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物黑科技-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小时?唐正明心中摇摇头,他是做不到。
不过,唐正明考虑到程翔之前完成汉王城课题时展现的惊人研究速度,顿时也没什么反感批评的意思。换做别的学生这么干,那是浮躁,做事不踏实,看都不用看,先来一顿批评,但是眼前这个学生,做事就是这么快。不光是快,而且还做的非常好。
所以,这两个小时内赶出的开题报告,无论怎么样,唐正明决定先看看再说。
“你坐下,我先看看。”唐正明招呼声程翔,然后立刻拿起一旁的眼镜,认真仔细阅读起手中的开题报告。
这一看,转眼就是大半个小时过去。
唐正明把开题报告从头到尾过了两遍,然后又反复阅读了几处细节,终于缓缓放下,同时,心中也略微感慨,果然还是如同先前那样严谨,整份开题报告,挑不出什么明显的毛病。
唐正明最大的疑问,则是开题报告中提到的几项技术。
“程翔,你的开题报告我看完了。大体来说,没什么问题。但是,你描述的那几项技术手段。”唐正明缓缓说道,面色凝重,同时拿起桌上的开题报告,缓缓念道。
“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改造目标酵母,将吸收甲醛,TVOC以及苯化物的基因深度嵌入目标酵母的DNA中,变更酵母的生活习性,使之从有氧或无氧呼吸,变成吸收气态甲醛,TVOC以及笨化物,维持自身碳源和蛋白质需要,同时产出氧气,水。”
“嵌入完成后,利用环境刺激催化,筛选出吸收转化率最高效的目标种群,筛选完成后,使用基因加固技术,固化目标酵母基因,防止基因突变,目标酵母在复制DNA过程中,会将复制的DNA进行校验,校验到不一致的地方,中止繁殖过程。”
“同时,采用基因绝育技术,控制目标繁殖代数,达到最大繁殖代数后,酵母会失去繁殖功能,直至种群死亡。”
“深度基因嵌入,基因加固,基因绝育。程翔,无论哪一个!都是在开创基因工程领域的先河。一旦你描述的技术手段成功实施,可不仅仅是应用在这小小的酵母菌身上。甚至整个基因工程领域都会被这三样技术翘动。”
“你给老师交个底,你是不是认真的?”唐正明认真盯住程翔的双眼,但凡程翔有丝毫的闪躲,他就不会同意这份开题报告。如果不是程翔先前经验的表现,换个一般的学生来,他压根问都不会问直接否决掉,太异想天开了,不也担心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
“是!”程翔用力点头。
唐正明见状,深深看了程翔一眼,隶属科室的研究员课题失败的话,作为科室负责人,会承担直接责任。不过,唐正明看好自己这个学生,老师,不就是在学生成长时需要帮助的时候分担一些的吗。
不在思索,唐正明拿起旁边的签字笔,刷刷刷签下大名,签完后,将件递给程翔,“好好把握。”
“是!”
程翔离开了,唐正明却没有收回自己的目光,他不知道自己刚才的同意到底对不对,究竟是在浪费经费,还是掀开了基因工程领域的新篇章。就让时间来验证吧。
第二十一章 甘之如饴
走出唐正明办公室,程翔顿时默念打开系统。
天蓝色的光幕顿时铺满整个视野。
崭新的课题任务已经出来。比起汉王城治理项目的三千经验。这个课题的难度明显比治理白蚁的难度要高的多,所以,经验非常可观。
如果说上个任务是属于碎片级知识难度的话,那么,这个任务,差不多已经接近基础知识难度的级别。
所以,完成课题的奖励,也远远大于汉王城白蚁治理的收获,三万经验,十倍于三千。程翔握了握拳头。
自己的选择没错,未来可期。
几天后,程翔已经火速成立好了课题小组,小组一共九人,分成三队,各自去全国各地采集酵母样本。
自然界相生相克,生命充满着奇迹,有被这些污染物侵害的物种,自然也就会存在以这些污染物为食的生命。如同毒蛇栖息地必有解药一般。
吸收甲醛的,有絮凝酵母,吸收芳烃类污染物的,有解脂假丝酵母,吸收苯化物的,自然界也有天然存在,只不过很少为人所知。
程翔他们展开课题第一步的任务,就是从自然界天然存着这些污染的地方,收集那些的酵母样本。
酵母菌属于真菌,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职能属于分解者,属于异养生物,将外界的有机质吸收转化成无机物,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生命所需的能量和碳源。
