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苟在贞观 >

第29章

苟在贞观-第29章

小说: 苟在贞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你做了件好事!来饮胜!看谁先趴下……”

    方才周天在下面喝了不少的酒,现在案几上的酒杯他一动没动,拿起筷子专心对付眼前的一盘鱼脍。

    秦琼见他吃得香也未叫他说话,只是和另一半的李孝恭低声交谈。

    周天低调有人缺不想让他藏在秦琼后面安静的吃饭。

    “太上皇、陛下,此上元佳节,应该有诗,老臣听闻万年县男周天才华横溢,常有妙想,不如让他赋诗一首为太上皇和陛下恭贺佳节!”

    王珪这老货就是不想让周天安静的人,他出自王姓世家,胸墨可是如海一般。

    周天呢?王珪早叫人打听过,兖州任城乡野出身,虽识字也屡有发明妙想,可是这作诗定然不会。

    现在暂时不能把周天怎样,只好在文学上先碾压他一把,好让李二等人知道,周天顶多是个会小聪明奇淫技巧的草包。

    李二眼带深意的看了一眼王珪,他也想知道,或者是期待周天给他另一份惊喜。

    “周天,既然叔阶提议由你作诗一首,那就做一首!做的好朕不吝赏赐!”

    被王珪推上来的周天没办法只好放下筷子,整理了一下身上狐裘出来道:“陛下,这关于上元佳节的诗,臣还真不会做。”

    李二笑道:“无妨,只要是诗就行,不过若是做得不好,罚酒一坛!”

    周天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唐诗宋词记得不多,但有一首不怎么出名的唐诗他偏偏因某件事记得很清楚。

    秦琼有些诧异的见他走到王珪的几案前。

    “王大人,前段时间路过你那郡公府,见一老妇在这寒冬还有鲜花送到你府上,周天偶有所感,今日王大人提议做诗,未免被陛下罚酒,正好拿来凑数!”

    说完周天开口就道:“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王姓家。惆怅北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这首《卖花翁》被周天改了几个字念出来后,王珪顿时脸上难堪起来,只是这场合不宜发作,又硬生生忍了下去。

    李二却是眼睛一亮,不过他毕竟是李二,也不能夸赞周天。

    “算你过关,不过这诗不合今日佳节喜庆气氛,朕也不奖你!”

    周天讽刺完王珪世家的奢华,百姓的艰辛,让王珪闹个难堪也就够了。

    他拱手谢过李二,转身想回到自己的位置再继续享受鱼脍。

    哪知原本对他不感兴趣的李渊叫住他道:“兀那小子,再方才那诗做的好!再给朕做一首,不过这一首必须是诗合上元佳节!做好依然有赏!做不好的话也罚酒一坛,然后给朕滚下去!”

    李二一听老爹有些逼人,刚想替周天求情,旁边的长孙皇后悄悄拉了他一把。

    “周天,太上皇的话你可听见了?若是胸中无题赶紧自罚一杯滚蛋!”

    李二在皇后提醒下没有直接求情,但也稍稍改变了一下李渊的话,给了周天一个小台阶。

    周天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李渊,又看了看面带忧色的秦琼,最后望向一脸坏笑的王珪……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太上皇、陛下,不知这首《正月十五夜》可算臣过关了?”

    本来打定主意不剽窃的周天见李渊逼迫作诗,这也激起来他的性子,管他去呢,反正现在有大腿有胳膊,李二的腰也快抱上了,什么穿越者要被凌迟他也不怕了,索性来个火力全开!

    李渊压根没想到,原本说自己做不出和上元节有诗词的周天,能在片刻就不假思索的开口就是能流传千古的名篇!

    李二也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他,秦琼抚须含笑,不怎么懂诗的程咬金和尉迟敬德连干三杯。

    长孙无忌、房玄龄、虞世南、孔颖达等文臣皆叹周天大才,并命人赶紧抄录下来。

    愣了好一会李渊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好!朕虽居深宫,倒也知道蹄铁和贞观犁,朕睡得也是火炕,现在你这小子又有如此文采!好!二郎,替朕好好赏赐!来,和朕饮胜!”

    周天接过一位侍女递过来的犀角杯对着李渊一敬,一饮而尽。

    李二也当场赏赐了一些财物,还顺手把身上的一块玉佩解下来扔给周天。

    王珪两眼通红的盯着得意的周天,恨不得几案盘中装的是周天之肉。

    等周天谢过赏赐后,李二不愿意自己看重的小子被众人瞩目吹捧,也不想让他继续刺激世家中人。

    “周天,今日你得了太上皇的赏赐,朕就不留你了,去和处默、宝林他们玩耍吧……”

    李渊看了一眼李二:“二郎,去岁你让颉利可汗居长安而为朕跳胡旋,朕心甚慰!让周天再做一首和去岁灭突厥有关的诗,做好了朕就放他回去,做不好就留下陪朕饮酒!”

