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数攻 >

第62章

数攻-第62章

小说: 数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如我儿子呢,所以,我得多少补贴他们一下,有时候,遇上青黄不接的时候,我还得全款替他们还房贷呢!所以……”骆承乡没把夏晓数当外人,将自己家的实情告之了他,希望他能理解一下他的苦衷。

    “那……咱不如这样吧,我呢,把如何处理这批药材做个方案,您看过之后,如果还感觉不大合适,那咱就算了,我一个人慢慢打理好了。”

    “那也行!真是不好意思,手头不宽裕,所以……还请你和穆经理多多包涵。”

    “瞧您说的,这事儿原本就是您帮我们的忙嘛!您这么说,反倒让我感觉有些不大好意思了。”

    “话说清楚就行了,家里还有点儿事,我先回去一趟。”说罢,骆承乡着着急急地回家去了。

    夏晓数仔细打量了几眼,从骆大叔匆匆离去的背影不难看出,他还真是以家事为重的心思,穆经理托付的事儿恐怕是要泡汤了。

    “算了,看眼下这架势,此事已经没什么退路了。我还好说点儿,大不了再度失业,上哪儿不是打工呢?何况我设计的那款游戏的大框架已经搭建得差不多了,看姜先生和方女士都是那种诚心合作之人,只要游戏一上架,好歹我还能混口吃的。穆经理就不一样了,离异还带个孩子,家里家外的,日子过得挺不容易的。分店一旦被裁撤,她的日子可就更加艰难了。”想到这里,夏晓数下定决心,自己这边先做起来再说。

    将袖子挽了挽,夏晓数将“雪绒草”编成的草垫子铺在地上,为求干净,小夏特意铺垫了两层。

    所有的药箱已经被夏晓数重新编了号,依照自己最初的设计方案,小夏打开一个箱子,将里面的草药全都倒到草垫子上,低头瞧了几眼,夏晓数蹲那儿开始分类……

    眼见着已经整理了五口药箱了,夏晓数就觉着自己的后腰有些酸麻,于是站起身来活动了几下。

    “这也不是着急的事儿,先到这儿吧。”想到这儿,夏晓数将手头的草药整理完毕,锁好仓库大门,转身返回了办公室。

    回到卧室躺了一会儿,感觉不是那么困乏了,夏晓数起身来至办公桌近前,将电脑打开,开始继续编写那款益智游戏……

    或许是因为好几天都没接触这款游戏制作了,一时间,夏晓数忽然感觉自己思维变得越来越清晰,来不及多想,夏晓数运指如飞般地敲打着键盘,也不管对错,任由自己的思绪全部转换成游戏代码,在逻辑循环树形结构中自由地流淌,这种久违的畅快令夏晓数再次找到大学任职期间的感觉。

    可能是太过投入了,直到石久当进门敲打了半天房门,夏晓数这才从游戏世界里“跑”了出来。

    “好家伙!太阳都下山了呀!过糊涂了都,呵呵……石大哥,快请坐!”

    “这么投入?你这噼里啪啦地打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呀?”石久当好奇地问了一下。

    “没什么,帮着朋友设计个小玩意儿,想着将来能多少挣点儿小钱。”

    “是吗?看你刚才那全神贯注的样儿,不象是小玩意儿吧?呵呵……”石久当感觉夏先生说话太过谦和了。

    “坐,坐!这会儿得空了?”说着话,夏晓数给石久当沏了杯茶。

    “帮朋友做了点儿小活儿,感觉有些累了,想着上你这儿转转,明天还有得忙呐!”

    “石大哥,你帮朋友忙,对方给钱不?”

    “钱?怎么会!最多管几顿饭。”石久当笑着回应道。

    一听这话,夏晓数想着骆大叔那边估计是没戏了,不如跟石久当商量商量,看看他愿意不愿意帮自己把眼前这笔生意做了。

 第127章 微薄的利润

    这要说起来,鱼鼓村老老少少的,还就数骆承乡跟夏晓数走得最近了。不承想,夏晓数刚跟人家一开口,骆承乡考虑到自己还得帮儿子偿还房贷,实在抽不出完整的时间段帮着夏晓数把这桩买卖给做了,最后到底还是婉拒了小夏的加盟邀请。

    眼见着石久当过来串门,夏晓数打算跟他商量商量,看他能不能帮自己把这桩生意做了。

    “啥?!就那七车草药?你们先低价买下来,然后再加道精加工的工序,再由‘歧宝堂’的门店对外发售,从中挣点儿差价?”石久当脑子还是转得相当快的,夏晓数那边刚刚说完,他已经基本上听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所在。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咋样?有兴趣加盟不?”

