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过三巡,董卓也没忘了正事。
这次他请吕布过来可不是为了让吕布跟他麾下大将切磋的。
因此,董卓也是主动开口道:“奉先贤弟,咱这次请你过来的目的想来你也清楚。三辅之地已经出现西凉乱军的踪迹了,估计乱军主力距离三辅之地也不远了。不知奉先贤弟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能有什么看法?”吕布笑了笑,随意道:“仲颖兄,既然大将军让你我分兵防守左冯翊和右扶风,那你我照做便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区区西凉乱军还能翻了天不成?”
闻言,董卓和李儒对视了一眼,然后李儒也是开口道:“吕将军也莫要小觑了这西凉乱军。据我所知,此次湟中义从胡的首领北宫伯玉联合宋扬、李文候等人作乱,并且裹挟了边章、韩遂等人,共尊边章为首领,声势浩大,期间他们攻破金城,杀了金城郡太守陈懿不说,就连凉州刺史左昌都被他们围困,拿他们毫无办法。时至今日,西凉乱军已经聚众十余万,一旦大举入寇三辅,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听到李儒这么说,吕布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反问道:“所以文优的意思是?”
李儒眼睛微眯,他有些看不懂吕布的想法了。
不过他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以儒之见,西凉乱军声势浩大,大将军虽然让我等分兵防守左冯翊和右扶风,但若是西凉乱军集中兵力攻打一处,恐怕不易抵御。因此,儒以为我们应该通力合作,共同抵御西凉乱军。不知吕将军意下如何?”
吕布笑了笑。
他将手中的酒饮尽,然后缓缓道:“仲颖兄,文优,不是我不愿意与你们合作,不过大将军的命令就是让我防守左冯翊。所以文优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是我恐怕难以配合了。不过,如果将来大将军下令让我配合,到时候我绝无二话。”
说完,吕布也是站了起来,对着董卓拱手道:“仲颖兄,军情紧急,我还要回去布防,就不叨扰了。”
言罢,吕布直接就转身离开。
“唉,奉先贤弟”
董卓伸了伸手,唤了一声,不过看着吕布已经走出大帐,他的脸色也是迅速平静下来。
“文优,你说这吕奉先究竟是什么意思?”
李儒微微摇头:“岳丈大人,既然他不愿与我们联手,那就由他去吧。不管他到底想做什么,终归是会露出马脚的。”
听到李儒这么说,董卓点了点头,也是挥手对着帐中众将道:“你们都下去吧,好生准备布防,莫要让西凉乱军在右扶风钻了空子。”
“诺!”
众将应声退下了。
等到众将都离开之后,董卓方才继续对着李儒道:“文优,之前你让我故意在他们面前夸赞吕奉先,以激将法让他们去挑战那吕奉先,不知先前子健和那吕奉先一战,你看出来什么了没有?”
董卓一提到这件事,李儒也是不禁有些头疼。
他叹了口气,缓缓道:“岳丈大人,子健败的太快了,根本看不出什么来。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只论个人武力的话,这吕奉先,基本算是天下无敌了,能当他对手的人,恐怕没有几个。”
说到这里,李儒隐约觉得自己貌似找到了贾诩效忠于吕布的理由。
因为怕死,所以就找个最能打的人当主公?
吕布并不知道董卓和李儒在背后的议论,虽然他就算是知道了估计也不会在乎。
生命在于运动,这董卓和李儒想办法送沙包给他活动筋骨,这难道不是好事?
唯独是李儒提出的联合作战,这一点吕布压根就不可能答应。
他出兵左冯翊又不是真的来打西凉乱军的。
借西凉乱军之手,在练兵之余清除并州军中的不稳定因素,这才是他想要的。
至于李儒所说的万一西凉叛军集中兵力进攻一处会不易抵御的问题,吕布只能表示——有他在后面兜底,就凭这些西凉乱军难道还能翻了天不成?
不是他瞧不起谁,当今天下也就只有皇甫嵩这种统兵大家领一支精锐大军才有可能给他造成一点威胁,其余的军队只要没有军阵军气的加持,纯粹的数量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可问题是,西凉乱军之中,哪来的这种统兵大家呢?
北宫伯玉?
宋扬?
李文候?
韩遂?
边章?
