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贞观-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天心里算计了一下,这么多金银不管到哪个时代,只要是在地球上,哪怕当不成皇帝也妥妥一方巨富!富可敌国呀!
“成交!”
话音刚落,周天感觉自己飘了起来,当他看到自己的躯体躺在地上,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第三章 贞观四年
贞观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几至刑措!
毫无疑问贞观四年是胜利的一年,这一年破东突厥,俘虏了颉利可汗。随后,北各族首领到长安朝见,请求李二陛下接受“天可汗”的称号!
还是和谐的一年!大破东突厥让李渊从玄武门的郁结心情中走了出来,李渊和李二的冰冻关系也随之迎来了转机。
颉利可汗也被俘送至长安。李渊显然回想起了起兵之初被迫向突厥称臣的屈辱往事,不禁心情畅快,心悦诚服地慨叹:我儿子灭了突厥,为我报了大仇,“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
在家国天下的大格局面前,李渊终于放下了,当年被逼退位之恨也不再提了,因为儿子帮他报了国仇。
接下来的场面与之前的父子离心大相径庭——父子二人都喝high了,太上皇弹起了琵琶,皇帝跳起了舞,
父慈子孝,一切心结似乎都已烟消云散。
当然贞观四年还是富足的一年,“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
一斗米最多五钱,外出数月不用关门,牛马随意放在野外吃草,出门千里也不用带粮食。
这一切虽说有吹嘘贞观之治的嫌疑,但不管如何贞观四年确实是大唐建国以来真正盛世的开端。
当周天再次醒来的时候,他的灵魂就附身在贞观四年,大唐长安万年县的一个外乡人身上。
睁开眼睛的周天第一反应就是先摸了摸裤裆。
“还好,家伙事还在!就怕老头不地道给小爷整个太监……”
“方才倒地的外乡人没事呀……”
“看个行文通告都能摔倒,这瓜怂不会叫039;穿越者039;吧?”
“报官!额估摸着是被哈(吓)滴……”
当官差来到眼前时周天还在懵逼中,直到被几位凶神恶煞的官差用锁链捆住他才抬头看到一面墙上贴的通告。
得益于年少时地摊上二十块钱买的繁体版《金瓶梅》,让他一目十行的看完了字数不多的行文通告。
文言文的晦涩难懂他不想去翻译,可是那句:反名为“穿越者”亦或行为举止怪异之人,皆处以凌迟极刑!
被官差拉得一个踉跄,周天腿软的直接又躺倒在地。
这刚睁眼看世界,就要被官差锁拿,还要处以凌迟极刑。
这种要被吓尿裤子的感觉让周天心里把那老头骂了一万遍:“我艹!老阴比!祝你吃地沟油吃断肠!”
官差不能因周天的倒地就为他解开锁链,然后无罪释放。
经历了浓雾、大殿、老头的周天神经也变得有些坚韧了。
努力抬起头又看了一眼通告,他心中大呼侥幸!
“幸好,只是名为穿越者,或是行为举止怪异的……”
为首的官差刚要上前拉起他。
“差爷,差爷,为何锁拿小民?”
为首官差指着一位正气凛然的关中少年郎道:“此人举报你名为039;穿越者039;因此要锁拿!”
周天索性站起来指着那少年郎对官差道:“你认识我?”
大汉:“不认识。”
“那你看过我的身份证……哦,不对,是路引?”
“并无看过。”
“那你凭什么说老子就是那该死的穿越者?凭什么要告官差?”
少年郎大惊失色,顿时满头大汗。
“额…额…方才大伙都说你这外乡人是看了行文通告被吓晕倒地……”
这下周天明白了,他呆萌的看着几位官差,双手一摊,示意自己被一个草率的人给冤枉了。
为首官差颇有兴趣的看着周天道:“口音肯定不是额们关中人,那你从哪里来?不叫穿越者又叫什么?”
出于最后一次对老头的信任,周天镇定道:“俺叫周天!山东滴!挨着徐州,靠着圣人!虽没读过圣贤书,但俺是大唐好子民!”
周天镇定自若又有些骄傲的气势让官差频频点头,那少年郎的汗更多了……
外乡出县必有路引,拿出来给吾一观,若是证明你确实名为周天,此事就作罢,若不是,嘿嘿,少不了你的千刀万剐……
路引?小爷刚才只是随口说呀,不过……既然魂穿,肯定这躯体身上有证明自己的路引,最好,祈祷,也叫周天……
浑身掏了个遍,最后在裤裆里摸出来个小竹片。
官差捂着鼻子有些嫌弃的掏出一块布帕才接过那散发不明味道的竹片。
伸着脖子周天别的没看清楚,但是周天两字却在。
这下他放下心来。
看着竹片,又看了几眼周天也不知道什么模样的脸。
为首官差接着上前抓住他的右臂,这下把周天吓得又是裤裆一紧。
为首官差撸起周天衣袖,脏兮兮的右臂上很明显的又一个元宝形状的红色胎记。
“没错,相貌描述,都对的上,还有这元宝形状红色胎记,这外乡人不是穿越者,放了吧……”
为首官差对手下人说完后,终于放下心的周天又腿软了,这是放松后的软。
接着官差没走几步又回头道:“记着!你这瓜怂莫要为难这位小郎,若是为难还是要抓你!”
