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在座的各位都要喊我祖宗 >

第76章

在座的各位都要喊我祖宗-第76章

小说: 在座的各位都要喊我祖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皇帝拍案而起,众臣慌忙跪下,唯有嬴岐沈毕和雍王三人陪同燕靖予一同站着。

    沈毕与雍王到也算了,瞧着嬴岐,太子心中警铃大作,在他的印象里,嬴岐与燕靖予一向不和,即便燕靖予与嬴黎走的近,嬴岐也不曾在政见上支持过燕靖予,所以他很放心。

    但今日嬴岐的态度,让他不得不重新估量燕靖予的实力。

    老皇帝扫过他们三人,将更大的愤怒投向雍王,在他心里,雍王应该是个知道轻重的人了。

    “皇上。”雍王这才说话:“错了就是错了,认错理所当然,与人相交最怕欺骗,朝廷怎么能欺骗自己的百姓?”

    太子看了他一眼,眉头紧皱:“若将此事闹大,岂非让百姓怀疑朝廷漏洞百出?如此,天下岂能安宁?”

    “难道如今的朝廷还没有漏洞百出吗?”燕靖予直接反问,完全不怕得罪在座的大臣:“臣请皇上,按律处置。”

    他揽袍跪下,沈毕也跟着跪下,目光迥然,坚定的看着老皇帝。

    “皇上。”嬴岐微微作揖:“民心不可失。”

    他都和自己唱反调,老皇帝越发盛怒,丢下一众大臣当场离朝,所有人惊慌之后选择离开。

    当大殿没有第三人了,太子才走到他面前,问:“你真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事实真相都有,瞒得了几时?现在掩盖这些问题,迟早有一天,会被这些问题反噬,那些想造反的人会把这些事当做利剑,不能取信于民,届时谁为朝廷卖命?”燕靖予看着他:“太子殿下真的不知道吗?”

    太子被问住了,微微愣怔后才摇头:“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不能乱。”

    “那难道等溪流汇成江海,成不可阻挡之势的时候就可以?”他异常坚定:“朝廷的威信就是被这样渐渐消耗掉的,苟延残喘的和平分文不值。”

    他的锐利激进,太子完全无法理解,最后只能愤然而走。

    直到夜里,大殿里也只有燕靖予一人,殿外有巡逻的禁军和值夜的太监,但房梁上的异动他们丝毫没有察觉,燕靖予却听了个清清楚楚,他知道是谁来了,这种地方,也只有嬴黎可以做到悄声无息不被人发现。

    嬴黎趴在房梁上静悄悄的看着他,他要跪在这里,那她就陪着。

    御书房的烛光也亮了一夜,燕靖予的坚持让老皇帝动怒,嬴岐与雍王的站队更让他头疼,他怎么会不知道放过赵志雄会失信于民,可他年纪大了,实在不愿意在自己在位期间闹出大乱子。

    大周不能在他手上生乱亡国。

    一夜僵持,次日百官上朝,燕靖予依旧跪在原地,嬴黎也在房梁上待了一晚上,大臣们进殿,他依旧一动不动。

    但老皇帝却宣布免朝,似乎仅仅是为了不见燕靖予,希望他知难而退。

    燕靖予铁了心要弄死赵志雄,铁了心要杀人立威,赵家上下早已经哭声不绝,心里无不祈求着自家能像安国公府那样,由赵志雄一人领罪,保住其他人的性命。

    汉王府里,侧妃赵氏带着自己的儿女跪在汉王书房外哭求汉王救一救自己娘家,汉王妃也站在书房外面,焦急的瞧一瞧书房里的沉默的汉王,再瞧一瞧哭的撕心裂肺的侧妃。

    她知道此事严重,赵志雄定然是活不了的,汉王至今都不开口求情,必定也有因由,她不愿意扰乱汉王的判断。

    燕靖予在大殿跪了三天,老皇帝将他传旨到御书房,威严的帝王冷漠的不近人情,即便面对自己最疼爱的孙子,在政见不同时,他依旧会摒弃所有的亲情。

    “如此激进,朕如何放心将江山交给你?”

    这是老皇帝第一次亲口承认自己对继承者的选择,也是第一次如此愤怒的质问自己寄予厚望的孙子。

    燕靖予跪的笔直,回答亦是铿锵有力:“此举并非激进,而是忍痛挖疮,既然注定会乱,何不早早取信于民,休整内政,如此方可应对乱象,容忍宽纵,由着官场腐烂,届时大乱一起,无一可用之人才是真正的危局。”

    “休整内政,谈何容易,不是杀一个赵志雄就可以办到的。”老皇帝带着他的威严,仿佛一座俯视人间的神像:“若是全都按照你所说的的按律处置,那太子一党岂非要连根拔除?烨王一党岂非要赶尽杀绝?

    官场之上,利益交错,你今日动了赵志雄,明日就得动其他人,将这些人赶尽杀绝,朝廷便形同虚设,难不成,要斩断皇室与大臣之间所有的联系?”

