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的悠闲日常-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知道仿古街即将成立,这些竟然还没有准备,这不是他这位总经理的失职是什么?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王兴龙开始尽量学习管理相关的内容,不过有一种东西叫做天赋,而且他也不是学习的料,那时候开始,他便有了退让的想法。
他是郭书喻的发小,这是郭书喻的企业,他不能给郭书喻拖后腿!这是王兴龙的想法,只不过因为舍不得这个位置,这才犹豫至今。
还好,今天郭书喻主动开口了,而且虽然丢了运输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但是却获得了酒店总经理的职务,相比较而言,酒店应该更好管理一些……吧!
主要是酒店不需要扩张、只要做好来客的服务就行,甚至不需要他八面玲珑,因为一般而言也不需要他来接待。
不管怎么说吧!这个位置,终究压力要小一点。
酒店的正式营业要到明年,不过办公楼、学校、养老院到春节前应该就能投入使用,1月份完工,一个多月的装修时间,只要时间抓点紧,问题不大。
商铺的问题,郭书喻找林凯辉商量过,没有完全一个模样,电影院、KTV、酒吧、超市都是提前商量好的,所以这边一开始施工就是按照电影院、KTV等来建造的,这边一完工,那边直接上设备,可能比养老院还要更早的投入使用。
郭书喻着急,主要是为了方便村民,春节时,搬进新家,买东西起码要方便吧!春节总要看个电影吧、亲戚朋友什么来拜年总有个玩的地方吧!
所以KTV、酒吧、网吧什么的尽早的投入使用,才能更好的服务村民。
关于村委旗下的企业,郭书喻和罗永胜初步规划的就是酒店(吃住一体包含宴会厅)、电影院(礼堂)、KTV、酒吧、超市、网吧(500人规模)、健身房(提供游泳、台球、兵乓、羽毛等运动)、汗蒸浴池。
此外的商铺都是空闲状态,优先租赁给村民。
这些企业将会统一归到郭家庄商业管理公司旗下,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正是罗永胜,村民的30000多亩地也会包含到其中。
因为是自己村里的企业,所以村民自然能够享受一些待遇,比如每个村民每年都会获得10000块的代金券,这些代金券可以用于郭家庄商业管理公司旗下产业的消费。
当然,商场不包括到其中,一家三口,如果这代金券也能够用在商场里,估计这一年都没有什么花销了。
代金券只能用于各种服务,比如浴池泡澡(搓澡需要额外掏钱)、网吧上网(零食不包括)、电影院看电影(咳咳,虽然不太合适,但很常见对不对)、酒店住宿(吃东西不算)、健身房健身等等。
简单来说那就是没什么成本的事情可以用代金券,有成本的不行。
村里关于养老院和老年人活动中心,民政部门来了领导,特意瞧了瞧,然后对郭书喻表示了赞赏,镇上也很高兴,能够当一个试点,不过也就是郭家庄有能力做到这种程度,光一个养老院的建设费用,建造预算不下1500万。
新村的建设,即将住过来的村民基本上经常会过来瞧一瞧,不管是电影院、KTV、商场、养老院、门诊楼,规划中的新村都让村民们无比的期待,郭书喻的影响力也在东王镇提高到了一个极点,不过郭书喻也明白,这些都是虚的,等村民们都住过来,住习惯了,回头肯定会有人说起郭书喻的不是。
尤其郭氏族人拿到的分红,绝对会让村民们眼红,那时候各种的流言蜚语自然也就冒出来了。
明白这一点,现在村民们的吹捧郭书喻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因为村民们的户籍已经到郭家庄,审查也进行的差不多了,都是族人亲自带队然后派出所和镇上配合进行审查,现在能够保证,新入郭家庄户籍的绝对都符合标准。
一共是2165人,80岁以上老人183人,60岁以上的有801人,50岁…60岁715人,40岁至50岁的一共是328人,剩下的大部分都是高中以下的孩子,18…40岁的超不过80人。
这就是东王镇村里的现状。
2165人里面,男人的数量要多一点,1395人,占多部分。
郭书喻和罗永胜被镇上叫过去多次,说的是这些村民的工作问题,村里分钱,镇上相信他们饿不到肚子,可是新村的劳动力依旧不少,总不能天天闲着吧!
镇上的意思是糕点卖的这么好,为什么不建厂?