他们要有这本事,也不至于在乱军之中混了。
所以即使现在的西凉乱军号称聚众十余万,但是在吕布眼中也丝毫没有威胁。
只要他愿意,他随时可以结束这一场动乱。
98。布防
左冯翊,下辖高陵、池阳、云阳、祋祤、万年、莲勺、重泉、临晋、郃阳、夏阳、衙县、粟邑、频阳十三县。
虽然理论上来说三辅之地的治所都是长安,但具体落实下来,左冯翊和右扶风其实还是有自己独立的治所的。
其中,右扶风的治所在槐里,而左冯翊的治所则是高陵。
正是因为如此,并州军在左冯翊的布防也是以高陵为中心展开的。
毕竟,如果西凉乱军真的入寇三辅,高陵作为左冯翊的治所,必然是乱军首要的进攻目标。
至于左冯翊境内的其他县,那是根本不可能全都顾及到的。
从古至今,不管是哪一场战役,都是围绕着一些关键的城池或者地理位置展开的,至于其他那些无关紧要的位置,交战双方基本上都不会去争夺,因为那样做除了浪费兵力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就拿眼下左冯翊的情况来说,吕布唯一的选择就是扼守高陵县,等待叛军来攻。
如果他真要想着把左冯翊的每一个县都守好,让所有人都免遭西凉乱军侵扰,从而把麾下三万并州军分散到各个县去,弄得每个县都有两三千人防守,那跟傻子也没什么区别。
真要说的话,吕布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通知其他县的百姓,迁移到高陵或者长安,以避开西凉乱军的兵锋。
毕竟整个左冯翊地区也就十几万人口,其中很大一部分又都集中在了高陵县,其他地方的百姓迁移起来难度并不大。
而这些百姓在迁移之后,不仅能让自己免遭西凉乱军的侵扰,还能起到坚壁清野的作用,让西凉乱军得不到补给,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百姓愿意迁移。
反正消息吕布都已经让人传播开了,如果当地的百姓不愿意迁移,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高陵。
虽然并州军是以高陵为基点布防,但是吕布却并没有让所有并州军都驻扎在城内防守。
他只是派遣了部分并州军入城协助城中的郡兵守城,其余大部分的人马则是在城外扎营,与高陵形成掎角之势。
如果再说的准确点,那就是从钱武那里抽调而来的五千并州边军被吕布派进了高陵城中协防,而张杨麾下那两万五千丁原的嫡系并州军则是被安排在城外扎营。
在这样的安排下,如果西凉乱军真的来进攻高陵,那么为了让自己不腹背受敌,他们进攻高陵之前肯定要先解决驻扎在城外的并州军。
换而言之,一旦高陵受到进攻,城外的并州军天然就处于抗压位。
对于这个问题,张杨虽然也有所察觉,但是却又无可奈何。
即使他怀疑吕布是想要借助西凉乱军的力量来清除异己,削弱丁原在并州军当中的影响,但是他也没有证据,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吕布这样的安排并没有什么问题。
以城外的军营与城池互为犄角,与敌对峙,再伺机破敌,在这种战术当中城外的军营本来就要布置大部分的兵力,以防被敌军攻破。
毕竟,城中防守的士兵有城墙可以依靠,而军营中的士兵能够依靠的就只有一座营寨。
在这种情况下,三万并州军,其中有两万五千都归属于他麾下,所以他当然要承担起驻扎在城外的重任。
唯一能让他不驻扎在城外的方法,就是让吕布改变策略,别再想着城内城外互为犄角,伺机击败来犯之敌,而是一门心思的守住城池,等敌军粮尽自退。
可问题是吕布才是这一次平乱的最高统帅,起码在没有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他必须按照吕布的安排来,不然的话吕布完全可以用不听军令的借口斩了他。
所以,纵然张杨心里再怎么嘀咕,也只能按照吕布的安排率领着麾下两万五千并州军在城外扎营。
而当吕布在左冯翊坚壁清野,布置防线的时候,西凉乱军的前锋也终于是踏入了左冯翊境内。
西凉乱军入寇三辅,虽然打的是诛杀宦官的旗号,但实际上还是来劫掠的。
说白了,他们跟以往北方南下劫掠的鲜卑人、南匈奴、乌丸人没什么区别,只是构成主体换成了西边的羌人。
甚至于,他们的性质比以往北方南下劫掠的胡人更恶劣——北方的胡人南下,往往都是在快入冬的时候,因为大草原上没有足够的食物支撑他们过冬,他们被迫只能南下劫掠。
如果成功了,那么这个冬天草原上就能少饿死一些人,即使失败了,多死一些人,也能减少一下草原上食物的消耗。
可这些入寇三辅的羌人就不一样了。
凉州羌人的小日子其实是过得比北方的胡人强得多的,他们很多人都生活在汉土上,与汉人杂居。
即使是在冬天,他们也不像草原上的胡人那般缺少食物。
