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物黑科技-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乍一看,蛮正常,可是为什么后面要跟着个哎,还带着六个小点,加之上次朋友圈事件让头上长草的萌萌在程翔朋友圈名声大噪,仅仅只是一声叹息和六个点。
楼下立刻就歪楼了
“总感觉其中有个辗转反侧的故事”
“男人啊,有钱了,出名了,就你懂的。”
“同感,我闻到了渣男的味道”
事情的发展失去了控制,程翔目瞪口呆。
远处宿舍里的赵雪躺着床上拿着手机洋洋得意,手上不停,快速编辑字发给了程翔,“哼,让你得意,还赵雪这孩子,正式通知你,你的朋友圈,我赵雪占定了,有老娘在,再正的楼也给你弄歪了。你要是认输,把我拉黑删了,我无话可说。”
程翔收到信息后,嘴角略略抽搐,“低劣的激将法。”
“不过,我程翔从来不认输。”
“走着瞧。“
恢复朋友圈敌占区不急于一时,程翔可不会亲自下场和赵雪在朋友圈直接角力,那样太掉份,赢,要赢的彻底,要赢的堂堂正正。
程翔把手机扔到了一边,不再理会。重新在电脑上搜集起接下来的课题信息,先前的课题已经结束,课题后续的维护升级也已经交接给学校运营部去管理。
他要做的,就是尽快开始新课题的研究,研究课题,对程翔来说,是最美的享受。
翌日,学院的后勤管理立刻和程翔进行对接。
程翔也终于从唐正明的办公室里搬了出去。生物研究所专门腾出一间大办公室,正式挂牌为程翔团队的办公场所。
此时,后勤人员正在房间里忙活,安置着办公物品。
第三十四章 团队成立
程翔和唐正明站在新办公室大门外。
“程翔,老师也没想到,你在研究的路上竟然走的这么快。老师走到这一步,从博士毕业算起,也花了近十年。”唐正明心生感慨,每天日程都满,但是今天他却专为学生的搬迁留出了空余。
“都是老师教的好。“程翔笑道。
唐正明摇摇头,”说了你多少回了,老师我这里不用这一套的。教你多少东西,老师我心底清楚的很。“
“不过,你现在成为了课题带头人,手上掌握的资源更多,身上的责任也就更大了,好好把握。”唐正明轻轻拍了拍程翔的臂膀。
学生长大了,唐正明的劝诫自然更有分寸,这是完全将程翔放到自己一个层次时才说的话,尊重又包含着关怀,一句好好把握,就是所有。
程翔用力点点头,“我会的。”
“对了,程翔,昨儿你和刘老先生的事情我听院长说了。”
唐正明知道并不奇怪,沈院长那个大嘴巴,程翔估计学院满世界都知道了。
“那个课题,你拒绝的很对,不过,按你的速度,休息这么多天了,新课题,应该已经有谱了吧。”唐正明问道,这个不光他自己想问,也是沈康交给他的任务。
力排众议,支持程翔为课题带头人,虽然程翔有突出成果的原因,但是,毕竟也是破格提拔,沈康也承担了很大压力,支持归支持,但是,支持的同时也要监管,程翔到底能不能承担这份责任,如果不能,那就要及时干预,进行帮助或其他措施。
”确实是有了,只不过思路也没完全理清晰。“
“可以说说吗?”唐正明探究问道。
“当然可以,这次要做的是食品安全。”程翔回答道。
“食品安全?具体说说。“唐正明来了兴趣,生物技术,应用在食品上面非常常见,比如转基因作物,比如酱油等等,应用到食品安全领域也不少,比如生物快速反应器,光谱检测,只不过效果和便利程度上还不够成熟。所以应用上也谈不及有多么广阔。
而食品安全领域,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头疼的问题,以次充好带来的巨大利润,总有人会以身试险。各国除了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效果有,但是,这种事情,光靠官方的管理人员,监管覆盖面终究是极其有限,而且从时效来说也是相对滞后的。往往是需要食品安全造成的恶劣事件影响扩大,才会得以察觉,然后采取措施。虽然到时候该惩罚的惩罚了,但是,伤害已经造成了。
