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的生物黑科技 >

第86章

我的生物黑科技-第86章

小说: 我的生物黑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块布,加个铁架子,就是个小板凳。

    简单又实用。

    “很久没坐过这玩意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坐这东西,还是很久以前上大学军训的时候。”方会琴有些怀念。

    “那你可有机会情怀一波了,老方。”

    众人意见越来越熟悉,所以称呼也就随便了。但是方会琴每次听到老方这个称呼,就又点牙痒痒。

    老方,我五十还没到。

    但是,叫小方,感觉被占便宜,最后也就只能被老方了。

    “走走走,我们赶紧去座位。”

    在后勤团队的疏通下,八万人,缓缓进入大楼。

    一个多小时后,所有与会人员,全部已经就位,这是一场研究者的盛会。

    众人期盼中,那个年轻而熟悉的身影走到了主席台上。

    站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接近八万人的研究团队,这里面的每一个都是博士起步,程翔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我的团队。

    程翔站在台上,台下就已经鸦雀无声,这是一种无声的认可。

    程翔当即缓缓开口。

    “一年前,我在这里曾经说过。”

    “这个会议大楼规模太小。”

    “不需要多久,我们就要把它拆了重建!”

    “曾经,我也和银河研究所的老人们说过,银河研究所的未来还很长。”

    “如今,一年的时间,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银河研究所已经成了银河研究基地。”

    “研究团队的规模,从数千人,到上万人,到了现在的将近八万人。”

    “成绩是可喜的,但是,大家认为,这会是银河研究基地的终点吗?”

    一个疑问就这样当场抛了出来,众人听闻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心中也是怔住。

    “已经是八万人的研究基地,还能继续扩张吗?”

    “可是就算再扩大,全国短时间也没那么多富余的人才来供应了吧。”

    “但是,程总说的话,从来没吹牛。”

    ……

    程翔提出疑问稍微停了会才继续开口:“大家可能各有各自的答案,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银河研究基地绝对不是我们的终点,一定不是。”

    “因为,生物大时代,才刚刚开始!”

    “八万人,也只是一个最初的起点!”

    “我们这八万人,将会成为整个生物大时代的先驱者,我们未来会引领八十万,八百万,八千万,甚至全国所有人去迎接这个辉煌的未来。”

    啪啪啪啪啪啪!

    话音一落,齐声鼓掌。

    台上的这个男人,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奇迹。现在这番演讲暂时看来看似有些夸张,但是,就冲着程翔这短短三年做出的成就,他们就信。

    掌声浓烈,直到程翔双手下压,这才缓缓平静下来。

    “动员讲话,算是陈词结束。”

    “现在,是时候开始正题了。”

    “依旧还是要提到一年前,那个时候,我也在这里说过,要迎来真正的生物大时代,生物科技必须走向开放,走向多元。”

    “但是,在那个时候,这个理念还只是一个初创的设想,但是,在经过我们研究所全体成员,日以继夜的奋斗。”

    “插件式基因框架诞生了,这项技术,为这份理念打下了结实的根基。”

    “如今,诸多条件成熟,所以,已经是时候将它推广!”

    “我们科学工作者的工作,一直是研究自然科学,发现自然规律,然后利用这些规律,用以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

    “曾经,我们用来承载这些规律和理念的工具是机械。”

    “而从今往后,我们可以有更好更优秀的选择,用生物的方式,去诠释和承载自然科学!”

    “大家请看。”

    程翔朝远处示意。

    顿时,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整个会议大厅顿时暗了下来。

    虚空之中,3D投影启动。

    投影中,一颗淡蓝色的星球悬浮其中,一看,众人就知道,这是地球。

    接着,十几个硕大的方块立体图标绕成一个大环,将地球环绕。

    图标很大,十几个图标绕着地球缓缓移动,淡蓝色的图标,每一块都明显代表着一个领域。

    众人皆是仰头,呼吸声透露着沉重。

    “能源,建筑,农业,生产制造,采矿挖掘,服务业,芯片,交通,航天……日化……”

    “我的天……”马保民设想过很多,却没想过,程翔会直接搞这么大阵仗。

    “这是全面铺开吗?”

    “几乎已经将整个社会各个领域全部覆盖了进去。”

    “这真的能做到吗?”

