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少帝成长计划 >

第81章

少帝成长计划-第81章

小说: 少帝成长计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途中就发生了贯高刺杀事件;然后刘邦折返长安,刚到长安没几天,贯高谋逆一事就被踢爆,刘邦召张敖入长安,然后贯高据理力争,坚称这件事和张敖没关系,然后刘邦感动于贯高的忠义,赦免了贯高的死罪,并从轻处置了张敖废王为侯;贯高得知张敖性命无忧,便坦然自杀

    从张耳死,到张敖娶妻、带妻子回赵国、刘邦去赵国、回长安、张敖被举报、负罪入京、贯高被审讯、被赦免、张敖被贬为侯,这一连串事件,居然通通都在公元前198年一年之内完成了!

    更微妙的是:在张敖被剥夺赵王王位短短一年之后,汉室剩下的五位异姓诸侯王中,除长沙王外,剩下四个相继谋反,并被刘邦镇压,剥夺封国

    透过现象看本质,佐吏个人的看法中,这件事的真相应该是这样:刘邦为了和项羽对抗,才画大饼封异姓诸侯王例如:我封你为楚王,但楚国现在在项羽手里,你去打吧,打下来就是你的。

    等项羽乌江自刎,汉室建立之后,刘邦又将扫除异姓诸侯王提上了日程,第一个便拿身处北方边境的燕王臧荼开刀。

    燕国收回,紧随其后的自然就是赵国了汉室的北方边界,最大的两个诸侯国就是燕赵。

    这件事,刘邦决定稍微缓一缓,毕竟短时间内弄死两个边地诸侯王不太好,所以等到了张耳亡故;新王张敖大概也明白了刘邦的意思,所以通过迎娶鲁元公主来表达自己的善意,随后两人演了这么一场政治秀,张敖保住性命,也得了个安慰奖:彻侯;刘邦则顺理成章的收回赵国。

    燕赵收回,北方边墙就只剩下一个韩国了,刘邦又缓了两年,就放风出去,说韩王信意图谋反,想故技重施;结果韩王信不识相,果断倒向匈奴人,就导致了那次著名的战役刘邦御驾亲征,匈奴单于冒顿出头为韩王信做主,刘邦顺势开启了第一次汉匈大战,陷入白登之围。

    到韩王信兵败身亡,刘邦已经将北方边墙的燕、赵、韩都收回中央手中,并得到了冒顿以长城为界限,互不侵扰的承诺,边疆就算是初步平稳了;刘邦便转过头,开始大刀阔斧得的剪除家门口的梁国,以及关东的淮南、楚等异姓诸侯国,并在公元前196年之内全部完成。

    从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来看,也不排除刘邦在征讨韩王信时,自知时日无多,所以想毕其功于一役,给太子刘盈留下相对平稳的战略格局,故上头追杀韩王信,从而陷入白登之围的可能性。

    2宣平侯张敖死后,子张信袭爵,死于公元前188年,无嗣,国除。

    而西汉的彻侯继承,是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所以张信为张敖嫡长子这一点,其可能性高达九成九。

    剩下零点一成的可能性,也被鲁王张偃的身份否定:张偃被封为鲁王,是因为吕后念及其乃鲁元公主之子;而鲁元公主作为张敖的正妻,所生者必然是嫡子。

    在张偃是嫡子的情况下,张信不可能是以庶长子的身份承袭宣平侯爵;且汉室爵位,也是不允许庶子继承的,所以张信百分百是张敖嫡长子,而张偃为嫡次子。

    至于剩下两位张寿和张侈,则被史书与张偃一同记录:吕后念在张偃是长女鲁元公主之子,故将其封为鲁王;又将宣平侯的剩下两个庶子封为彻侯

    通过以上资料可以得出,张敖有二嫡、二庶,共四子,是经得起考究的。

 第0160章 武侯之后

    “臣初为少府,虽不敢言勿通政务,亦恐所为与陛下之圣意相左;还望陛下指点迷津:臣此任少府,当以何为纲要?”

    给故主争取政治待遇,田叔自然是要做的,但作为一个黄老出身的老官员,田叔也很清楚:在提要求之前,得先把本职工作给做好。

    田叔虽自认有足够的资历和名望,但也还没到被刘弘如此信任,到直接任为少府的地步少府,那可是皇帝的钱袋子!

    国家财政收入税、赋,税进国库,赋可就是要进少府的!

    更何况少府非但有财权,还有数之不尽的产业、作坊、园林,无论是财货、粮食,还是军械,少府都有涉及。

    这样一个庞大到几乎包含小半个朝廷的部门,完全没有可能被交给只有能力的臣子自少府这个官职诞生起,少府人选的第一个要求就很明确:皇帝绝对的亲密心腹!

