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争锋-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护士们的救助工作越来越是娴熟了,有的甚至能够在伤口上秀出花来。
但在这医疗体系越来越完善的背后,突显出来的就是药材短缺问题。
这时代虽然已经有了药材的种植技术,比如《诗经》之中就有枣、桃、梅之类的药材,但这些更多的是作为水果,药材只是它的附带价值,真正单纯的种植药用草药,那还要到汉武帝再说。
而阳庆让他建立个小药园子还行,但想建立大规模的药材培养基地,那就太难为他了。
还好,陈禾因为错过了春耕,所以在甘章手下正好处于学习阶段,而甘章见到了阳庆要建立一个大规模的草药基地,便把陈禾推荐了过去,多少也是有着测试陈禾能力的意思。
而以补充血气为住的草药基地,便在阳庆提供资料与药种,陈禾负责培养与照顾的配合之下,开始磕磕碰碰的搭建了起来。
第60章 项梁的态度
陈禾到来对李适来说是意外之喜,那代表楚墨的邓陵矩到来便是李适翘首以盼了。
邓陵矩黑衣赤足,坦然而来,墨家三分,邓陵矩所继承的便是楚墨。
邓陵矩的个人实力已经到达了炼神反虚的水准,基本上是这个版本的认知上限。
这也与楚墨的游侠身份契合,不过这并不是说明了他不懂得机械了。
虽然邓陵矩比不上秦墨传承中把核心科技转化成标准化产品的跨时代传承,但楚墨依旧保留了墨家的一部分机关传承。
而且相对完全为大秦攻城略地服务的秦末,楚墨因为时长与底层百姓接触,他们的发明更加偏向农具与生产器械,只不过他们发明的推广很是漫长。
在邓陵矩到来陈郡后,李适原本是希望他能够弄出农业方面的发明创造的。
至于标准化这种东西,除非秦墨与楚墨合流,否则李适让他去弄这个怕会让他转身就走。
而邓陵矩来到陈县后,却也有自己的傲气,完全不想要听李适的话,反而想要成为陈郡的一个县令,对李适来说,一个墨家弟子这么用是真有点大材小用了,怀着先把他这个人留下来,等到以后再让他干发明的想法,让他留下来。
而李适偶尔去这县时,见到得是邓陵矩黑衣赤脚的在农田中拔杂草,他身后还跟着好些个同样的墨家子弟。
见到这一幕李适也没有多说什么,既然这家伙是喜欢那就先这么用着吧。
陈郡对自己来说是暂时的落脚之地,真正落脚点还要等未来与大秦做过一场再说。
一个个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一出现在李适领地时,陈知白也才来到了薛县。
说实话,有了大梁的大量粮食的扶持,陈郡足以支撑到秋收,而随着李适大规模的军屯民屯,这次的粮食危机肯定渡过去了,所以已经没有了来找项氏的必要。
但陈知白到底还是来到了薛县。
因为随着陈泽乡覆灭,项氏展露影响力,楚地豪杰都向着项氏所在的薛县汹涌了过来。
李适虽然继承了陈泽乡的遗志,但随着六国贵族势力回归,那个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的农民势力,好像真的无足轻重了。
尤其陈知白在确认周市没成为合纵长的意思后,那陈知白就必须要来薛县一趟。
既然没有两弱抗衡一强的机会,那弱者就自然要牢牢的站在强者的一边。。
毕竟李适跟项氏间到底都是自称楚国,只不过一个是农民之楚,一个是贵族之楚而已。
而陈知白的到来,更多是为了维护双方间的关系,至少在大秦覆灭前要维护双方的关系。
因为这次没有了粮食之上的迫切,陈知白更像是一个正常的外交人员。
到了薛县后,除了贴出李适的素布告示,更多的还是如同正常外交人员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该交好项梁麾下将领的就教好麾下将领,其中尤其是项伯,给的礼要是双份。
总而言之,陈知白仿佛就是来撒钱的,见到项梁后也就隐约表达了战队的意思。
如果项梁愿意再给点粮食与物资,那么自己这边站队起会更加果断。
“你怎么看?”项梁在陈知白离开后,转头向身边的范谋问道。
“李适有陈泽乡之志,更有燕昭王之心,当世豪杰也!”范谋拿着抄录的求贤令,说道,“如此,此人眼观非凡,明白在打败大秦之前,双方是益友,若打败大秦后,双方必是死敌!”
