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族长的悠闲日常 >

第15章

族长的悠闲日常-第15章

小说: 族长的悠闲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滤包放在井底,固定住,这样井里的水就是经过过滤的,新的过滤包效果非常明显,不仅口感不错,最重要的是,长期饮用还有强身健体的效果,成本也不高,就是一些草木灰和草药渣子,一年换一次,一次也不过就是几十块的成本。

    当然,酿酒不能用这个,过滤的井水里有草药渣,用这种井水酿出来的酒不仅会影响口感,更重要的是,很有可能变成“毒酒”。

    用未过滤的井水也不行,谁知道里面有没有农药残留,最终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利用风水局,加大一块地方的湿度,然后搜集露水,用露水酿酒。

    别觉得麻烦,只要设计的好,一晚上可能就能接几十大缸露水。

    只不过这样一来,成本直线上升,毕竟没办法量产的酒,总不能是低端酒吧!不过这样也是好事,瓷器工坊那边可以用心造酒坛了。

    郭书喻对郭家庄的定义是,但凡郭家庄出品必须是手工制作,这也可以算是今后的一个招牌,就是如此一来,各种东西必然都要卖高价。

    如果酒卖的便宜,那么酒坛的成本也不好控制,但卖高端酒就不一样了,300一坛的是高端酒,500一坛也是,而能够喝得起300一坛的,他估计也不会在意多花200。

    这样一来,那200基本上就是酒坛子的价格了,工匠们可以把它制作成收藏品等级。

    9月3日之后,族人们开始“分家”,他们需要自己买粮食做饭,为此郭书喻只能抓紧时间弄了一个超市(郭记杂货),雇佣了一个三晋旁系族人来当大掌柜,不过现在进货渠道还在罗永胜的手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这位大掌柜也就是认识面粉、方便面、辣椒酱等少数几样东西,雪糕都没有吃过,你让他怎么联系供货方进货?

    不过人家三晋旁系族人天生就是做买卖的料,学习速度很快,估计不用一个星期就能完全接手超市(郭记杂货)。

    那边的酒楼、茶楼都已经开张,“掌柜”、“小二”、厨师都已经到位,只不过因为没有生意,暂时闲着。

    族人里也不是都闲着,打理马场的、装修房子的瓦匠、打造家具的木匠,提前要准备好酒坛的瓷匠等等都在忙。

    无论是超市还是酒楼、马场、工坊,这都是族里的产业,但即便是族里的产业,郭书喻也准备给族人们发工资,只不过和正规企业不太一样,族人的工资是一致的。

    工资每年一发,是族里净利润的60,也就是每个人能够拿到002,郭书喻是族长,拿的多一些,10,剩下的30全部族里留存。

    族人的婚丧嫁娶都从这30里出,此外就是投资和扩大产业,钱也从这30里出,如果不够,那再由族人均摊。

    这样的方式搁在其他地方自然不合适,因为其中肯定有偷奸耍滑的,而且时间一长,必然会有人心生不满,但这一点在郭家庄并不适用。

    这件事是在祠堂里决定的,罗永胜不是郭氏族人,自然没有资格进祠堂,因此等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是半天之后。

    无论是罗永胜还是周桐,知道这件事之后,都觉得有点难以置信,这种方式的漏洞几乎是显而易见的,你让所有人都拿一样的钱,时间一长谁都会觉得不公平,就是再傻的人也不会这样做啊!

    对此郭书喻没有解释,也没有办法解释,只能随便叫过来两名族人,问他们对这种分红方式满不满意,答案显而易见。

    但即便如此,罗永胜还是觉得郭书喻是在玩火。

    周桐倒是出乎意料的沉默,最终说了一句让郭书喻有点心惊胆颤的话:“你们郭氏一族团结的都有点不真实,根本不像活生生的人。”

    虽然有点紧张,但郭书喻非常可以肯定,他们就是活生生的人,无论是脉搏、心脏、个人的性格等等等等,你都挑不出任何一条他们和人类不同的地方。

    甚至郭书喻还问过他们,有没有生育能力,族人满脸不可置信,族长为什么要这样问,我们身体都很好,自然有生育能力。

    为了确定一下,郭书喻还亲自瞧了一眼,虽然遭到了族人怪异的目光,不过郭书喻也松了一口气,并不是什么马赛克,而是真真正正的小物件,嗯,的确不大。

 第二十九章 恐怖的产量

    确定族人们拥有生育能力,郭书喻也算是放了心,这两天有人找到郭书喻的老娘,想要给郭家庄的男丁们说亲,虽然从心底里还没有接受这些族人,不过这样的喜事李桂芳自然不会拒绝,当天就送来了二十多张照片。

