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数攻 >

第36章

数攻-第36章

小说: 数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倒不至于,老商就是爱算计,本人还是挺不错的。”

    “对了,说起老商家的人,我倒想起一件事儿来,前几天,我在酒会上碰着商忆姵了,她交给我一幅画儿,说是让你帮着看看是不是原作者的真迹。你不提她弟弟,我倒把这事儿给忘了,我这就把画给你拿过来。”说着话,姜思泳爱人起身取画去了。

    这是一幅塞外山色图,尺幅还不小,全部展开之后,基本将书桌都占满了。

    画作的大背景是塞外特有连绵的群山,山势峥嵘、色彩凝重,透着一股大气磅礴的气势。画面中间部分绘有少许荒漠,一只长长的驼队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远方。

    “瞧着挺不错的,不过,这中间部分这一带荒漠看着有些奇怪,据我所知,这位画家平素绝少在自己画作当中添加这种元素,现在光线不大好,明天我再好好研究研究。”

    “好吧,不管真伪,好歹给人家一个准信儿,你不是要给老商送土猪肉吗?顺便把这画儿交给他,请他转交给他姐姐。”

    商忆姵跟弟弟相处得非常好,她不爱在家做饭,时不时带着孩子上弟弟家吃饭,姜思泳两口子对此清楚得很。

    “没问题。”说着话,姜思泳将手中的画作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这幅画如果是真迹的话,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那可值不少钱呢!

    第二天上午,拿着放大境在窗下仔细研究了好几个小时,姜思泳认为这幅画作应该是高仿之作。

    “可惜了!就算是赝品,模仿者的绘画功底还真够扎实的,水平至少在我之上。”姜思泳心下暗忖道。

    下午闲着也没什么事,姜思泳带上那幅画儿,手上拎着土猪肉上商忆喜家串门去了,俩人闲聊了一会儿,姜思泳顺手就把那幅画交给了老商,让他转交给他姐姐。

    姜思泳告诉商忆喜,虽说是赝品,也算得上是一幅精品,请他转告商忆姵,尽可能的不要随便丢弃掉。

    ……

    随后几天里,在骆承乡、贺队长等人的帮助下,夏晓数终于完成了“砂仁”的收购任务,“歧宝堂”那边派司机陆陆续续地将所有“砂仁”全都拉走了,6号仓库全部清空。

    这一天中午,贺队长特意约着夏晓数上镇上一家火锅店吃火锅。

    吃着吃着,贺队长随口将自己近期给队员们放假的另一层缘由告之了夏晓数。

 第73章 上架感言

    小说顺利上架,特别感谢起点的包容,感谢所有相关编辑的宽容,感谢各位热心读者的关注。

    一直努力学着讲个有趣的故事,可总也讲不好。

    后来,通过下围棋,慢慢领悟到一些道理。

    写小说和下围棋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需要研读的细节极多,多到有时候令人烦不胜烦的地步。

    下围棋,每走一步,心下都得明确行棋目的为何?对方的棋路意图又是什么?361个点位、上万个定式、反反复复的打劫……无穷无尽的算计,许多朋友为此而放弃了围棋棋艺的钻研。

    写小说跟这个差不太多,平时得构思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心思所想、喜怒忧愁、恩爱情仇……感觉比下围棋还要繁杂,特别劳神。

    即便如此,一直还是想着尽量把小说写得有点儿意思,起码多多少少有些东西能够看得入眼。

    否则,真对不起偶尔翻看几页的热心读者,哪怕人家这辈子就看过一两眼,从此消失匿迹。

    热心读者是写小说的良师益友,也部分写小说的衣食父母,他们真的很了不起。

    起点的读者尤其了不起!

    值得每位小说写作者为其认真码字。

    不知不觉间,已经写了十几万字了,好几回,写着写着真不想继续写下去了。

    有一天,在手机APP软件上看到一位书友的评论:“现实生活中,沾小便宜动歪脑,说歪理不打草稿的市井小人,随处可见。如作者描述之精准、生动,实不多见。”

