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科技洪流 >

第26章

重生之科技洪流-第26章

小说: 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老板娘出来招呼,其他三人也纷纷点了自己爱吃的,他们要么是本地人,要么也在这里呆了一年多,不吃辣的人来了成都都会变成会吃辣的了。

    不一会儿,抄手上来,上面淋厚厚一层辣椒油,赵一一看就胃口大开,南方吃辣比较厉害的主要是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了。将辣椒油和着抄手仔细的拌均匀,一筷子入口,一股火热的辣味直冲喉咙,弄的赵一一开始没有适应过来,呛了一下,一旁的苏渺赶紧从口袋里面拿出一张干净的手帕,递给赵一,让他擦嘴。

    “作为一个江西人,进入第一口没有抗住成都的辣,以后都没脸给周瑾珏他们说了。”擦完嘴,赵一连连咳嗽,找来一杯茶,边喝边说道。

    “赵总你叫的可是最辣的,想我虽然也在成都呆了一年多,也只敢吃微辣的。”何翰林笑着说道。

    “我刚才只是没注意而已,江西人吃辣也是能吓死人的。”赵一说完,就开始大口吃了起来,一口气就吃完了。

    “过瘾。”赵一吃完把碗一撂,爽快的说道。

    其他三人看见赵一的表现,只能纷纷点赞了,然后一点一点的吃起来。

    众人吃完后,赵一去付了钱,然后就上车离开了。

    来到宾馆,赵一说道:“你们先回去吧,明天我先去星际快车公司。”

    众人听到赵一这么说,也就告别离去。

    本来赵一想着下午睡一觉,结果洗了澡躺在床上,左翻右翻就是睡不着。无奈的赵一只能拿起外套穿上,然后就准备去街上溜达。

    由于自己不熟悉成都的情况,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是漫无目的的闲逛,看见路边茶摊,赵一就找个地儿要了一碗茶,边喝边观察往来人员。

    这时候的大城人的人,生活水平还是很可以的,虽然工资不高,但是花费的地方也没有前世多,所以人民的幸福指数还是不错的。

    这个时候最艰难的还是农村地区,虽然土地已经承包到户了,只是比以前稍好点,不至于整天都是清汤寡水的吃食,但是想要顿顿吃干饭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时候的农业税太重了,交了农业税其实自个儿也没剩下多少了,这就是现在的城乡剪刀差。

    由于个人出路少,农村的人都是千方百计的想混个工人编制,从此旱涝保湿。结果十多年后,这个愿望也是奢侈,从社会活力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全完稳定的阶层都是对社会的一种伤害,但是对于百姓来说,没有安稳的日子则是最难熬的。

    说到底,还是没有足够多的的工作岗位,多余的人力只能堆积到农村才不至于出乱子,没有饱饭吃,但也不至于饿死。

    就拿农村人喜欢生孩子来说吧,在这个时候的农村,人口才是劳动力,如果你家人口少过的肯定没有人口多的家庭好,不仅仅是分的土地多,还有就是在邻里之间出现纷争的时候也有底气,人多力量大在农村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想到自己的思绪竟然飘了那么远,赵一摇了摇头,一阵讪笑,随后一口姜茶水喝完,继续动身往前逛。

    往前溜达了不到500米,竟然发现从一个木门外传来唱戏的声音,这顿时引起了赵一的兴趣,推开门,进入其中,里面另有洞天,一群大爷大妈围着桌子,前面摆着茶碗,手里磕着瓜子等零食,而周边都是一些小朋友在追逐打闹,茶博士拿着长嘴壶来回穿梭,遇到有需要的顾客,则是显摆一下身手,只见茶壶在他们手里上下翻飞,看的赵一也是一阵心惊肉跳,生怕那长长的壶嘴戳了人。

    而戏台上唱戏的人员,好似对下面的喧嚣充耳不闻,一心一意的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仿佛那一方戏台就是自己的天地,外面的世界与自己无关。

    见赵一进来,服务员就上前招呼,找到一个有空位的桌子做下,没一会儿茶博士就哪来了空茶杯,然后就现场表演了一番倒茶绝活。

    同桌的大爷大妈看着赵一面生,就问道:“那娃,以前怎么没见过你,新搬来的?”