所以他们入寇三辅,其实不是因为缺粮,而是单纯就是冲着劫掠来的。
这一点从他们入寇三辅的时间就能看出来。
北方草原上的胡人,都是在秋收之后南下,因为他们需要食物过冬。
而这些凉州的羌人,却是在开春之后才选择入寇三辅。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些羌人的存在,长安一带才会人口凋零。
作为昔日大汉的都城,三辅之地本来是十分繁华的。
可就是因为羌人的频频入寇,再加上东汉的都城在洛阳,长安虽然也很重要,但也仅仅是长安重要,三辅之地的其他地区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地位,羌患绵延日久,朝廷根本不可能为了三辅之地大费周折。
时至今日,作为曾经的京畿所在,左冯翊都只剩下十余万人口,而右扶风更惨,人口只剩数万。
三辅之中,也就只有长安城所在的京兆尹还有个二三十万人口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一次,西凉乱军入寇的首要目标就是左冯翊。
既然是劫掠,那自然是劫掠人多的地方。
而左冯翊和右扶风相比,自然是左冯翊的人口比较多。
99。兵临城下
西凉乱军大营。
虽然这一次的西凉之乱一开始是由北宫伯玉、李文候等羌胡首领发动的,不过在凉州素有盛名的边章和韩遂被裹挟入伙之后,两人也是很快收拢了人心,成为了西凉乱军的统领。
其中,边章因为是凉州的督军从事,有统兵经验,再加上他以前还有过造反的经验,所以被众人尊为将军,而韩遂则是作为辅佐为边章出谋划策。
此刻,在中军大帐,边章、韩遂、北宫伯玉、李文候等人正聚集在一起商量接下来的计划。
“将军,根据我们派出的哨骑传来的消息,左冯翊境内临近西凉的莲勺、重泉、祋(dui)祤(yu)诸县都已经是人去楼空,看来是有人提前把百姓都迁走了。所以我们在这附近恐怕是难有什么收获了。”
大帐里,一名蓄着胡须,看上去也就四十多岁的中年文士正在根据情报向边章汇报当下的情况,同时也是在解释给帐篷里的其他人听。
听到韩遂这么说,坐在主位上的边章也是冷笑道:“想要坚壁清野?哼,不自量力。文约,左冯翊的守军如今在哪里设防?”
闻言,被称为文约的中年文士,也就是韩遂走到大帐中挂着的地图旁,指着上面的一处地点道:“如果情报没错的话,左冯翊汉军的主力应该全在高陵县。不过,高陵县的汉军当中似乎也有不少骑兵,我们的哨骑不敢靠得太近,所以对于具体的情况不是很清楚。但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说,高陵县的守军应该不会太多,汉军在三辅之地的防御重心应该还是长安。”(韩遂,字文约。)
看着地图上的高陵县,边章果断道:“那我们就打高陵县!坚壁清野,那也要后续能受得住才行。只要我们打下了高陵县,汉军的坚壁清野其实就是帮我们把财富都汇聚到了一起,也省的我们再分兵了。”
边章这么一说,大帐中北宫伯玉等人也是哈哈大笑起来。
很显然,他们跟边章一样,对于麾下大军还是比较自信的。
毕竟,按照以往羌人入寇三辅的经验来说,只要他们别真的去攻打长安,进而威胁到皇陵,汉军在其他地方的抵抗顶多也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见状,边章也是顺势下令道:“传令下去,大军明日开拔,目标高陵县。告诉将士们,整个左冯翊大半的财富都集中在了高陵县,攻下高陵,所有收获都只需要上交一半!”
面对边章的许诺,大帐中一众羌胡将领也是轰然应诺。
攻下高陵,所有收获都只需要上交一半,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这种命令对于本就是冲着劫掠财富来的羌骑来说比最好的春药都管用。
第二天一早,草草进食之后,大队的西凉乱军就嗷嗷叫的冲着高陵县而去。
高陵。
听到张辽汇报的关于西凉乱军来袭的消息,吕布不惊反喜,对着张辽笑道:“这些西凉乱军的统帅真的是磨磨唧唧像个娘们,左冯翊境内早就出现了他们的哨骑,结果大部队现在才来。文远,他们有多少人马?”
“回主公,根据我军哨骑汇报,来犯的西凉乱军足有十余万。”张辽答道。
“十余万”吕布笑了笑,道:“看来我们运气不太好,乱军主力全来我们这了。接下来张稚叔是有的受了,普通羌骑的战斗力虽然不怎么样,但毕竟有十几万呢,希望张稚叔能撑得下来吧。”(张杨,字稚叔。)
听到吕布这么说,张辽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问道:“主公,如果乱军集中兵力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