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娇妻在五零-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9乡邻关系
“祁寒,我力气大,可以帮你一起搬。”
“对,人多力量大嘛。”
“我也能帮忙。”
“我们也来帮忙。。。”
一时间,人群中冒出来好几个年轻小伙,纷纷上前表示。
“那好,就麻烦大家了。”
见此,祁寒也不推拒,欣然接受大家的帮忙。
他心里明白,要想在村里安然无忧的生活下去,那跟大家相处的关系就不能太疏离了。
这关系的积累,本来就是在你来我往的人情中奠定下来的。
只有真正融入到这个大队伍中,才能让大家更好的接纳他们一家。
这年头,更讲究的是集体主义思想,要是太过于独立特行的话,那他们家就很容易遭到排斥,一旦有个什么情况意外,也就很容易被推出去。
于是,场面一下就热闹起来了,不少人都凑到货车跟前帮着拎家具摆件。
祁元华夫妻俩很快也来到了老宅,见有不少人往家里搬东西,夫妻俩也不上手了,直接站在堂屋里指挥了起来。
比如什么物件放在哪个房间,什么家具摆放在哪处地方。
很快,原本还有些空旷的老宅院就被各种家具摆件给填满了,甚至还多了一股古香古色的气息。
秦天如见家门口还一直凑着看热闹的乡亲们,于是从吃食袋子里拿出了一大袋的水果硬糖,一袋香瓜子。
“晴晴,给乡亲们抓点香瓜子吃吧。”
祁晴欣然接过袋子,“好呀。”
祁晴并不是什么小气忸怩的性子,给乡亲们发点香瓜子吃,这在她看来,就是正常邻里来往,并不是什么好计较的事情。
所以,她很乐意的当个送瓜子的小妹。
“各位乡亲们好啊,我们一家刚回村,很多事情也还没理顺呢,都没来得及跟大家好好打个招呼,今天从城里带了点糖果回来,给大家甜甜嘴,希望大家别嫌弃呀~”
秦天如拿着糖果袋子,对着院门口的乡亲,笑吟吟的寒暄。
她虽然有些宅,还有些懒,但该有的人情世故还是知道的。
她从小就看着自家母亲的为人处世,多少也耳濡目染几分。
再说了,之前在打包物资,收拾行李的时候,她跟伯母就有谈及到见面礼。
祁家阔别了这么多年再次回村,再怎样也该表示一下吧。
思前想后,她们觉得送点零嘴最为合适,拿得出手,又不费什么事,所以她们就买了不少的糖果炒货类的小吃食。
现在这个时机倒是刚刚好,前两天刚回来,就忙着处理饥荒的事情了,他们也没来得及跟队员们接触认识。
于是,秦天如跟祁晴俩人就挨着给乡亲们抓了一把糖、一把香瓜子。
凑热闹的队员们顿时感到惊喜了!
特别是秦天如这番很是诚恳的话,听得他们浑身舒坦,莫名有一种受到了尊重跟重视的感觉。
这祁寒家的小媳妇还真会说话,听着怪讨人喜欢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人家会来事啊,这城里人就是不一样!
他们只是来凑个热闹而已,竟然还有糖果吃,不要钱的东西谁不喜欢啊?
于是,每个接到水果糖跟香瓜子的人,都笑得一脸灿烂,欢喜不已。
------题外话------
今日份更新完毕~!
130甜姐儿
“哎哟,这咋好意思啊。”
“谢谢谢谢~”
“祁寒媳妇真是大气。”
“你们院子卫生打扫了没?我可以帮忙的。”
众人纷纷道谢,场面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虽然大家面上有些过意不去,但心里也确实舍不得把糖还回去。
倒不是他们有多贪嘴,而是想着带回去给家里的老人跟孩子们解解馋。
乡下地方一年到头能吃到几次水果糖啊,这玩意可不是想吃就能随便吃到的。
何况这还是从省城带回来的糖,肯定比镇上卖的糖果贵了。
瞧瞧,这五彩斑斓的水果糖多好看啊。
甚至握在手里都还能嗅到一股甜丝丝的味道。
而且这主人家大方,直接就是一人抓一把,每个人起码都有十多颗糖呢,就这点水果糖都能顶上几两的肉了。
而有些性子耿直又老实的队员,实在不好意思白拿,就主动进入院子里帮忙干活。
于是,等秦天如发完糖果转过身来,就发现院子里有不少人帮着做起了卫生。
有人拿着扫把清扫庭院,有人拿着抹布擦着家具摆件,有人帮着打水。。。。。。
看着这一幕,秦天如还挺欣慰的,至少大家来往的诚意是相互的。
相比刚才人群里得了一把水果糖还不满意的人而言,这院里帮着干活的人,就显得更加可爱可亲了。
秦天如虽然还不认识这些人,但她却仔细看了一圈,先记个脸熟吧,以后再慢慢认识了解。
秦天如因这个操作,瞬间在村里收获了一波好评。
沈月蓉在指挥的同时,也关注着大门外的情况,见到欢欢的举动,她心里很是满意。
她家这个准儿媳真是没话说!
