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少帝成长计划 >

第46章

少帝成长计划-第46章

小说: 少帝成长计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满目惊骇的陈平出声之前,刘弘赶忙不耐烦的抢先道:“究竟何事?速速道来!”

    只见刘不疑被吓的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颤颤巍巍道:“卫尉言,郎中令醉酒耍剑,误损高庙墙恒”

    “一派胡言!!!”

    本就精神高度紧张的陈平,在听到高庙二字的时候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出声厉斥一声,旋即怒视向御阶之上的刘不疑。

    好嘛!

    刚跟小皇帝商量好罢免曹窋,陈平连如何令曹窋体面的离开御史大夫之位都没想好,小皇帝便光速出手了!

    损高庙墙恒?

    玩儿的大了些吧?

    这罪名要是坐实,那别说曹岩了,当代平阳侯,御史大夫曹窋都能自己找根绳子自我了断了!

    这熟悉的配方,这熟悉的味道,陈平简直铭记于心小皇帝这一出,不还是弄死夏侯婴那一招嘛?

    巧立名目,上纲上线

    等等!

    夏侯婴被治罪,那可是确有其事啊!

    这件事不会

    没等陈平想明白,御阶上面色一片黑沉,眼眸深邃如黑洞的刘弘悠悠开口:“丞相国之栋梁,何故咆哮于君前?”

    然后,刘弘又赶在陈平出身谢罪之前,对身旁的刘不疑沉声道:“郎中令曹岩,乃平阳懿侯子,当为刘氏忠臣。”

    一副死活不愿意相信的语气,逼真的几乎让刘不疑都相信,刘弘这是要放过曹岩了。

    略带些疑虑抬起头,看清刘弘目光中那一分催促之后,刘不疑的心才安定下来,赶忙叩首道:“臣实不敢欺君!”

    “陛下可亲往以观之!”

    闻言,刘弘黑着脸扫一眼殿内,便自顾自向御阶下走去。

    走下御阶,继续往殿门处走大概十步,刘弘的脚步停了下来,满脸愠怒的侧过身,看向一旁的朝班中,正一脸呆萌跪坐着的博阳侯陈濞。

    “太仆可是要朕徒步往高庙邪?”

    当刘弘地御辇再度出现在高庙外的时候,朝中百官已是先一步到达,无一例外的深低着头,战栗在两侧。

    欲从未央宫至高庙,刘弘必须在正殿外,等候陈濞驾马前来,坐上车,然后从未央宫北边的司马门出宫,沿藁街向东至武库,再沿章台街向南,至快到安门处停车,来到高庙。

    朝中百官则完全不用绕这么大一圈:直接从未央宫东宫门出,经过尚冠里,就可以抵达高庙。

    当刘弘地御辇到达高庙时,百官就连那声恭迎陛下驾临,都无不掺杂着恐惧!

    而令这帮大汉王朝最顶尖的一批精英,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不堪的罪魁祸首,此时正悄然插在高庙外,那连绵近百丈的墙恒之上。

    刘邦的高庙外墙,插了一把剑!

    什么概念?

    不严谨的说,这跟后世天安门外墙之上,出现一处炮弹坑差不多!

    无论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这都将是一件巨大的政治事件,乃至于灾难!

    作为刘氏统治天下的法统之所在,刘邦的高庙,居然被人插上了一把剑!

    这根本就是赤裸裸的质疑刘氏统治天下的合法性,是在挑战皇帝的权威!

    若是放在后世的思密达,这样的人绝对躲不过炮轰!

    而对于封建皇帝而言,发生这样的事,几乎跟祖坟被抛没什么区别。

    果不其然,只远远看了一眼高庙的外墙,刘弘地面色便涨红起来,怒不可遏得拔出腰间的天子剑,稚嫩的脸上写满杀气。

    “此事,确乃郎中令所为?”

    一旁的刘不疑更是早已跪倒在地;闻言,跪行到刘弘后侧,声泪俱下道:“启禀陛下,确乃郎中令所为啊!”

    只见刘弘瘦弱的身躯剧烈颤抖着,双目中满是猩红!

    凶神恶煞的走向那段插着剑的墙恒,在距墙曰十步外停下,刘弘狂怒中不忘解下腰间剑鞘,将剑收回,轻轻放到地上。

    直起身时,刘弘片刻前还满是滔天怒火的脸上,便已流下两行清泪。

    缓缓举起双手,并拱于身前,刘弘缓缓跪了下来。

    顿时,高庙之外的百官、围观群众哗哗啦啦跪倒一片,再也不见立着的身影。

    刘弘却如置身方外般,羞愤的目光紧紧锁定着墙上那把剑,沉沉一叩首。

    许久,刘弘缓缓直起身,恭敬的后退三步,小心翼翼的拾起地上的天子剑,掩面再退数十步。

    然后,刘弘那张骇怒欲绝的扭曲面容,便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呛!!!

