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苟在贞观 >

第15章

苟在贞观-第15章

小说: 苟在贞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天开始拿着木炭书写起来……

    周天写得很简单,也很明了,他的办法就是食盐专营,历史上唐代在安史之乱后,才开始由民众自营交税转变为国家专营发放盐引。

    可是这一政策成了一些官僚和大盐商收刮盘剥百姓的工具,盐价开始一路飙升。

    天宝年间的盐每斗十钱,到元贞年盐价已经涨到每斗三百多钱!

    那位“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黄巢就是大私盐贩子,几乎覆灭了大唐江山!

    周天当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按照现代国家食盐管控条例,把原本从春秋到清代封建王朝两千多年没走完的盐业变革路程,给一下进入了二十一世纪!

    “这下小爷再让你们卖盐!卖个锤子去吧!往后盐价只会越来越低!统一定价,统一发售,再加上现在大唐人口不多,小爷这法子又能增加更多细盐产量……至于弊端和以后的发展,自有后人去办,改革嘛,就像生孩子一样,开始总会痛滴……”

    天色微亮,写满的几张牛皮纸被他小心的叠好收起来,这几张纸就是他反击世家的一些本钱!

    只等找一个好的时机让李二看到就是。

    看外间的两个小丫头还在熟睡,周天轻手轻脚的推门出去。

    凌晨的秋风有些刺骨,周天忍不住打了个喷嚏,打水洗了洗被木炭染黑的手。

    毫无睡意的周天干脆围着院子开始跑步。

    不知是因为这具躯体本身就缺乏锻炼,还是自己来到大唐后缺乏锻炼,没跑几圈就开始气喘吁吁。

    等他回屋后两个小丫鬟已经睡醒,见周天满天大汉气喘如牛的进来。

    她俩忙不迭的一个给周天拿干手巾,一个给他披上厚衣以免着凉。

    “行了,大妮、二丫不要管我,你俩再睡会就是,只是跑了几圈而已。”

    这俩小丫鬟的名字是周天取的,他认为很接地气,可是两个小丫鬟有些不愿意,没有送来之前,在宿国公府,他俩算是崔夫人很喜欢的丫鬟。

    本来名字也好听,一个叫春芽,一个叫夏花。

    哪想被夫人和公爷送到周郎君这里,虽然这郎君和气又对人好,还能做出比国公府都没有的美食。

    两个丫头在这里过的也很舒心,毕竟周天很多事都是亲力亲为的,俩丫头虽然模样不错,但太小了,周天又不是禽兽,他下不去手。

    但是就这名字给取的太土了,原本的春芽成了大妮,夏花成了二丫……

    “还有,你俩以后不要在外间睡了,这天也越来越冷,我会让人在旁边为你俩隔出一个单间来,砌上火炕,这样既暖和又方便……”

    大妮有些不满的撅嘴道:“郎君这是嫌弃我们姐妹了?”

    “哪来的话,你俩是不是想多了?快去再睡会!”

    二丫也跟着撅嘴道:“郎君就是嫌弃!若是不嫌弃为何不让伺候?”

    周天只好放下手巾道:“你俩太小了!再说了咱这里和宿国公府不一样,你俩以后只负责端茶倒水叠被,再把屋子收拾干净利索,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干,若不然就把你俩送给处默那小子!”

    两个小丫鬟一听周天要把她俩送给程处默那坏小子。

    小公爷的作风她俩在宿国公府可以知道的,于是吓得很听话的钻进被窝又开始睡了。

    刚用罢朝食,秦琼就带着几部马车来了。

    这次不仅秦琼来了,就连贾氏也过来了,自然也少不了秦怀道。

    “小子,这次伯伯就不走了!会一直住到过年,眼看就要入冬,在这庄子上静养也是不错!”

    “秦伯伯能来当然好!住多久都行!只是您住在小侄这里还是去隔壁您的庄子?”

    “老夫和你婶娘住隔壁庄子,怀道就在你这里吧,还有一些部曲家将也住你这,快去安排吧,午时你再到老夫那去,对了陛下的赏赐也给你带来了,入库吧……”

    秦琼之所以现在就来周天能想到,留下的部曲家将也有二十来人。

    “唉!这情分不好还呀……”

    让陈大蔫把人安顿好,幸好当时程处默多盖了几间房屋,若不然还真不好安置。

    “平娃子!平娃子!你弟来咧!快让人套车,去采买,这次来得人多,多买些粮食……”

    陈老蔫一边喊着吴平,一边对着周天道:“郎君,咱这次可要多买粮食,还有菜蔬,肉食……”

    “老蔫,你看着办就是,只是绿菜不好买呀,你多买点萝卜!还有想办法多整点韭菜种子,咱有暖炕,可以发韭黄,黄豆绿豆也多买点,还有大葱大蒜……”

    吴平来不及和弟弟亲热一下就被陈老蔫拉走去采买了。

    周天看着远去的马车,他心里又嘀咕了:“这下又不知花多少钱,虽然金银不缺,可那些又没有理由拿出来用,最好李二陛下的赏赐能多一些,千万别又是万金……”

    古代皇帝说赏某人万金可不是万两黄金,若是那样皇帝非破产不行。

    万金其实就是一万枚铜钱,也就是十贯!影视剧里动不动就是赏银万两,黄金千两之类的那纯属虚构!

