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争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不说获得的功勋能不能够赦免他们,就算是能够赦免,他们还能去哪里,回故国吗!
很显然,李适用布条写的话本来就不是给甘章和秦军看的,而是给他们看的!
至于甘章要是敢拿着自己手中唯一的良家子攻城,李适到是乐意的很。
只要这支由秦军良家子组成的部队被消耗殆尽,李适绝对敢反击秦军。
毕竟失去这等骨干力量,只剩下乌合之众,李适找到机会就敢直接突突了他。
甘章沉默片刻,道,“楚贼留守有多少人。”
“约五千人以上。”薛藤连忙答道。
“你回去告诉李适,我便给他七天时间。”
“我……回去?”薛腾听到甘章的话,不免有些意外,自己好像是秦吏不是楚贼啊。
虽说李适红衣军的军纪严明,但李适会不会走前砍自己的脑袋助兴,这谁也不知道啊!
“怎么你不愿意去!”甘章看了一眼薛腾,略带着几分威严道。
“下属马上就去,下属马上就去!”薛腾连连点头对甘章保证道。
话语间,便见到薛腾,迅速向函谷关回去,传达甘章给李适的信息。
“莫非大人,真要讲和?”司马欣听到甘章的话有些担心的说道。
甘章倒是从容的:“我军刚来,没带上攻城器械。
若城内守军士气不足,战意低下,倒还能一战而下。
但显然这李适所率领的红衣军可不是泛泛之辈,借助函谷雄关怕是一时难下。
这些天让麾下砍伐树木,制作攻城武器,若楚贼有所松懈,一战而下便是!”
司马欣双手抱拳,对甘章的话倒也认可。
毕竟这批军队绝大多数都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刑徒,连身上的武器刚到手都没多久。
所以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攻城器械,所以多少也是要准备的。
此刻,李适给了七天时间,对甘章来说也很重要,但对在函谷关的李适也很重要。
甘章需要打造攻城武器,而李适则是需要整合起义军们撤退后给自己留下来的五千人。
不论这五千人是不是自愿留下来的,但在这战败后,依旧留下来,说明这五千人勇气与意志皆是非凡。
这可是十万多起义军之中真正的金沙,顶多只是缺少组织而已。
李适马上把自己两千红衣军拆解一千人出来,或是成为什长,或是成为百夫长,开始去掌握这已经被打散了的五千人,同时把红衣军的军纪法规,借助他们身上的竹甲传递开来。
这些起义军们与李适一路西进进攻咸阳,红衣军的作风他们早就已经清楚。
所以选择留下来便要守着红衣军的军纪法规,他们心里多少也有几分准备。
而剩下来的一千人李适并没有去动,因为这一千人就是为了防备甘章突然袭击的。
事实上,甘章还真就在第三天试探性的发动袭击,想要打李适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李适指挥一千红衣军沉着应对,并让整编得七七八八的红衣军协助作战。
李适发挥出类似蒋校长的微操天赋,一开始的城防指挥还是在校尉一级的,但靠着系统自带的全开视野挂,慢慢把指挥落实到百夫长一级,硬是顶出了甘章的突袭。
这一战后,整编军队的情绪到底稳定下来,毕竟看起来李适挺顶的。
第15章 绕道阳武
实际上李适并没有真等到第七天,在第五天夜里,便果断带着整肃完毕的军队跑路了。
因为李适在这里留守最重要目的就是从周文等人手上薅一点羊毛下来。
现在整合的差不多,至少不是乌合之众了,李适自然果断走了。
不然还留着做什么,吃白饭吗!
李适撤退方向是荥阳,此刻吴旷就在荥阳。
随着甘章整肃军队,带着他的军队前来进攻,吴旷怕会受到两面夹击,到时候还有得战打,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再薅点羊毛,沾点便宜。
李适走得果断,等第二天,薛腾见整个函谷关的人都走了干净不由一惊,马上便连滚带爬的去禀告甘章李适已经撤离。
甘章顺势带着秦军进入到函谷关中,开始接手函谷关的防御。
只不过甘章的秦军到底是刑徒军转职而来,军纪相当坏。
哪怕有甘章约束,但依旧对整个函谷关附近的平民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
也因这事,薛腾几次向甘章反应,不过甘章也没太多办法,只能耐心等待。
“少府,需不需要我派兵追击那连夜撤走的楚贼!”董翼此刻跃跃欲试。
“不了,那只军队相当的精锐,我们能拖住他们的也不过只是一支良家子而已。”
甘章摇摇头,继续说道,“我们需要得是整肃我们的大军。
刑徒之军到底只解一时之急,现在大秦重夺了函谷关,有了坐看天下风云的资本。
我写信给李相,让他派遣给我送来些良家子,把刑徒军给替换掉。”
“那这些刑徒呢?”司马欣说道,“到底有十多万数量。”
甘章思索一下,道:“我会向李相禀告,骊山刑徒除非被选为骊山死士,才可在我大秦入籍免除劳役。
至于其余骊山刑徒依旧为刑徒,协助我军做些苦力任务。”
“但李相之子李由还在荥阳驻守,不知道情况如何,我等在此整编,是否合适!”董翼带着几分担心道。
“无事,我们已占据函谷关,随时能出兵荥阳,楚贼要分兵防御,荥阳压力必然减少。
而荥阳原本就是我军储粮重地,粮草丰富,人员充足。
李由已驻守数月,显然楚贼奈何不得,一时半伙楚贼迫切间怕也拿不下来!”
