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种田-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少年了,都是这么过来的。
有一天,生活突然困难起来。
大家都很饿,到处找吃的。
有人嫌鹰抢了自己的老鼠,闹了起来,嚷嚷着要吃鹰。
经过商议,村民们拔掉了祖祖辈辈竖的鹰桩。
鹰,就变得少了。
又有一天,来了一拨人,砍了很多的大树,支援建设去了。
那段时间,村里的铁锅都被收走不少。
鹰又少了很多。
后来,能吃饱饭了,人多了起来。
鹰却更少了。
村民偶尔会发现它们的尸体,都是捡了死老鼠中毒的。
总之,好像不管因为什么,鹰就这么慢慢地越来越少。
到周浪出生的时候,上湾村就只剩下一对鹰了。
其他的要么死了,要么走了。
这对鹰却顽强地适应了一次次的巨变,留了下来,甚至它们巨大的鹰巢,就架在村里周为富家的梧桐树上。
绝不是什么假话,因为周浪很小的时候,亲眼见过的。
在还是小孩子的周浪眼里,那颗梧桐树巨高巨高,抬起头来望断脖子,能戳着天的那种。
梧桐树上的鹰巢枝杈纷乱,就像一座巨大的柴堆。
周浪觉得,自己整个人坐进去都没有事。
他心里老是想着,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爬上这梧桐树去看看,那里面到底是什么模样。
那对老鹰总是在上湾村高高的天上盘旋着,盘旋着
偶尔,也发出一声高远的清鸣。
他小时候在村里玩,不管在什么地方抬起头,总是能看见鹰在蓝天上悠悠打转的剪影。
仿佛,那是上湾村的图腾。
还是小孩子的周浪总以为,它们会一直在的。
有一年春天,周为富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外地人,住进了自己的家里。
两天后的一个中午,凄厉的鹰唳声打破了上湾村的宁静。
人们纷纷奇怪,为什么老鹰变得如此反常,等来到梧桐树下的时候,发现鹰巢已经被破坏了。
外地人带走了雏鹰,周为富得了二百块钱。
“我家的梧桐树,我爱咋弄咋弄。”面对村民的指责,周为富满不在乎地说道。
两只老鹰一直绕着上湾村不停的盘旋着,哀鸣着。
那是小时候的周浪听过印象最深的声音,这么多年了,都没能忘掉那种绝望和怨恨。
整整三天后,鹰飞走了。
一去二十年。
从此之后,上湾村再也没来过一只鹰。
第163章 会回来的
周浪一边走,一边继续说道:
“本来这落鹰崖离村子远,每年都有鹰来的。
上湾村的鹰叫了三天,那以后这里也没鹰了。
都走了,不来了。”
众人听了这个故事,都有些愣住了,很多人都在屏幕前若有所思。
原本刷满热闹密集弹幕的屏幕也突然空了下来,只有偶尔几条零星弹幕飘过。
“那个周为富也太坏了吧~为了两百块钱,就能干出这种事!”
“就是!简直气死我啦~”
“我家树上要是能来老鹰搭窝,我保证天天跟宝贝一样供着。”
“两百块钱,能做什么啊?还不够我一顿饭钱,听得我堵得慌!艹~”
直播间里的观众沉寂了一阵后,都有些不吐不快的感觉,纷纷把矛头指向了周为富。
两百块钱,放在今天什么都不是。
不过在二十年前,却可以让光棍周为富做一身像样的衣裳,好去相亲。
为了解决自己的繁衍问题,周为富破坏了老鹰的繁衍,最终却还是相亲失败了。
这事之后,周为富在村里就更加不好过了,后来索性树也砍了,房子也卖了,给人当赘婿去了。
村里人都说这是干了断子绝孙的缺德事,遭报应了。
“就是!活该!”
“浪哥,为什么老鹰都不来了呢?我听说老鹰的记忆只有一年,它们怎么会二十年都不再回来?”
“这大概就是从我们人类的角度去看问题的结果吧。
也许在一些不重要的信息上面,它们可能真的只会保留一年的记忆。
也许很多动物确实没有我们人类那么聪明。
但是要我来说,强行给动物划定一些记忆时限本身就是非常不科学的。
就比如老鹰,大多数都是终生一夫一妻制,真要是只有一年的记忆,那岂不是要变成年夫年妻制?
你们想啊,大家谈恋爱的时候都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几年之后,记忆清零。
一天早上醒来,看见自己边上躺着一个完全陌生的油腻中年男子或者大妈,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卧槽~这比喻好可怕!”