    不过这此李二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赏的极为丰厚,不仅有万金,还有十块银饼子!

    这些银饼子加起来也有几十斤,就算人再多一倍也够周天用一段时间了。

    除了银钱剩下的就是绫罗绸缎,在大唐这些也可以作为货币使用。

    周天虽因没有官爵的封赏,但这些财物还是让他满意的。

 第二十七章 鱼跃于渊,还是跳河月圆

    秦琼的庄子显然要比周天的要大太多。

    不说人家两千亩的土地,就连那四进的大院子也比他那翻新的小院不知好多少倍。

    庄户也俱是齐州老家的人和一些原本追随秦琼征战沙场退下来的关中老兵。

    那些庄户不管是精神还是穿着都要比他那九户可怜人家强太多。

    秦琼这边人手更多,早早就收拾好了行李,打扫干净房间,现在一些仆役正在院子里洒扫清理杂物落叶。

    “秦伯伯,今日午食您和婶娘就去小侄那用吧,最近让吴老爹打了个铜火锅,也给您打了一个,今天咱就尝尝火锅正好您也暖暖身子。”

    “你呀!还是把心思都用在正途上为好,莫要整日捣鼓一些口腹之物,还要继续上进,老夫这次还带来一些圣贤书还有一些兵书,一会拿去多看看。”

    提起看书周天不知是为何条件反射的就开始头疼,这小子没穿来前就不是个读书的料!

    “小侄多谢秦伯伯,只是这读书嘛,嘿嘿,要看天份!”

    秦琼面露不快,周天马上改口:“不过小侄天份还可以,这书自然会多读的……”

    指着周天秦琼笑骂了一句:“竖子懒惫!”

    “周天,想必你还没有字吧?”

    字?周天一下没反应过来,过了好一会他才明白秦琼的意思,是问他有没有有字号,古人往往会给自己取个字号,秦琼就名为琼,字叔宝。

    “秦伯伯,小侄父母……您也知道,因此没有取字号”

    “嗯,如你愿意,就让某给你取个字号吧,总不能整日天哥儿,竖子的叫你,毕竟你现在也是有官身的。”

    周天恭敬一礼道:“还请伯伯赐字!”

    秦琼略一思索开口道:“《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你聪慧过人,每有奇思妙想,日后定当不凡,定能鱼跃于渊!不如你就叫跃渊吧!”

    这个字号让周天哭笑不得,又不能反驳什么,毕竟秦琼是他的大腿!是他的依靠,也是他自幼的偶像!

    可是秦大腿明显文化程度不那么高,本是武将的秦叔宝虽然也读过诗书,可也只是读过而已。

    出自《大雅旱麓》的这句话可不是您那样理解滴,“跃渊”不仅听起来像跳河一样,连谐音都是“月圆”。

    “算了,月圆就月圆吧,总比月缺好!圆满好,跳河就是洗澡……”

    周天只能捏着鼻子认下,并很感激的对秦琼施礼道:“小侄谢伯伯赐字!以后定当努力读书,再接再厉为我大唐继续立功,继续奉献,直到我生命的尽头……”

    贾氏走来见自家爷们抚须含笑,周天也满面喜色,以为有什么高兴事。

    可当她得知秦琼给周天取了跃渊的字号后,面色有些古怪,不过见丈夫得意,周天愿意,她也不再提醒说什么。

    “跃渊呀!正好你婶娘也来了,不如去你那尝尝那什么火锅?”

    本来秦琼想要给周天说些其他事,既然贾氏过来,只好先去周天那尝尝火锅,吃罢再说也不迟,这都午时过了,肚子也有些空荡荡。

    火锅好不好得看底料!周天准备的底料好不好他也不知道,不过却是正宗的老母鸡熬成的鸡汤,加一些红枣枸杞,还有发泡好的蘑菇。

    本来想用牛大骨熬制只是程处默不在,这牛肉很不容易搞到……

    切成薄片的羊肉一盘盘的被端上木匠特别制作的圆桌,铜质的火锅摆在中间正咕嘟着。

    羊肉上完后,又是几盘切好的萝卜片,菘菜叶,还有发泡好的蘑菇,木耳,莲藕片,还有一小把才拔下来的碧绿色豆苗!