    尖锐的剑鸣声,夹杂着刘弘近乎嘶哑的咆哮声,传入每个人耳内。

    “此仇不报,朕罔为刘氏子!!!!!!”

 第0097章 取舍难定

    静。

    高庙之外,陷入漫长的寂静之中。

    无论是武百官,亦或是围观百姓,都将头颅深埋于地。

    这件事儿,闹得太大了!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高庙,作为祭祀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标志性建筑,对于汉家政权而言,拥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高庙的存在,就是刘氏合法统治天下最基础的法统来源江山社稷,由太祖高皇帝刘邦立之!

    即便是在正常的时代,开国皇帝的庙宇被破坏,其后果都将是无法想象的!

    首先,直接参与破坏的人,最好最好最好的结局,是被诛灭九族!

    是最好的结局!

    最差,那更是牵连甚广基本上能跟这个人扯上那么一丝丝关系的,统统得死!

    比如说:左右乡邻啊,籍贯地的官吏啊,曾经跟这个人有过来往的啊

    甚至于说,跟这个人有过交谈的,都有可能遭到牵连!

    而后,便是对朝堂的影响。

    根据周礼的要求,造成先祖庙宇破损的状况,那作为后代子孙的皇帝,是要自杀谢罪的!

    诚然,皇帝不可能真的自杀;但即便如此,皇帝也要战战兢兢的沐浴更衣,在祖宗神主牌前面壁思过一年半载!

    其次,作为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百官之首,丞相必将面临千夫所指丞相居然坐视高庙被损,还有脸苟活?

    所以正常情况下,哪怕为了做做样子,丞相也必将如现在,叩拜于刘弘面前的陈平一样,脱帽谢罪!

    朝中九卿,自也是统统撇不开关系;即便是与此事确实毫无关联,也起码要羞愤归隐,退位让贤。

    而九卿当中,遭罪最深的,就是负责祭祀的奉常卿,以及宗室事务的宗正卿。

    就连刘邦衣冠前的冥灯灭了,奉常衙门都要死一堆人,现在这种情况,奉常如何能活?

    好巧不巧,阴差阳错之下,此时的奉常卿与宗正卿,是同一人刘不疑。

    持剑矗立的刘弘目光为难的看向眼前,正木然跪坐着的刘不疑,就见刘不疑那木讷的面色下,一双眼眸满是坚定!

    刘不疑,已经做好死亡的心理准备了!

    对于这种状况,刘弘早有预料;但现在事情真走到这一步之后,刘弘却又下不定决心了。

    刘不疑该不该死?

    刘弘心里很清楚:即便不考虑刘弘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光是出于对这个老忠臣的认可,刘弘就不可能允许他被牵连!

    但现在,刘弘原本坚定的心,却感受到了一股魔鬼的蛊惑。

    杀了他!

    只有杀了他,才能将这件事闹大!

    朝中九卿统统换人,三公自此成为泥塑雕像;要是陈平还要点脸,也必然会自杀谢罪!

    不能怪刘弘不够坚定,实在是这个选项,太诱人了

    假设刘弘下定决心治罪刘不疑,丝毫不压制事态继续扩大,那事情的后续发展,将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首先,刘弘可以直接以护高庙不力的名义,逼迫内史自杀!

    事态继续扩大,负责长安治安的北军,也将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刘弘最起码可以借此,将北军直接遣散重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朕的亲密心腹都死了,尔等还有脸活着?

    中枢二千石以上官员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可以被一杯毒酒送上路!

    首当其冲的,就是三公:陈平,周勃,以及曹窋!

    即便刘弘以最悲观的估测,真到了那个地步,整个汉室朝堂,唯一能置身事外的,可能也只有领兵在外的上将军柴武。

    刘弘甚至可以将柴武以及飞狐军的出现,解释为:前来长安,肃清逆贼,以保宗庙!

    在所有人叩首发抖的高庙外,刘弘一副怒火滔天的模样,暗地里却在盘算着得失。

    看着要钱目光坚定的刘不疑,一旁满脸苦涩的虫达,再想想城外卧病于榻的老太监、到现在都滞留箫关混淆视线的秦牧,以及不知此时身在何处的汲忡

    最终,停留在刘弘脑海中的,是那日宣室殿上,老太傅王陵悲喜交加的面庞。

    “陛下当步步为营,不可操之过急”

    “陛下不可忍辱过甚”

    “陛下今壮矣”

    老太傅那日的话语,一字一字出现在刘弘脑海中,久久盘旋。

    最终,刘弘脑海中的画面,停止在王陵那张满怀期翼的笑容之上。

    刘弘阴晦的目光逐渐清澈起来,再度扫向跪倒在地的一干人时,目光中已是蓬勃的自信。

    缓缓举起手中剑,左手从头顶束起的长发中揪出一绺,以剑一划。

    “此朕之罪也!”

    一声高昂的宣誓,众人稍稍抬起头,就见刘弘右手持剑下垂,左手高举,一绺黑发紧攥于掌心之中。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今祖宗蒙羞,庙堂遇辱,朕独罪!”