裸的护短!周天明白了官差的意思。
擦去满头大汗的关中少年郎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的对周天道:“莫怪,莫怪,是额莽撞了……”
没声好气的看了一眼少年,周天可不想另生枝节:“么事,么事!”
少年似乎还想继续解释:“这都是为大唐江山社稷,为陛下,额乃大唐府兵,可是打过突厥滴!”
急于搞清楚自己现在究竟是谁,又想找个地方想静静的周天只好肃然抱拳:“一切为了大唐!一切为了陛下!”
捏着代表自己身份的小竹片,周天摆脱了大汉快步寻找清净无人之地。
万年县的街道有些和长安一样,横平竖直的,周天没走多久就在一条街道找到一个隐蔽无人的拐角。
小心的把要捏出水的竹片托在掌心。
“周天,河南道兖州任城县任城县人氏,生于大业十年,身高七尺,方脸无须……右臂红色元宝状胎记……”
看完后,没有把竹片放进裤裆,他见竹片上有个小孔干脆从破旧的衣衫撕下一条细布条,当做绳子穿起来挂在脖子上。
拍了拍胸口:“小爷现在是有身份的人了,现在只要小心点不要造什么肥皂,不要搞什么发明,也不装逼写什么唐诗,凭着那些金银,安生做个富家翁就好,贞观四年呀!这可是个不错的年代……”
徜徉在深宅大院锦衣玉食,妻妾成群,金银如山的周天被肚子里发出的一阵轰鸣惊醒过来。
他饿了!只是这里没有替他送外卖的同行。
“小爷有的是银子,正好尝尝大唐美食是否真的那么难以下咽……”
只是钱呢?拍了拍屁股的周天又颓然坐下。
“死老头子答应我的金银呢?在哪?在哪?找竹片的时候浑身摸了个遍也没发现一个铜子…~”
最后他看了看自己右臂上的红色胎记。
然后若有所思,最后一狠心,咬破了中指,把血直接涂抹在胎记上。
然并卵,胎记依然是胎记,只是被染的更红了。
集中精神,心中默念进去,进去……可是他还在原地,四周还是高墙。
最后他使出终极对着胎记喊了句:“芝麻开门!”
接着突然发现自己的眼差点被闪瞎。
放眼望去全是一堆堆码的整整齐齐的金砖银块。
趁着无人,赶紧抓起一块银子,周天又回到原地。
手中的银块雪亮,平滑的面上映出现在他并不英俊的脏脸。
约莫有十斤重的银块如刚铸出来一样,实在是太新,太亮,太纯了!
“这,让小爷怎么用呀!先不说这么大的银块别人怎么找的开,就是这品相,整个大唐也没有呀,李二都木有的东西小爷有了,妥妥的异端……”
最后周天忍着饥饿又把银子放了回去。
第四章 原来你俩认识
万年县位于长安城朱雀大街的东边,西边则是长安县,两县属于京兆府。
因此长安县就在长安城中,饿得饥肠辘辘的周天,顾不得欣赏这巍峨长安,也来不及领略这座当世第一大城的风采。
他是想快速出城找个地方想办法把银快敲下一小块来,然后再做旧一番。
只是万年县太大了,长安城太大,周天走到两眼发昏也没有出城。
眼看着又要因为饥渴到地,成为有史以来最短命最悲催的魂穿者,身怀巨量金银被饿死的悲剧人物。
周天看到一个铁匠铺,没错,门口正敲打一件铁器的老汉证明这是一家铁匠铺。
“老人家,能不能给碗水喝?”
老丈看着一脸菜色又狼狈不堪的周天,放下手中的火钳和铁锤。
长安人民是纯朴的,长安人民是好客的,长安人民很善良!
老丈端着一碗水,还有一个带着点点芝麻的饼子。
“娃,出门在外谁都有个难,这胡饼是我家大娃早上才在西市买的,快吃了吧!”