甘章从容判断道。
当然,甘章没说的是,正因为李由被围困了,李相工作效率才高啊。
相信自己所需要的良家子在李相调度下,一个月内应该能够全部完成吧。
此刻,司马欣与董袭两人倒也认可了甘章的判断,开始安心下来在函谷关进行整编。
李适带着自己的部队一路向着荥阳而去。
而在到达巩县所在位置时,听到吴旷被田臧所杀,田臧成为荥阳的楚军统率的消息。
“让周文回去,也没有改变这个局面吗……”李适皱起眉头,吴旷还是死了。
不过,这次周文在李适刚到达巩县时便亲自带着队伍前来迎接李适,显然李适断后周文还是相当承情的。
“哈哈,李适你回来了,多谢你抵挡住甘章,才让我能带残军而还!”周文说道。
“见过周帅!”李适看着周文,尊敬称呼道,“周帅,吴王真被田臧所杀?”
吴旷是整个张楚中唯二被陈泽乡正式封王的人,所以张楚之人称呼时会叫做吴王。
“陈王已经下达了命令,封田臧为上将军,这件事只能如此了!”周文无奈说道。
“若如此,这荥阳我便不去了!”李适摇摇头对周文说道。
“李适,你不可意气用事!”周文听到李适的话,带着几分急切道,“甘章的实力如何你自己是亲身体会过的,若不集合众人之力,如何与之抵挡。”
“但周帅!田臧此人因私利而杀吴王,此乃独夫行为,至少我是不信任他了!”李适坚持说道,“我打算绕过荥阳,找机会渡过黄河,前去燕赵之地,还请周帅不要阻止。”
听到李适的话,周文张张嘴吧,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阻止李适。
还是那句话,整个起义军除了陈泽乡算是老大,其他人并没有严格意义的上下之分。
此刻,田臧听到周文兵败,因与吴旷意见不合,就假借陈泽乡之令杀了吴旷。
而陈泽乡居然没惩罚田臧反而让田臧成为上将军,正式收编了荥阳的起义军,简直荒谬。
李适看得清楚,这件事直接让张楚政权的政治信誉彻底丧失。
这也是为什么以后武臣自称赵王,周市也尊崇魏王豹等等,起义军各自为政,不再理会陈泽乡的原因。
陈泽乡给出让田臧做上将军的命令,就好像是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合法一样,这是真正让张楚政权走向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简单的说,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周文见李适心意已定,也不再多说什么。
说实话,就算他也看田臧不是很爽,但还能怎么办呢?