而且,食品安全,也是寻常人最为关心的问题,毕竟,病从口入,吃的好不好,卫生不卫生,直接关系健康,关系到生命安全和质量。
所以,研究这样一个课题,意义重大。
“简单来说,目标就是一个,就是开发一款个人使用,操作简单便捷好用的广谱快速探测器。”程翔想了想简单总结道。
“个人使用,简单便捷好用,光谱。”唐正明仔细琢磨了下,“你说的这几个词,分开来倒不难,这结合到一起,难度就非同一般了。”
”难一点无所谓,只要社会能因此受益,研究者的职责就是将不能变成可能。“程翔回答道。
“说的好。放手去做,院长和老师,都在期待你能做出越来越好的成绩。”唐正明欣慰笑道,转而,唐正明忽然想到一点私事,”程翔,老师昨天看到了你的朋友圈。“
气氛突然僵住。
“老师,你看了?“程翔感觉笑的脸上僵硬。
“看了,说的不错,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唐正明说道。
还好,关注点还算正常。程翔暗暗松了口气,却发现唐正明看自己的眼神多了一丝端详,程翔感觉不妙,这是什么奇怪的眼神。
“程翔啊,研究的时候也不要忘了生活,多安排点时间和同龄人去玩下,劳逸结合吗。我那侄女和你岁数相差不大,有空多接触接触,小雪这丫头,除了看上去调皮点,其实心思单纯,人也不错。”说完,唐正明拍拍程翔肩膀离开了。
留下程翔在原地凌乱,临走说这么一句摸不着头脑的话干嘛,你还是我印象中那个严肃正经的唐老师么,啥时候你还兼职做这活计了。
转眼,大半个月过去,程翔的专属团队框架终于初步搭建好。而时间也来到了2036年的七月初。又是一届毕业季,也搭着这趟顺风车,程翔的团队框架才得以快速的填充完毕。
整个研究团队,除去后勤,普通办事人员以及不定期加入的在读研究生,直属研究成员达到十五人,其中好几个正是此前唐正明今年博士毕业的学生。
剩下的成员,也完全不需要程翔操心,也都是生物学院各大教授推荐而来优秀门生,专业知识过硬,手底下有几把刷子。
十几个人,坐在宽敞的会议室里,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建团以来第一次课题开题会议。
程翔站在电子黑板面前写写画画,下面十几个博士专心致志的听讲,记录。哪怕程翔年轻的过分,他们也丝毫没有轻视的想法。
搞研究这行,就是凭实力说话。人家年纪轻怎么了,相反,年纪轻还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才二十四岁的年龄,就能成为一所一流院校的课题带头人,在他们看来,电视编剧都不敢这么写,但是却真真实实的发生在了他们面前。
这样的牛人,说实话,能加入其所在的团队,是他们的荣幸。所以,每一个都很珍惜这次的机会。
除去十几个博士,陈丽此次也在会议室内,虽然她还没毕业,但是,这几天相处下来,也没人敢小觑这样一个女孩子。
陈丽跟着程翔历练了几个月,无论是知识还是眼界都在快速的拔高,程翔比较看好她,所以特意从老师手里要过来帮忙。
加之陈丽也愿意,唐正明自然没有阻拦。
“以上,就是我们即将开始的课题。”程翔结束了讲述,“大家都有什么看法,一起说说看。”程翔笑道。
讨论问题,无关对错,对的最好,直接产生助益。错的吗,也是好事,也能及时排除一条错误的方向,也是收获。
所以,讨论问题,关键是要谈,这真理,就是谈着谈着就越来越清晰。
第三十五章 开题
所有人郑重凝神,面对程翔这样年纪的大佬,说是随便说说,但是,他们怎么能随便的起来,总不能随便讲些没涵养的东西吧。
说实话,越是高端的东西,对提问题,和找问题的人的能力要求就越高。
没那个水平,你听都听不懂,还提什么问题,提什么看法,那不是开玩笑吗?