“死敌?”项梁听到范谋的话有些意外,没有想到范谋会这般评价。
范谋认真点头道,“李适得楚之默首,将军得楚之华贵,两者合一才是楚国。他既然有王侯之志,那必然不容于将军,除非……”
项梁听到范谋的话,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先与之交好吧。
将来之事,将来再说,毕竟我们所面对的可是暴秦,又岂是能够简单可以动摇的。”
听到项梁的话,范谋也并不否认,说实话,就算是他也不认为能够轻易的打败大秦。
陈泽乡的起义军轻轻松松三个月的打到了大秦腹地,但最后还不是一个少府出手,组织起了刑徒军就把这一件事情给轻轻松松的解决掉了,甚至连陈泽乡都给灭掉了。
换句话说,陈泽乡看起来好像野火燎原一般的局势,只不过昙花一现。
而经过一年休整,大秦北边正规部队南下,又岂是甘章这个随手拉起来的杂牌军能比的。
“我们如果举行合纵,那秦军肯定会有所举动!”范谋道,“这场战争不会太远了!”
听到这话,项梁点点头,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项梁才能够跟李适相处下来。
两人都是具有一定的政治眼光,都知道只要强秦没有覆灭,至少要受到重创,否则的话,不论是李适还是项梁都不会相互进攻,哪怕双方所代表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级。
随着陈知白把李适求贤令的消息在薛县给发布了开来,薛县的上层人士自然只是笑笑。
对这个求贤令在他们只是一个笑话,自己好端端的项氏不投靠,投靠你李适做什么。
但这份求贤令对于心有大志,但却没有向上阶梯的人来说却有大兴趣。
樊哙打着哈欠,看着刘季入迷的看着一份素布,道:“季哥,看什么?”
“陈郡李红衣的求贤令,若不是在彭城立了功,我都有点想投靠他了,做事大气敞亮。”
刘季感叹道,“不过现在,兄弟们多少也算是个官了,反而有点舍不得走了!”
“那就先别走了!”樊哙倒是吃着狗肉喝着酒,说道,“反正这里有酒有肉!”
刘季也不多话,只不过他隐约感觉自己想靠着功劳继续向上总是有一层无形的压力。
毕竟项氏一族肯定优先重用自己的家臣或者贵族血脉,像刘季这种到底是外人。
同样,一个刚在项策羽门口手持长戈站完岗,回家时路过城门口的小兵,看着城门口上的素布公告若有所思,喃喃道:“求贤令……能让我指挥兵马,征战沙场吗?”
第61章 陈知白回归
陈知白回归陈郡,李适自然是出城十里迎接,满脸笑容道:“知白,这一路辛苦你了。”
“若非将军继承张楚之志,知白纵然有三寸不烂之舌,也说不动他们啊!”陈知白道。
“你就不要自谦了,上车与我同行便是。”李适对陈知白道。
陈知白倒也没有推让什么,毕竟都是平民出身,真不讲什么礼仪。
甚至如果不是为了接送陈知白,李适平常也不坐车,因为自己跑起来会更快。
陈知白看着陈郡热闹,也感觉自己这些天并没白跑,这让陈知白相当欣慰。
不过入城过了一会儿,陈知白回过神来,对李适道,“这方向,好像是去内政厅的方向?”
“嗯嗯!”李适点头道,“不止我想你了,九章他也很想你!”
陈知白忍不住站起来,仿佛打算直接从马车上跳出去似的,但被李适果断一把按住了。
李适道,“我过一会儿要去军营巡视,你就留下来帮九章处理一下公务吧!”
“令尹!我才刚回来啊!我连家都没有回过!”陈知白弱弱的抗争道。
李适开口道:“你又没成婚,这么着急回去做什么!
现在内政厅不但有十二个时辰不停火的厨房,还有能够沐浴的澡堂,里面还准备了皂角。
想想九章已经在内政厅住了三天了,你就不心疼他吗?”
“但也心疼心疼我啊!”陈知白还是很想要挣扎一下,但很可惜,面对李适炼神反虚的版本顶尖实力,陈知白直接被李适打包送到明显瘦了一圈的张九章面前。
陈知白看着张九章满脸不可思议,自己也不过只是出去转悠了一圈,顶多也就三个月,为什么张九章瘦了这么多,李适这是把所有政务全部都推给张九章了吗?
“知白你回来了啊!”张九章看着陈知白两眼发光。
“你们聊,我去军营检查一下。”李适看着这种状态的张九章果断撤了。
“我说……整个陈郡有这么多政务吗?”陈知白看着李适逃命似的离开,不由问道。
“令尹的流民吸纳计划你知道的吧!”张九章略带着怒火的看向已经逃出内政厅的李适。
“利用从大梁借来的粮食,一边吸引流民屯田,一边进行陈县的改造,这点我知道,一路走来干得风风火火的,我这趟没白出去啊!”陈知白略带几分得意的说道。
然后,陈知白回过神来说道,“怎么了,令尹准备不管了?”