想到这,她不由看了一眼正在忙活的大儿子,这两年为了大儿子操了不少心,总担心自家儿子处不上对象。
没想到最后,他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小媳妇回来。
这么看来,她之前都是白操心了,还是她家小寒有眼光啊。
另一边的祁寒,虽然手脚都在忙活着,但他一半的注意力都在他家欢欢身上。
见欢欢处在人群中谈笑自如的模样,心里满是骄傲跟动容。
他家欢欢怎就这么讨人喜欢呢,做的每件事都能直戳到他的心坎上。
她身上就像是有一种魔力,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只要她想,就能轻松的融入任何群体,跟大家打成一片。
到现在为止,好像跟她接触过的人,就没有一个对她产生不喜之类的反面态度。
小姑娘似乎一直都是一副笑吟吟,娇糯糯的乖巧模样,的确十分讨喜。
祁寒觉得,他家欢欢就是个乖巧的甜姐儿。
有了乡亲们的帮忙,院子很快就焕然一新,而祁德胜跟祁仲康也闻讯赶来了。
祁元华夫妻俩热情的送走了帮忙的乡亲,祁寒则招呼叔爷爷跟叔伯俩人进屋说话。
刚才搬运东西的时候,祁寒率先把禾苗拎进了屋里,因为上面盖了一层塑料纸,所以别人也没太注意到他手里的东西。
“叔爷爷,叔伯,这是我跟欢欢这次去洪江县的收获。”
131麦苗
说着,祁寒就掀开了那层塑料纸,露出了绿幽幽的禾苗。
“咦,这是?”
祁德胜神色有些激动,但碍于自己的眼神不太好,心中不敢确定,于是整个人都凑到了禾苗跟前。
“是麦苗!”
一旁的祁仲康倒是瞧得一清二楚,作为庄稼人,什么样的苗子不认识啊。
祁德胜满脸激动,双手轻轻触碰着苗叶子,“没错,是麦苗!”
祁仲康很是激动,“小寒,你们怎么弄到麦苗的?”
于是,祁寒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诌起来。
“这也是凑巧,这些麦苗是我跟欢欢从一位长途货运司机那里花高价买的,洪江县那边已经开始控粮了,根本没办法买到粮食,所以我跟欢欢就打道回府了。
但刚好之前托运家具的货车到了向阳镇,同行的还有一辆货车师傅,听说他们是专门从其他地方往北边运送禾苗的。
我跟那位托运行李的老师傅关系还不错,就拜托他做中间人,帮忙跟那位师傅说说好话,最后那位师傅拗不过我们,就从那车禾苗里挤出了七八百株麦苗。”
“可惜了,要是咱们能多买一些就好了。”
听完祁寒的讲述后,祁仲康感到很是惋惜,他现在是恨不得那一大卡车的麦苗都是他们大队的。
祁德胜倒是看得开,“你就知足吧!要不是小寒他们,咱们连这几百株麦苗都没有。”
现在大环境如此,到处都在争抢着粮种,更别说已经发了芽的麦苗了。
估计这些麦苗都是那些气候比较好的生产大队,提前就种下的成果,他们能从运输的货车司机那里挤出来几百株,已经算是很大的幸运了。
“也是。”
祁仲康反应过来,讪讪的笑了笑。
要不是小寒凭着那位老师傅的关系,哪里轮得到他们大队啊。
祁德胜转过头问道,“小寒,这些麦苗花了多少钱?我们大队支给你,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们。”
“这批麦苗的确花了一些钱,但我们家也是胜利生产大队的一份子,我就收个一百的整数吧。”
祁寒并没有大方的表示不要钱,如果只是给叔爷爷一家,他们肯定不会收什么麦苗钱,但这批麦苗却是属于整个生产大队的,那他必须就要收一收了。
他可不想被乡亲们当做冤大头,更不想让大家形成一种他们家人傻钱多的意识。
但他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干净分明,毕竟这些麦苗是他跟欢欢带回来,既然已经卖了乡亲们一份好,那干脆再多做点人情。
其次,他家欢欢动用异能催生种子,难道不费时间的哟,总要有点辛苦费呀。
其实最开始,他是想把功劳安在欢欢身上的,本来也是她的功劳,但却被欢欢一口拒绝了。
她不想自己太备受关注,更不想受人叨扰,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因此他就胡诌了这么一个故事。
果然,听到祁寒这番话,祁德胜父子俩顿时心里明了:恐怕这批麦苗不止一百块吧!