五天时间,程翔他们组开着车,在华国的西南跑了接近两千公里,这还只是开车的里程,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他们开车到不了的地方。
那种地方,就只能步行,几人东奔西跑,深山里,矿井内,油井旁,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跟在程翔身边的两个硕士研究生可是开了眼界。做科研,不是想象的那样一天到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穿着白大褂,站在实验室里头做实验。
两人体力,脑力,精力都经历了一次难得的磨练。
此时,他们刚刚从一处次原始森林的山谷里爬了出来,密密麻麻的灌木丛,进出一趟可真不容易。程翔几人面色带着疲惫。
程翔挥着工兵铲拨开灌木丛开路,女生双手提着样本箱走在中间,剩下的那个男生则背着工具箱走在最后。
十几分钟后,他们终于走出了森林,土路的边上,停着一辆越野车。
“出来了。”程翔感叹一声,“来,把样本,工具放好再休息。”
“好的,程师兄。”
程翔按下车钥匙解锁,后备箱自动打开,后备箱很大,本来足够容纳六个大行李箱的空间,如今已经被一众编号的样本箱子塞的满满的。程翔用力推了推,挤出一点空间,把工兵铲清理下,折叠收纳,然后塞了进去。
张学斌紧跟其后将工具箱放好,然后朝着女生伸出手“来,阿妍。东西给我。”
“不用,阿斌。我自己来。”陈妍咬了咬嘴唇,使劲一抱,便将装满泥土的样本箱举到胸前,然后轻哼一声,把样本箱推到了最后空余的位置上。
满载而归。
“走,上车休息会。”
程翔拉开车门走入驾驶位,张学斌和陈妍进入后排座下,程翔从副驾驶座位下的箱子里拿出三罐汽水。
“来,接着。”
三人躺在座椅上喘着粗气,一人一罐,咕嘟咕嘟喝了起来。
“虽然汽水不解渴,但是,喝着挺过瘾。”张学斌说道。
“那是,要不然怎么可乐又叫肥宅快乐水呢。”程翔笑道。
“师兄,真看不出来,肥宅快乐水你也知道啊。”陈妍说道。
“那当然,咱们是搞研究的没错,但是,搞研究又不是脱离社会。”程翔嘿嘿说道,“相反,咱们搞科研的,才是真正走在人类最前沿的一小撮人,论时尚,论潮流,谁能比的上咱们。”
“咱们,才是真正引领和掀起潮流的人!”程翔认真说道。
“程师兄说的对,这话说的,我服气,干科研的,才是真正最时尚的人群!先干为敬。”张学斌高举可乐罐,咕嘟咕嘟就倒了个干净。
“干了。”程翔跟着举起可乐罐。
“干了。”陈妍白了身边的张学斌一眼,也跟着举起。
可乐喝完,打嗝都是二氧化碳味的。
他们组计划里最后的样本采集完毕,三人都很放松,瘫在椅子上,吹了会空调后,程翔发动车子,三人准备开始返程。
“师兄你可能不知道,自从你去年解决了汉王城十几年的顽疾后,你就成了我们这几届的别人家孩子。时不时就被导师拿出来讲一遍勉励我们。”陈妍笑着说道。
“呵呵,是吗。”程翔笑道,“那你们可得加油了,争取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眼下这个项目对你们也是个机会,好好表现。争取做出不错的成绩。”
“恩,师兄。”两人齐齐点头。
一天之后,奔赴全国各地的三组人马在实验室重新汇合。
三组样本,样本光重量就有五百多公斤,标识了上百个分类。所以要从这上百个分类,五百多公斤样本中将目标菌种提取出来,就是一项不轻的工作。
“丽,接下来,你来带着他们把这些样本先行处理好。”
“好的。”陈丽点头。
安排好工作后,程翔立刻开着小电驴驶向宿舍,宿舍昨晚就准备好了大量的食物,为了多保存点些食品,程翔换了一个大冰箱。
拿好足够多的食物,放到桌子上,桌子下,除了凳子外,但凡伸手能到的地方全部铺满。看到这么多食物,程翔深深吸了口气,别人吃东西是一种享受,但是他吃这些东西,则完全是为了补充身体急剧消耗的能量,不光要吃的快,还要竭力抵抗知识灌输过程中,因为能量急剧消耗和补充带来的剧烈痛楚。
而且,在抵抗的过程中,一定要维持大脑清醒到结束,因为一旦中途昏迷过去,知识灌输的效果就会停止在昏迷前的最后一刻,大量的经验值就会白白浪费。
可是即便如此,程翔都会尽量坚持点亮更多的知识,不是因为喜欢受虐,而是因为经过几次点亮的过程对比,程翔发现每当点亮比先前单次最多点亮知识的数目后,大脑的想象力,思考速度还有敏锐度都会有明显的提升。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让脑子变的更加聪明。