“这是令尹的计划书。”张九章倒也不多话,便是递给了陈知白一份。
“啧啧,虽然这字形如鬼爬,但到底是令尹的真迹。”陈知白看着竹简上的计划书,看了一会儿后,道,“虽然写得挺简洁的,但大概的方向都明了了,简单的说就是用流民建设好陈郡的道路体系,桥梁体系,陈县港口,以及公共厕所……什么是公共厕所。”
“你没有感觉大街上没有什么异味了吗,给百姓们排泄的地方。
这些污秽收集起来要做屯田用的黄肥,虽然还没秋收,但田间粟米的长相,的确比没浇灌的好!”
张九章随手批阅了一份文件后,对陈知白回答。
“也就是说,这是令尹使用这些流民的计划了,计划都有了还有什么问题?”陈知白道。
“还差个带头干下去的人!”张九章很是严肃的对陈知白说道。
陈知白微微一愣,“这不是风风火火的在建设吗?还需要什么干的人!”
“原来这些流民甚至不到五万人,我自然能够兼职的过来,但现在流民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三十万,肯定是需要专门有个人去管理的,然后你回来了……”张九章耸耸肩说道。
“我才刚回来,连家都没有回啊!”陈知白努力抗争道。
“没事,那就先回家吧!”张九章很开明的说道,“我让人把这些文案送到你家去,反正你接下来肯定要出去跑的,我能为你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陈知白看着张九章那一脸惬意的表情,真的让人很有一种掐死他的冲动啊。
李适不知道,陈知白与张九章的对话,但李适相信陈知白从张九章的手中接过流民的任务肯定是抓狂的,但没办法,总归不可能自己顶上吧。
自己顶上的话,要么诱之以利,要么军管处理,都不是最佳让这些已经生活下来的百姓产生归属感的办法。
还是让陈知白出手,他主道家学说,喜欢润物细无声的管理方式。
对已经生活下来的流民们来说,交给陈知白来管理能够最快速度的融入陈郡。
而且,李适也没心思去管理政务上的事情了,因为时间已经到了初夏,距离秋天不远了。
且不说大梁会盟,就算大秦怕也会在粟米成熟时出手,从兵法上来说这是食敌以粮。
所以,虽然李适较为重视自己的农业生产,但李适重心还是在将士们身上。
因为这次有了充足时间,李适的红衣军倒是基本上全部完成了换装。
首先就是他们的衣服,里面都是身着红衣,算是自己红衣军的标志,而他们在这红衣的外面,还全部都披上了竹甲。
没有办法,作为起义军,就算是想要披上铁甲,也没有这么多铁给李适用啊。
这些竹甲上全部都刻着红衣军的规章制度,而且是这些士兵们发到衣服后,第二天就被李适带把规章制度给刻上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够识字。
李适知道自己的指挥能力不足,所以始终贯彻想尽办法提升团队最基础的兵员素质。
毕竟只要基础提升了,那同样数量的队伍,在自己手上爆发出来的力量就更大。
李适来到军营,从容的跟一个个什长伍长百夫长打着招呼。
今天是李适回军营检阅,很重要的原因是六只战部去陈郡周围杀了一圈全部都回来了。
而李适便来看看,他们到底成长了多少。
“将军!”见到李适到来,陈云等人恭敬的对李适行礼,等待李适检阅。
“回来就好!”李适点点头,最后目光落到陈云身上,说道,“就从你的战部开始吧!”
“诺!”
第62章 阅兵
陈云的战部从远处走过来,身上的光辉只有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浓郁。
作为第一支觉醒曙光天赋的战部,陈云并没有对曙光天赋有着过多改造,也并没有基于这个天赋构造别的天赋,而是一条道路走到底。
在陈云看来至少要知道曙光天赋的极致是什么,才能基于曙光天赋衍生别的天赋效果。
所以,此刻李适见到陈云战部的天赋,就只是他们身上的光辉变得更浓郁了而已。
“你这是钻到曙光里面去了啊!”李适看着陈云的战部说道。
“我既然曙光天赋从我的手上诞生,说明这就是适合我的天赋吧!”陈云道,“所以,他们的改就改吧,我的话,继续把这个天赋钻研下去就是了!”
“嗯!”李适点头道,“对了,你记得去学点兵法策略,你的实力已经到达炼神反虚,说明拥有战将天赋资格,想办法把这东西觉醒,应该能让你的战部更进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