郭书喻想要的一直都是手工精品,但是架不住镇上、罗永胜、周桐的一再相劝,只能妥协,纯正的手工精品糕点只能在郭家庄才能吃到,价格提高到500块一公斤,不过普通的价格会很低,50块一公斤,核算下来25一斤,价格也就是普通糕点的价格。
当然,礼盒装肯定要比纸包稍贵一点,会额外增加5块的礼盒费用。
糕点制作工厂就建在新村,为此新村社区旁边会增加一片工业用地,这算是镇上特批的,缺少的耕地会从其他地方补偿过来。
配方和核心还在工坊区,因此这边没什么技术,买好设备,给员工简单的培训一下就能上岗,主要员工为村里50岁的女性,不过卫生最重要,因此也要经过一轮面试才行,像比较邋遢、个人不卫生的,肯定不能录用。
糕点制作工厂虽然还没有建立,但是总经理的人选已经有了确认,也是一位三晋旁系族人,他知道郭书喻对声誉的看重,因此糕点制作工厂的核心就是卫生!
进厂必须严格按照着装标准进入,白大褂、口罩、头套、手套、经过无菌消毒室等等。
但凡有违反规定,公司不会扣钱,整个郭记也没有扣钱制度,只会让你下个月走人,这一点会在进入公司时签进合同里。
郭记的管理规定都非常简单,也不苛刻,就是限制一些基本的东西。
食品这边是卫生,运输公司那边是不允许疲劳驾驶、不允许开斗气车、酒驾等等。
只要不违反这些规定,基本上公司就是你能养老的地,迟到什么的那都是小事,写明情况就行。
第九十一章 分房政策
新村主体的建设这时候也已经差不多了,毕竟就是七层楼,施工难度没有高层那么大,而且10月份施工,天气开始变凉爽,搁在6月份,估计速度也就是现在的一半。
凯辉建筑公司的老总林凯辉现在也算是郭书喻的朋友了,虽然两人年龄有着差距,但是身份和财富足以抹平年龄上的那点差距。
林凯辉表示,主要也是赶上天气好,一直没有遇上什么大风下雨天气,要不然工期肯定会受影响,不过工期虽然没有受影响,但是这一项目他们真很难赚到什么钱。
郭书喻给的时间太紧,他只能找其他的工程队一起来施工,差不多一个施工队负责两栋楼,同时施工,这也是这么快就完成主体的原因,可这样一来,林凯辉的利润自然就少了。
好的一点是,郭书喻这里没有那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手续又是罗永胜在跑,因此也算是省了一大笔的公关费用,不过即便这样,估计这几个亿的项目最终下来利润也不会超过1000万。
林凯辉天天抱怨,抱怨的多了,郭书喻也只能退让一步,那你加快施工吧!早完成一天,我给你加50万。
三个多月也就是100多天的工期本来就非常紧了,就是提前又能提前多少?所以这话郭书喻说的非常痛快,对林凯辉来说,最多也就是能多拿个二三百万,不过聊胜于无。
按照郭书喻的要求,新村弄出来一个样板间,已经完成了简装,甚至放了家电家具提供参考,十个房间,十种装修风格,没花钱,是市里家具城和家电商场赞助的。
赞助的目的不言而喻,毕竟800多户家庭,每家就是只买两个空调,那还1600多个空调呢,相比较1600多个空调的利润,就这点投资又算什么,本来家电商场和家具城还想要给罗永胜、郭书喻提点,但那点钱郭书喻能看得上?罗永胜更不用多说,他从不是一个看重钱的人。
村里的两位领导不要,优惠力度自然就到了村民手里,加上下乡补贴,一台大品牌的空调也不过1899,柜机贵一点,但圆柱柜机也才3099。
当然,价格便宜,耗电量自然就要大一点,反正一晚上一度电肯定不够,不过空调这东西也就是卧室用一用,客厅的多半也就是一装饰,一年也开不了几次。
家具也差不多,反正净面积80平米的房子,二室二厅一厨二卫的格局,全套下来3万多一点,包括厨房和卫生间。
郭书喻也大气,直接表示到时候让村民出3万,多出来的那些村委出了。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新村的房子跟老宅并非按比例兑换的,而是按照家里的人口,本来罗永胜、郭书元他们都不建议这样做,毕竟漏洞太大,今后如果有村民起诉村委,村委绝对是没有理的那一方。
不过最终郭书喻还是选择坚持。
不按照老宅的面积而是按照人口,一人可分40平米,不过新村社区的户型只有80平和160平两种,所三口之家可以分得80平,多出三口的可以分复式,如果你家就是三口但也想住复式也没有关系,可以和父母住一起或者生二胎嘛!这样就满足条件了。
新村社区的房屋不允许出售,只能自家居住,这一点倒是和现在农村的宅基地政策一样,你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属权。
年纪大了,人没了,那么村委有权利收回房子,然后分给其他的年轻人。
楼层完全是抓阄决定,一切看运气,此外就是四口之家的复式问题,多一口人就能住复式,那岂不是大家都抢着住复式?