    “我能从中挣到多少钱?”说到这里,石久当双眼透出亮晶晶的光彩来,家里家外的,石久当手上太缺钱了。

    “不好意思,暂时得欠着您,等生意做到半中间,手上有了一定的盈余才能跟您结账。”夏晓数笑着解释了几句。

    “啊?!赊账打工呐!那……那可有点难喽!你有所不知,我们庄户人的时间吧,表面看上去好象松散得很,其实不然,一会儿上大棚里,打理一下田间地头的事儿,一会儿揽点儿石匠该干的活儿,刚进家门,椅子还没坐热乎呢,手机响了,又有朋友叫着出去帮忙了……乡下的事儿,你们城里人可能不大理解呢!”很明显,石久当没打算承揽这桩闲事儿。

    “那……还是算了吧,我自己再想办法吧。”夏晓数倒是没太当回事儿,这种事儿,谈得好,那是生意;谈不成,还有交情在嘛。

    石久当没想到夏先生也不劝自己几句,一时半会儿的,他感觉自己就这么直接回绝了对方,显得自己也太不仗义了。

    “那……我多问一句啊!你们这仓库都闲置了好多年了,怎么就突然送来这么多的货?这是谈了大买卖了?”

    “不是,这批货是‘瑚越堂’积压在一起的废单,他们那边正发愁这些东西没法处理呢!我想着精打细算拾掇拾掇,多多少少也有些微薄的利润。”

    “‘瑚越堂’?那可是一家挺大的医药公司呐!进城的时候,到处都能看到它家的分店,不象你们‘歧宝堂’,门店一年比一年少……”

    “谁说不是呢!人家是中上游公司,我们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的风险,有啥法子呢?只能在人家的利润夹缝里挤点儿利润出来,不然,这往后的日子可能更加艰难了。”

    “说的倒也是,唉!可惜呀!累死累活忙活半天,恐怕也没有几毛钱的利润。”石久当完全不看好这桩生意。

    “走一步看一步吧,不管怎么说,这笔生意的利润虽说看着不大,却也是实实在在的收益,扎扎实实地做下来,多少也能挣点儿,聊胜于无吧。”夏晓数说话养成谦和的习惯了,有意无意间就将这笔生意的利润给摊薄了。

    石久当平时说起话来表面上显得大大咧咧的,甚至给人一种吹吹乎乎的感觉,但是,只要遇上跟钱沾边的事儿,他的脑子那可转得一点儿也不比别人慢。

    一听夏先生这话,石久当本能地意识到这桩生意八成没什么油水,自己还是别跟着瞎掺乎了。

    话茬儿有些犯冲,再聊下去怕是没什么意思,石久当推说家里还有点儿杂事儿,起身告辞走了。

    望着石久当渐行渐远的背影,夏晓数轻轻摇了摇头,感觉自己揽下的这桩买卖怕不是那么好了结的。

    鱼鼓村虽说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相当上乘,可惜,总也富裕不起来,村民们也早已习惯了四下里奔忙的劳碌日子,久而久之,对于商业利润的精打细算就有些生疏了。

    相互理解一下吧。

    眼看着得做晚饭了,夏晓数忽然想起来厨房那边的豆腐已经吃光了,石欣花家磨的那豆腐口感真是太好了,尤其过过油制成油豆腐,考古队那边的人一天不吃上几块儿,那胃里就好象缺失了点什么似的,所以,有事没事的时候,夏晓数总想着给人们多炸些油豆腐备着。

    出得门来,眼看着贺队长他们开始准备晚饭了,夏晓数冲贺队长挥了挥手,出院门上老木匠家看看还没有豆腐可买。

    快到老木匠家院门口的时候,眼瞅着打里面出来好几位手提着豆腐的乡亲,大伙儿热情地同小夏打过招呼,有说有笑地各回各家了。

    进进出出的人还真不少,自然也就不用敲门了,进得庭院里,看石大婶正忙着给人们打豆腐呢,夏晓数则坐在堂屋门口跟老木匠张师傅聊了几句。

    “咋?豆腐又吃完了?”

    “考古队那边的人天天都得多少吃几口,否则,一到晚上就念叨,您家磨得这豆腐城里没得买呀,呵呵……”

    “过奖,过奖了!那套测绘仪还好用吧?”

    “相当好,您可算是帮了考古队的大忙了。”

    “说实话,我可是冲你哟,如果考古队的人直接找到我,我还不一定给他们下这般心思哩!”

    “我心里有数,呵呵……”夏晓数被老木匠的给逗得乐了。

    莫扫芸来得比较晚,眼见着豆腐所剩不多了,赶紧招呼了一声:“夏先生,别在那儿唠闲嗑了,待会儿豆腐该没了。”

    “叔!您先歇息,我上那边抢几块豆腐去。”

    “你听她咋呼你呢!磨房那边还有呢,没谁的还能少了你的呀,呵呵……”老木匠不以为然地回应了几句。

    夏晓数笑了笑,到底还是排在莫扫芸后边买了五六块卤水豆腐。

    莫扫芸家距离仓库最近,二人正好顺路,夏晓数将莫扫芸手上的豆腐全揽到自己手边,让她空着手回家。

    一路走来,莫扫芸发现夏晓数好象有些心不在焉,于是就问了几句:“咋?仓库那边有啥不顺心的事了?”

