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超体u盘-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晨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场”能增强了……
于是,他看向散落一地的扑克牌,轻轻招了招手。
顿时,前方两米以内的扑克都直接飞起,在半空中愉快地打了个旋,整齐划一的回到了陈晨的手中!
陈晨笑了笑,干脆闭上眼,一步步朝前方走去。
随着陈晨不断向前,他的手就像一只吸尘器一般,不断吸收着散落一地的扑克,让这些扑克如乳燕归巢般回归了手心。
不错,第一次吸收了九枚超能水晶,陈晨对“场”的控制只有一米范围,这次吸收了二十二枚,“场”的控制距离顿时从一米提升到了两米左右。
只是刚刚吸收完毕,陈晨便感觉自己对“场”的操控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陈晨心念一动,一枚扑克便嗖一声飞了出去,击打在十米外的墙壁上,发动“咚”地一声!
“老板?是我,文欢。”
就在这时,电子锁上突然传来钱文欢的声音。
陈晨转头看向门口,随即右手轻轻一抛,顿时整副扑克直接飘散到半空中,随即纷纷坠落,却神奇的全部叠在身后的桌面上,整整齐齐,分毫不差!
然后,陈晨将所有耗尽能量的超能水晶踢到角落里,这才打了一个响指,示意小x开门。
顿时,电子锁上的红灯重新变成了绿灯,钱文欢拿着一块焊接的铁盒走了进来。
“老板,这是您要的东西。”
钱文欢好奇的朝里面看了几眼,随即却看到陈晨衣衫上的血污,顿时神色一变,“老板,您最近是不是有哪里不舒服?”
“不舒服?”
陈晨扭了扭脖子,低沉的笑道,“我从未感觉如此好过。”
166…石墨烯扑克
“老板,我建议您做一个体检,毕竟连续两个月经常流鼻血,可能是白血病的征兆……”
联想起两个月陈晨也出现过这种情况,钱文欢神色担忧,“您今年才二十二岁,还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挥霍,千万可别积劳成疾,毕竟您打下这么大片的江山,如果您倒了,江山可就拱手让人啊……”
“放心吧,我前段时间不是刚刚验过血了吗?”
陈晨摆了摆手,“我只是火气重而已,没关系的。”
“好吧……”
见此,钱文欢只得点了点头,转而将那个铁盒拿了出来,“这个就是您要的东西了。”
“是通过氧化反应得到的功能化石墨烯吗?”陈晨问道。
“好像是的……”
钱文欢挠了挠脑袋,“我听法拉教授说,这玩意比普通石墨烯薄片更坚硬,韧性也更高了许多,不过为了保持这种强度和韧性,所以法拉教授便将这种石墨烯叠到了100层,他说这东西很危险,要小心使用。”
“100层的功能化石墨烯吗?”
陈晨点了点头,伸手接过铁盒道,“也行,差不多够用了。”
打发走钱文欢后,陈晨才重新反锁了实验室的大门。
随着生命科学城开业的日期临近,钱文欢为了准备生命科学城的开幕典礼,可谓忙得脚不沾地,可就算如此,每次不论陈晨有什么吩咐,钱文欢都亲自前来。
这也算是一份心意了。
陈晨摇了摇头,看来,以后有空可以给钱文欢升升官补偿一下。
不过转念一想,钱文欢已经是非洲区这边的总经理了,已经是升无可升,于是便放弃了补偿钱文欢的想法。
想到这里,陈晨拿出铁盒轻轻打开,顿时,一片片近乎透明的薄片出现在铁盒中。
石墨烯的透光性极强,此时虽然有很多层叠在一起,但就像是玻璃一般,光线直透盒底。
至于钱文欢说这玩意危险,这还真是如此。
毕竟石墨烯是什么?那根本就是碳原子层,一层碳原子就叫做一层石墨烯,而单个的碳原子厚度也仅有034纳米罢了。
而此时陈晨手中,便是100层结构的石墨烯,也就是34纳米厚,只有头发粗细的两千分之一。
而且,这种石墨烯层还是经过特殊氧化处理过的,也就是说,这种物质的边缘将会非常锋利。
石墨烯边缘的锯齿,能轻易刺穿人体的细胞膜,钻进人体体内,对人类和其他动物都存在十分巨大的杀伤力。
而石墨烯这种物质,最早是欧洲区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第一次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
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那以后,物理学界便多出了石墨烯这种材料,它是一种二维晶体,是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比钻石还坚硬。
它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甚至比钢铁还要强出200多倍。
北美洲的某座实验室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在石墨烯微粒开始碎裂前,每100纳米距离上可承受大约29微牛的压力,这就相当于要施加55n的压力,才能使1米长的石墨烯断裂。
如果将这种石墨烯材料做成普通食品塑料包装袋的厚度,那么需要20000n的压力,才能将这种包装袋扯断。
换句话说,如果用石墨烯制成包装袋,可以承受大约两吨重的物品。
而此时陈晨手中这种百层结构的石墨烯薄片,又该有多大的威力?
