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数攻 >

第86章

数攻-第86章

小说: 数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

    “这边还有点儿事,回头再聊。”说罢,穆经理那边将电话挂了。

 第176章 妙微数理

    纵目四望,眼见着池泊表面波光粼粼,似碎金、如烂银,如音符般欢快地跳来跳去。观此美景,夏晓数不由地回想起在东歧大学度过的那几年时光……

    距离东歧大学西南方向不远处,也有一处人工景观湖,时而湖边漫步,时而湖中荡舟,有时候还能约着几位精通数学的至友探讨探讨“妙微数理”的理论框架。

    那时候的夏晓数充满了蓬勃的朝气,试图组建一套比较实用的应用数学小体系,这是一套使用起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实用性很强的新体系。

    为此,夏晓数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当然,也交了不少相当不错的学友。可惜,随着研究力度渐趋深水区的时候,不断有人选择了退出,在他们看来,好点儿的职位、出国深造、难得一遇的商机……这些才是当下最应该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大师兄尚郁金曾经也是这个圈子里的学友,后来,尚郁金劝诫小夏,说他努力的方向似乎不大现实,建议小夏跟着他一起搞项目开发,先挣到足够的研发资金再说。

    在尚郁金看来,“妙微数理”确立的标高过于理想化,区区十几位数学爱好者,一没项目资金支持,二无团队实体作为依托,就凭几台普通计算机,一只笔、几页演算稿纸还想出成果?

    简直是开玩笑。

    尚郁金有着更加实际的追求,于是,夏晓数眼看着就快毕业的那一年,尚郁金选则了退出。

    不仅如此,就连费教授也不大看好“妙微数理”的未来,在他看来,夏晓数的选择方向说起来是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的学问,跟物理专业也沾边,但是,就夏晓数实际搭建的框架来看,它的理论性还是显得太过明显,非常接近于那种必须终身安坐“冷板凳”的纯理论研究。

    更何况,费教授认为这种研究似乎更加侧重于高等数学的研究,而小夏本人的主修的可是物理专业,而且还是量子力学方面研究的后起之秀。

    有一次,费教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起这事儿来,他说夏晓数多少有些“不务正业”。

    如此一来,“妙微数理”的相关研究就此停滞,最终演化为夏晓数一个人的“独角戏”。

    即便如此,夏晓数一直坚信自己的研究方面没什么大问题,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拿出象样的理论建树的。

    这一天下午,校园西南角后湖湖畔,夏晓数一个人正在那儿琢磨自己毕业之后到底是留在东歧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呢,还是直接返回南歧市守在亲人的身边。

    恰在此时,退休没几年的杨校长散步途经此地,看到夏晓数独自一人正在那儿沉思,老校长笑着问了问夏晓数毕业之后的打算。

    “正考虑回南歧那边呢,跟亲人们在一起,或许可以过得自在些。”夏晓数笑着回应道。

    因为几篇相当有份量的专业论文,杨校长发现“东歧大学”物理系居然有一位很有想法的青年才俊。

    平时虽说接触不是很多,杨校长一直暗中关注着夏晓数的成长,只是小夏自己一无所知而已。

    “南歧那边的数理研究学术环境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说得上有些单薄,你是个非常有才华的学术秀士,我看好你的未来。如果你没有更好的选择的话,不如考虑考虑留校执教吧。费教授手上有个挺不小的研究课题,这都攻研了五六年了,一直鲜有进展,闲聊起来,他总说自己身边缺少一个年轻点儿的得力助手,怎么样?到他那边帮帮忙?等你那边基本生活安定下来,我们再做进一步的打算。当然,你的学术研究方向我是非常看好的,虽说略显冷僻,却也有着相当不错的发展前景。身处大学环境,做这种研究才方便些,认真考虑一下吧。”杨校长建议夏晓数留校执教。

    “我这学历有些低吧?有位师兄硕士毕业好多年了,现在还在图书馆那边坐冷板凳呢!您这建议怕是有些难办呢!”夏晓数压根儿就没考虑过留校任职。

    “你跟他们不一样,你有你的优势。不如这样吧,如果有意留校任教,你不妨正经八百地提出申请,至于批不批,那就是别人的事情了。大不了,最后这事最后谈不成,你再打道回府呗!对吧?年轻人,这才刚刚步入社会,不要人为地给自己设限,就当给自己一个机会呗!”杨校长笑着劝解了几句。

    “那……好吧,我听您的!回去我就写申请,不过,估计人们都会笑我不知天高地厚呢!”说着说着,夏晓数自己倒先乐了。

    “年轻人!有时候呐,脸皮学得稍微厚那么一点儿,哈哈哈……当年,我就是因为脸皮太薄,这才吃了不少的亏。否则,我也不至于在理论研究方面一无建树,如今想来,也是令人汗颜不已呀!你不一样,我看好你的未来。”杨校长笑着鼓励了小夏几句。

    “好吧,我听您的!”