    ……

    这不光是马保民的疑问,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一个类似的疑问。

    而同一时间,程翔的声音在一边缓缓响起。

    “大家看到了。”

    “这十几个环绕地球一圈的图标。”

    “就是我们开启新时代需要打开的大门。”

    “在不久的将来,生物科技,将会渗透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这关键的第一步,将会由我们这批人,去奠基,去开创!”

    “我们,将承担责任和使命,去开创人类崭新的历史!”

    我的生物黑科技

 第七十四章 生物冷核聚变

    会议大厅内,程翔的声音还在大厅内回荡。

    众人还在震撼中惊疑不定,不过程翔并没给众人太多犹豫的时间,便接着说道。

    “一个多月前,我曾经在研究基地的论坛上发布了公告。”

    “让大家挑选各自喜欢的领域,组建团队。”

    “如今,就是各位挑选具体课题的时候了,这次的课题非常多,大家可以慢慢挑选。”

    “而且,老规矩,每个课题,都会有相应的准入条件和积分奖励。”

    “大家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

    “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会议大厅里,大家可以尽可能的交流,沟通和寻找配合。”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各自满意的研究方向。”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各位,任务明细会立刻下发到各自平板中。”

    “各位,开始吧。”

    话音一落,3D投影缓缓散去,大厅内的光线重新亮起,各团队拥有的平板,也立刻被开通了权限,可以正常访问课题数据。

    都是轻车驾熟,所有团队的核心成员,都不约而同快速开始立刻查看研究内容。

    投影中的效果很灿烂,但是,具体怎么样,还得看看平板中的简介才知道。

    马保民等人速度飞快,平板早就在手,就等着权限开通。

    权限一解锁,刷新页面。

    哗——

    一级页面就是十几个大项,马保民等人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航天模块。

    星辰大海,无论是对于哪个学科的研究者,都是浪漫的代名词。

    曾经,他们年复一年沉浸在实验室和小白鼠打交道,只能在梦里去感受那份浪漫,然而现在,一切不同了。

    进入大类,密密麻麻的研究方向排列而出,一看数量,好家伙,这个大类里面,七八十个子课题。

    “好家伙,清一色的飞船和工厂设计。”

    “货运飞船,采矿飞船……太空农业工厂……太空冶炼工厂……太空制造工厂……”

    “这是要直接将工业搬到太空!”

    清单一拉,粗略一扫,一众名词就看的众人热血沸腾。

    “这些玩意要是真的全部弄出来了,咱们华国,就是妥妥的太空文明了。”

    “光看,就恨不得全部把这些立刻搞定啊。”

    “快点挑,现在队伍这么多,七八十个课题,可不够挑的。”

    “没错,快点。”

    马保民等人立刻选择了积分奖励从高到低排序。

    画面一刷新,马保民就立刻看向第一个。

    太空单人飞行器。

    设计目标:支持行星,卫星间往返单人飞行器。

    各项需求功能指标如下……

    “单人太空飞行器。”

    “这是直接要把太空往返变成如今的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吗?”

    “单人太空飞行器,这要求指标,比下面货运飞船,采矿飞船还要厉害。”郎思源说道。

    “老狼,你不要光说指标高,关键是这积分也差出一大截。”马保民说道。

    “要求高,积分多,这并不奇怪。人类社会的核心是人,太空真正要繁荣,那么交通必须首先要方便。”方会琴插嘴道。

    “没错,要致富,先修路。只有去太空和开车一样方便,那么,太空事业才能迅速繁荣起来。”江骏逸两眼放光。

    “快,我们大家一起来评估一下,筛选出五个备选方案,然后大家一起做最终决定。”

    “早点做完决定,我们可以立刻去找合作部分,比如能源,比如一些其他制造相关。需要配合的地方不少。”

    “好!”

    众人点头同意,开始挑选起合适的研究方向,同时对平板中的研究方向开始紧张的评估工作,事关未来长时间的研究,丝毫马虎大意不得。

    同一时间。

    另外一个小组。

    这个小组,真是沈康文带头牵引的,唐正明,郑文才,王建国等人都在,都是青铜三星大佬,除此之外,为了此次的项目,沈康文花了老大力气才找来的重磅合作伙伴————张静宜,邱敏丽。

    “静宜,敏丽,我老沈靠谱吧,好说程翔可是我一手教出来的,透漏点风声给我,肯定准的不能再准。”

    “怎么样,嘿嘿,生物核聚变!而且是生物冷核聚变。”