想到这里,陈晨心中一动,顿时一层薄到近乎透明的薄片从盒子中飘起,陈晨定睛看去,却看到这张薄片果然和扑克牌的尺寸差不多。
可是和扑克牌不同,这张薄片几乎完全透明,如果不是特别注意的话,他几乎无法发现这片薄片的存在。
只是虽然这张石墨烯很薄,可是却韧性十足,和扑克牌都差不了多少,陈晨想了想,干脆拿起一本书从中间打开,将其立在了桌面上。
然后,陈晨控制着眼前的石墨烯,用扑克的手法略一发力,顿时,眼前的石墨烯薄片便无声地飞了出去。
唰!
一声近乎不可听闻的撕裂声传来,陈晨定睛看去,却发现书本中间的几页直接被拦腰截断!
陈晨小心翼翼的将书本拿起,却看到书本的正中央,被横着一道十厘米长、前后通透的豁口来。
豁口的切面更是光滑无比,就好像书本天生就是如此……
这就是原子层面的攻击了。
陈晨顺着书本的方向朝后看去,却看到书本的后面是一只笔筒,而那张薄薄的石墨烯层正嵌在笔筒中,只露出外面的一小部分。
这威力……
陈晨暗暗哑然,如果自己用这种手段去攻击一个人,那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恐怕那个人就算是死,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了。
而且因为太薄,甚至连痛觉都不会有,最多是感觉自己脖子有点痒,然后伸手一挠,血肉的粘合力才彻底失效,整个脑袋啪叽一声掉下来……
陈晨没有用手去碰,而是继续用“场”的力量将石墨烯片取出,却看到石墨烯薄片的一角已经彻底蹦碎开来。
看到这一幕,陈晨也确认了一件事情。
也就是说,100层的石墨烯薄片虽然可以切断强度较低的物体,可依然不能切割硬度较高的物品。
毕竟还是太薄了。
想要达到切割金属的程度,除非再厚个几百倍,达到刀刃的厚度还差不多。
不过虽然无法切割金属,但这种威力足以令陈晨满意了。
想到这里,陈晨再次将“场”对准铁盒,将里面一片片石墨烯全部提出来,这才发现,里面一共有一百片石墨烯“扑克牌”。
点了点头,陈晨重新收回这些石墨烯薄片,装进铁盒中。
这些石墨烯薄片杀伤力太强,如果用手抓着很容易伤到自己,而且因为太薄,一用力就容易碎裂,除了陈晨,也没有人能用这种东西当成武器使用了。
就在陈晨刚实验完毕的时候,小x再次提醒道,“教父阁下,德国迈尔造船厂那边刚刚发来了消息,您定制的黑光号邮轮已经建造完毕,可以进行验收了!”
167…黑光号
“请看,这就是您的‘布莱克沃奇’号了。”
两天后,位于帕本堡的迈尔船坞外,迈尔造船厂的总经理指着前方船坞,对着陈晨大声说道。
陈晨顺着方向望去,只见一大群人站在码头,望着海边那座如同小山般的船坞。
三艘牵引船拉着牵引绳全马力开动,将手臂粗的钢缆拉得笔直。
而钢缆的那一头,正连接着船坞内,一座黑漆漆的庞然大物。
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上万人,黑压压一片,这些人都是帕本堡的本地居民,闲来无事,便跑来看一艘艘邮轮的下水仪式。
这还是迈尔造船厂自己放出的消息,听说花钱买了不少热搜,向全球宣告自己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邮轮——布莱克沃奇号。
此时,望着码头上黑压压一大片的吃瓜群众,陈晨暗道果然不止中洲人爱看热闹,这应该是全球人的通性才对。
随着牵引船不断发力,一只黑色巨兽缓缓露出了脑袋,牵引船拖着的黑光号的船首,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
微观的人群响起一阵吸气声。
黑色!
这艘油轮,竟然通体被涂成了罕见的黑色!
不仅如此,在主甲板的两侧船舷上,还能看到一座巨大的logo,那是一颗黑色的圆球,周围有着黄色和红色的光泛出。
在光芒的凸显下,那颗黑色的球就像是一颗黑洞……
这便是黑光号,也可以称之为布莱克沃奇号。
随着船身出来的越多,那股压迫力也是越来越强,四百零四米长、八十米宽、七十五米高,这艘巨轮已经彻底刷新了联邦邮轮的最大值!