    老皇帝对这些腌臜事心中有数,他知道,却放纵。

    燕靖予越发觉得恶心愤怒:“江山起于百姓,不是他们,君王当以天下为重,而不是以臣子为重,臣子拿俸办事,失职问责,理所当然。”

    “一派胡言!”老皇帝暴怒,将御书房外的人都吓得一激灵。

    燕靖予心头也为之一振,但他并没有害怕,反倒越发坚持:“请皇上按律问罪赵志雄。”

    他还在坚持,御书房里一片寂静,殿外的人屏气凝神,即便是胖太监也不敢出声,压抑的气氛从殿内蔓延到了殿外,甚至往更远的地方蔓延。

    燕靖予被赶出来了,罚跪在御书房外,日头毒辣,他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他依旧不动。

    嬴袖挺着肚子来给老皇帝送点心时瞧见他,也不由的佩服,走到殿门口,胖太监急忙过来拦着。

    “皇上正生气呢,娘娘还是回吧。”

    “本宫亲手做了些点心,劳烦公公送进去,让皇上别气坏了身子。”嬴袖识趣,不会上赶着去找老皇帝的不痛快,放下东西她就走了。

    云宋扶着她离开,走远了才唏嘘:“奴婢听说这次的事情闹得极大,这世子历来知道进退,这次却狠了心的与皇上对立,都跪好几天了。”

    “皇上年纪大了,做事拘束,世子又是少年,锐气难当,自然免不了对立的时候。”嬴袖摸着肚子:“这次,谁输谁赢关系重大,就看这对祖孙谁更坚持了。”

    “奴婢听闻,太子与几位王爷都没有动静。”

    “他们敢有什么动静?”嬴袖冷哼一声:“这次要是世子赢了,他们手底下的人只怕一个都跑不了,现在,只怕是都在忙着善后呢。”

    云宋一阵唏嘘:“这次就连大人都站在了世子这边,那世子坚持的必定没错。”

    “大伯从不轻易站队,如此看来,大伯支持太子,更多的便是因为世子了。”嬴袖若有所思:“即便气数将尽,也需奋力一搏,挺好的。”

    她带着云宋走远,却也让人留意着御书房,一天一夜,老皇帝终于下旨:按律问罪赵志雄。

    这一次,燕靖予赢了。

    他谢了恩,拖着一身狼狈邋遢出宫,嬴黎就在宫门前等着他,远远的就看着他笑。

    燕靖予十分想上前抱住她,与她分享自己此时的激动欢喜,但他忍住了,客气的抱拳作揖,客气的说话:“有劳嬴姑娘。”

    “世子辛苦了。”嬴黎也很客气,即便心疼他,即便为他欢喜。

    憔悴了大半的枫扬赶紧扶着他上车,要带他回去休息,再多的话也不适合在这里说,多留无益。

    老皇帝的妥协早在许多人的意料之中,赵贵妃早已经递消息给汉王,若是老皇帝按律问罪赵志雄,那最好的法子就是休了侧妃自保。

    有太子休妻的前车之鉴在,汉王府也不会被牵连。

    这一日,赵家满门抄斩的消息传遍邺城,所有涉事官员全部问罪,满大街都是抓人抄家的官兵,满街的百姓瞧着数年不曾看见的场景,无不唏嘘皇亲国戚也有满门问斩的一日。

    汉王府里,侧妃赵氏跪在院子里哭,满腹姬妾都在,孩子们也都在,汉王坐在正堂一言不发,汉王妃看了看抹泪的姬妾,站在门前看了汉王许久。

    “王爷觉得,此事世子可有错?”

    汉王一言不发,微微撇开脸不愿意回答。

    汉王妃跨进去一步,声音洪亮:“王爷觉得没错对不对?王爷历来是非分明,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难不成要学了太子和雍王那样,被皇后操纵不成?”

    她一直发问,汉王却始终沉默。

    “赵氏入府十几年,伺候王爷十几年,她哪一点不曾尽心?”汉王妃着急的又往前走了几步:“她早已经是汉王府的人了,如今赵家问罪,王爷当真要听母妃的话休了她,将她驱逐出府,岂不是逼她去死?”

    汉王欲言又止,看了汉王妃一眼,却还是不曾说话。

    汉王妃快步走到门口,指着哭哭啼啼的一群孩子:“赵氏为王爷生儿育女,如今她母家出事,王爷便是她唯一的依仗,怎能弃她不顾?若是日后我的娘家出事,或是其他人的娘家出事,王爷也要弃了我弃了其他人自保不成?”

    这话刺激到了汉王,他叫出来:“我自然不可能不管你。”

    “那就请王爷不要休了赵氏。”汉王妃也叫了一声,紧接着走到汉王面前软下声音:“孩子们可都把王爷当做表率呢,这个时候,王爷更应该有一个男人的担当,而不是像太子那样休妻自保。

    我也算是看明白了,这皇权斗争不死不休,靖予那孩子绝非简单人物,兄长与他争不会有好结果的,权当是为了我们,为了家里的孩子,当趁早远离是非才是,没什么东西比一家子平平安安更重要的了。”

    她说的情真意切,汉王犹豫了,屋外的姬妾往日就知道汉王妃宽厚善良,如今见她如此大义,心里无不感动,全都跪了下来。

    “你不是与我说过嘛,你是无心权势的,既然无心,那就不要掺和。”汉王妃拉起汉王的手瞧着他:“即便只是个无权无势的王爷,富贵足矣,再者,难道你还信不过世子的品行?他不是刻薄无情的人。”

    汉王心中触动,叹了一声:“若我走了,母妃该怎么办?兄长又该怎么办?”