“真实,过于真实。真实的我头皮发麻。”
“不敢想,不敢想!”
“说多了都是泪啊,那日子必然是过不下去老婆别打了,我错了~”
“所以说啊,很多动物会把重要的事件和信息牢牢地记住,一辈子都不会忘的。
它们记着呢。
从前天变地变,时代再怎么变,老鹰还是顽强地存活下来,还是选择与人为邻。
因为人心没变。
现在老鹰为什么二十年都不回来?
因为人心变了。
人心变了,一切都回不去了。
它们就明白,这里再也不是家了。”
众人听了周浪的解释,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缘由,却不免有些怅然若失。
原来是人类自己赶跑了这些美丽的生灵。
“浪哥,你说它们还会回来吗?”有人期盼地问道。
“有浪哥在,肯定会回来的!没看那些鸟都跟浪哥很亲吗?”
“就是,我浪哥可是兽王!”
周浪笑了笑:
“其实回不回来,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它们还在,还活得很好,哪怕不在上湾村,哪怕是在远方,我们难道就不应该感到开心吗?
它们不属于上湾村,更不属于任何人,它们属于天空。
生命最美的样子,就是在它们该在的地方。
也许
某天,它们会回来吧。
当我们不再捕杀它们仅仅为了炫耀的时候;当我们不再会为了两百块钱抢走它们孩子的时候;当我们真的学会了与它们和谐相处的时候。
当人心又回到从前。
那时候,它们就会回来了。
说不定,还能再竖起鹰桩,重现古早时候,稻香鹰清鸣,人来鸟不惊的景象呢。”
周浪的一番话,说得众人心悦诚服,更是对他所描述的场景悠然神往。
“浪哥说得真好,我这辈子要是能见到这种场景,也是一件幸事了。”
“会有那么一天吗?”
“一定会的,国家现在最注重这些方面。主播这样的有心人越来越多,那一天一定不会遥远!”
“支持浪哥!”
直播间的观众又给周浪刷了一波礼物。
“谢谢大家,只是随便聊聊天,都是些陈年旧事,没必要。”
周浪的想法很简单,大的地方他管不了,也没精力去管,他现在能把上湾村搞好,就算是最大的心愿了。
这段日子他一直以自己的行为改变着村民的观念,希望能慢慢地起作用吧。
聊着天的功夫,已经拐过了大青崖,周浪和石头又来到了大竹海。
今天主要就是来带大家找野竹荪的。
周浪一边走进竹海,一边跟大家介绍起了竹荪的采摘和生长规律。
竹荪这东西,地下几年,地上一天,从开始抽茎到败溶,快的只要四个小时,再慢的也不过十小时。
人工种植的竹荪采摘的时候,一天都要看好几趟的。
大竹海离庄子远,当然不可能跑来跑去,也不可能一直派人盯着,所以最合适的时间就是下午两三点来。
这时候的竹荪最多,这样每天来一趟就够了。
周浪刚走进竹林不远,就看见了一个长过了的竹荪,把它展示到了观众的面前。
那竹荪不像昨天众人见到的那样亭亭玉立仿若仙子,干瘪瘪的歪头搭脑,裙盖完全拖到了地上。
众人看了不免大呼可惜。
“哎呀~来晚了啊!早点来多好!”
“早点来现在开的又采不到了。”
“那咋办啊?干脆住这里算了!浪哥说了这野生竹荪长不停的。”
周浪看了不由失笑:
“哈哈~大家不要感到可惜。
逛山寻野,图的就是个乐趣。
这野生竹荪,你真盯着它采,一个不落,人累得要死不说,那以后想采可就没有了。
今年少采点,来年长得多啊。
大山里到处都是宝贝,取之有度,用之有道,才是正理。
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事情咱们可不干。”
“什么道啊度的,我怎么听不太懂。”
“种田不可怕,就怕种田有文化!”
“这叫做可持续发展,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讲过了。”
“反正浪哥说得都对!”
“楼上说的对!”
“浪哥这么一说,果然一点都不觉得可惜,还开心起来了呢。”
周浪正带着大家往竹林深处走去,准备开始今天的采摘,远远地听见了背后有人喊他名字。
他转头去看,原来是周德昌正带着刘云东往这边走来。
第164章 七八十岁的孩子
周德昌带着刘云东翻上后山,刘云东就看到了满坑满谷的老茶树。
老头赶紧跑到跟前查看,除了周浪采过的半垄,其他的果然还没发芽。
“哎呀~这这是要发啊!”刘云东看着满山的茶树喃喃自语。
“哪呢?”周德昌听了凑上来也看了看,“没有啊~都还没发芽呢么。”
刘云东回过神来:“不是那个发话说老哥,这茶大概还有多久发芽?”