    郭书喻瞧了瞧,岁数大的居多,有一个甚至已经40多岁了,还带着两个孩子。

    从心底里郭书喻不满意,族人们虽然来历有些问题,但都是实实在在的塌实人,而且凭手艺,他们未来注定都是富裕之家,这时候娶一个二婚不说,还带着孩子……

    不过婚姻大事,郭书喻也不想当封建大家长,所以趁晚上的时间,干脆把族人都召了过来,说了这件事。

    条件先说清楚,也好筛选出一批不愿意娶二婚的,要不然3000人乌泱泱的,根本没办法弄。

    媒婆介绍的大部分都是二婚,瞬间一多半族人都摇摇头表示不愿意,当然如果郭书喻让他们娶,他们自然不会拒绝。

    3000族人,总会有几个不介意二婚的,而这部分大部分都是四十多岁的中年,郭书喻让他们留下,然后让其他人离开。

    最终留下不到100族人,郭书喻把手里二十多个附近村镇的寡妇、离异女性照片分到他们的手里,让他们传递着看,有满意的,郭书喻回馈给老娘,安排见面。

    里面也不全是二婚女性,也有两个未结婚的,但年纪不小了,小的那个也有35,这个年龄在农村还没有嫁出去,毫无疑问有问题。

    照片看不出什么来,年纪稍大的那个的确有点丑,而且也胖,估计有160斤,但让郭书喻没有想到的是,大部分的族人都把注意力放到这个女人的身上。

    “我觉得这几个总比那个强吧!”郭书喻指着几个模样俊秀的寡妇照片说道。

    一个族人摇摇头说道:“族长,我们倒是不在意她们二婚,但真没她漂亮。”

    “好生养!”

    另外一个族人又补充了一句,然后其他族人纷纷点头认同。

    “你们喜欢胖的?”

    “身姿丰腴,上等美人!”

    那举人族人抚须摇头,满脸的沉醉。

    郭书喻看看照片,然后再看看沉醉的这位,胃里突然有点难受,脸色也不太好的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你们喜欢就好。”

    “不过胖的就这一个,总不能你们挨个去见吧!”

    “自然是忠业兄前往。”

    一位族人提议道,然后其他人纷纷表示赞同,郭忠业正是抚须的那位举人,郭书喻也是最近才发现,实际上族人里也有地位高低之分。

    最高的自然是曾经当过官的,其次就是举人秀才这些读书人,再下面的掌柜、匠人倒是没有什么区别。

    道士庙祝风水师也算是第二等,因为他们基本上都识字,而且其中几位还有秀才的身份。

    地位有高低,最鲜明的就是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其他族人会主动退让,就如现在,既然郭忠业表示满意,那么其他人自然也就不争抢了。

    “行吧!那你就等消息吧!其他人呢?”

    郭书喻的目光放到其他人身上,20来张照片,基本上附近的寡妇、离异的都被一网打尽了。

    “这个其实还行。”

    “我觉得这个不错。”

    ……

    虽然是100余族人挑选20多个女人,但祠堂里一片祥和,这一幕郭书喻看的很是满意,只不过郭书喻也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只要儿子跟在身边的,基本上都没有人要,女儿倒是无所谓。

    20多张照片很快就有十来张有了主人,郭书喻拿出手机,给他们一一拍照片,然后简单的介绍一下身高、体重、年龄、现在村里的工作和擅长什么,然后发给老娘。

    老娘回复的很快,虽然只有一个OK。

    晚上的时候郭书喻跟周桐说起这件事,周桐也笑的乐不开支,不过很快她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郭书喻也察觉到不妙。

    “我也发现了,他们这些人好像审美观有点扭曲,我觉得这是在山上生活的环境造成的,这就如动物世界一样,足够强壮才最重要。”

    “这就是他们叫我白猴子的原因?”周桐有点咬牙切齿的问道。

    “白猴子?”

    随着视频那边传来一个清脆的嗓音,郭书喻心一跳,完了!

    果不其然,周桐也刚想起来,宿舍的几位还在呢,这可好,估计很快她就要多一个外号了。

    “郭书喻!”

    “这和我可没关系啊!”

    急忙挂断视频,可以想象,接下来八成周桐的怒火要撒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惹不起还是先躲一躲比较好。

    当然,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不过顾不得那么多了,还是先躲过现在最暴怒的时候再说其他的。

    时间到了九月中旬,外面的天气一早一晚开始变得凉爽,郭书喻今天上午的时候还和罗永胜商量,各宅子的施工要加快了,尤其是灶台的改造,冬天没有暖气可不行。当然,因为漆树现在还小,今年够呛能用上了,不过那2000亩的林地产出真心不少,木材足够用,虽然有污染,但这不是没办法的事?就是接燃气,今年时间也有些紧张。