    李二很无奈的看了周天一眼。

    周天却满不在意的道:“这有何难?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诗念罢,周天朝着李渊父子一拱手:“太上皇开国建业,陛下开疆扩土,我大唐贤臣如雨,猛将如云,小小突厥自然随手灭之!周天赋诗一首以敬我大唐将士!”

    说完不等李渊发话,敬直走下高台。

    李渊看着周天下去的背影:“此子我大唐英杰!二郎,得此子我大唐幸甚,你幸甚……”

    回到程处默他们那里刚坐下,李崇义就急道:“方才见你好像在作诗?”

    “太上皇非让作了两首诗。”

    “做了甚?太上皇可满意?念来听听。”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

    李崇义张大嘴看着周天:“你这也叫诗?”

    “不叫,所以太上皇把我赶下来了。”

    程处默听完:“俺觉得这诗不错呀!为何太上皇赶你下来。”

    尉迟宝林也觉得周天的诗做的好,起码比自己做的好。

    李崇义有些不相信:“还有一首呢。”

    “小巴狗上南山,割荆条编簸篮。晒大米闷干饭,爷爷吃奶奶看。”

    这下不光李崇义不信了,就连憨憨的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也开始怀疑。

    第一首还好,若是这小巴狗一说出来,就不是把他赶下来的事了,起码一顿板子少不了。

 第五十二章 吴平大婚

    曲江池上元夜后,不知谁传出了周天所做的三首风格不同的三首诗,让他在长安城一日间名传长安。

    特别是那首边塞,以至于长安城一些将门子弟相聚之时必当吟诵一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听杨跟着出名的也有王珪,周天专门为他而写的《卖花翁》让长安文人切实感到了世家豪族的奢靡。

    坐在书房的靠椅上,周天一边把玩李二赏的玉佩,一边给吴平说道着:“明日就要迎亲了,平娃你准备好了吗?”

    “嘿嘿,额早就准备好了咧!天哥,明日你真滴要和处默他们陪而去迎亲?”

    “当然!不仅要去迎亲,还要闹你的洞府呢!这个结婚三天没大小,不管兄长还是长辈都可以闹你呢!”

    吴平挠了挠脑袋憨笑:“闹就闹呗,额才不怕你们闹,只管闹额,别闹英子就是。”

    旁边正在和秦怀道抢一根猪蹄的程处默道:“你个瓜货,闹你有啥子意思,闹得就是新娘子!”

    从曲江池上元夜后,周天就开始为吴平操办婚事。

    周天提议要在原来的铁匠铺那边让吴平成亲。

    不是周天不愿意在他庄子里,只是他考虑的更周全。

    吴平是长子,长子大婚不可草率,铁匠铺那毕竟是他的家!有吴大年的街坊邻居,周天只是想让吴老汉风光一把!

    从吴平订亲后,周天就叫人瞒着吴老汉父子收拾铁匠铺后面的小院子。

    迎亲的队伍没有多庞大,就是一班子乐师吹吹打打,一台崭新的花车(初唐女子出嫁不坐花轿)旁跟着打扮妖娆的刘媒婆。

    若是说出彩的地方也就是吴平骑着的西域良马。

    这可是李二赐给周天的,这青骢马产自西域,虽不能日行千里,但在长安城也是难得一见。

    周天到现在还没学会骑马,这匹良马一直养在秦琼府上。

    一身崭新喜服的吴平再配上这高头大马,一时间很引人注目,刚出了家门就让街坊亲友发出一片羡慕的赞叹。

    周天不会骑马,他索性没有跟着迎亲,反而在韩英家里等着,做了一名娘家人。

    吴平的迎亲队伍虽然没有多奢华庞大,可这宾相队伍可是很有排面。

    程处默、秦怀道、李崇义、李景恒、李震还有尉迟宝林以及上次在曲江池没看见的房遗爱,算上马车上的牛见虎,身为白身的吴平大婚时竟然有两位大唐郡王嫡长子,加上五位国公嫡长子,和一位郡公嫡长子的宾相队伍!

    这在大唐不能说是绝后,也算是空前了!

    吴平很得意,也很感动!他嘴上不会说话,只是知道傻笑,笑到眼泪掉下来。

    迎亲队伍到了韩大栓开门前,按照规定吴平要塞红包叫门。

    吴平涨红着脸用最大的声音带头喊起来:“新妇子”

    吴平的大嗓门加上程处默等宾相的声音也不小,还有周天的二十部曲,那个声音让本想躲在门后给吴平制造点麻烦的周天吓了一跳!

    他不怕吴平,担心程处默这几个坏小子别闹出什么幺蛾子来,赶紧打开了大门。

    吴平带头冲进家门就想去接新娘。

    哪知在屋门口又被一群女子给拦住了,非要吴平做催妆诗!