    田叔心中也大概明白,刘弘对自己如此无条件的信任,大都来源于自己的政治标签:宣平武侯门客;在这种背景下坐上少府的位置,田叔自然要努力向着值得刘弘信任的方向靠拢。

    更何况田叔此举,也属于正常的政治规则了新任某官职,跟直属上级沟通一下,请求指示以及施政纲领,无可厚非。

    最主要的是:刘弘话里话外的意思,田叔也隐隐听懂了一些若说汉室,有哪几个部门与财务关系最近,那无疑是丞相府属下的国库,内史属下的关中各粮仓、税库,以及少府了。

    而且跟前两者不同;丞相府只有国库算财务部门;内史也只有存放粮食的仓库,以及税钱的府库算得上;而少府,则可以说每一个属衙,都和财务逃不开干系。

    少府最主要的部门:府库,管理着每年从天下百姓手中收上来的赋,其数量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四成;今汉家年税赋收入三十万万,其中便有将近十二万万进入少府府库。

    虽然这笔收入,还要用于皇帝日常赏赐臣子、嫔妃,外戚,以及宫中用度、省内宦官侍女、嫔妃的俸禄,乃至于军队赏赐等,但还是会留下大半,并慢慢积攒下来。

    除了钱之外,少府府库中,还有着许多其他各式各样的物资或者说,钱在少府府库中只占一小半,真正占大头的,是其余的一应物资。

    理论上,只要是天地间存在,并可能被皇帝用到的东西,少府府库都会有数量相当可观的库存;就像现在,少府府库虽然没多少钱,也没多少金,粮食也只有前段时间,刘弘从安陵杜氏手中拿回来的六十多万石,但除了这三物之外,其余物资可谓应有尽有。

    布匹,少府闭着眼睛能拿出万匹!

    奴仆,如今便已不下十万!

    长剑,轻轻松松拿出数万把!

    牛羊鸡鸭,少府在上林苑也养了一大群!

    至于弓弩箭矢,少府更是要多少有多少,并且以每天数百上千的数量上升!

    可以说,刘弘只要别要铜钱、金饼、粮食,其余任何东西,少府都能闭着眼睛扔出来一座小山!

    粟米,其实少府原本也不缺的上林苑中,有不少的土地是被租给百姓种的,其租税二成五左右,这将为少府带来每年数万石粟米的收入。

    至于其他的土地,那更是由少府掌下的官奴,即国家的奴隶所耕作,其土地收成完全归入少府,每年不低于五十万石!

    可以说,只要有时间,少府光靠着那几百顷官田,就能一点点攒下令人匪夷所思的庞大财富。

    就更不要说少府掌下的东、西织室,靠着那几万女奴日夜印钱了布,在此时可是比铜钱还靠谱的硬通货!

    富有归富有,但少府的账目,却是两汉四百余年历史上的未解之谜。

    少府究竟有多少财产,几乎没有任何人能说得清少府每年甚至每天的物资吞吐量,都庞大到即便出动整个汉室的官吏,也不足以厘清的地步。

    而刘弘提出的财图,就让田叔闻到了一些明显的信号:厘清账目,保证少府的财务透明!

    果不其然,刘弘地回答,证实了田叔的猜测。

    “卿任少府,首当其冲者,当以此财图之法,厘清少府账目;及府库钱、金、粮、布等几何?录入册之田几何?上林苑租赁之田几何?”

    “厘清府库之存,来日少府之账目,卿便以财图之法记于册,旬月核查,每三旬一呈账目与朕观。”

    对于少府,刘弘寄有非常大的期望!

    在原本的历史上,文、景二帝直接将农税减半,将口赋砍掉三分之二,却并没有使国家更为贫穷,反而是在武帝时,留下一个存钱达数百万万,存粮数千万石的府库!

    按道理来讲,税赋都被大幅削减,国家财政收入本应该也骤降才对。

    但刘弘很清楚:景帝朝时,三十税一的农税,以及每人四十钱的口赋,就可以为汉室带来每年四十万万的财政收入!

    而刘弘现在以十五税一的农税,每人一百二十钱的口赋,却只能得三十万万钱。

    通过简单的乘除法就能得出:同等人数、田亩之下,景帝每年能有四十万万财政收入,刘弘应该有八十乃至九十万万钱才对?

    实际上,真正让景帝以如此低的税率,还能收到比刘弘此时还多的财政收入,其关键节点,正是因为少府的存在。

    文景之治,大部分人都认为主要功劳属于文帝刘恒,而景帝只是延续了轻徭薄税,与民休息的政治纲领。

    而文帝之所以被称之为文景之治的主要功臣,是因为减税的阵痛期,完全是由文帝独自吞下的。

    历史上,文帝扫除诸侯功臣势力,旋即宣布农税减半,口赋减至原来的三分之一,第二年,汉室的财政收入便只有十四万万钱!

    国库收入农税九万万,少府收入口赋四万万;府库的老鼠都被饿死不说,那几个老鼠还荣幸的被载入史册!

    当是时,宫廷嫔妃裙不拖地,太后薄氏为了勤俭节约,更是不惜亲自养蚕织布,用来做衣服。

    文帝更是以皇帝之身,在皇宫之内亲自种田,提倡简约之风,彻底堵住被低微俸禄折磨的苦不堪言的朝臣百官朕都下地种田了,尔等还想怎样?