    在大爷大妈的眼里,肯定不是来公干或者旅游的人,因为现在这类人基本上没有,平时来这里喝茶听戏的也是这一带街坊邻居,所以才有这么一问。

    “我不是成都人,我是从京都来这边公干的。”赵一解释道。

    “看着不像,你说话没有京都味儿。”大爷带着京味的语调说道。

    “我不是京都人,我大学毕业后在那边工作的。”

    “哦,那就难怪了,但像你这么面嫩的娃就大学毕业了,也是人才呀。”大爷恍然大悟,然后对赵一也是一顿夸赞,毕竟这时候能上大学的肯定是有出息的。

    “大爷对京都很了解呀。”赵一说道。

    “那是,当前我也是带枪进过京都城的人。”老大爷自豪的昂起了头,说道。

    旁边的大爷大妈听到这位大爷的话,也是一阵赞同,这里面很多人以前也是搞过革命的人,四川人在我国抗日战争中可是立过大功劳的。

    随后话题就扯到了大爷大妈当年的英勇事迹上面去了,赵一倒是没有打断,津津有味的听着他们的光辉事迹。

    大爷大妈们见赵一的模样,顿时又对他好感大增,不似自家儿孙,对他们的光辉事迹不感冒。

    期间还有一个大爷主动给赵一叫了一份零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感觉这小伙与自己投缘。

    赵一就这样在茶馆待了一下午,临走前找了个借口,将整个茶馆的顾客的单给买了,有钱就是这么豪爽任性,再说给这些大爷大妈买单,他也乐意。

    买完单回来就和同桌的大爷大妈告别,出了门就原路返回到宾馆。

 第51章 星空动力公司

    第二天一大早,赵一刚吃完早饭,星空动力公司的汽车就来到了赵一下榻的宾馆,上了车直奔公司而去。

    公司地处成都郊外,因为动力公司发动机测试会产生很大的噪音,怕惊扰了市区的民众生活。

    来到了动力公司,说实话,这是赵一动力公司建成后的第一次过来,之前公司的临时办公地点不在这里。

    下了车,何翰林已经在门口等候,和何翰林一起进入公司内部,里面的环境倒是很不错,这设计图纸当初还是赵一提供的,占地2000亩,完全按照后世的花园环境来建设,动力公司毕竟是高科技公司,赵一希望能够提供好的办公条件,让这些高智力人才有一个放松心情的地方。

    一行人没有立刻去会议室,而是去了公司的研究部门,目前公司分为汽车发动机研究部、飞机发动机研究部。

    汽车发动机研究部不仅仅承担了各种轿车发动机的研究工作,还承担了各种载重卡车发动机的研究工作,又因为各种轿车类型不同需要不同的发动机,所以发动机种类繁多,任务很重。

    而飞机发动机研究部门就相对单一了一些,目前只有一款支线客机的发送机研究工作,这是为星际快车公司正在研究的支线客机做的配套发动机。

    “目前轿车发动机和卡车发动机的研究工作怎么样?”赵一问道。

    “其实我们的汽车发动机试制工作已经完成了,也经过了测试,除了使用寿命比设计的要短之外,其他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何翰林说道。

    “是因为材料的问题吗?”赵一听到何翰林说地话,就猜测可能是材料问题。

    “没错,我们考察了所有国内民用材料公司和研究所,目前还没有一款材料能够达到我们的设计要求,所以我建议赵总专门成立一家材料研究的公司。

    不仅仅是汽车发动机,就是飞机发动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何翰林听到赵一的话,顿时大倒苦水,如果不是因为公司资金充足,不担心倒闭,估计他自己要急的要白头了。

    “这是我的问题,我以为这些材料国内能够找到呢,也是我忽略了动力公司。这次回去一定尽快研究合格的材料提供给动力公司。”赵一听到何翰林的抱怨,赶紧认错,并保证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能够提供合格的材料,汽车发动机一个月内就可以更换材料并进行测试,我们的研究人员已经吃透了您给的技术资料。”何翰林说道。

    “那飞机发动机呢?”赵一问道。

    “飞机发动机不仅仅是材料问题,因为构造更复杂,而且控制系统也更复杂,目前已经过了吸收设计技术的阶段进入到实物制造的阶段,如果有合格的材料能够加快进度。”何翰林说道。

    “这能赶上星际快车公司的飞机研发进度吗?”赵一问道。

    “据我跟苏渺了解的情况,那边进度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快,最大的问题也是在材料方面,另一个就是航电系统的问题。”何翰林回答道。

    “看样子材料问题已经成为很严重的问题了,国内民用的不行,军用的估计也轮不到我们染指,而且也不一定就适合我们飞机的设计要求,看样子确实需要成立一家材料公司,专门研发生产高端材料了。