自己带回来的残军被田臧兼并不少,粮食更被田臧把控。
原本还想要与李适联手对付田臧,但却没想到李适直接走了,不参与这破事了。
李适绕开荥阳,也没回陈县的意思,毕竟这时的陈泽乡已经六亲不认了。
所以李适便率军来到阳武。
一是准备前往原阳,准备度过黄河,去黄河北部,二是打算去寻找自己的第一个谋臣,就是这个版本的第一算学家,以秦末汉初的计相张苍为原型的张九章。
按照游戏公司的公开资料,他编撰了《九章算术》,所以便取了张九章的名字。
而张九章跟秦末其他那些四处跑的妖艳贱货不一样,他辞官后就乖乖待在阳武老家。
其他秦末顶尖谋臣,李适表示,自己真不知道他们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尤其是到了乱世,一个个都主动去找自己心目中的明主去了。
因为血统的原因,这时代士子的优先选择永远是那些有着高贵血统的王族后裔,就算陈泽乡他们都未必看得上,就更不要说李适了。
所以,李适拥有一定实力后,便果断进驻阳武,先把这个一直宅家的家伙绑过来再说。
第16章 微笑面对
李适率领红衣军,进军阳武。
第一时间按照以往的经验,占领县衙,废除秦法,寻找大户,打击土豪,收缴粮食,分封田地,一套流程已经相当娴熟的做下来了。
当然,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到田地的,基本上要百姓家里有人加入红衣军才分给他们。
这些田亩就当做他们的卖身钱了,反正加入后人地两清,李适就不管其他了。
到时候秦兵过境,李适相信对土地爱得深沉的农民,会好好的跟甘章的士兵斗一斗。
至于李适自己,反正没把这里当做是根据地,这些白嫖来的田亩,发下去可真毫无压力。
再加上红衣军军纪严明,阳武的百姓很快便接受了红衣军的到来,并且配合工作。
只不过,李适发现因此自己在上层的人士的名声好像又差了几分,让李适很是头疼。
谁让这时代,底层根本就没什么人才,尤其是拥有执政能力的人才。
所以,李适直接执行军管政策。虽然这种行为肯定有非常强的破坏力与行政僵化,但至少这是种能把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底层的办法,至少比起义军的无序管理要强的多。
然后,红衣军在打听到张九章的府邸后,直接带着兵把张九章的府邸给包围了。
“这里就是张九章家吗?”李适刘喜君与王二宝二人来到这里。
没有办法,自己麾下文人实在太少了,这两个虽然没那种筹谋的能力,但至少能干活啊。
所以李适一直都把他们留在了身边,将就着用吧。
“应该就是张御史的府邸。”两人战战兢兢的略带着几分憧憬道。
毕竟对比起一直在底层,现在更加入到楚贼团伙中的秦吏,张九章乃是荀子关门弟子,大秦御史兼职掌管文书,拥有隐藏职业图书管理员,与他们两真的是天然之别啊!
“郭七进去请张九章时一定要恪守军纪,保持礼仪!”李适对郭七道。
“诺!”郭七点头,直接便一脚踹开了张九章的大门。
“尔等何人!”这时候府邸里面传出一声怒喝,“强闯我家,所为何事。”
李适此刻走进去,见到一个升高八尺的伟岸男子,正在门口怒斥众人。
“听闻阁下是荀子弟子,更做过大秦御史,在下红衣军李适,请阁下出山助我一臂之力,我定然以计相之位相托。”李适对着张九章陈恳道。
“阁下,就是这么请我的吗!”张九章无比愤怒的看着李适,指着自家被踹坏的门道。。
“额……”李适稍稍沉默,向前几步直接一个手刀打在了张九章的后脑勺,力道自然控制的娴熟,而张九章也没有废话的晕了过去。
李适道:“郭七,把他给我送到军营里面去,另外他家所有带字的竹简也让人全部都给我搬过去,少了一片,我便让你把所有的竹简给全部镌刻一份。”
“大人……不是说要讲礼仪吗?”郭七看着李适,带着几分疑惑道。
“我们是起义军嘛,拳头就是我们的礼仪啊!”李适到是非常从容的说道。
没什么,就是欺负张九章是个老实人而已。
等到张九章迷迷糊糊的清醒过来,却见到自己已经在一个陌生营帐中。
在自己不远处,有着一堆小山般的竹简,本能的随手拿过一本,心中安稳不少。
突然瞥了几眼,发现这竹简上面的字,好像看起来有几分熟悉。
也许大概可能……不对,分明就是自己的!
张九章不由一惊,先把自己手中书简小心放下,又连忙打开了另外一本。
自己的,自己的,还是自己的!
这些竹简,全部都是自己的。
张九章脸色发白,这些可都是自己的好不容易收集来的典籍,是自己的命根子啊!
而张九章清醒的消息,很快便传到李适耳中,李适第一时间便赶过来了。
李适满带着笑容,对张九章道,“先生醒了,睡得可安好?”
“我的这些书简,为何会在这里!”张九章看着李适无比愤怒道。
“因为我从陈县到函谷,最终到达了阳武,只有先生的家里有如此多书籍,见猎心喜,便将先生的书籍给借过来,想要教化全军之用!”李适很是陈恳的说道。
“你管这叫做借!”听到这话张九章怒气更盛,对李适大声说道。
“嗯嗯!”李适点头说道,“先生是我们自己人,是我们红衣军的计相,统筹红衣军的物资,这自然是借。
若先生不是自己人,那我就只能强征这些书籍了。”
“你你你……”张九章听到李适的话,很想要骂李适一声无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