    “比你们那个托克马克装置,要有新意的多吧,现在世界的核聚变研究,无论是托卡马克、仿星器、还是磁镜、反向场、球形环,每年都在烧钱,每年也都有些进步,但是,进展之慢,令人发指。”

    “就像你们那个磁约束问题,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提高还是相当有限。”

    “看似只差一点,实际上有多远,咱们大家都知道。”

    张静宜和邱敏丽都没说话,几十年前,能源危机,裂变的安全性问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核聚变,这种清洁且无限的能源,就一直是能源研究的中心热点。

    为此,全世界的国家都为此在努力,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核聚变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无限接近,但是,却永远不可能达到一般。

    既让人充满幻想,又让人可望而不可即。

    核聚变的热度依然还在,但是,从经费的变化,圈内人都明白,核聚变,已经在逐步被边缘化。

    甚至于主流的思潮已经认为,核聚变在当前材料,基础学科等综合条件下,还不具备实现的条件。

    只有等待其他方面学科产生突破,再来研究核聚变,最适合不过。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接受这个想法,张静宜,邱敏丽等人面对这样的局势,既愤怒,又无奈。

    但是,面对质疑,他们也没办法拿出反驳的理由。她们深爱这个行业,从事这一行业已经三十多年。

    在核聚变支持力度越来越低的现在,在听到老友沈康文说的生物核聚变。

    哪怕从字面上感觉是在开玩笑,但是,终究是是与核聚变相关,而且还是官方背景,所以两人终究还是准备前来看看。

    本以为只会是一个ppt概念似的东西,但现在,却没想到,却是真的看到了这么一份设计概要。

    而设计上的理念,更是让她们耳目一新。

    “以细胞为单位,控制单个原子和原子进行核聚变反应,……以核能转化为生物电能,……同时构建生物传输通道,传输能量做功……或者合成高能生物能量块……”

    “看上去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真的能实现吗?”两人本来是来看看,考察考察,找找新思路,但是现在,看到如此新颖又似乎具备可行的方案,心中有些犹豫了。

    我的生物黑科技

 第七十五章 最后的简笔画

    沈康文见状,哪里还能放过,赶紧劝道,“嘿嘿,实话告诉你们,我们这学生,这两年来的事迹,你也应该有耳闻吧。”

    “他脑子和我们的不一样。”

    ‘他只要写在纸上了的东西。“

    “必然能成功!”

    “你们看看这研究周期,顶多一年。”

    “你们一年时间够干什么,以前还有足够经费够你们消费,现在那些经费,你们一年做一次实验都够呛,让我说,还不如在这试试。”

    “说不定,一年时间,真的出成果了呢?”

    “我们团队,需要你们这样的资深核聚变专家。”沈康文再次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言辞有理有据,现实也有些无奈,张静宜和邱敏丽相互看了看,终于点头,“好,老沈,我们就相信你一次。”

    课题选择还在持续进行,选择完了,各课题之间的合作也需要他们自己敲定,所以,这里的会议一时半会是搞不完的。

    同一时间,程翔已经放下这边的事情,急色匆匆的朝着地下实验室赶去。

    刚刚收到特勤传信,地下十层,又有急讯传出。

    按下电梯按键,程翔心里头一片凝重,一边的穆江飞也一样神态凝重。

    地下十层,每次这么火急火燎传出消息,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几分钟后,程翔赶到控制中心。

    十层的研究人员,在连番的信息冲击下,精神面貌相对以前来说已经坚韧许多。

    再次踏入这里,程翔看到的众人虽然依旧非常惊讶,但是,没有如同那次一样发生全场呆滞的情况。

    大屏上的切割图片明显已经播放完毕,一片漆黑,看不出什么。

    程翔快步走向控制台。

    “丁主任。”程翔招呼道。

    “程总,你来了。”丁晴更加憔悴了,站在这样一个岗位,从解析出视频数据的第一天开始,丁晴的心就一直没有安稳过。

    每一天都在见证一个文明从衰老走向毁灭。

    那种震撼,无奈,悲凉,不是亲历者无法感知。

    特别是,她们观看的,还是似乎是人类文明源头的文明,长相几乎一致,看着同类被这样无情摧毁,文明破碎,亿万生命凋亡。

    那种压迫感,绝望,毫无疑问,能让人窒息。

    程翔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