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从风犬开始 >

第23章

从风犬开始-第23章

小说: 从风犬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定远摸着下巴,“我这儿倒有一个想法!”

    李昕和刘闻钦眼前一亮,“什么想法?”

    “我们可以在店里面装一个空调,这样客人来吃饭的环境就会好上一个档次!”陈定远试探着说道。

    “空调?这个成本有点儿高吧,而且我们就开这么一个小面馆,也不至于用空调这么个东西吧?”

    李昕有些怀疑,但语气却是弱弱的。

    刘闻钦出于对陈定远的信任,没有开口说话,反而是在若有所思。

    “话不是这样说的,做生意有一点要诀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独!”

    “现在其他面馆很少有安装空调的,所以我们可以开这个先河!”

    “只要我们店里面有这个喙头,那就是一个亮点啊!”

    “到时候只要面煮得好吃,店铺位置也不差的话,基本一定会大赚的!”

    说到最后,陈定远的声音越来越大,似乎都把自己说服了,还双手狠狠拍了一下。

    李昕和刘闻钦闻言,也皱着眉头认真思考,感觉他说的很对,但终究没有试过,也不敢认同。

    “还有!我们还可以在店里装个电视!这样也是个卖点!”

    “如此一来,店里面有了空调和电视后,环境再搞得明净一些,还愁吸引不了客人?”

    “还有啊,有了空调和电视,我们自己忙的时候也舒服点儿,空闲了也能看看电视放松放松!”

    “这不是一举两得嘛!”

    陈定远目光炯炯,眼神里面似乎有火焰在燃烧,两道光芒几乎是要投射而出!

    李昕和刘闻钦也不知道怎么反驳,他两也不懂这些,只得缓缓点了点头。

    ……

 第50章 寻找店铺

    俗话说生意做遍,不如卖面,为什么?成本低啊!

    在陈定远详细的讲述下,李昕终于也同意了开面馆的想法,也接受了安装空调和电视的主意。

    之前李昕对开面馆有过详细的了解,其实知道开面馆的成本真的没什么。

    开店前需要购置的调料、食材,用具等,这个年代一般预算三千元左右。

    卫生许可证、个体工商证、税务登记证,可能还需要的消防证,估计也就几百块钱。

    至于面馆的装修,因为面馆属于快餐范畴,所以面馆看起来只要简洁明亮干净卫生即可,这时候估计最多不超过八千块。

    其实大头还是要落在租金上,不过只要面馆能赚钱,这些问题都不大。

    空调和电视确实有点儿小贵,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全部的综合算下来,开一家面馆需要准备两三万就可以了!

    三人这么商量了一下,就觉得这法子可行,就开始决定投多少钱的事儿了。

    陈定远身上只有几千块钱了,因为给刘叔治病,加上昨天才买了个电脑,身上确实不多。

    但他写一集就能有五千块钱的稿费,努力一点儿,半个月一万五千块钱还是能写出来的。

    而李昕打了这么多年的工也不是白打了,省吃俭用下来居然有五千块钱!

    还是那句话,别小看这时候的五千块钱,在大部分人看来都是一笔巨款了。

    而且李昕还要接济一下家里面,也不知道是怎么存的,才存下来五千元!

    刘闻钦也来凑了个热闹,他之前打野球的钱还剩下一下,篮球比赛学校给的奖励也不少,加起来居然有三千块钱!

    如此一来,陈定远一人出剩下的钱,三人按照出钱比例分股。

    当然前期投资由刘闻钦和李昕先垫着,陈定远等稿费下来后再接后面的。

    至于维持店里面的生意,则由李昕当店长,店长单独开工资。

    当然,如果忙活不过来,也可以去招人,工资也另说。

    三人就这么不断商讨,不知不觉天色已经就很晚了。

    见李昕打了一个哈欠,刘闻钦这才反应过来,“昕妹儿,我先送你回去嘛,面馆的事儿我们以后再说。”

    李昕也有些疲惫了,看见的确很晚了,就点了点头。

    刘闻钦接着转头对陈定远说,“阿远,车钥匙给我,我去送李昕回家。”

    “在家里得,反正出去也要经过我家门口,我们就直接过去嘛!”陈定远回道。

    于是三人收拾了一下,对刘叔说了一声后,就朝陈定远家里走去。

    回到家,陈定远把车钥匙递给刘闻钦,他就载着李昕回去了。

    见他们走了,陈定远见天色已晚,也难得洗澡了,洗个脸刷个牙洗个澡就睡觉去了。

    中途似乎刘闻钦把车骑回来了,但陈定远迷迷糊糊地回了几句,然后又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刘闻钦就跑来了,“阿远,起床没?我们去看店铺噻!”

