不会担心没有烧火的柴。
一营千把人随便去山上转一圈回来就能带回来够这一万多将士用半月的柴火。
有时还能带回来不少野味让周天打打牙祭。
叶四狗带人在吐蕃境内已经找了三天了,这三天里带来的火箭几乎都要用完。
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叶四狗站在积雪中用冻裂的手摸出最后三枚火箭对着老牛的一名亲兵道:“不能再深入了,咱已经折了四人,再往前走十里放一枚火箭,若是没有回应我们必须得回去!”
同样许大昌他们也要山穷水尽陷入绝境。
本来一切都还算顺利,他们一开始进入吐蕃高原境内是很不适应,也没有进行训练之类的只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暂时驻扎下来。
过了几日后,逐渐有些适应后他们开始少量活动训练。
在这过程中他们不断加大强度,中间确实也因个人体质原因损失了六名庄丁和四位老牛的亲兵,可这一切还在承受范围之内,临行时周天就没认为这些人能全部活着回来。
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许大昌他们一下陷入了困境,雪天没有猎物可寻,携带的干粮也快要耗尽,最大的困难是冷!
纵然许大昌从周天那里得知一些防寒取暖措施,可寒冷加上缺氧还是陆续有人死去。
许大昌本打算回去,只是他们在风雪中又迷失了方向,现在原来的一百四十三人只剩下包括许大昌在内的五十七人!
还好周天的庄丁在周家庄每日都进行接近极限的高强度训练,他们虽然没有多少作战经验但身体素质可不是说的,而老牛的五十亲兵则是只剩下四人!
八十六个鲜活的生命因周天的一些失误和一场大雪就这样长眠在吐蕃的积雪中。
许大昌和剩下的人挤在几个雪屋子里已经快要绝望了。
他哆嗦着出了雪屋子,看着一片白茫茫一直看淡生死的许大昌眼泪掉了下来。
他不只是悲切,还有一种深深的自责,若不是他命令多深入吐蕃境内一些,只是在边境高原进行训练,那些庄丁和亲兵也不会在睡梦中就被冻死,想着那些被冻死还微笑的同伴,许大昌真想拔刀自刎。(冻死的人是笑着的,这点作者亲眼见过)
只是想着剩下的五十多人,许大昌只能继续努力活着……
挂在脸上的泪珠很快就变成了冰,许大昌随意抹了一把脸,他决定与其等死不如带着兄弟们寻找一条活路。
哪怕遇到吐蕃人,就算是战死也比冻死强得多。
“砰………”
刚要转身进雪屋子的许大昌听见了一个好像是火箭爆炸的声音。
他满心激动踉跄的用最快的速度跑进雪屋子。
“快!火箭!额听见火箭的声音来了!伯爷和大都督肯定是派人来寻咱们了……”
“砰…砰……砰……”
许大昌一连放了三枚火箭,不多时不远处也是两声火箭响越来越近……
“唉!还是长安舒坦!这松州可不是一般的苦寒呀!别说绿菜了,连个豆芽都没有………”
周天硬灌下一大口苦涩又带着草腥味的砖茶,开始自言自语的抱怨。
在松州他虽然没有什么确切的官职,也不是领兵大将,可他的地位一点不比老牛低。
不仅有自己独立的小跨院,每日各种肉食也不缺。
只是光吃肉食没有绿菜,周天毫不意外的有些消化不良拉不出来了。
就算他再使劲,菊花都要自爆了他还是挤不出来一点。
便秘的痛苦让周天不得不喝难以下咽的砖茶,他怪自己太懒,明知道炒茶好喝,偏偏懒得去弄。
看着漆黑的茶水,周天干脆闭眼、闭气他想来个一口闷!
吨吨吨的硬咽了几口,留下的一个庄丁一下闯进来。
“伯爷,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谁回来了?”
“许统领他们回来了!”