热泪盈眶的周天哆嗦着手,接过老丈手里的粗陶碗和那块胡饼。
一个鞠躬就开始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巴掌大的胡饼三两口就被周天吞下肚子,一大碗水也让他干渴的嗓子重新鲜活起来。
“多谢老人家,多谢老人家!小子兖州任城周天,听闻陛下灭了东突厥,便来长安游历,哪知还未领略这长安雄风……”
“呵呵,老汉我可是经历过战乱的,那时可真是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不过当今陛下是好人捏,现在天下太平了,娃你还是年轻,想必是钱财用光了吧?”
摸了摸手臂上的胎记,周天心里有些悲哀:哪里是用光了?是根本不敢用呀……
“老人家慧眼,确实是用光了……”
看着不好意思的周天,老丈干脆请他进了铁匠铺。
这小铺子不大,小小的一间屋子堆满了打铁的各种用具和材料。
墙上也挂着一些打好的农具甚至是刀剑。
老汉又给周天倒了一碗水,周天谢过后喝了一口。
“额看你这娃也不像是坏人,老汉哪有什么慧眼,只是经历多了,若是你不嫌弃,就留在额着小铺子帮个工,管你两餐至于住,若是不嫌弃也可以住在这铺子里。”
暂时无处可去,又身怀巨量金银不敢花的周天差点给老汉跪下。
谢过老汉的收留之恩,周天心里总算是安定下来。
交谈中得知原来这老汉姓吴,早年间也参加过义军跟着王世充反隋,后来王世充被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给灭了,他摇身一变又成了大唐麾下的士卒。
吴老汉老妻早晚亡,只留下两个儿子,大娃叫吴平,二娃叫吴安,至于字号?平民百姓谁取字号呀!
一老一少正谈着,周天肚子又叫唤一声,俗话说得好,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大业十年出生的周天已经十七岁了,正是饭量最大的时候,同样灵魂占据了这躯体的周天也继承了原周天的饭量!
吴老汉笑了笑又拿出几块胡饼:“吃吧,你这娃莫要客气,尽管吃,不够老汉给你下汤饼。”
现在谁要给周天说大唐饭食难吃,他能一巴掌拍死!不是难吃,是因为不饿!
吴老汉拿出来的胡饼一共是四块,加上之前吃的,五个胡饼吃完再加三碗水,周天也混了个半饱。
至于吴老汉说的汤饼,就算是周天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让老人家去做汤饼。
“多谢吴老爹,小子饱了!”
吴老汉知道周天肯定没有吃饱,自己的大儿子吴平一顿都要吃十几块胡饼的,这个和大儿子年龄差不多的娃子就算不敌吴平的饭量,五块胡饼也吃是不饱的,再说一看就是饿了许久的。
两人又一番交谈后,周天才知道眼前这位打铁吴老爹才四十出头!
这个年代四十出头就如六十老人一般自称老汉,身形相貌也如老人一样,可想而知生活条件和医疗是多么落后。
这光吃不干也不行呀,吃个半饱的周天主动起身停止了闲聊,开口要求帮吴老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吴老汉见他身板倒也硬实,便让他帮忙用火钳夹住烧红的铁块,他用铁锤敲打。
叮叮当当不知不觉的到了日暮时分。
周天也累的有些直不起腰来,之前吃的那五块胡饼也早就消化完了。
吴老汉把打造成型的一把锄头扔进水槽里淬火后,拍拍手。
“天娃子,今日就到这,等我家平娃回来后,老汉给你俩下汤饼,正好你俩也认识认识。”
也不怕拉肚子周天吨吨吨的灌了几碗凉水,一屁股坐在门槛上:“吴老爹,你家大娃为何不打铁?”
“唉!你说平娃呀!这怂货自从偷着投了府兵,跟随李大将军破东突厥归来后,便拿着赏钱整日在长安城游荡,老汉说了也没用,等他赏钱花光了,老汉看他还出去浪不!”
周天呵呵一笑:“老爹莫要担忧,年轻人都这样,万里征战能全身而归就不错了,至于晃荡,放松一下也好,毕竟这战场可是尸山血海呀……”
吴老汉一听立刻觉得周天见识不凡。
“天娃子说的没错!平娃刚回家那几日夜夜做梦喊杀,老汉求了道观神灵也无济于事,过了好一阵子才慢慢好起来。”
“老爹,这叫战场综合症,让你家平娃多散心,不要想征战的事就好……”
越聊越是投机,赵老汉觉得自己捡了个宝。
“天娃子可是读过书?”
“我家就在任城县,离圣人之地并不远,年幼也读了一些圣贤书,只是家道中落便无力再读。”
周天现在完全适应了大唐人的谈话习惯,这个社会百姓往往很敬重读书人。
一顿胡吹乱侃,再时不时冒出几句之乎者也的,完全显示了自己一副酸秀才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