    ……

    夏晓数的申请报告交上去没多久,学校开始正式公示竞聘标准和规则,夏晓数惊奇地发现,方方面面的条件,自己勉勉强强刚刚够最低标准。

    笔试、面试、答辩……

    论文审验、学术水平评定、又一轮专业面试……

    最终,夏晓数成为当年物理系唯一一位留校就职的应届毕业生,与他一起竞聘的那些校内校外的博士生纷纷意外落选。

    事后,消息向来十分灵通的尚郁金私底下告诉夏晓数,说小夏的专业学术水平评定分数竟然高达71分。

    而那些落聘的一众博士生的专业学术水平评定分数最高的才58分,他们当中甚至有人居然连一篇够份量的专业论文都拿不出来。

    就这样,夏晓数开始在母校留任做了费教授的课题项目助理。

    ……

    往事如烟,弹指间,夏晓数再次坐在池泊边儿,只不过,此时的小夏已然落魄到仓库小保管的地步了……

    “算了!面对现实吧,安居鱼鼓村其实也是一种蛮不错的选择。”夏晓数心下暗忖道。

    在夏晓数看来,鱼鼓村的人非常会起名字,就拿眼前这一处处的池泊来说吧。你说它们是水池吧,它是相对开放的,与河渠、溪流、井塘……都是相通相连的;你说它们是湖泊吧,水体面积却没有湖泊那么大。

    聪明的鱼鼓村人灵机一动,略微变通了一下,就想出“池泊”这么个名字来。

    想想还真是有趣。

    “嗨!不好好钓你的鱼,一个劲儿在那儿琢磨啥呢?”正在这时,“信鸢”回过头笑着说了夏晓数几句。

 第177章 古怪的垂钓之法

    整整垂钓了一个多钟头,“信鸢”和小章姑娘依然是一无所获。

    环顾四周,“信鸢”发现周边其他村民好象也没什么崭获,其中有村民还使用那种看上去十分霸道的“连环截网”,那是一种网眼尺寸比较狭窄的密网,严格地讲,这种渔网是禁止入水的。

    即便如此,“信鸢”盯着使用那种密网的村民观瞧了半天,发现他们也没抓到几条鱼,甚至“信鸢”企盼许久的“火云尾”更是半条也没见着。

    “信鸢”经常跟随父母出席各种商业酒会,好几次,她听旁边的豪富们多次提及“火云尾”的美味。据那些成功人士们说,身处丽石城本地,竟然轻易吃不到美味至极的“清蒸火云尾”,说来还真是令人遗憾之至。

    由此,“火云尾”在“信鸢”的心底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就在昨天,苏大师兄居然幸运地钓着一条“火云尾”,而且个头还挺大,一时间,竟然引得旁边垂钓的村民盛情围观,结果,乐极生悲,苏大师兄竟然一脚没踩稳,直接让那条神奇的“火云尾”给拖拽到池水之中,得亏夏先生事先托靠的那位大爷及时出手,苏师兄这才拣了一条小命。

    “或许,自己还真跟这种传说中的神奇小鱼没什么缘份呢!”念及于此,“信鸢”不由地感觉有些泄气。

    一扭头,就瞧着夏晓数半躺在躺椅上正在那儿琢磨事儿呢,一时着急,“信鸢”就说了小夏几句。

    “哈哈哈……鱼儿不上钓,倒埋怨上我啦!来!让我瞧瞧,这都什么样的神奇小鱼呐!”说着话,夏晓数起身来到“信鸢”身侧,朝水中仔细地打量了几眼。

    “如何?看出点儿名堂没?”“信鸢”皱着眉头随口问了一声。

    “看倒是看出来点儿门道,不过,咱们手头的道具好象缺少了点什么。”夏晓数故作神秘地回应了几句。

    “哈哈哈……少卖关子啦!有什么好主意,快点儿讲出来!”一听这话,“信鸢”当时就乐了。

    “那你们得等会儿,我去去就来。我可提醒你们二位啊!苏先生昨天的遭遇你们二位可是亲眼所见呐!这地方的水流相当特别的,绝对是标准的‘静水流深’,这要是失踪落了水,那可是要命的事!不是每个人都有三喜子本家四叔那般神奇的水性的,二位!请暂时移驾到远处安全点儿地带休息一会儿,我马上就回来。”说着话,夏晓数请那二位将坐椅转移到距离水面比较远的地带稍事休息一会儿。

    “那你可快着点儿哟!”“信鸢”高声说道。

    “放心!去去就来。”说着话,夏晓数快步离开了水边。

    眼瞧着夏晓数已经走远了,回过头来,小章姑娘笑着问“信鸢”:“小夏先生刚才所说的‘静水流深’啥意思啊?”