周天一听许大昌他们回来了,赶紧穿上鞋子,抓起狐裘往身上一披就往外跑。
一处营房里,火地龙烧得很旺,满手、满脸冻疮的许大昌虚弱的抬头。
“伯爷!属下该死!兄弟们……一半都没带回来………”
周天能预料到不可能全部都活着回来,可他也没想到能损失那么多!
在叶四狗没找到他们前还剩下五十七人,可在回来的路上又有九人没撑过去。
老牛的亲兵则是一个都没剩,差一点就全军覆没,这还只是适应性训练,没有和吐蕃人交战。
“大肠,好好养着,没回来不管你,都是爷没考虑周全,你能把剩下这些人带来就很好了,真的很好了……”
周天费劲口舌才劝住了一心求死的许大昌。
看着许大昌沉沉睡去,周天离开营房去见老牛。
老牛一样很悲伤,那五十亲兵好多都是跟着他不少年的老兄弟,现在都没活着回来……
“牛伯伯,都是小侄的错,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咱还是固守松州城吧……”
老牛见周天改变了称呼,他知道周天确实是打了退堂鼓。
“跃渊,又多少人是因呼吸不畅等原因死的?”
“只有不到十人,大多是冻死………”
“那你怕什么!还要去!全军轮流去!某要在一年内让这一万多将士都能在吐蕃境内如履平地!”
“牛伯伯这……”
“怎么?心疼你那些庄丁了?某的五十亲兵都没心疼!十日后,某亲自带一营进入吐蕃!”
第一百一十三章 灭吐蕃的可行性报告
周天不是那种漠视生命的人,也不是那种可以淡然的踏着别人的尸骨而登就高位的人。
死去的那些人虽然都是庄丁,二十部曲一个都没有少,这些庄丁他几乎都不记得名字。
可周天依旧心里有些过不去这道坎,之前想着把吐蕃纳入大唐版图的野心又动摇了。
不过老牛并没有给他多少悲伤的时间,雪一停,老牛就亲自带着一营将士开往吐蕃境内。
周天也有幸被老牛给用军令带在身边。
在这个时代的吐蕃人确实被宗教给洗了脑,再加上他们本身就知道高原就是他们天然的屏障,因此吐蕃边境是不设防的。
不仅不设防,在这个时代从大唐国土边境一直深入吐蕃百里几乎都看不见一个吐蕃人!
一是冬天的冷让吐蕃的牧民们都躲在帐篷里烧着牦牛粪过冬。
再就是现在吐蕃和大唐的关系还算是很缓和的,他们的法师告诉他们大唐人是不会攻打吐蕃的,伟大的神灵会保佑他们,会收走一切敢踏入吐蕃唐人的性命。
“大都督,现在已经是高原地带了,没必要再深入,不如就在这里安营扎寨!”
周天也不适应这高原气候,他还算是好的,还可以正常说话,现在很多将士已经都呼吸困难了。
老牛也大口的吸着冰凉的空气道:“好!就在这!”
营寨很快就扎好了,只是这里可没有条件给周天盖一座砖石屋子,只能和将士们一样住帐篷,别说火炕了,连火地龙都没有!
青藏高原不是川地松州,这里全是被冰雪覆盖的草地,就算是强行破开冻土弄了火地龙,也没有柴烧。
就算在高原上找到一些被雪覆盖的干柴和干草也得用来烧水做饭,毕竟他们携带的木炭和干柴是有限的。
在高原上做饭最好的办法是烧烤,由于气压原因,就算开锅了,饭也是煮不熟的,只能在水沸腾的时候不断的加水,反复三四次才能把饭煮熟。
饭难煮熟,但要不能一直都啃干粮,将士们可以,老牛也可以坚持,但若是让周天除了第三次在天牢遭了一些罪外,一直都是养尊处优的他是坚持不了的。
没到七日,本来就消化不良,再加上啃了七天干粮,每日补水也少,周天病倒了,老牛只好让人送他回松州城。
周天病倒,呆在高原上的那一营将士也不断有人病倒,老牛治军是严,但他也不能看着体弱的将士病死在吐蕃境内。
随着周天一起回到松州的还有一百多撑不住的大唐将士,剩下的依然在高原上进行适应性训练。
躺在炕上的周天头晕的想吐,硬灌了一碗药,可能是药的苦味刺激的他精神了一些。
“大肠,你倒找豆子了吗?再不吃点蔬菜估计爷得魂归松州了……”
“伯爷,找到了,正给您发着豆芽和豆苗呢!最多两日您就有菜吃了!”