半个小时后,当船尾也彻底离开船坞的时候,人群顿时爆发出一阵兴奋的欢呼,而站在码头高台上的陈晨和造船厂的众人也纷纷鼓起掌来。
“恭喜您,陈晨先生。”
迈尔造船厂的总经理与陈晨握了握手,开玩笑道,“这是地球联邦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艘邮轮了,就算在全球最大船只记录中也能排进前十,听说您之前租了皇家加勒比公司的邮轮海洋交响号,如今您订购的这艘无论是长还是宽都要大多了,不知道您招好员工了没有,这艘船没个一两千员工可是连开都开不走的。”
陈晨点了点头,“还好,我把海洋交响号的船长以及专门负责发动机航行的那部分员工高薪挖了过来,这些人手应该足够开动黑光号了。”
“那、那我就放心了……”
迈尔造船厂的总经理干笑道。
随着陈晨双方的愉快交流,牵引船已经拉着黑光号停泊在了船坞几百米外的港口上,顿时,早已等待多时的船员们纷纷登船,其中就包括当初海洋交响号的白胡子船长贝尔纳。
不过从下一秒起,他就是布莱克沃奇号船长了。
最后,陈晨以及迈尔造船厂的人也跟着上船,而舰艏的甲板上,早已准备好了一座演讲台,陈晨船上的所有员工自动排成队列,静静等待着陈晨的讲话。
对于这种官僚式讲话陈晨一直都不屑一顾的,他随口讲了两句,便拿起一把剪刀,直接剪断船首的绳索,让一瓶悬挂着的香槟砸在了舰艏上。
砰!
随着一声玻璃碎裂的声响,众人纷纷鼓掌起来,这就是船只的下水仪式了,西方一直用这种名为“掷瓶礼”的形式来庆祝一艘舰船正式加入海洋的大家庭。
这艘邮轮当初在设计时,陈晨就按照自己的习惯添加了一座核心电力室,整艘船上的发动机发电后,都将先经由这里再分配,才会分给发动机以及船舱。
而整艘船一共安装了12台利莱森玛lsa62发电机,总功率达到24万千瓦,比海洋交响号都要多出24倍,想来在核电站正式运营前,这就是陈晨最大的发电装置了。
之后几天,陈晨打通了各国关卡,直接乘坐黑光号离开了德国,从黑尔戈兰湾到多佛尔海峡,再驶入英吉利海峡,最后进入大西洋之中。
黑光号只用了八天时间便横跨了整个大西洋,从欧洲回到了非洲,抵达了鲸湾港。
八天时间飞速而过。
当第九天清晨时,随着黑光号第一次停泊在鲸湾港,陈晨也走下了邮轮。
钱文欢一如既往的在码头上等着,他替陈晨打开车门,突然试探性的问道,“老板,您这艘船最近有其它用途吗?”
“暂时没有用途,等再招收一批人手再说。”陈晨回答道。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要不把生命科学城的新闻发布会放在这里举行?”
钱文欢惊喜道,“现在全世界的新闻报纸上都在宣传世界上最大的邮轮下水,借着这个热度,我们将新闻发布会在邮轮上召开,岂不是更能体现我们公司的技术和资金雄厚?”
“可以,你来安排吧。”
陈晨无所谓的点了点头,“你准备哪一天开新闻发布会?”
“就是10天后的4月1日。”钱文欢回答道。
“愚人节发布会?”
陈晨笑了笑,“很有意思。”
“那您……”钱文欢试探性的问道。
“我就不参加了。”
陈晨拍了拍钱文欢的肩膀,用鼓励的语气说道,“这边就靠你了,加油,看好你。”
“……”
程超依然扮演着哑巴司机的角色,将陈晨载回研究中心后,陈晨直接来到了实验大楼的6楼,那间隐蔽的克隆人实验室之中。
“boss!”
“老板!”
实验室内,正有一群研究员四下忙碌,见到陈晨到来立即行礼,而汉尼拔和李雷也迎了过来。
陈晨点了点头,看向后方上百座巨大的圆柱体。
这些圆柱体耸立在实验室的后方,便是陈晨一直使用的生命孵化器了。
这些生命孵化器比之前的要大了许多,直径约四十厘米,高度达到了两米,通体由钢化玻璃制成。
而生命孵化器的内部,则是一种浑浊的淡黄色液体,此时液体内不断有大量气泡析出,随后咕嘟咕嘟地浮了上去。
而透过玻璃内的黄色液体,隐隐能看到一具如同胎儿般蜷缩的人影在里面上下悬浮着。
这些人似乎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模样,可是怪异的是,他们的肚脐处,却还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