周德昌想了想,回道:“那可说不准,按年情来看还有段时间,不过这茶被铁阿浪浇过肥的,指不定明天就发芽了也难说的很。”
“哎呀~不行不行!不能再耽搁了,晚了就真的可惜了啊~”
周德昌这话一说,把老头急得跟热锅里的河蟹似的,憋得通红到处挠。
“走走!赶紧带我去找周浪去,我得赶紧跟他商量商量!”
就这样两人匆匆往这边走,正好在周浪进竹林的时候追上了。
“又有什么事?我这边正直播呢。”
周浪看着刘云东有些纳闷,这老头又怎么了?
不是让他去看茶场了吗?
“周浪,我想来跟你商量一下你那个茶场的事情,你现在得赶紧准备了,不然来不及了!”刘云东一脸着急。
“准备什么?到时候茶发了,我这边村里人多着呢,不怕没人采。”
“哎呀~那你炒茶怎么炒,这么多茶叶你炒得过来吗?”
“那有啥炒不过来的,村里家家户户都有锅,到时候一起炒呗。”
“我老天!你准备就用村里的这些锅来炒?!”
“那咋了?我们村从前都这么弄的。”
刘云东被周浪无所谓的态度堵得一口气都差点喘不上来。
这这不是拿着金莲蘸大郎嘛!
老头拉着周浪一阵好说歹说,一定要让周浪答应把这茶场里的茶交给他来专业处理,保证给周浪制出一批好茶来。
“行行行~到时候再说。”
周浪这边正直播呢,这么多人等着,只好先糊弄过去。
“浪哥家的什么茶啊?能让大美食家刘云东这么着急上火?”
观众们都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不少人好奇发问。
“咳~就是普通的农家茶。走走,咱们继续找竹荪去。”
周浪带着大家继续找竹荪,走了几步却发现刘云东还跟在后面。
“你还干嘛?”
“那那茶不是还没发嘛。反正闲着没事,我我也来帮忙采竹荪。”
刘云东有了周浪的保证后,仿佛吃了定心丸一般,倒是先不去想茶叶的事了。
他平时虽然天天跟各种食材打交道,但大多都是剥干洗净的,本身他自己就非常喜欢到处找食材,搞野钓之类的。
这时候看到周浪正在采野生竹荪,这么好玩的事,刘云东哪里舍得放过。
周浪无奈只得让他跟着,几人在竹林里走了一会。
竹林里面草木稀少,大部分都是灰黑色的竹叶腐殖质,白色的竹荪很容易被发现,很快一株竹荪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观众们都激动起来,昨天没采到的竹荪今天终于能采了。
周浪把镜头凑近竹荪,这竹荪却不像昨天众人见过的那只带帽穿裙的样子。
它刚刚抽茎完毕,整个一根白玉柱一般,上面的黑帽子刚要开,看着像一个小头。
“这完全不可描述啊!”
“穿着裙子像仙子,没有裙子像”
“好像!”
“我承认,我不纯洁。”
“她的裙子呢?谁把她裙子给扒了?”
眼看又要跑偏,周浪赶紧给大家解释,这竹荪的裙子还藏在帽子的下面,没打开呢。
这时候才是竹荪的最佳采摘时期,开了裙子的都算有点晚了,一不小心就长过了。
他一边向众人介绍,一边伸出两根手指插入松软的土中,沿着根部将整个竹荪完整的起出来,小心的剥去菌托,摘去菌帽,一根通体如雪一般的竹荪躺在周浪手里,展示在了众人的眼前。
“好漂亮啊~”
“不得不说,更像了。”
“真白玉柱!”
采完这根竹荪后,几人又陆续在竹林里找了不少。
竹荪容易发现,那刘云东毕竟上了年纪,眼力没有周浪好,每每都是周浪老早就远远地看见了,他才能跟着发现竹荪。
“周浪,我也想采啊~你给我采一个!下次看见了我来!”
刘云东跟在他后面急得不行。
周浪走在前面翻了个白眼:这老头怎么跟小孩似的。
没一会儿,又看到一个竹荪。
周浪刚准备上去采,本来跟在他后面的刘云东腾地一下窜了出去,抢在了所有人前面。
“我来我来!这个让我来!”
也不管周浪答不答应,老头一屁股蹲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把竹荪从地里挖了出来。
“看!纯正的野生竹荪,我挖的!”
刘云东一脸自豪的向镜头展示着自己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