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异界崛起-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航程也能有所增加。
只是这项任务,杨梦超带人忙活了很长时间,左砍右砍,都没办法完成减重指标,极限就是25吨左右,无法再往下砍。
“如果这款飞机没有700公里以上的飞行速度,没有5000公里左右的最大航程,我觉得它在市场上,是不会有什么竞争力的,飞的太慢了,不如乘坐专门的客机;航程太短了,不断的降落、中转会很麻烦,自己还要花时间去学会飞机的驾驶与维修,伺候这个家伙,所以易维修性也得非常出色,不能比汽车还要难修”
张南提出了很多想法与建议,提出的一些硬性要求,甚至堪称苛刻。
杨梦超很想说做不到,但又不得不承认,张南说的很有道理。
客户往往都是挑剔的。
某些商品需要有100个的优点,才会决定购买。
但也可能因为仅仅1个的缺点,就放弃购买某件商品。
尤其是在市场上同类产品较多,能够货比三家的情况下,只有综合性能最好或性价比最高的那件商品,才可能脱颖而出,获得客户的青睐。
所以仅仅是制造出一架“能飞”的飞机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其它工厂也能做到。
除非是造出一架不仅“能飞”,而且能飞得最快,航程最远,维修性好,安全性最高同时做到这些,造出一架真正的好飞机,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不会轻易被竞争对手所淘汰。
“一出道就要立于某个巅峰,张南,你可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啊。”
杨梦超苦笑说道,感觉摆在面前的问题,可不是一般的棘手。
况且张南不可能一直留在梦超飞机制造厂,天天在这里当试飞员。
5月份了,张南农场的水稻要成熟了。
树青牧场那边,也派人送了第一批的哥龙兽尾蛋过来,足有236枚。
所以张南得暂时放下这边的试飞员工作,回农场忙活自己的事情。
“张南,你隔两三天,就过来一次行么?这边的很多事情,没有你在真的不行。”
得知张南要回去,杨梦超一脸无奈的说道。
飞机厂这边,确实是不能缺了张南。
因为这家伙是个飞行天才。
好几次,梦飞1型原型机,以200多公里的时速砸向地面,飞机摔成N块,但飞行员张南毫发无伤,由此改善了飞机的坚固性。
还有一次,梦飞1型飞掉了半边机翼,按道理不可能实现降落,但张南硬是歪歪扭扭的降落跑道成功,又积累了宝贵的丢失机翼如何降落的处理方式。
砰!砰!砰!
张南试飞飞机的特点,就是每次降落都特别重,像是坠机般重重拍在地面,操控也非常粗暴,在空中经常做各种大过载机动,极少平平稳稳的飞过,感觉就是折腾,往玩坏的方向折腾。
但优秀的试飞员就是这个特点,就是把飞机玩坏了的折腾,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让各种可能的隐患全部爆发,而不是留给客户找到。
另外张南提出的多项改进建议,都是一针见血,极为有用,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如果张南不在这边的话,杨梦超知道,他的造飞机项目,只怕会马上陷入停滞,无法取得较快的进展。
“教官这样吧。”
张南知道杨梦超的想法与顾虑,想了想道:“现在厂里一共有三架原型机,我把最新的3号原型机开走,在张南农场那边,继续进行试飞工作,你的话,可以带工人再造一架原型机,从零开始,重新设计,看看能不能在设计层面,把飞机的重量减下去,我那边会继续提供数据跟建议,你偶尔也能带人去看看,这样如何?”
“好吧,只能如此了。”
杨梦超点头道,张南一不是工厂的人,二不是全职的试飞员,只能采用这个折中之策了。
5月3日。
张南操控着梦飞1型3号原型机,飞回了自己的农场,在晒谷场平稳降落。
紧接着他就忙碌了起来。
5日,带工人收割了1万亩的成熟水稻,平均亩产420公斤,因为管理较为粗疏,产量中规中矩。
然后马上又让工人翻耕出了15万亩的水田,再次全部种下了水稻全部融入了白色光粒。
那么张南的体内,立刻多出了可种五千亩稻田,大约2500万枚的白色光粒。
压缩。
全力进行压缩。
即便如此,即便每天都耗尽全部精神力,张南也只能压缩出300多枚的绿色光粒第一天压缩出的绿色光粒,立刻融入到了236枚的哥龙兽蛋中。
消耗30万枚白色光粒。
即每天只能压缩12的白色光粒,得80多天才能全部压缩完成。
但是在此之前,张南得顶着一个超级大肚腩,甚至全身都要浮肿一圈,看起来像个两百多斤的大胖子。
颜值惨烈下降成这个样子,张南怎么可能接受的了。
把大部分的约2000万枚的白色光粒,存放在别墅四楼的一间存储室内,几乎填满整个房间,再用精神力进行远程控制,不允许它们自动回归体内,除非主动召唤。
除此之外,
在抽时间试飞3号原型机的过程中,或许是灵机一动,也可能是心血来潮,张南居然将上百万枚的白色光粒,附着在飞机的每个零件与构件上,连机身机翼表面,都密密麻麻遍布了超过10万枚的白色光粒。
让整架飞机都变成了一架白色的在发着光飞机,十分晃眼。
话说张南这是在干什么?