    说实话,当时看到这条评论,立马就来了精神,赶紧重新构思,认认真真准备写作草稿。

    另外几位催更的读者、写鼓励话语的也非常令人感动。

    正是因为他们,这部小说才一直坚持写到现在。

    起点真的有点儿不一样。

    虽说夏晓数被塑造得有些生硬、呆板,不过,他还算比较清新。

    往后的日子里,一定会努力将其写得鲜活一些,多多少少给关注他的读者一些有益的启示。

    再次感谢所有相关编辑的厚待。

    再次感谢所有看过这部小说的热心读者。

 第74章 榫卯石锁

    鱼鼓镇街面上开设着六七家火锅店,有自助式小火锅,也有当下正流行的时鲜火锅,还有非常传统的什锦火锅。

    贺队长特意挑选了一家门面比较整洁的火锅店待客,这家店主要经营传统的什锦火锅,店里所用的火锅还是老式的砂质火锅,贺队长说,这种火锅做出来的菜才是正经的火锅味儿。

    进得店来,二人挑选了一处临街靠近窗户的座位坐定,贺队长就手点了一道该店的看家什锦火锅,想着小夏饭量不小,贺队长特意嘱咐女服务员,他们要的可是最大号的火锅。

    “咱就俩人,吃得完吗?”小夏笑着问道。

    “吃得完,吃得完!前些日子,王研究员请客,我们在这儿吃过一回,他吧,有点儿小气,六个人,点了个中等尺寸的火锅,弄得大伙儿都没吃饱。”贺队长笑着解释了几句。

    “二位要不要另外再点几个小炒,可以调调味儿。”女服务员笑着问了一声。

    “不了,不了!就这还不一定吃得完呢!”小夏连忙推辞了两句。

    “等等!贵店都有些什么样的特色小炒?我指的是只有鱼鼓镇当地有,别处一般吃不到的那种。”听说话的口气,贺队长好象胃口还不错。

    “清炒灯心红,您在其它地方没吃过吧?”

    “哦?灯心红不是一种中草药吗?”小夏惊奇地问道。

    “炒菜之前,用盐水卤一下,然后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再下锅清炒,一点儿怪味儿也没有呢,好吃着呢!”女服务员笑着解释了几句。

    “行!炒一份尝尝,另外再来两道清淡一些的素菜。”贺队长笑着回应道。

    “二位主食吃什么?”

    “听说你们这儿的臊子汤面做得不错,等我们吃得差不多了,辛苦你给上两碗臊子面。”

    “好咧!二位先喝点茶水,待会儿就得。”

    贺队长谢过女服务员,招呼着小夏先喝几口淡茶。

    “你知道队里为啥放假放这么长时间?”贺队长压低了嗓音问了一句。

    “哦?我以为是您体恤同事们工作辛苦,特意安排大伙儿返城休息呢!怎么?这里面还有别的事儿吗?”小夏随口回问道。

    “唉!这儿有几张草图,麻烦你帮着看看。”说着话,就见贺队长从身上取出几页草稿纸,随手递给了小夏。

    夏晓数仔细地看了半天,随口问道:“这图是您画的吧?这是发掘现场遇上麻烦事了?如果继续开掘,您担心有可能毁坏这几块巨石以及巨石背后的器物?”

    “还是你聪明,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已经用专业仪器探查过多次了,里面的情形大体就是这个样子,最中间那块巨石的长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现象,你说它是甬道石吧?可是,它又是完完整整的一块儿,这世间哪有这么长的巨石呢?太罕见了。”贺队长随口解释了几句。

    “从您画的草图不难看出,最关键的石料其实就三块儿,如果我所猜不错的话,它们应该是相互闭锁在一起的,如果强行使用大型机械开掘的话,只会使其就此断裂,那可就太可惜了。”小夏随口说出自己的猜测。

    “没错!跟我想的差不多,听小辛说,你基本上已经将那些古文字破译出来了,我想着你或许能琢磨出特殊的方案,咱们顺顺当当地将这三块巨石榫卯奇锁拆卸开,到那时候,我才能把同事们召回来继续工作。”

    “贺队长,这事瞧着可是相当难办呀!别的先不说,就土石工程工作量而言,您那边现有的人手可是不大够呐!”

    “那不是个事儿,只要咱们能研讨出切实可行的拆解方案,我会向有关方面请示的,人员、设备那都不成问题。”

    “专家们怎么说?”小夏随口问道。

    “专家们建议一步一步地尝试,目前,他们也拿不定主意,到底应该从哪个方向开掘,先从哪一处榫卯石锁开始入手,具体的先后顺序一直有争议,直到昨天为止,尚无明确的定论。”

    “那不如这样,我这边的药材收购任务已经顺利交接了,明天咱们上发掘现场实地考察考察再说。”

    “行!没问题,我就知道你会有办法的。”

    二人正聊着呢,什锦火锅也端上桌了。

    “啊!果然是正宗的火锅味儿!”提鼻子闻了闻,小夏不由地赞叹了一声。

    “还可以吧?在丽石那边可吃不到这么正宗的旧式火锅呢,你闻这油豆腐的味儿,地道吧?正经八百的卤水豆腐,我打小就爱吃这一口,永远吃不够,呵呵……”说着话,冲着小夏礼让了一下,贺队长夹起几块油豆腐吃了起来。

    “是挺对味的,这烧肉做得也不错!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真不错!”