    Y…10的情况你们了解过吗?”赵一突然问道。

    “了解一点,那边的日子现在不好过,但是还是能运转的下去,以后就不好说了。”何翰林说道。

    “你这边也注意一点,我估计那个项目这几年就要下马了,他们的人才到时候能够招聘过来就招聘过来,毕竟有十几年的经验。”赵一叮嘱道。

    “我明白。”何翰林答应道。

    “他们的材料我们能够用得上吗?”赵一又问道。

    “具体的不清楚,我通过关系打听到了一些参数,达不到我们的设计要求,而且产量太小。”何翰林说道。

    “那算了。”赵一说道。

    一行人来到了汽车发动机测试车间,里面虽然正在进行发动机测试,但噪音并不大,轿车发动机如果隔得距离较远,都听不到声音。倒是卡车发动机声音稍微大点,特别是换速的时候,但都在正常范围内。

    赵一上前查看各种测试数据,发现问题确实基本上都出在材料上,这说明只要材料问题解决了,那么这些发动机就可以批量制造后供应给汽车公司了。

    看完了汽车发动机部门,就来到了飞机发动机部门,这边人员没有汽车发动机部门的人员多,一是之前还处于理解技术设计的阶段,二是这边只有一款发动机,不需要那么多人,科研并不一定就是人多力量大,大力就能出奇迹的,人员太多反而会增加管理难度,降低整体执行效率。

    由于这边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开展,所以就没有多少东西可看,但是听到部门负责人保证只要材料合格,加工零部件没有问题,半年内肯定能够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飞机发动机出来。

    这也算给了赵一一点安慰。

    转完两个部门,赵一就和何翰林来到了公司会议室。

    “动力公司的研发人员还是少了点,有可能,还是要再多招点人才回来。”赵一说道。

    “赵总说的是,我们一直都在这方面很努力了,只是这方面的人才国内本来就少,而且大部分都在军方研究单位,不好弄的。”何翰林说道。

    赵一也知道何翰林说的是事情,便道:“等天问大学建成功了,以后的人才缺口就能大大的弥补了。”

    “天问大学?我怎么没有听说过。”何翰林疑惑道。

    “你们不知道很正常,这个大学是我成立的私立大学,目前还在筹备阶段,申请通过还没多久呢。”赵一说道。

    “在那个地方办学?多大规模?专业设置是什么?”何翰林来了一个标准的三连问。

    “我在江西南昌前湖那边划了快三万亩地,预计全校满员的情况下能够容纳十万以上的师生,将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全门类学科的大学,我已经投资100亿美元了,就是为了解决我们公司以及国内各个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也能给国内优秀的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出路。”赵一说道。

    “那建成之后,肯定是世界之最了,这么多学生,老师可不少,也不好找。”何翰林笑着说道。

    “我这三个多月基本上就是在全世界拉教师呢,这才回国没多久。”赵一也是一副头疼的样子。

    “其实如果实在找不到足够多的优秀的教师,我建议你可以把国内的一些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招聘进来当讲师,在他们上课前,你可以给他们先做培训,培训通过了再上岗给学生上课。从赵总给公司做的培训来看,我们的技术人员对你可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何翰林建议道。

    这个赵一倒是没有想到,赵一的想法里面,要教出一流的学生就必须要一流的老师,但是那是在开创性的研究方面,如果不是开创性的研究,只是一些已有知识的传授,则不需要那么高的要求,只要授课老师理解了自己专业范围内的知识,并将它们准确的传授给了学生,这对于本科阶段来说已经足够了。

    想到这种可行性,赵一恨不得立马去行动起来,趁着学校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先招聘大批青年教师,先对他们培训,培训的内容都是就是本科阶段的知识。

    作为对自己提供如此好建议的奖励,赵一特意请客,一起吃了一顿火锅。

 第52章 星际快车公司

    第二天赵一是乘坐星际快车公司的汽车前往星际快车公司,下车苏渺已经在车外等待。虽然赵一不太喜欢这样,但是也是手下的一片好意,不好当面说什么,这大概就是伸手不打笑面人的道理吧。

    现在星际快车公司可以说是成都占地规模最大的企业了,比成飞的占地面积都大,由于不差钱,当时赵一就在这里圈了2万亩地,现在这边也是郊外,所以圈地也不是很麻烦,如果等到后面城市往这边发展的话,那再圈地就不现实了。

    赵一他们首先去了飞机研发部门,了解现在飞机的研发进度。目前星际快车公司主要的目标是研发制造支线客机,这样做一是因为支线客机难度相对较低,二是培养一批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三是能够获取更多真实数据来支撑后面大型干线飞机的研发。

    “目前处于什么阶段?”赵一直接问道。

    “我们这一年来已经消化了飞机设计技术资料,目前处于寻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