飞机只是一架死物,他附着那么多的白色光粒上去干什么?又没办法弄到什么光能、生命能抽成。
张南在做实验。
没错,飞机确实是死物,但白色光粒,却是一种十分神奇的感应器,只要融入植物体内,张南就能清晰敏锐的感知到某植物的生长状态只要他全力进行感知。
如果把白色光粒附着于一个飞机零件中呢?
该零件的工作状态、受力情况、金属疲劳情况,是不是也能感知的到?
张南立刻尝试了一下。
百万枚的白色光粒,化作百万个的微型感应器,遍布3号原型机全身,然后开始进行试飞。
飞行在天空中。
全力释放精神感知。
然后
张南所看到的东西,全部变的都不一样了。
他似乎与飞机融为了一体,像了解自己的身体般,了解飞机各个部位的情况。
流过机翼表面的风速、压强、温度。
活塞式柴油发动机内每个气缸的工作情况。
机体框架所承受的压力。
某个区域的金属在加速疲劳。
某部分结构又过于坚固,导致超重。
一切的一切,就像是自己身体的每个细胞,张南全部感知的清清楚楚,比超级计算机模拟的情况还要精准。
只飞了一小会的功夫。
对于飞机那些地方应该改进,那些地方应该加强或削减张南至少找到了上百个需要调整的小地方。
回到地面后。
张南拿出了工具箱,立刻投入到改进工作中。
要知道他现在力气巨大,两吨多重的飞机,他直接就能扛起来,许多螺丝他不用借助工具,用手就能拧下来。
另外还能用右手发射出激光,用于焊接、减材、修形等操作。
再加上堪比超算的白色光粒感应能力。
单靠张南一个人,只用了一个来月的时间,他就对3号原型机,做出了上千项的改进。
空气动力外形,被修形到了完美的程度。
连空重也顺利的控制到了2105公斤,减重超过半吨。
极限飞行速度815公里小时。
最大航程5225公里。
也就是说,靠着张南的这种极为原始的手工打磨,他就把3号原型机,改进到了趋于“完美”的程度。
不过正当张南想给杨梦超打个电话,告诉他这个惊喜的时候。
铃铃铃
一个月没怎么联系,也没见过面的杨梦超,却主动给他打了个电话,并且无比兴奋的道:
“张南,成了!4号原型机造出来了,超额完成你所说的减重指标了,我们找到了一种完美的从菲蕾希王国进口的材料,称之为碳竹,这种竹子十分坚硬,万年不坏,硬度韧性都远远超过钢铁,我们的材料专家从碳竹材料中,提取出了一种碳竹丝,不仅轻便,性能可与T800级碳纤维相当。”
“现在有了这种碳竹丝材料,用在机身、机翼上,飞机的结构重量能降低30,进口成本也不是很高。”
“所以咱们的造飞机项目一定能成!一定能造出性能达标、客户喜欢的完美飞机!”
张南精神一震。
难怪这一个多月,杨教官都没有找过自己,原来是给他来了个大惊喜!
第八十七章 成功定型
妥了。
张南这边解决了‘梦飞1型’飞机的各项改进。
杨梦超那边拿到了轻便强韧的碳竹丝材料,能大幅降低飞机的结构重量。
两者结合起来,搞出一款完美飞机不在话下。
……
6月8号。
梦超飞机制造厂。
张南驾驶着已被他改造的堪称大变样的3号原型机,十分平稳灵巧的降落在工厂旁边的临时跑道上。
“这是我们的3号原型机?”