    “你没见吗?眼前这些池水表面看上去安安静静的,一副与世无争的水波不兴的样儿,可是,你仔细往深里看,泾流以下的水流流速可是快得惊人呢!能在这种水流环境下生存的小鱼儿估计都快成精了吧?”“信鸢”笑着解释道。

    “我知道‘静水流深’的字面意思,不过,我感觉小夏先生似乎另有所指呢!其实,平时陪着我舅舅那些客人们吃饭的时候,我就常听他们用这四个字形容我舅舅呢!”小章姑娘忽然将“静水流深”的话题转移到个人品评那一边去了。

    “那倒也是!曾经也有不少人这么评价苏伯伯呢!”“信鸢”提起了苏师兄的父亲。

    “嗯!苏伯伯平素喜怒不形于色,是有些‘静水流深”难知深浅的意味,不过,夏先生所说的好象跟咱们理解的还是有些小出入呢!”小章姑娘笑着回应了几句。

    “管他啥意思呢!只要让我钓到小鱼儿就好,咱们出来可有好半天了,一条小鱼的影子也没见着,多泄气呐!”“信鸢”一心盼着好歹钓条小鱼上来才好。

    “再等等吧,说不定夏先生有什么巧妙的法子呢!”小章姑娘倒显得颇有些耐心。

    ……

    “信鸢”正等得不耐烦呢,一抬头,啊?!远远地就瞧着夏晓数抱着一只大公鸡打远处快步走了过来,更为稀奇的是,夏先生后背之上还背了几根竹竿、竹片之类的玩意儿。

    “不是吧?!他这是要干嘛呀?不会是打算在岸边跳大神吧?”“信鸢”当时就晕头转向了。

    “二位!请上眼呐!”开句玩笑,夏晓数笑着将手中的大公鸡放在地上,就手解开绳扣儿,小夏将身后所背之物一一取了下来。

    见此情景,小章姑娘赶紧从坐椅上起身来至夏晓数身后,顺手帮他接了几件长竹片。

    “夏先生,你这是打算唱戏了吧?嘿嘿……我怎么瞧着你特象乡镇赶届会那些玩杂耍的民间艺人呐?”小章姑娘顺口跟小夏开了几句玩笑。

    “象吗?哈哈哈……你说民间杂耍咱就权当它是民间杂耍吧,只要咱们能顺利地钓到这池子里的鲜鱼就成,是不是这个理儿?”

    “就是,就是!鲜鱼上钓才是王道。”小章姑娘顺着话茬儿跟小夏开了两句玩笑。

    在二位女客的帮助下,夏晓数就着钓鱼杆的位置在岸边搭建了一个三角形的竹器架子,这是一副钝角三角形竹器架子,其中一个锐角长长进伸入到水面之上,距离水面大约有一米左右的高度。

    反复调节多次,看看角度、弹性系数都调整得差不多了,夏晓数十分客气地请那只神奇的大公鸡上架。

    说来也是奇怪,那只神奇的大公鸡好象很开心地顺着竹竿朝竹架的尽头走去。在竹架的尽头,夏晓数早已编制好立、卧的“踩盘”,那只大公鸡走到尽头,或站立,或安卧,甚至躺那儿睡大觉都绰绰有余。

    竹架子的长度比鱼竿要稍微长一些,距离水面的距离却显得略微低一些,微风吹过,阳光映衬,那只大公鸡身上的羽毛立时显得斑斓耀眼,全然没有了普通家鸡平素表现出的那副没精打彩的模样。

    “信鸢”不由地瞪大一双秀目,惊奇万分地注视着那只神奇的大公鸡。

    “你还真别说,这只大公鸡往那儿一站,真有几分‘雄鸡一唱天下安’的气势呢!”“信鸢”心下暗忖道。

    小章姑娘打量了几眼那只气势逼人的大公鸡,忽然失声说道:“怪不得我姥姥总说雄鸡是凤凰的亲戚呢!看它那雄纠纠、气昂昂的气质,我这回还真信了!”

    听闻此言,旁边正在围网的几位村民也赶过来瞧瞧热闹,平素总听人们说夏先生如何如何聪明,今儿大伙儿倒要看看他用这种稀奇古怪的法子到底能钓上来几条大鱼。

 第178章 振翅翱翔吧

    耳边听着小章姑娘将眼前这只雄气赳赳的大公鸡与凤鸟联系在一起,夏晓数当时就乐了。

    “俗语说得好,‘凤凰落架不如鸡”,如果我们倒推一下,如果某只公鸡个人发展得不错,慢慢地混到‘金鸡’的份儿上,再努把力,奋身跃上梧桐架,你们猜,会怎么样?”一边注视着那只大公鸡的举动,夏晓数笑着道出几句奇谈怪论。

    “你这逆向思维真够特别的!难不成金鸡跃上梧桐架会变成凤凰?呵呵……”小章姑娘笑着回应道。

    “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就算混到跃上梧桐架那个层次,不经过艰苦卓绝的奋争,照样也得摔下来。不是所有跃过龙门的鲤鱼都能烧尾化为龙,他就那么一说,你还当真了呀!哈哈哈……”“信鸢”嘻嘻哈哈地根本没把小夏的说辞当回事儿。

    三个人有说有笑地谈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