    “也没什么,就是最近揽了桩小生意,本小利薄的,跟人们商量了半天,没人乐意搭伙一起经营经营,眼看着时间上还有些紧张,我就想着这事儿是不是让我给算错账了。”夏晓数笑着解释了几句。

    “啥样的生意?你跟我说说呐!”

    夏晓数随口就将他和骆承乡和石久当商谈的事儿大致讲了讲。

    低头想了一会儿,莫扫芸告诉夏晓数:“不瞒你说,他们俩或许还真是有点儿忙,我家这边正好闲着呢,要不这样吧,明天早上,我上仓库那边瞧瞧,如果利润还行的话,或许我能帮你点儿小忙。”

    一听这话,夏晓数顿觉喜出望外。

 第128章 这个帮工靠谱不

    莫扫芸还是第一次走进7号仓库大门,仓库面积之宽阔、内部设施之完备、储存药材数量之多……都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这些仓库内部设置情况差别还蛮大的嘛!一直以来,我还以为所有的仓库内部环境都差不多呢!唉!不难想象,好多年前,‘歧宝堂’应该也是一家挺了不起的医药公司呢!”莫扫芸忽然有些感慨。

    “谁说不是呢!我曾经想过,如果在丽石城周边再找这样一处类似的仓库,恐怕也挺难吧?”夏晓数随口回应道。

    “不是挺难,应该是没有。可惜了了……对了,这儿啥时候堆了这么多的药材?”

    “那天大车队进村儿的时候,你没注意吗?”夏晓数诧异地反问道。

    “最近的事儿?”

    “嗯!没多长时间。”

    “兴许那天正赶上我回娘家呢!这些药材全是中草药?”

    夏晓数就将这些中草药的来历以及穆经理负责的那处分店的情况大致讲了讲,在小夏看来,有些事,可以讲给莫扫芸听。

    虽说自己平素跟莫扫芸交往不多,不过,零言碎语的,夏晓数没少听村民们评价莫扫芸,有一点,那也是大家伙儿公认的,莫扫芸嘴严,不象有些农村妇女受嚼舌根儿。

    “这事儿听着好奇怪呀!说吧,这笔生意你打算怎么做?”

    “先试试‘错置销售’,看看市场上的反应,咱们事后再作调整。”

    “啥叫个‘错置销售’?”莫扫芸奇怪地问道。

    “通俗地讲,就是将咱们的产品跟其它公司错开销售,比如说,市面上大多数医药综合体最近都缺‘厚朴’,或者说,‘厚朴’这味药货源有些不足,咱们这边呢,用咱们特有的精加工技术,将‘厚朴’炮制得药效更强、品相更佳,跟他们错开,擦肩而过,将‘厚朴’出售到顾客手上,说白了,就是见缝插针式的‘拾遗补缺’销售。”夏晓数耐心地解释了一番。

    “这主意听着挺靠谱,肯定能行!不过,我有点儿奇怪呐!原本简简单单的事儿,怎么一出自你口,听着总是那么玄玄乎乎的,你们文化人平时都这样吗?”

    “呵呵……其实都一样,可能是表述习惯不大相同吧!方才听我那么一说,您感觉这桩小生意还能做吗?”

    “没问题!我家那边最近也没什么事,我可以帮你。不过,这么多的货,就咱们两个,恐怕忙不过来吧?”

    “我这边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手了,您能不能帮着再找个人?有把子力气就行,别的没啥要求。”

    “有把子力气,人还得实诚些……最近还得有空闲的时间……让我想想……三喜子咋样?看得上吗?”莫扫芸想起了三喜子。

    “没问题!不过,他年轻力壮的,恐怕也没多少空闲时间吧?”

    “这你放心,他吧,打小念书念不成,上课爱打嗜睡,好歹混到初中毕业就没再上学了,跟着花婶儿学了段时间磨豆腐,后来嫌人们说磨豆腐这行没出息,半道儿上他又跟着别人学起了瓦工。结果,没过多长时间,他嫌挣得少,又跟着人家学着养鱼……唉!一年到头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哪一行也没学得精熟,慢慢地,年纪也就大了,就跟着同村的人四处打工……最近这段时间,好象没人叫他出去做事,在家待了有段时间了。”莫扫芸将三喜子的情况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要说呢,我也跟他打过几次交道,人是挺不错的。不过,照他这种虎头蛇尾的心性,这要是干到半中间再有事儿转身走了,咱不是还得接茬儿找人吗?”其实,夏晓数对三喜子印象相当好,小伙子实实在在的,人前人后从来不装假。不过,听莫扫芸方才那么一说,小夏有些犹豫了。

    “你有所不知,在这村里呀,他最服我了!不敢说说啥听啥吧,一般情况下,我的话,他还是挺当回事儿的。这小子吧,他还不是那种做事毛毛燥燥,遇事半途而废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