陈丽在苦思冥想,其他人也是,程翔找了一圈,倒是其中一人,引起了程翔的注意。
这人名叫张定凯,也是唐正明老师的学生,不过毕业时间比程翔早几届,在外面呆的也可以,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当年因为在研究上太偏执,导致博士延期,因此无法留校,而现在,也是同样的原因,张定凯感觉在商业公司里工作,没办法研究自己想研究的,所以在听到唐正明说有这么一个机会,就来程翔这里看看先。
一番相互交流后,张定凯毅然辞去了那份待遇还算优渥的工作,来到程翔这里来搞研究。
“张师兄,要不你起个头,先说说看?”程翔问道。
“我?”程翔点他的名,张定凯有点意外,“好,没问题。”张定凯答应的干脆利落。
张定凯站起,直言不讳。
“食品安全监检测领域,现存的研究不少,但是,应用大多集中在工业,或者商业端。大多以抽样方式进行检测。”
“像这份方案推出个人端的食品安全检测工具,市场需求是肯定存在,而且说得上旺盛,因此,不是没人想过做这个,而是实现起来,难度实在太大。”
“个人使用的产品,首先操作就必须简单,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说,只有傻瓜式的,或者干脆的一键操作,尽可能简单,便捷,这样的产品在大众市场才有生命力。“
“而在满足这样的条件下,还要达到检测范围广,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
“不得不说,这样的产品,我作为消费者,也会非常期待,哪怕价格高一点点,我也会买,但是。”张定凯摇头,“太难。哪怕有基因精准切割这样的技术打底,单论检测范围和精度我有一定把握去实现,但是,如何简单便捷,并且快速的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张定凯认真看了一眼程翔,转而坐下。
“张师兄说的挺好,这个课题,最难的不是检测,也不是检测的准确度,而是如何更加快速,便捷的检测!”程翔总结道。
如何便捷,简单快速的解决问题,这不光是程翔这个课题的难点,也是所有工程领域共同面对的一大难点。产品面对用户的群体专业素养越强,那么,产品实现的难度就越低。相反,则难度越高。
而面向大众群体要做一款好的产品,就是难如登天。
有张定凯的开头,会议成员也是挨个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疑问的程翔会解答,旁边有档工程师专门做着会议记录,兜兜转转,问题最后回到了课题的开展方向。
程翔没有再打哑谜,转而走到电子黑板前,写下了一个大字光!
“光?”
“没错,就是光,没有什么检测速度,能比光更快速,便捷。要实现课题预期的目标,光谱检测方向,是最合适的!”程翔定下了基调,“想想看,当你以后想看看食物是不是过期,有没有用地沟油,添加剂有没有过量,农药残留是否达标,是否使用甲醛非法保鲜,这个时候,只要按下开关用光照一下,就能快速得出是否合格,这样的东西,你会用吗?”
“真有那么方便,怎么可能不用。”
“是啊,这些年,国家是发展越来越好了,各方面建设也跟得上,但是,要真正能在外头吃上一顿放心的,还真挺不容易的。“
“这就是我们这项研究的意义所在。”程翔笑着说道,众人齐齐认同点头,“下面,我来分配一下工作。”虽然课题还正式开始,但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准备工作已经可以先行开始了。
整个课题中最费时间的,在程翔眼里,就是从庞大的生物样本库中,筛选出对食物合格各项指标光谱敏感的基因片段。
现存献里存在的就需要找献,现存献没有的,那就需要自己去想办法找了。
接下来,科室内所有成员分成三个小组,陈丽带队一个,张定凯带队一个,还有一个则是一个叫江城泽的博士毕业生,他是郑才教授极力推荐过来的。三组人马,将程翔给出的检测指标进行划分,各自前去准备。
而程翔,也有自己的安排,他需要在这几天里,把课题的开题报告整理出来,正式开启任务。同时,根据任务的奖励,来查看合适的经验投入路线。
两天后,课题报告提交到科委会备案,同一时间,程翔收到了任务开启的提示。
走到走廊一角,程翔凝神打开系统。
看了一眼个人面板。
基础生物理论23,基础基因编辑2
程翔迅速切换到任务栏。
新课题的研发任务已经处在其中。
开发一款便捷简单的食品安全光谱检测器
一看奖励,好家伙,四万。显然这个任务在系统的评估中难度也是不低。
“按照整理的资料,完成这项任务,对我来说,比较合适的技术路线需要花费一万八左右的经验值。”
“难度越高,经验越多,果然没错。”程翔想道。
三天过后,程翔完成了全部知识的激活,单次激活攀升到新高度后,除去掌握的知识更多之外,程翔感觉身体的精力,思维能力进一步上升,许多问题放在以前还需要稍微动下脑子的,现在一眼就能顺利的得出结论。
这是好事,也不枉拼死拼活的去激活知识了。
晨练做完,程翔出现在了办公室,办公室里正忙活着,程翔的到来也无人注意到,各自都在查询着献。
一会过后。
“丽,现在进度怎么样?”程翔问道。
陈丽想吐槽,又生生忍住,任务安排下来,你就没影了。。
不过想到前面两次课题时候程翔的表现,明白程翔也不是偷懒,而是在闭关思考。研究人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考方式,类似程翔这种闭关式的思考,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