听倒快有蔬菜吃了,周天又精神了一些。
“快,扶着爷去看看,哪怕见到一些绿色,爷的病也能好的快一些。”
许大昌背着周天来到专门给他发豆芽的屋子里,屋子里那巨大的火炕烧得很旺。
周天盯着那几盆冒了淡淡绿色的豆苗,他哭了,他哆嗦着手就想抓那些不到一寸高的豆苗往嘴里塞……
“伯爷,别!别!您说过这没长成的豆芽有毒的……”
周天忍住心里对绿色的渴望,他扭过头道:“背爷走!今日不吃饭了!明日全吃豆芽……”
人有时候就是贱,原本见了豆芽都要生吃的周天现在又快要吃吐了!
现在他看见豆芽都犯恶心!
一连十几天炖炖都是豆芽,炖着吃,炒着吃,凉拌了吃,就差没有烤了!
“大肠,松州的冬天好漫长呀!大都督还没回来吗?这都是第三批了……”
“没有,大都督一直都在吐蕃境内呢,现在一半将士都轮过了,再一月就能轮过一遍。”
周天虽然没有坚持住,可他也按照实际情况给老牛送了书信,他建议七天一轮换,怎么也得有个恰当的适应过程。
“这些日子不要再弄豆芽吃了,都给大都督送去!豆子还多不多?”
“不算太多了!”
“让人去其他地方采买!也不知道之前将士们怎么过的冬,对了给都督府的韩威韩将军也送一些。
尽量让不管是城里的还是高原那边的将士隔上几日就有一顿豆芽吃。”
周天在这里交代许大昌想办法改善将士们的伙食,长安城李二也接到了老牛和周天联合署名的“灭吐蕃的可行性报告”。
“辅机、玄龄你们怎么看?”
“陛下,若是琅琊郡公和周天真的能让大唐将士在吐蕃境内如履平地,灭了吐蕃不是不可能!”
长孙无忌的话让房玄龄也赞同道:“可!吐蕃这些年来越发是我大唐的心腹之患了,若能一战灭之最好!”
魏征的脸黑,他再黑着脸进谏李二也看不出什么。
“陛下!臣认为不可!吐蕃又没进犯我大唐,王师不可轻易征伐!”
李二想的和周天差不多,他也想完成秦皇汉武没完成的功绩,把吐蕃纳入他大唐帝国的版图,若是等大唐再积蓄几年国力,他李二就可以风光无限的去泰山封禅!
也可以高声对深宫中的李渊道:“看没!还是你二儿子厉害!若玄武门变的好……”
魏征说完后接着虞世南、褚遂良还有孔颖达一些纯文人也引经据典的用孔孟仁义来劝谏李二,不要觉得自己实力强大又找到了克制人家的办法就灭了人家。
这是不道德滴,是不仁义滴!不是大国明君应该干滴……
李二有些厌恶的看着反对的大臣,他同样也有些无奈,虽让吐蕃没有招惹大唐呢,若是这样那就是纯粹的侵略了。
李二最后又问了一下秦琼。
“叔宝怎么看?”
“陛下若灭吐蕃,臣请领一军!”
秦琼的话没有表明他的意见但表明了他的态度。
李二也想看看老牛和周天的试验到底能不能成功,所以他暂时接受了魏征等人的意见,把灭吐蕃的事押后。
等诸臣走后,李二对着来给他送羹汤的长孙皇后道:“观音婢,朕真的想打下不世基业给父皇证明呀……”
长孙皇后虽从不参与证事,但她也从没打击过李二的积极性。
“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