    靠着十数年饭不逾三菜一汤,衣不着锦缎貂裘的贫苦日子,文帝带着整个统治阶级,硬生生挺过了减税的阵痛期,迎来了大丰收天下人口上涨三分之一,户口数翻一倍!

    到文帝晚年,时为太子之身的景帝监国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三十税一,口赋四十钱的前提下,重新回到了每年三十万钱,并以每年二到三万万的涨幅稳步提升。

    最终到景帝驾崩时,汉室的财政收入在此税率下,已经达到了每年六十万万钱之巨!

    在这个过程中,文帝刘恒是如何在国家财政收入不及原本一半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中央行政效率不降反升,军队的数量不减反增,新设飞狐、霸上、棘门等常备野战部队,并使其具备战斗力呢?

    答案是:少府。

    靠着上林苑官田产出的粮食,租种给百姓田地所得租税,以及织室夜以继日缝制而成的布匹,少府几乎以一己之力,养活了身处减税阵痛期的汉室政权!

    甚至于在历史上,景帝平定吴楚之时,被战事一下掏空的少府,在武帝登基之后,又重新攒下了超过三百万万钱的府库存款!

    在武帝爷掌权,并打算开启汉匈战役时,豪气的扔出足以供给十万大军,于塞外作战十年的钱粮!

    最恐怖的是:这是少府的库存!

    国库还没算上呢!

    国库和少府的收入,可是六四分成的!

    如果这些钱粮是国库存下的,那武帝爷熬死窦太后、王太后,并培养出羽林卫,发掘卫霍二位天之骄子之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恐怕就是跟朝堂扯皮,从官僚手中的国库抠出军费。

    正是少府的存在,才使得武帝爷能豪横的撇开整个朝堂,自掏腰包拿出所有军费,悍然发动对匈奴的一系列战役!

    若是以国库之物资为战略储备,那朝堂对于战事自然会有发言权;但少府的存在,让武帝具备了对整个汉匈战役的所有决定权,朝堂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皇帝自掏腰包,派自家亲信,去为自己的曾祖父报仇,朝堂能说什么?

    即便说,没出钱朝堂百官,又能说些什么呢?

    顶天了不过几句暴君独夫这种不痛不痒的哀怨罢了。

    同样是少府的存在,让武帝爷在对匈奴达成史诗级战略成果之后,成功将毫无远见不支持正义之战的丞相彻底架空,设立内阁,彻底将政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这样的少府,刘弘怎能不重视,又怎能不将其视为禁脔,视做逆鳞?

    少府何止是钱袋,根本就是摇钱树啊!

    对于自己的私人摇钱树,刘弘自然需要有百分之百的掌控;而少府混乱的账目,无疑是为各方势力挖墙脚提供温床。

    前段时间,陈平默认诛吕功臣集团,径直前往少府搬运物资,就足以说明问题了那次事件,究竟为少府带来多少亏损,刘弘到现在都弄不清楚!

    所以,刘弘不止要把少府这个钱袋紧紧攥在手里,还要时不时地翻出来看看,里面的钱对不对数,有没有按照正常的速度繁衍后代。

    而少府账目混乱之事最大的解决难题统计工作量,已经被刘弘拿出的统计表解决;剩下的,田叔绝对可以搞的定。

    想到这里,刘弘便自信满满的正身而坐,等待田叔应下这桩送上门的政绩厘清少府账目,其意义几乎不比萧何整理石渠阁的事小到哪里去!

    在刘弘鼓励的目光注视下,田叔思虑良久,才稍稍躬身,拜道:“为人臣,自当解君之忧;陛下交代之事,臣必不辱使命!”

    刘弘刚露出一丝笑容,就闻田叔一脸郑重的再拜:“臣另有一事,欲奏陛下!”

    “宣平武侯”

    !!!

    这货,还要提张敖的事!!!

    在刘弘惊骇的目光之下,田叔俯身一拜:“宣平武侯物故,世子信袭爵,后绝嗣;次子张偃之王爵,亦为丞相、太尉所废黜。”

    “然宣平武侯,乃陛下之外祖,吾汉家又以孝治国”

    稍稍抬起头,见刘弘眉宇间隐隐带上了惊怒,田叔赶忙将未尽之语吐出。

    “臣愚以为,于情于理,亦当恩封宣平武侯之后嗣,以尊孝道;宣平武侯,当于阴曹九泉享血食供奉,不至魂游山野”

    “臣意,复封武侯子偃袭宣平侯嗣,以彰吾汉家礼待功臣之本!

    呼

    复封宣平侯几个字从田叔嘴里吐出之后,刘弘才在心里长出一口气好家伙,让爷们儿心惊胆战好几天,就为这?

    “既然卿以为善,便于朔望朝中,将此事交与朝堂共议吧。”

    嗯,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