    陈定远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脑袋里回想了一下,自己有说过去看什么店铺吗?

    过目不忘的天赋下,他翻看了一下昨天的记忆,确信没有说过什么要去看电铺的话。

    他不禁开口破骂起来,“狗屁!啥子时候说过要去看店铺了?再说就算要去的话也不用这么早吧?”

    刘闻钦在外面不好意思地缩了缩脑袋,其实昨天他们确实没说过这话。

    不过昨晚送李昕回家时,两人就这么提了一下,觉得既然决定要做了,那就宜早不宜迟。

    干脆今天把店铺定下来,然后早日装修早日开工。

    于是,刘闻钦一大早就赶过来了,总不能让人家姑娘等自己吧。

    陈定远最终还是骂骂咧咧地起床了,和刘闻钦一起去接了李昕。

    三人都没有吃早饭,既然决定要开面馆,自然要去面店认真观察一下别人怎么操作的。

    可看到最后,也就感觉那样吧,感觉自己上手自己也行。

    当然刘闻钦和陈定远肯定不行,没那手艺,但李昕就不一样了。

    也不知道李昕是在哪儿学会的手艺,不仅一手小面煮的非常到位,对其他的家常菜也十分精通。

    说不定等熟悉了面馆的节奏后,还能加一些家常菜蛋炒饭之类的。

    吃完后,刘闻钦问去哪儿看店铺比较好。陈定远立马就给出了答案。

    “当然是学校附近噻!”

    不待他们回答,陈定远就自顾自地解释道。

    “其实面馆的档次不需要多高,毕竟都是快餐型的,对于学生和上班人员很是适合。”

    “而学校附近自然是有大量学生出入,附近学区房里面的人可也不少,这又是一笔流量。”

    “再有,我看了看,靠近学校的街道,正好可以通往车站。”

    “虽然不是啥子靠近车站的有利位置,但总归也有些人流量。”

    刘闻钦和李昕认同地点点头。

    “更重要的是!这学校附近我和钦哥熟啊!”

    “以后要有什么人来闹事,我和钦哥也好赶过来帮助你啊!而且你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过来搭把手。”

    这话还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时候的小混混可不少,要是店里就李昕这么一个女孩子的话,很容易遭到欺负的。

    原著里面也提到过这么一个场景,其中刘闻钦开烧烤被揍,在成都甚至还被捅了一刀,这一刀就直接要了他的命!

    所以要没人看着,李昕的面馆估计也开不下去。

    刘闻钦和李昕也很明显地想通了这个关节,当即赞同地点了点头。

    特别是李昕,早年出来打工,也不是没见过社会的危险,此时差点儿被吓出一身冷汗出来。

    “可学校附近的店铺不好找吧?都没得啥子空着的。”刘闻钦扣扣脑袋问道。

    “慢慢找呗,总能找到一个肯租出来的,实在不行问问保安,军叔对这一片儿很熟。”

    陈定远不在乎地说着,脚步也朝学校的方向迈去。

    “对哦,还有保安嘛!他在这这一片儿也吃得开!”刘闻钦高兴说道。

    全程李昕都沉默着,她对这些情况也实在不了解。

    ……

 第51章 天天见面

    三人来到学校外面的街道,因为过年和假期的原因,这里稍显萧条,也没几个人经过。

    但这里的店铺林立,尽管大多现在都是关门状态,但很明显可以看出来,这里的商业很火爆。

    陈定远他们就以学校为中心,朝周围的店铺逛去,不时还评价一下哪个店铺的优势缺点。

    一路上几乎没有要出租的店铺,看得李昕都有点儿着急了,她是真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天知道她在别人手下打工的日子有多么憋屈和无奈,每天精神紧绷深怕出一点儿差错。

    就这还不是主要的,她因为年龄达不到标准,一个工作根本干不长久,不得不到处颠沛流离。

    你以为她年龄这么小为什么就已经有着“社会人”的气质了,还不是生活所迫。

    不仅如此,为了适应社会生活,为了让自己的年龄看起来更大一些,她还专门忍痛花了大钱去烫了一个头发。

    不过别说这样还挺好看的,虽然的确看起来更成熟了,但被吸引的人也越来越多,她现在是不厌其烦。

    现在有一个自己能当老板的机会,终于不用在别人底下受气,前途也看得见摸得着,她是真的不想错过。

    更关键的是,她悄悄看了眼刘闻钦,想到他和自己一样的悲苦遭遇,一种共鸣再次升起。

    三人漫无目的得乱转着,冷风呼啸,打的三人不停地缩脖子,双手放在荷包里也从来没舍得拿出来过。

    走着走着陈定远突然看到面馆里面的桌椅大部分都是大型圆桌,心里却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他转头对刘闻钦和李昕说道,“以后店里的桌子用什么桌?”