    “朕,实无颜苟存于世!”

    闻言,无论是百官还是围观群众,都是痛哭流涕间出声阻止:“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

    刘弘却是话头一转,继而道:“然朕得先皇父之遗命,以此眇之身佐天下元元,实不敢弃江山于不顾,弃祖宗遗训于不顾!”

    “今朕削发代首,以明志!”

    “待来日,天下盈富安,百姓富足;匈奴亡绝,边墙再无战祸,朕再领此三斤颅,以谢宗庙!”

    高昂的宣言,顿时引得百姓哭的稀里哗啦,心潮澎湃着连连叩拜:“圣君临朝,此诚民等之福也”

    比起平民百姓,百官更是发自内心的叩拜感恩:“竟使陛下蒙羞至斯,臣等实万死不足赎罪之十一”

    看着百官目光中满带的真挚,刘弘心中一松,剑眉一扬,手中长剑高举:“吾汉家,可还有忠义之士邪?”

    顿时,无论朝臣还是百姓,都纷纷站起身,满脸涨红的振臂高呼:“陛下剑之所指,皆臣民等之世敌!”

    背着高昂的斗志渲染着,刘弘原本冷静的心也稍稍悸动起来。

    转过身,刘弘剑指与高庙一路之隔的尚冠里,厉声咆哮道:“随朕杀入贼舍,手刃逆贼!”

    见此,百姓自是振臂响应:“手刃逆贼!!!”

    百官却是一愣,看了看尚冠里的方向,然后将目光不约而同的转向刘弘身边,正剧烈战栗着的曹窋身上。

    陈平亦是暗自一沉肩,硬咬着牙般稍稍上前,语气相当没有底气道:“此事,还请陛下三思”

 第0098章 证据确凿

    看着陈平终于站出来,极不情愿的说出那句还请陛下三思,刘弘心里,就差没有笑着打滚了!

    高庙墙垣怎么回事,刘弘能不知道?

    曹岩剑袭虫达的时候,刘弘可就站在高庙的门槛上看戏呢!

    虽然没太看明白,虫达是如何将曹岩手中的剑打飞,并精准的将那把飞剑镶近高庙的外墙,但刘弘心里了然无比:那把剑,与其说是曹岩插上去的,倒不如说是虫达!

    但问题是,谁知道呢?

    曹岩和虫达剑搏,谁看到了?

    唯一确认高庙墙恒破坏者身份的,就是墙上插着的那把剑。

    而刘弘之所以敢如此笃定的将事情闹大,则是因为:墙上插着的那把剑,乃御赐之剑

    都不用去问,刘弘就能知道这把剑的来历:便宜老爹刘盈被曹参喷的实在遭不住,就赐了几把御剑给曹参,隐晦的表达出自己血量见底,还请丞相轻喷的意图

    后来曹参亡故,御赐之剑被留给了二代平阳侯曹窋,然后刘弘穿越,曹岩被赶鸭子上架担任郎中令,替陈平周勃等人监视刘弘;作为长兄的曹窋大概出于勉励或者拉拢之类的目的,将家中侍奉的御剑取下一把,交到了弟弟曹岩手中。

    通常情况下,皇帝御赐之物,除非是金钱布匹,不然都会成为家族供奉的收藏品:先家主时,某某皇帝赐某某物。

    而御剑,又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类。

    但凡得到,几乎全都会被祭奉到家祠中,做传家宝,传给后代;同时也是向外人宣扬着自家的地位:俺们家可是陛下的人!

    曹岩之所以那么睿智,佩戴御剑前往高庙,甚至只要是入宫,都随身佩戴的原因,刘弘也能猜到左右不过是借此,为自己的行为寻求一丝安慰:臣这可是替孝惠皇帝管着陛下的!

    对此,刘弘只能说:曹岩,你特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通常情况下,就连刘邦斩白蛇用的那把云霄剑,也同样不会被皇帝随时携带,而是高挂于高庙,刘邦的衣冠之侧,四时供奉。

    也就是刘弘是在担心死于空气中毒,才时刻将一把假的云霄剑随时带在身上。

    真的那把,别说在哪儿了,现在还是否存在,都两说。

    而西汉初的着装,又并不十分明确的划分武,但凡是有些地位的人,都会在身上挂配剑一柄,无一例外。

    即便是后世传闻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也同样如此。

    西汉的皇帝又普遍宅不住,还不爱着正装;所以常服出行的时候,都会做普通的贵族打扮,身上都会挂着一把少府制造的天子剑。

    其作用当然不是砍人,而是点缀、装饰,类似于绶带上挂个玉佩一般。

    老刘家的皇帝又特别好大喜功,随便被人吹捧两句,就饥渴难耐的想要赏赐人家;但皇帝身上又不会带着金钱,怎么办呢?

    赐剑!

    没错,就是顺手把腰间系着的天子剑解下来,赏赐给眼前的马屁精。

    天子剑,足够贵重;只是把剑,又经济实惠实在是居家赏赐之必备良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