    今天是9月11,第二次庙会即将举办,罗永胜询问是不是还像上一次那样大办,八天的时间,21万利息到手,郭书喻自然不会吝啬这点小钱。

    郭书喻大手一挥:“一样!酒席规模也还跟上次一样。”

    不过玉米也快成熟了,这也是大事,罗永胜说联系农机具,直接被郭书喻拒绝了,一共才900多亩的玉米,分到3000族人的身上,一个人才多少?这点活可能都用不了半个小时。

    说起玉米就不能不说一说风水师族人吹嘘的风水局和庙祝、道士们吹嘘的祭祀和法事,这些东西是真的有用。

    本来一株玉米也就是一两个玉米棒,但现在,那900多亩玉米基本上都多了一两个小的,而且小的玉米棒生长速度非常快,这还不到10天吧!玉米棒已经有巴掌大小了,估计等大玉米成熟时,这些小玉米也差不多了。

    每一株玉米都多了一两个,这意味着什么?一亩至少增产800斤。

    这自然是往少里说,如果按照数量,那肯定是翻番,加上那本来小的、蔫的现在也在快速长大、饱满起来,一亩地最终的产量很有可能会达到2500斤。

    亩产2500斤什么概念!900多亩那就是230万斤的玉米,族人就是再能吃,光吃玉米也能足足吃八个月,何况……伴随着玉米即将丰收,那些临时种下的1000多亩蔬菜,也同样即将迎来大丰收。

    菠菜、小萝卜基本上都能达到8000公斤,生菜少一些,但5000公斤问题不大,这么多的蔬菜,就是供应整个东王镇都没有问题。

    不过同样,这么多的蔬菜,郭书喻肯定要想办法卖一些,否则光是如何储存就是个大问题。

    这还只是第一茬,接下来到冬天至少还能再长两茬,毕竟有风水局和超级天然肥的作用,不光是生长速度、产量和普通的蔬菜不同,口感上只会更好,这一点掐了小嫩芽塞进嘴里的郭书喻可以证明。

 第三十章 族人相亲

    自从上一次庙会,郭家庄开始变得真有人气起来,村民们开始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走在街道上,工坊、酒楼虽然没有客人,但他们依然热火朝天。

    工坊在打造家居、囤货,厨师则在改良菜谱、尝试各种各样的现代调料,其他职业也都从网络上找到了现代职业,开始学习新技能、适应新社会,比如马夫在学习开车,种树人在学习现代林业知识,中医们则在观摩那些现代器械,铁匠钻研化学元素……

    不同于现代人,几乎全部的古人对学习都抱有一种很神圣的态度,郭书喻心想,如果上学时自己也有这样的态度,估计这时候不是211、985也至少是个本一毕业生。

    第二次庙会的前一天,罗永胜在村大喇叭里宣布了明天祭祀的事情,村子瞬间热闹了起来,负责杂货铺的掌柜急忙联系屠宰场和菜贩订购食材,大厨们则把需要的东西列成表给杂货铺掌柜送过去,还有庙祝和道士也在各司其职的准备明天祭祀需要的各种东西。

    郭书喻在干什么?他自然是带着几名族人相亲了。

    本来郭书喻不准备过去,但琢磨一下,自己不过去的话实在是有些不放心,所以最终还是跟过来了。

    相亲的地方并没有在郭家庄,说实话,自从上一次孙洪涛家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之后,附近乡镇听到郭家庄这三个字,都忍不住打一个哆嗦,这样的情况下,谁敢贸然来郭家庄?当然,过来做生意不包括在内,毕竟谁也不愿意放弃这样一个赚钱的机会。

    也因此,听到郭家庄即将举办庙会,准备过来的小贩并不少。

    孙洪涛家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一晚上他们两代十二个家庭从老到年轻,也就是几个孩子逃过了一劫,其他人都变成了秃头你说奇不奇怪?

    这件事自然和郭书喻没有关系,完全是孙洪涛一家天生的脱发导致的,就是巧合了一点,白天跟郭书喻发生了冲突,晚上就掉了头发。

    随着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派出所都过来一趟之后,罗永胜不可避免质问这件事是不是郭书喻干的。

    郭书喻怎么可能承认,只说可能是自己有克头发的属性,谁招惹自己,谁就会半夜变成秃头。

    这番话把罗永胜气的半死,连续两天没有搭理郭书喻,也就是郭家庄订购的果树到了,罗永胜这才主动找到郭书喻,让他安排村里的郭氏族人到山上种树。

    周桐知道这件事之后,自然是满脸冷笑,还说罗永胜不是傀儡,他连安排村里人到山上种树这种小事都要找郭书喻,这不是傀儡是什么?

    对此郭书喻也有辩解,人家老罗那是尊重我这个族长的身份,而且他凭什么安排村里人到山上种树?哪一个村支书这样做,村民会听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