    羊肉不说,这是有钱人家常用的肉食,可是那些蔬菜可不是有钱和身份高就能吃到的,贴别是那碧绿的豆苗,秦琼也不知是何物。

    周天为秦琼夫妇还有怀道等人弄好调味碗。

    他拿起一双长筷子夹起几片羊肉在滚开的锅里提涮几下后,还带着一点点血丝的羊肉就被他放进秦琼面前的碗里。

    当秦琼吃过后,赞不绝口!周天又给贾氏烫了一筷子,不多会秦怀道等人也一个学一个,自己开始烫起肉来。

    很快几大盘羊肉就没了,让人添过汤后,周天等汤再煮滚后,夹起一大半豆苗,在锅里涮了几下放到秦琼碗里,又把剩下的一些给了贾氏。

    “伯伯,这是黄豆苗,咱有暖炕,冬日里可以发豆苗做绿菜吃,您尝尝合口味不?”

    秦琼夹起豆苗来仔细品尝后,放下了筷子。

    没有想象中的夸赞,周天觉得不会是秦琼吃不惯吧……

    “跃渊,你可知我大唐冬日几乎无绿菜可供百姓食用?”

    “伯伯,小侄知道!”

    “这豆苗若是配上你那火炕,哈哈,我大唐百姓一是可以不再受冻!二是大唐百姓又多了一样冬日可食之物!这黄豆比米贱呀!”

    周天见此赶紧道:“伯伯,不仅豆苗,还有两种豆芽,韭菜黄的种植办法都会小侄都会整理好给您,只是现在推广是不是有些晚了?”

    “呵呵,虽然就要入冬,但还不晚,起码关中还是能推广一部分的,最不济京兆府能推广开,这是陛下和朝臣的事你只管把法子拿出来就行!”

    周天只好答应把方法记载下来,再把那几位工匠做好的火炕图纸也贡献出来。

    两人就这谈话的一会功夫圆桌子上的盘子都空个差不多了,贾氏再无国公夫人的威严,和小孩子一样给儿子秦怀道抢最后一片莲藕。

    周天赶紧吩咐下人继续添菜,给他们重新换了料碗。

    一顿简单的火锅吃了两个时辰,添了七次汤!光羊肉就是一投半羊!

    周天好不容易存下的一些莲藕也消耗了不少,至于本来就是试验中,发种不多的豆苗更是一根不剩。

    吃饱喝足后,大妮、二丫被贾氏叫去问话,留下秦怀道和吴平收拾餐具。

    吴老汉则是回院子里专门为他建的铁匠铺。

    周天的书房和现在大唐人用的书房显然不一样。

    高背椅垫着厚厚的羊毛毡毯,宽大的明清样式书桌,还有专门做的喝茶桌子,只是现在他还没有鼓捣出来炒茶,只有一些干红枣,枸杞,参片,还有一些干菊花。

    给秦琼泡了一杯参片茶,秦琼打量着这风格迥异的书房,又试着在高背靠椅上坐了一会。

    “跃渊,方才那饭桌和座椅老夫还没来及问你,你这书房的座椅更舒坦呀!只是那饭桌是圆的,不分上下的围坐一起虽然热闹,可不合礼制!一家团聚尚可,只是日后莫要和平娃子他们一起用饭,让别人知道会笑话!”

    “伯伯,小侄不在意这些,吴老爹和平娃也是小侄的家人!至于大妮她俩,还是孩子呢!”

    “随你吧,不过其他人不能再上桌了,不过你这书房的椅子和书桌倒是别致又舒坦,你看是不是应该?”

    “伯伯,当然有您一份!还有程伯伯的,若是不给他,小侄恐怕会屁股开花……”

    “嗯,就按你这样式,连长安城府上的给老夫准备几套,至于知节,一套就好!剩下让他出钱……”

    果然大腿比胳膊粗,比胳膊也牢靠……

    秦琼饮了几口参茶:“跃渊,这盐之事,你有何打算?陛下也是为难,不知你有什么主意?那些世家中人不会就此罢休的,毕竟他们更想知道法子,若不然老夫也不会那么早过来…~”

    “伯伯,小侄已有一些计较。”

    说完,周天取出用木炭笔写好的牛皮纸。

    秦琼看了几遍才看懂周天狗爬一样道字,他看完后眉头一皱道:“不可!这样你会得罪全天下的权贵!万万不可!赶紧烧掉!或许后人有能力做到,但是现在不管是你还是陛下,谁都无法做到!赶紧烧掉……”

    秦琼说完,周天就知道自己又草率了,新天朝建立多年后直到二十一世纪还未完全完善的盐业管理办法,在大唐实现起来太难了!

    周天当着秦琼的面烧掉牛皮纸后,秦琼才又道:“难题交给陛下吧,只要老夫在一天,他们还不敢过份,不过难免吃点苦头,你就受着吧…~”

    谢过秦琼又一次提点,周天给他续上茶水,秦琼看着他脸一板:“从明日起开始练字!你看你那字!安娃子都写得比你好……”

 第二十八章 消息走漏

    一夜寒风吹落了无数黄叶,树杈上残留的叶子随着寒风的吹动,好像拼命挣扎着想回到大地的怀抱。

    周天推开门,放眼院子里到处是焦黄色的榆树小叶,一阵卷着几片落叶的风吹起,周天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他用力裹了裹身上披着的裘皮大氅,贞观四年的冬天终于来了。

    唯恐受寒的周天赶紧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