    二人有说有笑地吃着火锅,二人都不用开车,贺队长吃得开心,随后起身要了两小壶当地自酿的烧酒,随手给小夏斟了一杯。

    “您别客气,我自己来,自己来!”说着话,小夏左手端起酒杯,礼敬了一下。

    “你还真别说,好山好水、好酒好菜,鱼鼓镇这周边其实挺适合日常闲居的,我感觉比城里好多了。你说,将来等我退休了,在村里租套小院子,喂点儿鸡、种点菜,没事的时候,上镇上转转,那不是悠哉悠哉呀,哈哈哈……”

    “这个主意甚好!届时,我会经常过这边看望您的,咱们把小桌一支,火锅一烧,绿色食材,把酒言欢,也算是独得之乐了。”

    “就是,就是!成天忙东顾西的,日子过得都没滋没味儿了,来!再来一杯!”

    “听骆叔说,这种酒后劲儿可不小,您还是悠着点儿喝吧。”小夏笑着解劝了几句。

    夏晓数向来不馋酒,挑了几筷子“清炒灯心红”,感觉香香脆脆的,多少有点儿清炒贡菜的口感,于是,他就想着过段时间,上莫扫芸家买点儿新鲜的“灯心红”草药自己试着炒着吃。

    人只要心情好,饭量、酒量自然就上去了,一个多小时过后,一桌子的饭菜居然被他们俩吃了个差不多。

    酒足饭饱,贺队长起身结了账,他提议,二人安步当车,溜溜达达地走回去挺好,正好消消食儿。

    一路之上,二人就着榫卯石锁一事不断地交换意见,夏晓数告诉贺队长,那条尺寸最长的长方体巨石或许是因为地质变动原因发生了倒伏现象,想当初,它应该是立着的。

    闻听此言,贺队长不由地连连点头,声称自己到底是找对人了,他相信,大家群策群力,迟早会想出办法的。

    回到仓库,夏晓数将打包好的美食盛在陶盆里,让“旺财”美美地吃了一顿。

    贺队长这边有点儿酒劲儿上头的意思,客气几句,回驻地那边休息去了。

    夏晓数饮酒向来不会过量,上厨房烧了点开水洗了把脸,随手将电脑打开,凭着印象,将那几块巨石制成三维图像,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明天上现场看看,如果运气够好的话,他打算尽力帮着贺队长解开那些神秘的榫卯石锁。

 第75章 圭煌石

    鱼鼓镇当地自酿的烧酒后劲还真不小,一直到傍晚时分,贺队长还没睡醒呢。

    按照骆承乡指点的法子,夏晓数煮了些醒酒汤,盛在一个大瓷碗里给贺队长端了过去。

    “他这是喝了多少酒呐?这都睡了大半天了,你怎么看着啥事儿也没有,没喝?”卢研究员随口问道。

    瞧着夏晓数这边业已收工,卢研究员回了趟家,这是刚回来没多久,今晚他准备好好琢磨琢磨工地发现的那几处榫卯石锁的开启方法。

    一直没好意思跟夏先生开口,关于古文字破译的论文迟迟无法顺利完稿,假如真能参详透彻那些榫卯石锁开启秘密,顺顺当当发表一篇够等级的论文自然是不成问题的。

    “我这人向来不馋酒,适可而止一直是我的原则,呵呵……我做了点儿醒酒汤,麻烦您叫醒他,喝上几口,养养胃肠道。”

    “贺队长今儿这是心情大好呀,平时他很少这么喝酒的。贺队长……贺队长……醒醒,夏先生给你做了点儿醒酒汤,快趁热喝点儿。”

    “喔……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一不留神,还给睡过头了。这酒后劲儿真够大的,按理说……我的酒量没这么差的……”说着话,贺队长从帐篷里爬出来,端起大瓷碗就喝。

    “哎哟!小心烫着!”小夏赶紧在旁边提醒了一句。

    “没事,没事儿!我可没那么娇气,谢了!让你费心了!”

    “您太客气了!您慢慢喝着,我四下里转转,这天儿可是越来越暖和了,可别出什么岔子才好。”说着话,夏晓数出去巡查去了。

    晚上八点多钟,一位网名为“信鸢”的网友给夏晓数发来一则信息,并附有几张照片。

    “你考得挺好的嘛!名列前三,怪不得你早早地就离开了考场。”想了半天,小夏这才想起来,“信鸢”就是考场上遇到的那位女考生。

    “哪里,哪里!前几天我们经理已经给我打过电话了,证书也代我领了,你考得怎么样?”

    “还行吧,你最近在忙些什么?”

    “我在乡下替公司收购中草药,最近刚刚才忙完,这两天准备在住处编写游戏。”

    “嚯!你还真是够神奇!居然还懂编程,真有你的!你所谓的乡下具体在什么位置?”

    “鱼鼓村,听说过吗?”

    “嗯!听说那边景致很不错的,山明水秀的,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过那边的风景照片,记得有一张好象拍的是寺庙,看上去很特别。”

    “那是‘山神庙’,跟同类型的庙宇比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