    “只要你好好的,日后即便是太子登基,皇后也绝对不敢苛待母妃,若你与兄长都败了,谁又为母妃养老送终呢?”

    汉王被说动了,踌躇半刻,起身走到屋外,看着哭泣的赵氏,将她扶起来:“别哭了,本王做不出背弃女人自保的事,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个毫无担当的人,你是汉王府的人,任何事,都有本王在前面挡着呢。”

 第183章 世子对后辈很慈爱

    赵氏感动的一塌糊涂,立刻就要跪下给汉王妃磕头,被拉起来后,才抱着自己的儿女大哭。

    汉王妃拉住汉王:“若要进宫,我与你一块去。”

    她历来是个风风火火的爽快性子,心里也知道汉王进宫会被赵贵妃责骂,但依旧愿意随他一块去。

    吩咐家里的妻妾不要外出生乱,嘱咐人仔细陪伴赵氏后,汉王夫妇一同进宫。

    他们最先去的御书房,老皇帝还在这里,本以为是汉王来求情的,板着脸听他说完来意,老皇帝明显诧异。

    “认罪?”

    “儿臣认罪,赵氏乃儿臣侧妃,赵家触犯律法,汉王府绝对没有划清界限逃避责任一说,还请父皇降罪。”汉王老老实实的磕了几个响头。

    老皇帝疑惑的看着他,将目光投向汉王妃:“你答应?”

    “儿媳与王爷夫妻一体,自然同心,赵氏乃是府中侧妃,多年来生儿育女,并无过错,即便是给孩子们做表率,也不能让王爷做出弃了赵氏自保的事来。”汉王妃十分恭谨:“还请父皇允准,就当趁此机会,许儿臣们远离是非,保一家子平安了。”

    她说的直白,老皇帝无端松了口气,抬抬手示意他们起来:“朕诸多儿媳中,唯有你与早年病故的沈氏知晓分寸大局,你肯为了一个侧妃做到如此地步,可见朕没有看走眼。”

    燕靖予的生母沈氏,是老皇帝最钟意的儿媳,书香门第,温柔和善,聪慧端庄,对谁都彬彬有礼,饶是与杨皇后处处作对的赵贵妃都不曾为难过她,她在世时,谁不真心实意的换一声二嫂。

    汉王妃不敢与沈氏比较,毕竟沈氏之后,没有一个人能做的比她好。

    汉王妃微微低头,依旧恭谨:“儿臣们不孝,图自己远离是非,便要辛苦父皇与母妃了。”

    “先考虑孩子们吧。”老皇帝走到汉王跟前,看了他许久才伸手拍在他肩上:“毕竟是做父亲的人了。”

    汉王心绪越发复杂,但他依旧不曾动摇。

    请了老皇帝的旨,他们才去拜别赵贵妃,知道汉王竟然没有休弃赵氏自保,反倒认罪被贬同德,赵贵妃险些当场哭死过去。

    在紫薇殿听着她闹了两个时辰汉王夫妇才出宫,瞧着手里的圣旨,汉王愁容不展。

    “后悔了?”汉王妃扯扯他的衣袖:“是不是?”

    汉王略有几分烦躁无奈的看看手里的圣旨,又回头看看皇宫,再看看汉王妃,把圣旨背在身后跨步往前走:“回家收拾行李,走人。”

    “好,那离开前去一趟我家。”汉王妃追上他:“再让她们挨个回家道个别。”

    “行行行。”

    “你都得陪着。”

    “。。。不行。”

    “那陪我总行了吧。”

    “嗯。”

    他答应下来,汉王妃反倒不风风火火的了,扯住他的衣袖,软着语气与他商量去同德的时候能不能绕路走一趟她一直都想去的江川。

    汉王为保侧妃赵氏,认罪被贬,这个消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燕靖予也完全没想到,烨王知道的时候,震惊与慌张不比赵贵妃少。

    汉王于他,就好比雍王于太子,不仅是同胞手足,更是争夺皇位中的臂膀。

    他要去见汉王当面问清楚,却被太子拉住,赵志雄一事牵连到不少人,太子顺藤摸瓜查出来不少人,这一次,他必须让烨王栽大跟头,怎么会给他挽留汉王的机会。

    城门口,来送汉王一家的只有燕靖予,雍王被太子安排查案去了,根本腾不出功夫过来送行。

    从容恭敬的行了一礼,燕靖予并没有为牵连汉王而感到愧疚,反而十分坦荡:“此去同德,还望四叔与婶娘保重,四叔帮我的恩情,侄儿没齿难忘。”

    “算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