而有一个聪明的脑子,对于研究人员意味着什么,程翔哪能不清楚,甚至比其他人更明白这其中的价值。
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些知识可以自己学会,不用耗费经验值就可以点亮。所以,哪怕点亮的过程痛苦了点,但是,程翔依旧甘之如饴。
第二十二章 精准切割
准备工作完成,程翔凝神唤出系统,这次的课题任务,经过前期研究,要快速的完成,投入在知识球上的经验值会在一万两千三百多点,涉及到的碎片级知识数目,程翔认真筛选,确定了两百四十八个。
两百四十八个知识点,其中大约四分之一分布在基础生物理论学中,剩下的,全部属于基础基因编辑知识节点下辖的知识碎片。
“两百四十八个。这次最少要坚持四十个,尽量坚持到五十。如果可以,六十个,也要搏一搏。”程翔紧紧握了握拳头。
说干就干,有些事情,犹豫的久了,就容易失去勇气,
一手抓起一块熟牛肉,程翔开始了艰难的点亮之旅。这一次的知识点亮,主要集中在基因的深度嵌入技术。
基因的深度嵌入技术,与当下基因工程中转基因技术的区别不光体现在灵活度和成功率上,更大的区别是,当下转基因技术充满了不确定性,属于非常粗糙野蛮的方式。而基因的深度嵌入技术,则打开了一扇转基因领域的新大门。不光可以使对基因的操作作更加精细,更加灵活,更可以更加自由的组合基因表达出来的性状。
“点亮DNA切割酶编码”
“点亮基因精准定位”
“点亮”
时间从未如此停滞过,四个多小时的煎熬,撕裂性的疼痛,每分每秒都足以让人崩溃,但是,程翔硬生生的还是挺了过来。地上一大滩水渍,全都是身上留出的汗水。
此时,程翔整个人如同散了架一样躺在了一堆食品垃圾的中间,脸上挂着傻笑。
“哈哈,六十四个,我又赢了。”
如此反复,眨眼就是五天时间过去。
五天时间,分了三次,程翔将总数两百四十八个碎片知识全部点亮完毕。
休息一整天后,程翔重新出现在研究所大楼,精神奕奕。
“程翔,你来了,正要和你汇报呢。”陈丽说道。
“说说看。”程翔直入主题。
“整个样本的处理工作全部完成,培养基也全部制作完毕。”
程翔闻言一笑,“速度不错,我们去看看。”
“好的。”陈丽并肩而走,一边走一边说道,“近两天,我们初步筛选出了对甲醛,TVOC和笨化物较敏感的样本。”
“嗯,然后呢?”
“接下来我们试着去提取目标基因,但是,很不顺利,除了很一小部分有参考的样本成功外,剩下那些样本中,我们需要的基因片段,有的定位不到目标基因,有的能定位到,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切割酶。我们还在继续尝试。”陈丽眉头苦恼,有些东西就是知易行难。
书本上写着提取基因片段用限制酶进行切割即可,但是,究竟怎么寻找到目标基因,然后又找什么样的酶可以成功切割,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个过程,比较常见的依靠经验或者献,而那些不常见的基因片段,运气好可能一下就找到,运气不好,那就看脸了。脸不好的,怕是难了。
“别灰心,这很正常,基因切割过程很容易遇到这种事情。”
走到实验室旁,进入换衣间,换好衣服后,清洗消毒,两人走入实验室。
实验室内已经有成员开始忙碌,见程翔过来,纷纷点头致意。
程翔一一笑着点头回应,然后马上开始介入陈丽提出的问题中,将陈丽提取基因失败的样本一一过眼后,程翔心底已经非常清楚,现在的实验阶段需要什么东西。
“再让我看看你们提取成功的基因样本。”程翔想确认一下。
“好的。”陈丽做事效率非常迅速。
十几分钟后,程翔从电子显微镜前抬起头。提取成功的基因也大致的过了一遍。
“怎么样?”虽然很多样本没有提取成功,但是,能在这么短时间做了那么多,陈丽觉得应该还算是不错。
程翔看了眼陈丽,笑着说,“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你这人怎么这样?”陈丽撅了撅嘴,“咱们做科研的,是需要听好听的人吗?”
“说的好,那我可就直说了。”程翔应道。
“嗯。”听到程翔这么说,陈丽感觉突然有些不太自信。
“通常来说,能做成这个样子算是不错了,不过。”
“不过什么?”陈丽追问道。
“不过,在我们这个课题中,目标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