也不能这样想,首先复式都是顶楼,位置不太好,其次郭家庄的分房政策是结婚便可以分一套房,因为人均40平米,所以四口之家如果选择了复式,那么等今后孩子结婚的时候,肯定有一个孩子不能再分房,因为你们家的平方已经用尽。
社区一共是1500套商品房,但是只有800余户,剩下的那些商品房就是用来提供给即将结婚和将来结婚的年轻人的。
不同意这样的分配方式?不同意那郭家庄不欢迎你,你还是把你的户籍迁到镇上吧!
实际上一开始还真有不少人不愿意,毕竟他们的户籍在老家,儿女却没有,也就是说,那楼房他们就是住也根本住不了太长时间,等他们一死,那房子就收回去了,儿女一点好处捞不到。
可是心里不愿意归不愿意,真让他们放弃郭家庄的户籍他们还不乐意,尤其养老院的政策出来之后,他们更不愿意放弃了。
愿意赡养老人的,多半都已经把老人接到了城里,部分是老人自己不愿意过去,而不管哪一种,郭家庄的养老院政策无疑都很让他们满意。
不用儿女们操心,中午还管饭,如果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那么养老院就会把你接过去,起码到死不会遭罪,相比较而言,可比子女靠谱多了,主要是现在儿女们事情多、压力大,根本没有能力和时间照顾他们。
实际情况可能没有这么好?可是那何必呢?总要有一个理由吧!这养老院和门诊的政策也不是他们争取来的,而是郭书喻主动提出来的,如果不准备弄好,当时完全没必要说,而且现在村里年纪比较大,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的已经被送进了养老院,钱就是村委出的,甚至找的都是比较好的那种养老院,一个月就要一千多两千的那种。
12月份中旬,郭家庄完成了12月份的第二次庙会之后,周桐坐上了来郭家庄的火车,为此郭书喻提前一天就安排人把古镇区村委的妇女主任办公室给收拾了出来。
12月份的两次庙会,游客的数量都非常多,主要是郭家庄的很多某音视频号粉丝数量已经突破了50万,郭家庄官方帐号更是突破了100万。
随着郭家庄的名声渐渐起来,古镇区这边也开始出现一些网红,而就是这些网红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郭家庄。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本来郭书喻还在想要不要请几位网红,现在看来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了。
三晋旁系的大掌柜们能力不用多说,借着游客们数量的增长,郭记的营业额也直线上升,这时候就是不建厂都不行了,瓷器还好一点,毕竟太贵,大部分人都舍不得花钱,但是糕点……大几十位糕点师傅实在是有点忙不过来,哪怕他们都有助手。
不出意外的话,12月份郭家庄的收益能够突破一个亿。
每个月1个亿,那一年就是12个亿,即便不等明年扩张,也足够引起镇上的重视,广川县不能说贫困县,但也绝对不富裕,12亿产值的企业别说在东王镇,就是县里也足够引起重视了。
不过现在县里肯定也异常的悔恨,三年的免税,这是多少钱没有了?但悔恨也晚了,政策都已经下来,总不能出尔反尔吧!当然,来郭家庄调研的领导唠叨两句不可避免。
周桐急着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郭家庄即将举办集体婚礼,一共726对新人,毫无疑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郭义贞又促成了几十对。
不仅如此,后面谈得这些,姑娘们的条件明显比之前的要好很多,模样吧虽然没有太出挑的,但是专科生多了不少,甚至还有一位本科生。
那位本科生还是银行工作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人家就相中了郭书喻的一个年轻族人,这还不到一个月,两人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
不过有成的也有成不了的,毕竟彩礼不能超过10万,肯定会让一部分人打退堂鼓。
对这种自然也没什么好可惜的,族人们的婚姻大事郭书喻不想插手,他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品德必须过关,那种嫁过来当天,家门口要钱不下车的,绝对不惯着!从哪里来的就滚回到哪里去。
第九十二章 集体婚礼的安排
周桐再一次来到郭家庄,自然不会像上一次那样陌生,族人们对她也异常的恭敬,第一天到老娘那边吃了顿饭,然后就是到新村和山上瞧了瞧。
山上的漆树已经是很大一片,不过果树区还是光溜溜的,都是小树苗,即便有风水局的加成,他们也不可能像漆树一样,成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