132处理方式
虽然在听到一百数额时,他们心里惊了下,毕竟对他们乡下人家来说,一百块绝对不是小数额,有些队员就是忙活了一年也未必存得到一百块钱。
但是,他们也明白如今不同往日,这麦苗就是再贵也有大把的人,心甘情愿花钱买。
如今外面的粮种都不知道炒成什么天价了,更何况已经过了发苗阶段的麦子了。
祁仲康想了想大队账上的钱,不由微松了一口气。
“这怎么能行,该多少就得多少,不能让你们家吃亏,何况,能买到这批麦苗,已经花了你们不少的人情关系了。”
“对,公是公,私是私。”祁德胜也跟着附和。
“叔爷爷,堂伯,多出来的也没多少钱,就算是我们一家刚回村的一份心意吧。”
祁寒既然决定这么做了,自然想把事情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祁德胜与祁仲康对视了一眼,最终就接受了。
论关系,他们两家可是村里最亲的人了,自然是希望祁元华一家在村里过得好,所以,听到祁寒最后一句话,他们很快就明白了他的用意。
祁寒又把话题转移到了麦苗身上,“叔爷爷,堂伯,有关这批麦苗,你们准备怎么处理?”
闻言,祁德胜看着祁寒,反过来询问道,“小寒,你有什么意见吗?”
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他这个侄孙不一般啊,虽然他的年龄比大房的两个孙子还小,但为人处世、行事作风却十分的成熟稳重。
甚至在偶尔的交谈中,还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一丝精芒与透彻,这完全超出了他这个年龄该有的风华。
其次,他能看得出,他们家似乎都以这个侄孙为主心骨,显然他本人是个极有主意的人。
通过这几天的了解,他知道对方不是个无的放矢的人,所以他也很想听听小寒的想法。
祁寒也不藏拙,直言说道,“我建议这批麦苗不要对外宣扬,而且最好不要在咱们生产大队种植,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就怕在两三个月以后,这批麦子会引来很多的麻烦,所以我觉得最好是把这批麦苗种在山里,然后从三个生产小队里分别挑十几个靠谱的队员,大家分成三个小组,轮流上山种植看守。”
“嗯,你考虑的不是没道理。”祁德胜一边思索着,一边点头附和。
现在饥荒还没有大面积的爆发出来,所以他们村有个几百株麦苗也就不算什么大事情了。
可如果之后饥荒的情况日益严重的话,那这几百株麦苗的存在,就关乎不少人的性命,别小看这点量,关键时刻是真的能救下不少人的命啊!
但现在谁也说不准两三个月后的饥荒情况,所以以防万一,他们最好低调行事,否则到最后,他们可能保不住这得来不易的口粮。
祁仲康仔细琢磨了下,也觉得堂侄考虑的很周道,暂时隐瞒并没有任何的损失,反而现在贸然对外公布了,会留下隐患。
“真是后生可畏啊!还是小寒你考虑的比较全面,我跟你叔爷爷差点就冒失了。”
祁寒淡然道,“我也是在回来的路上琢磨的,具体的还是要看你们如何操作了。”
------题外话------
看这里!!
PS:关于更新的麦苗问题,做下解答。
发现很多人揪着麦苗的数量问题不放,逮着我各种普及,我真的是要哭了。
作者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也对种植不太熟,很多全靠百度以及我记忆中农村的印象来理解的,如有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请直接忽略!!
文中的一株不是一根,也不是粒,一株麦苗会长出4~7个分支麦穗,一支麦穗有四行果粒。
小麦千粒重是30~60克,这是常规数据。
还有不同区域可能存在种植方式不同,称谓不同,土壤气候不同,产量不同。
最重要的是,这不是纪事年代文!
然后,请注意下!
咱们欢欢有植物系异能加持,产量自然会飙升,请带着玄幻滤镜看吧。
其次,小麦面粉属于精细粮,精细粮可以换取翻倍的粗粮。
文中也写了,没有很多,但在关键时刻可以起到很重要的救命作用,在饥荒饿死的时期,几斤粮食都能帮助不少人多吊一口气呢!
我只是想突出这麦苗的珍贵之处。
最后,拜托大家别揪着不放给我留言了,大家就当作者是个没常识,没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