    大字不认得几个大吴平哪里会做什么催妆诗,周天又不在迎亲队伍里,他现在可是娘家人!

    还好李震文采不错,一首中规中矩的催妆诗替吴平解了围。

    当韩英被周天背着出了屋门后,吴平等人有些意外,他们都没想到周天能把自己当成韩英的兄长背着她上花车。

    韩大栓夫妇早就泪流满面,周天背着韩英回头一笑:“等英子回门再接两位老人家,今日不合适。”

    韩英趴在周天背上早就泣不成声,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能这般风光的嫁出去,也没想到能有男子能接受她带着爹娘,更没想到能让一位大唐男爵以兄长之礼背着她出门子……

    在刘媒婆的帮助下周天把韩英放在花车上坐好,他就依着娘家兄长的身份扶着马拉的花车一直把韩英送出了五里路。

    看着迎亲队伍走远后,周天又坐上等候他的马车往韩大栓家去。

    到了韩家,周天安排好陈老蔫负责协助韩大栓宴客,就在韩家老两口的千恩万谢中上了马车去吴平那。

    在马车上换了一身喜庆衣衫,他赶上迎亲队伍摇身一变又成了宾相!

    李震看着马车上露出脑袋的周天有些不解道:“跃渊,你这般是为何?”

    “不为何,扮做韩英兄长是因为我也有过一个妹妹,我也曾这样送她出嫁,现在做为平娃宾相是因为我也有过一个叔伯兄弟,也曾这样陪他迎亲……”

    李震似乎有些明白,他故意打趣:“跃渊你这娘家兄长闹洞房可不合礼哦!今日闹平娃可没你的份了!”

    “哼!哥现在是新郎兄长!怎闹不得?再说了结婚三日无大小,今晚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才是闹洞房!”

    迎亲到了吴平长安城的家后,这次是吴平背着新娘子刘媒婆带人撒了谷豆,跨过了门前的火盆。

    跨过火盆,吴平放下新娘子,韩英走过通往堂屋路上铺的一个个布袋子(寓意传宗接代)。

    又被一名妇人喂了一个半生不熟的饺子(唐代有饺子,东汉末年张仲景发明),问了韩英生不生,韩英自然回答了好几个生……

    着一系列的风俗礼仪完成后,开始拜天地父母,在拜父母的时候,吴大年非要拉着周天一起接受一对新人的跪拜,周天自持功高的没有拒绝,很自然的接受了新人的跪拜,并封了两六个金饼子给了磕头的礼钱。

    在大唐还没有磕头礼钱,不过周天依然坚持,直接把红布包的金饼子塞进来吴平的怀里。

    拜完天地父母,新人送进洞房,吴平和韩英又在洞房里完成了结发、合卺等仪式,接着就留下了韩英让大妮和二丫陪着,吴平乐不可支的去给宾客亲朋敬酒。

    热闹的婚礼一直到了月上中天,一些宾客也早就散去,只留下周天他们几个等着闹洞房的。

    吴平醉醺醺的进了洞房后,看着韩英那红扑扑的脸蛋他完全忘记了如何提防周天他们的闹洞房。

    周天几人见吴平进了洞房,几人按照他的指示都蹲在房外等着。

    原本陪着韩英的大妮和二丫见吴平进来,两位小丫头的任务完成,大妮打开房门带着二丫刚出门,就见周天他们趁机闯进洞房。

    吴平被这突然闯进来的几人吓得酒醒了一半。

    “你们弄啥?”

    “闹洞房!还能弄啥!”

    周天拿出一个小小的糖球用细线吊在吴平和韩英眼前笑眯眯的道:“想要我们出去也行,新娘和新郎要一起用舌头把糖球舔化才好,若是没有共同舔化或是被谁给一口吃了,嘿嘿,那就重新来过,反正哥准备的弹球够多!”

    说完周天真的摸出一个小袋子,里面装了几十颗糖球。

    韩英羞得用团扇把脸遮住,吴平也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他见周天等人呆在洞房里一副不吃就不走的样子,急着要洞房的他一狠心:“英子,额太知道天哥咧,咱要是不按他说的做,天亮了也别想洞房。”

    韩英也不是多么聪颖的女子,父母年迈,家中就她一个独女,因此性子也是有些男子一样的豪爽,大唐女子又比较开放,不学宋明那般思想禁锢,她索性朝吴平一点头,然后闭上眼睛。

    周天顺势把糖球吊到韩英嘴边,然后示意吴平赶紧凑上去……

    好不容易一颗糖球被两人嘴对嘴的吃完。

    重新躲在团扇后面的韩英又听周天道:“现在甜蜜蜜进行完了,夫妻不仅要同甘还要共苦!接下来的项目是共苦吃黄连……”

    这一番闹腾下来,让韩英心里对周天的感激又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