杨梦超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一脸的惊讶和不信。
外形线条更加光滑流畅了。
腰线变细了。
增加了许多不容易察觉到的细节:比如机翼上的小翼刀、机身的小纹理,以及某些部位的切尖、削薄处理等。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完美,不论从什么角度看去,都觉得非常顺眼,赏心悦目。
甚至具有了某种艺术的美感,优雅的气质。
“张南,到了你的手里,3号原型机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你是怎么做到的?”
拉着张南的胳膊,杨梦超迫不及待的问道。
“别问,一个个的问题我回答不过来,这是我总结出来的《改进手册》,一千多项的改进,我都做了笔记,你拿过去慢慢看。”
张南从衣兜里掏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递到了他的手中。
“而且,就算你没找到所谓的碳竹丝材料,3号原型机的空重,也被我想办法砍到了2吨出头,砍到连1克重量都没办法减下去的程度,最大飞行速度,最大航程等数据,也都全部达标,维修性这块的话,我都是怎么方便修理怎么来,预留了很多机身开口,应该会比较好修。”
张南又补充说道。
“这……这怎么可能?”
杨梦超感觉自己脑袋有点转不过来了,“你的意思是说,你作为试飞员,仅仅凭借一己之力,就把这架飞机改进到了完美的程度,即便没有碳竹丝材料,也能达到数据指标,满足客户的苛刻要求?”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张南点头。
“不可能,你又不是数学家,也不怎么了解飞行原理,怎么可能做到这么厉害的程度?”杨梦超疯狂摇头。
“可能这就是某种天赋吧,我也是突然之间就开窍了,达到了‘人机合一’的境界,也无师自通的学会了如何改装。”张南耸肩。
杨梦超则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不可能接受如此扯淡的解释,恨不得一把揪住张南衣领,问出个水落石出。
但不管他再怎么不信。
张南拉着他坐上飞机,带他亲自去天上飞了一大圈,体验了800公里时速飞机还不散架之后。
回到地面,他看张南的眼神,就像是看到了活生生的妖孽。
以及必须供起来的大神。
“张南,不,张神,你以后不要叫我教官,叫我老杨就行了。”
杨梦超拍着他的肩膀,态度无比亲切的说道:“另外作为梦超飞机制造厂的首席王牌飞行官,这家工厂的股份,可以给你3成,如果你觉得少,还可以再加,张神你觉得怎么样?”
“老杨,你这个笑让我觉得有点市侩。”
张南淡淡的道:“股份什么的,真的一分都不要,以后飞机什么的,多弄几架给我玩玩,如果以后我农场扩大了规模,需要飞机播种机,农药喷洒机之类的,你帮忙给我订制几架就行……这点小忙,你应该帮的了吧?”
“没问题,全部给你免费订制!”
杨梦超拍着胸膛说道。
……
很快。
张南改进的那架3号原型机,被选为最终定型机,4号原型机没有试飞就遭到抛弃。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3号原型机外形的基础上,结合碳竹丝材料,实现进一步的减重,再本来就具有巨大优势的基础上,将3号原型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于是就是为了追求一架“完美到极致”的飞机,杨梦超、张南等人,又忙碌到了6月底。
借助碳竹丝的轻便特性,飞机空重降低到了最低的16258公斤,实在减无可减。
又凭借张南的变态能力,又对飞机做出了100多项的改进,每个细节都被打磨到极致完美的程度。
7月1日。
梦超飞机制造厂,耗时半年研制出的第一款飞机——“梦飞1号”单发螺旋桨式飞机,成功实现定型。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长:921米
翼展:1042米
高:35米
空重:16258公斤
最大飞行速度:872公里/小时
最大航程:5830公里
最大载员:2人
以上这些技术参数,可谓相当的出众亮眼,别说一般的民用飞机制造公司,就是技术储备和实力都极为强大的军用飞机制造厂,也不一定能造出如此出色的飞机。
以至于当这款螺旋桨式飞机的性能介绍,出现在科学工业部的相关专家,出现在防卫部的空军技术官僚面前的时候,他们的第一想法,就是不信。
绝对是在弄虚作假!
把相关的性能指标,砍掉一半,那还更可信一些。
“不信可以派人过来体验一下。”
杨梦超甚至语气有点冲的道:“如果我列出的数据,掺了哪怕1的假,我都愿意接受处罚,以后不造飞机,专门造马桶。如果我的‘梦飞1号’飞机,确实是有这么的好,还请多多采购几架,多给我调拨一批设备与工人,我要扩大生产线,实现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