    “啊?什么什么桌?”李昕和刘闻钦对视了一眼,疑惑得说道,“就吃饭的桌子呗。”

    “不,我说的是桌子的样式!”陈定远提醒道,“必胜客吃过吧?”

    刘闻钦眼神波动了一下,缓缓点点头,李昕却是理所当然地摇摇头。

    “必胜客的桌子就不是那种大圆桌,而是那种小方桌。那种小方桌估计也就够坐两个人的,稍微大一点儿也就四个人!”

    陈定远边说还边比画,力求让他们明白自己说的什么。

    刘闻钦迟疑了一下说道,“你意思是想把以后店里面的桌子换成小方桌?”

    刘闻钦显然有点儿犹豫,毕竟人都有守旧的传统,对于接受新的事物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儿抵触。

    现在的小面馆几乎都是用大圆桌,生意也照常做,所以刘闻钦觉得大圆桌也并没有什么不好。

    “对!我就是这个想法!其实小方桌更适合我们这种小面馆。”

    “毕竟来吃面的估计都是一个人或两个人,一个小方桌就非常合适。”

    “再有,你们发现没有,现在社会的个人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意思就是说人们更喜欢有自己独处的空间。”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如我们去吃面,有两个座位可以选。”

    “一个是空着的小方桌,一个是空着的大圆桌,你们会选哪个?”陈定远盯着他两问道。

    “应该是小方桌吧。”李昕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为什么?”

    “因为选择大圆桌的话,万一等会儿有人来吃面也坐同样的大圆桌,就会感觉有点儿不自在!”

    “啪嗒!没错,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陈定远打了一个响指,兴奋地说道。

    刘闻钦也赞同地点了点头,对陈定远的灵活的脑袋很是佩服,这些生活的细节问题他从来就没想到过。

    在三人的一致同意下,以后面馆的桌子类型就确定了下来。

    随着三人的商议,当然更多的是陈定远提出意见,关于面馆的方方面面就都被确定了下来。

    突然,说着话的李昕眼前一亮,手指着前面,“看!哪儿好像有家店铺要出租。”说着就小跑着过去了。

    陈定远和刘闻钦自然也是连忙小跑着跟过去,三人定睛一看,店铺外面确实贴着一张出租的告示。

    告示很简单,正上方加大黑体的“出租”两字惹人注目,下方写了个有意请联系电话……。

    三人很惊喜,当即把电话号码滕抄了一遍,准备之后打电话询问租金和其他的具体情况。

    有了一个店铺的渠道后,三人也没着急回去,继续在周围找着,最后又找到了一个要出租的店铺,不过地理位置比不上前一家。

    直到中午三人才稍作歇息,一起去吃了份炒饭。

    三人吃着的时候,李昕显然很是兴奋,毕竟店铺虽然还没落实下来,但既然有人出租,那就一定有办法的。

    吃着吃着,李昕突然开口问道,“对了!我们的店铺叫什么名字?”

    陈定远和刘闻钦一愣,“不知道啊,反正以后也是你在店里面,干脆就你来取呗。”

    “我什么学历你们还不知道啊?”李昕吐了吐舌头,“还是阿远来吧,阿远可是写的,起个名字肯定很轻松。”

    陈定远嘴角抽搐,谁说写的就一定会取名?我真是个取名废啊!

    看看两人希翼的目光,他无奈说道,“要不叫天天见面?这名字一听就记住了,有利于客人记住!”

    “天天见面?”刘闻钦和李昕咀嚼着这四个字,感觉还不错,“行!就天天见面!”

    接下来就没陈定远什么事儿了,他只需要负责码字赚钱就可以了。

    至于办卫生许可证还有租店铺之类的事儿,李昕在社会上待这么久也不是白待的,对这些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而刘闻钦虽然对这些社会经验不熟悉,但在店子里看着装修,安置新桌椅,买空调电视还是能帮上忙的。

    于是,李昕忙外,刘闻钦忙内,两人搞得不亦乐乎,让“天天见面”这个面馆以很快的速度搭建起来!

    当然李昕在医院的工作自然也是不要了,反正都是临时工,也没什么合同纠纷。

    赶紧赶慢,店铺在开学前终于搞定,开学那一天正好开张。

    陈定远在店铺装修和筹备好后,也去看了一下,三人顺便就聚一下餐表示庆祝。

    刘闻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